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45499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摘 要要】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助力,只有建立质量 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持续地生产出能够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本文分析了我国 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的策略。【关键词关键词】企业;质量管理;问题;对策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以说,质量管 理水平是衡量企业前景的重要因素。质量管理知识的全员普及,是企业为了取 得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活动。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管理等新时代质量管理知识的 学习,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一、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一)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不强随着中国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认证的推行,尤其是以 ISO9000 标 准为框架基础的认证体系广泛实施,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根据市场的动态 及顾客 的需求作为企业制定经营策略的依据,但大多数企业仍局限于追求产量及照搬 同行的生产模式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从而导致企业难以保证生产 出 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或者产品质量无法超越同行。(二)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意识淡薄随着国外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及理念的引入,以及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认证的运行,一些企业已经根据标准要求及企业内部情况,制定了系统的管理 制度,但仍有管理制度不健全现象,尤

3、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没有一套健全的规 范的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质量管理是被动反应型的,即企业不是 研究本企 业内部存在问题提出持续改进,而是为了认证、审核需要或者盲目效 仿同行企业质量管理模式,从而导致质量管理成本高但效果不明显。另外,绝 大多数企业员工对 质量的意识局限于本工序产品质量符合合同或工艺要求,没 有延伸拓展到整个生产过程及顾客满意上,远远达不到全员参与的地步,企业 领导及员工中存在重生产、 轻质量现象。(三)企业质量管理方法落后企业的质量管理应用方面,依然停留在以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为主的状况, 例如私有中小企业、外资企业很少有 QC 活动、质量月等;质量管理的研究 应 用

4、工具上,没有使用或者使用的依然是那些初步的定性的基本方法,如调查表、 排列图、直方图等;质量管理的信息应用上,与信息化时代相去甚远,如我国 大多 企业文件传递、审批以纸质为主,大大浪费了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我国 企业的现代化质量管理方法欠缺、质量监控手段薄弱等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竞 争力不强。(四)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效果不显著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通过实施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消除国际贸易壁垒,增 强了国际间的合作,让企业获得更多机会,改进了企业的绩效、提高了 内部管 理水平等等。但我国企业在质量体系认证推行过程中出现应付审核、只为发证 现象,从而导致企业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时困难重重。其原因:一

5、是大多企业 为 了获得证书而推行体系认证,应付认证而没有认真学习落实质量管理方法, 从而不能提高企业管理和绩效;二是咨询、认证机构为了本企业的效益或者是 咨询师、审 核人员缺乏工作经验,从而在引导企业引用质量管理体系时,盲目 的照搬认证标准条款,从而与企业实际情况脱节,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 理体系;三是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公司领导及质量管 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及相关知识,不了解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工具,不能带动全 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二、提高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对策二、提高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对策(一)以顾客为导向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突出强调顾客的地位,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是企

6、业管理层或企业所有者必须要了解的理论。企业通过了解客户现在和将来的需 求,并且灵活、快速的根据市场机会作出决策,才能提高企业利益和市场份额,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按照“现代管理之父”Peter F.Drucker 的观点:企 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顾客。畅销的产品不仅为企业创造了直接的财富,还获 得了最宝贵的顾客忠诚度。(二)切实发挥领导作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从全局高度充分认清质量的重要性,要有做好质量工 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自身行为习惯引领全体员工理解组织的目标, 应该创建并维持一个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目标实现的企业环境,激励全员建立质 量意识,最终实现组织目标。质量

7、管理工作最根本的使命在于始终并广泛地传递质量意识,引导企业文 化建设,目的就是养成员工的惯习,最终升华为企业性格凝聚核心人员、影响 全体员工、纽系企业客户、促进企业长青。企业应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宣传、 教育等方式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只有全员参与才能更全面的推动和落实质量管 理工 作。全员参与是质量管理的基础。(三)利用信息化加强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企业利用信息化平台可以使企业领导快速共享信息从而作出决策,并且可 以利用信息化建立数据库,从而可以有效使用新老七种工具、6、精益 管理等质量管理手段。最终在运用质量管理方法过程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益。(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 ISO9000 族标准为基础的

8、质量管理标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熟的质量 管理体系框架。它帮助各类企业通过客户满意度的改进、员工积极性的 提升以 及持续改进来获得成功。企业要加强法规、标准及管理工具的学习,真正理解 和掌握体系相关文件要求,要坚持贯彻企业制度落实,防止并克服有章不循、 循 章不严的“两张皮”现象。要提高执行力,确保各项质量要求的落实,增强 质量管理体系自我改进、纠偏和完善能力。(五)重视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原理就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降低质量成本。其 指导思想是有效的利用资源,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满足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合格 的产品决不仅限于产品按技术特征来设计,制造并达到要求,而应该在客户需 要

9、时,以合理的价格和最短的时间,能够提供给顾客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只有 将质量管理和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的结合,质量管理在企业中才能更有 效发挥其潜能,才能走得更远。三、结束语三、结束语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只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持续地生 产出能够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质量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助力,质量管理体系对 企业而言具有持续改进和自我完善的功能;质量管理是企业成长的机制,以顾客为中心,不断通过 PDCA 循环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来满足顾客的需求;质量管 理是 企业飞跃和升华的平台,标准要求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后要按有关要求不 间断地进行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这 样就能够做到 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实现对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