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十种公司估值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45330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十种公司估值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十种公司估值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十种公司估值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十种公司估值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十种公司估值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十种公司估值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十种公司估值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十种公司估值方法浅析十种公司估值方法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便,如 P/E 估值法、P/B 估值法、EV/EBITDA 估值法、PEG 估值法、市销率估值法、EV/销售收入估值法、RNAV 估值法;另一类是绝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折现方法,如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模型等。一、一、P/EP/E 估值法估值法市盈率是反映市场对公司收益预期的相对指标,使用市盈率指标要从两个相对角度出发,一是该公司的预期市盈率(或动态市盈率)和历史市盈率(或静态市盈率)的相对变化;二是该公司市盈率和行业平均市盈率相比。如果某上市公司市盈率高于之前年度市盈率

2、或行业平均市盈率,说明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盈利会上升;反之,如果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则表示与同业相比,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盈利会下降。所以,市盈率高低要相对地看待,并非高市盈率不好,低市盈率就好。通过市盈率法估值时,首先应计算出被评估公司的每股收益;然后根据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被评估公司的行业情况(同类行业公司股票的市盈率) 、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等拟定市盈率(非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一般要按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打折) ;最后,依据市盈率与每股收益的乘积决定估值:合理股价 = 每股收益(EPS)x 合理的市盈率(P/E)。逻辑上,P/E 估值法下,绝对合理股价 P = EPS P/E;股价决定于

3、 EPS与合理 P/E 值的积。在其它条件不变下,EPS 预估成长率越高,合理 P/E 值就会越高,绝对合理股价就会出现上涨;高 EPS 成长股享有高的合理 P/E,低成长股享有低的合理 P/E。因此,当 EPS 实际成长率低于预期时(被乘数变小),合理 P/E 值下降(乘数变小),乘数效应下的双重打击小,股价出现重挫。因此,当公司实际成长率高于或低于预期时,股价往往出现暴涨或暴跌,这其实是P/E 估值法的乘数效应在起作用。可见,市盈率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还要看净利润而定,如果公司的净利润只有几十万或者每股收益只有几分钱时,高市盈率只会反映公司的风险大,投资此类股票就要小心。从实用的角度看,可以

4、认为只有在市盈率等于或最好低于公司普通每股收益增长率的条件下,才对一家公司进行股权投资。这意味着,如果某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为 10%,那么你最高只能支付 10 倍于该收益的买价,这种做法建立在一个假设前提之上,即一家高速增长的公司比一家低速增长的公司具有更大的价值。这也导致了一个后果,以一个高市盈率成交的股权交易并不一定比低市盈率的交易支付更高的价格。市盈率倍数法的适用环境是有较为完善发达的证券交易市场,要有可比的上市公司,且市场在平均水平上对这些资产定价是正确的。中国的证券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市场价格对公司价值反映作用较弱,采用市盈率法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是很成熟。由于高科技企业在赢利性、持续

5、经营性、整体性及风险等方面与传统型企业有较大差异,选择市盈率法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要注意针对不同成长时期的高科技企业灵活运用。二、二、P/BP/B 估值法估值法市净率是从公司资产价值的角度去估计公司股票价格的基础,对于银行和保险公司这类资产负债多由货币资产所构成的企业股票的估值,以 P/B 去分析较适宜。通过市净率定价法估值时,首先应根据审核后的净资产计算出被估值公司的每股净资产;然后根据二级市场的平均市净率、被估值公司的行业情况(同类行业公司股票的市净率) 、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其净资产收益率等拟定发行市净率(非上市公司的市净率一般要按可比上市公司市净率打折) ;最后,依据发行市净率与每股净资

6、产的乘积决定估值。公式为:合理股价 = 每股净资产 x合理的市净率(PB)。P/B 估值法主要适用于那些无形资产对其收入、现金流量和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公司,例如银行业、房地产业和投资公司等。这些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虽然运作着大规模的资产但其利润额且比较低。高风险行业以及周期性较强行业,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相对较为稳定的企业。三、三、EV/EBITDAEV/EBITDA 估值法估值法20 世纪 80 年代,伴随着杠杆收购的浪潮,EBITDA 第一次被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们广泛使用。但当时投资者更多的将它视为评价一个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EBITDA 开始被实业界广泛接

7、受,因为它非常适合用来评价一些前期资本支出巨大,而且需要在一个很长的期间内对前期投入进行摊销的行业,比如核电行业、酒店业、物业出租业等。如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分析师和市场评论家们推荐投资者使用 EBITDA 进行分析。最初私人资本公司运用 EBITDA,而不考虑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是因为他们要用自己认为更精确的数字来代替他们,他们移除利息和税项,是因为他们要用自己的税率计算方法以及新的资本结构下的财务成本算法。 而EBITDA 剔除摊销和折旧,则是因为摊销中包含的是以前会计期间取得无形资产时支付的成本,并非投资人更关注的当期的现金支出。而折旧本身是对过去资本支出的间接度量,将折旧从利润

8、计算中剔除后,投资者能更方便的关注对于未来资本支出的估计,而非过去的沉没成本。因此,EBITDA 常被拿来和现金流比较,因为它和净收入(EBIT)之间的差距就是两项对现金流没有影响的开支项目,即折旧和摊销。然而,由于并没有考虑补充营运资金以及重置设备的现金需求,而且 EBITDA 中没有调整的非现金项目还有备抵坏账、计提存货减值和股票期权成本。因此,并不能就此简单的将EBITDA 与现金流对等,否则,很容易将企业导入歧途。EV/EBITDA 最早是用作收购兼并的定价标准,现在已广泛用于对公司价值的评估和股票定价。这里的公司价值不是资产价值,而是指业务价值,既如果要购买一家持续经营的公司需要支付

9、多少价钱,这笔钱不仅包括对公司盈利的估值,还包括需承担的公司负债。企业价值被认为是更加市场化及准确的公司价值标准,其衍生的估值指标如 EV/销售额、EV/EBITDA 等被广泛用于股票定价。四、四、PEGPEG 估值法估值法PEG 是在 P/E 估值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将市盈率与企业成长率结合起来的一个指标,它弥补了 PE 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 鉴于很多公司的投资收益、营业外收益存在不稳定性,以及一些公司利用投资收益操纵净利润指标的现实情况,出于稳健性的考虑,净利润的增长率可以以税前利润的成长率/营业利润的成长率/营收的成长率/每股收益年增长率替代。PEG 估值的重点在于计算股票现

10、价的安全性和预测公司未来盈利的确定性。如果 PEG 大于 1,则这只股票的价值就可能被高估,或市场认为这家公司的业绩成长性会高于市场的预期;如果 PEG 小于 1(越小越好),说明此股票股价低估。通常上市后的成长型股票的 PEG 都会高于 1(即市盈率等于净利润增长率) ,甚至在 2 以上,投资者愿意给予其高估值,表明这家公司未来很有可能会保持业绩的快速增长,这样的股票就容易有超出想象的市盈率估值。由于 PEG 需要对未来至少 3 年的业绩增长情况作出判断,而不能只用未来12 个月的盈利预测,因此大大提高了准确判断的难度。事实上,只有当投资者有把握对未来 3 年以上的业绩表现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

11、时,PEG 的使用效果才会体现出来,否则反而会起误导作用。此外,投资者不能仅看公司自身的 PEG来确认它是高估还是低估,如果某公司股票的 PEG 为 12,而其他成长性类似的同行业公司股票的 PEG 都在 15 以上,则该公司的 PEG 虽然已经高于 1,但价值仍可能被低估。当然,也不能够机械地单以 PEG 论估值,还必须结合国际市场、宏观经济、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景气、资本市场阶段热点、股市的不同区域、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持续性以及上市公司的其他内部情况等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评价。五、五、P/SP/S 估值法估值法市销率指标可以用于确定股票相对于过去业绩的价值。市销率也可用于确定一个市场板块或整个

12、股票市场中的相对估值。市销率越小(比如小于 1) ,通常被认为投资价值越高,这是因为投资者可以付出比单位营业收入更少的钱购买股票。不同的市场板块市销率的差别很大,所以市销率在比较同一市场板块或子板块的股票中最有用。 同样,由于营业收入不像盈利那样容易操纵,因此市销率比市盈率更具业绩的指标性。但市销率并不能够揭示整个经营情况,因为公司可能是亏损的。市销率经常被用于来评估亏损公司的股票,因为没有市盈率可以参考。在几乎所有网络公司都亏损的时代,人们使用市销率来评价网络公司的价值。P/S 估值法的优点是销售收入最稳定,波动性小;并且营业收入不受公司折旧、存货、非经常性收支的影响,不像利润那样易操控;收

13、入不会出现负值,不会出现没有意义的情况,即使净利润为负也可使用。所以,市销率估值法可以和市盈率估值法形成良好的补充。P/S 估值法的缺点是:它无法反映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即使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不影响销售收入,市销率依然不变;市销率会随着公司销售收入规模扩大而下降;营业收入规模较大的公司,市销率较低。六、六、EVEV / / SalesSales 估值法估值法市售率高的股票相对价值较高,以市售率为评分依据,给予 0 到 100 之间的一个评分,市售率评分越高,相应的股票价值也较高。 用每股价格/每股销售额计算出来的市售率可以明显反映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潜在价值,因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公司的

14、市场份额在决定公司生存能力和盈利水平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市售率是评价上市公司股票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基本模型为:指标具有可比性:虽然公司赢利可能很低或尚未盈利,但任何公司的销售收入都是正值,市售率指标不可能为负值。因而具有可比性。市售率(EV/Sales)与市销率(P/S)的原理和用法相同,主要用作衡量一家利润率暂时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甚至是处于亏损状态公司的价值,其前提条件是投资者预期这家公司的利润率未来会达到行业平均水平。使用销售收入的用意是销售收入代表市场份额和公司的规模,如果公司能够有效改善运营,将可实现行业平均或预期的盈利水平。该指标只能用于同行业内公司的比较,通过比较并结合业绩改善预

15、期得出一个合理的倍数后,乘以每股销售收入,即可得出符合公司价值的目标价。七、七、RNAVRNAV 估值法估值法RNAV 释义为重估净资产,计算公式 RNAV =(物业面积市场均价净负债)总股本。物业面积,均价和净负债都是影响 RNAV 值的重要参数。RNAV 估值法适用于房地产企业或有大量自有物业的公司。其意义为公司现有物业按市场价出售应值多少钱,如果买下公司所花的钱少于公司按市场价出卖自有物业收到钱,那么表明该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被低估。对公司各块资产分别进行市场化的价值分析,从资产价值角度重新解读公司内在的长期投资价值。股价相对其 RNAV,如存在较大幅度的折价现象,显示其股价相对公司真实价

16、值有明显低估。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过多的长短期借款负债)和较大的股本都将降低 RNAV 值。八、八、DDMDDM 估值法估值法绝对估值法中,DDM 模型为最基础的模型,目前最主流的 DCF 法也大量借鉴了 DDM 的一些逻辑和计算方法。理论上,当公司自由现金流全部用于股息支付时,DCF 模型与 DDM 模型并无本质区别;但事实上,无论在分红率较低的中国还是在分红率较高的美国,股息都不可能等同于公司自由现金流,原因有四:(1)稳定性要求,公司不确定未来是否有能力支付高股息;(2)未来继续来投资的需要,公司预计未来存在可能的资本支出,保留现金以消除融资的不便与昂贵;(3)税收因素,国外实行较高累进制的的资本利得税或个人所得税;(4)信号特征,市场普遍存在“公司股息上升,前景可看高一线;股息下降,表明公司前景看淡”的看法。中国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不高,分红的比例与数量不具有稳定性,短期内该局面也难以改善,DDM 模型在中国基本不适用。九、九、DCFDCF 估值法估值法目前最广泛使用的 DCF 估值法提供了严谨的分析框架,系统地考虑影响公司价值的每一个因素,最终评估一个公司的投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