十九.大精神党课讲稿:建设美丽中国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56445596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九.大精神党课讲稿:建设美丽中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十九.大精神党课讲稿:建设美丽中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十九.大精神党课讲稿:建设美丽中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十九.大精神党课讲稿:建设美丽中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十九.大精神党课讲稿:建设美丽中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九.大精神党课讲稿:建设美丽中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九.大精神党课讲稿:建设美丽中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 降,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 况得到改善。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新 起点新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结合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现代化目标 的新要求,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更高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 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 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 生

2、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报告强调,从现在到 2020 年,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从 2020 年 到 2035 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从 2035 年到本世纪 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新的目标、任务、 举措,进一步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 决心。全党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打好污染 防治这场攻坚战,尽快补上生态环境这块最大短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 生态环境需要。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领域

3、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 国的目标,并分别部署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绿色发展的目 标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 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这 5 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 大、成效之大,在我国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生动诠释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 的历史性变革。(一)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产业升级、生产 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也推动了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的“绿色革命” 。曾经,我 们用绿水青山

4、去换金山银山,甚至将环保视为经济发展的“累赘” 。如今,尝到 了保护环境的“甜头” ,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抓环保就是抓发展、就是抓可持 续发展,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机遇和重要抓手;收获了生态带来的“红利” ,越 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符合自身长远利益,努力在环保标准提升中提高效益;分享了良好生态带来的“幸福感” ,全社会关心环境、参与环保的行 动更加自觉,绿色消费、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理念的变化,是影响最为深远的 变化,也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动力。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 也是幸福。砥砺奋进的 5 年,向着天蓝、地绿、水净的奋斗目标,美丽中国建 设迈出了重要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发表

5、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 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意义、方针、方法、举措,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 南。各地区各部门的思想和行动日益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 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实行最 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全体人民的 最大共识。(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5 年来,从被称为“史上最严” 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为发展划定“生态红线”和“绿色底线” ;到生态

6、文明 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搭建起了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 ;再到印发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让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有了新标尺,生态文 明建设的制度屏障越筑越牢。5 年来,从环境保护部公开约谈 40 多个市(州、县) ,督促地方党委政府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到开展中央环境保 护督察, “督企”又“督政” ;再到压减燃煤、淘汰黄标车、整治排放不达标企 业,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一系列抓铁有痕的举措,打破长期以来“经 济发展一手较硬、生态环境保护一手较软”的怪圈。在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 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 各项改革扎实推进,不少领域实现

7、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自 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展开,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空间规划体系 改革试点全面启动,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不断强化,资源有偿使用和 生态补偿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环境治理体系改革力度明显加大,环境治理和生 态保护市场体系加快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建立。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党政领导干部生 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公 园等改革试点进展顺利。新修订一批法律法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中央环境 保护督察硬拳出击,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环保难题,人民群众

8、的获得感大大增强。(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党中央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的意见 ,为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提供了行动纲领。 “十二 五”规划确定的节约资源、生态环境指标超额完成, “十三五”前两年又取得新 的成就。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 治行动计划取得明显进展,2016 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PM2.5 平均浓 度比 2013 年分别下降 33%、31.3%和 31.9%,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劣 V 类水体比 例下降到 8.6%。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2016 年 单位 GDP 能耗、水耗分别比 20

9、12 年降低 17.9%和 25.4%。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 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年均新增造林 9000 万亩,森林面积和蓄 积量分别增加到 31.2 亿亩和 151 亿立方米,恢复退化湿地 30 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 1980 平方公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率先签署应对气候 变化巴黎协定 ,认真落实减排承诺,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贡献者、引领者。二、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进一步明确了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一)人与

10、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 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揭示 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地位,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思想高度吻合。人类文 明进步有两个基本关系必须处理好,一是人与人的关系,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社会动荡、国家衰败。同样,人与自然的关系 处理不好,同样会带来社会崩溃、文明衰退,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古今中外, 这方面的事例很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

11、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新征程,必须把握好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 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 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同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高 度一致。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同社 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既是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新的文明境界,更是

1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 涵。(三)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了党的十八大确 定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一方针,不仅要贯彻到生 态文明建设中,更要贯彻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体现到“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中。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路径。坚持这样的方针和路径,才能减少人类活 动对自然的干扰,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是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 应有内涵。三、奋力完成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从 4 个方面提出了今后 5 年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任务,完 成好这些任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13、将再上一个新台阶。(一)推进绿色发展。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就是 要从源头上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减少生态 破坏。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要在创新驱动发展中,面向市 场需求促进绿色技术的研发、转化、推广,用绿色技术改造形成绿色经济。发 展绿色金融,就是要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推进金融更 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绿色转型。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 产业,就是要在这些绿色产业培育形成更多市场主体和新的增长点。推进能源 生产和消费革命,就是要紧跟世

14、界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构建清洁 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就是要坚持节约 资源的基本国策,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节约一切自然资源。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就是要把节水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大幅度减少水资源消 耗,扭转水资源短缺的困局。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就是要打通 生产与消费环节,更好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 方式,就是要使绿色消费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每一 个行为做起,自觉为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这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坚持全民共 治,源头防治,这是防治污染、治理环

15、境的基本方针。要继续打好大气污染防 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三大战役” ,努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就是要针对农业农村污 染防治相对薄弱的问题,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对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的 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 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就是 要改革这些领域的体制机制,加快污染防治基础制度建设,尽快补上制度漏洞。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就 是要明确环境治理中各主体的责任义务,政府履行主导职责,企业承担主体责

16、 任,社会组织和公众发挥参与和监督作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就是要坚 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 化国际合作,落实减排承诺,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贡献。(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长远大计。实施重要 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就是要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构筑生态安全战 略格局。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 作,就是要通过规划体制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从国家、省、 市县三个层级划定三条控制线,明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为各类 开发建设活动提供依据。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就是要针对我国缺林少绿的国情, 集中连片建设森林,并持之以恒地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为国土增添绿装。完善天然林保护 制度,就是要在停止天然林采伐基础上,完善相关政策,使这项制度可持续。 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就是要在 25 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等 恢复这类国土的生态功能。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就是要在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