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42501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方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方案 一、一、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与创业能力, 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模具设计与制造高级 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二、 业务培养要求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主要学习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受到本专业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的基础训练。具有模具设计、模具制造与拆装以及与 本专业相关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 掌握必备的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具备相应的信息收集、分析与 处理的能力; 2.掌

2、握模具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常用模具 CAD/CAM 软件应用的能力; 3.具备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模具加工、制造和拆装等基本技能; 4.熟悉模具加工设备,了解模具材料的选用、模具表面处理技术和不同模具的使用方 法; 5.了解成本结构等相关知识,初步具备模具生产车间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6.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资料、说明书、使用手册等外文技术资料; 7.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本专业毕业生合格标准: 本专业学生必须达到学校对专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 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学习与训练,修满 125 学分(其中必修课

3、 72 学 分,选修课 14 学分,实践环节 23 学分,毕业设计与实践 16 学分) ,同时取得规定的职业 技能证书方准予毕业。 三、三、 主要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与 CAD、工程材料、电工与电控概论、工程力学、互换性与测量 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冷冲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 计、模具制造技术、模具 CAD/CAM、数控加工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实训环节: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模 具钳工实习、模具拆装实习、成型加工实习、模具课程设计、CAD/CAM 综合实训、毕业设 计与实践(含毕业

4、实习)等。 (2)专业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 材料成型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冷冲模具实验、塑料模具实验、 模具 CAD/CAM 实验、数控加工技术实验等。 四、学制四、学制 学制:三年 五、毕业生必须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五、毕业生必须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 1.计算机一级或办公自动化中级工证书; 2.专业技能中级资格证书:(以下任选一种以上) (1)机制图员中级工证书; (2)数控机床(车、铣、加工中心、线切割机、电火花机)操作中级工证书; (3)普通机床操作中级工证书。 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 (见附表见附表)

5、) 七、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七、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见附表见附表) ) 八、课程介绍八、课程介绍 (一)(一) 、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 1.1.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 (36 学时) 本课程讲授法律基础知识和政治思想品德修养、职业道德等知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 德修养和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必要的法律常识。 2.2.邓小平理论与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重要思想概论(36 学时) 本课程讲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坚 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要求在理论教学中讲清重要立场、观点与方法。建

6、 议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安排,如专题讲座、课程研讨和社会实践等,增强教学效果。 3.3.英语英语(108 学时) 讲授大学英语的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听、读、说、写、译的语言技能训练。能用英 语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能借助工具书阅读、翻译有关文献、写简单应用文等。 4.4.健康与体育健康与体育(64 学时) 讲授体育基本理论和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进行体育运动项目基本技能训练。了 解人体的正常发育规律,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运动技术 水平,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安排,如专题讲座、体育 兴趣班等,增强教学效果和解决课时安排困难。 5.5.高

7、等数学高等数学(90 学时) 高等数学课程,主要讲授极限、导数与微分、积分和微分方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元函 数的微积分学和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知识以及各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6.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大学信息技术基础(50 学时,含上机实训 20 学时) (计算机级) 讲授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常用中西文输入、WINDOWS、OFFICE 使用、计算机网络、计 算机病毒防护基本知识。了解微机的构造与基本原理,具备熟练的上机操作、常用操作系 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技能。在讲授的同时,安排 20 学时的上机实训。 (二)专业基础课(二)专业基础课

8、 7.7.机械制图机械制图(72 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投影作图和机械制图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 方法,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识图能力,空间形体想象 能力。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绘制简单机械零件工作图和部件装配图,并能按给定的要求正 确标注尺寸、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等。掌握机械测绘的技术。 8.8.计算机辅助绘图计算机辅助绘图(36 学时,含上机 18 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通过 AUTOCAD 绘图软件介绍,使学生掌握绘 图软件的环境及进行初始化设定;掌握图形的创建与管理、文本的输入与编辑、平面几何 图形的绘制与编辑、视图与尺

9、寸标注、零件图与装配图的绘制、图形文件的输出,了解三 维造型、AutoCAD 的 Internet 功能、AutoCAD 的二次开发功能等。 9.9.工程力学工程力学(54 学时,含实验 4 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静力学、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静力学部分使学生认识机械零件受静 载荷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静力学问题。材料力 学部分使学生掌握杆件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较熟练地对杆件进行强度计算 和刚度计算,并具有实验能力。 10.10.工程材料工程材料(36 学时,含实验 4 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金属材料的来源、力学性能、晶体结构、钢的热处理、常用工程材

10、料 及简要介绍铸造、锻压、焊接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及热处理方法, 了解机械零件毛坯各种成型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初步具备选用材料、毛坯及分析毛坯结构 工艺性的能力。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分类、特点和应用。了解与现代加工技术有关的材料成 型理论和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1.11.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54 学时,含实验 6 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内容。机械设计基础部分主要 通过常用机构和常用机械零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常用机械零件的基础知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和 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

11、料的能力;教学中,安排二周学时的机械零件课程设计。 12.1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40 学时,含实验 4 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极限与配合,重点是光滑圆柱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 螺纹联接、键联接 、圆柱齿轮等公差以及直线尺寸链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 本概念,了解有关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正确解释图样上标注的公差,并能按“ 极 限与配合选用原理”用类比法选择合理的极限与配合;测量技术部分主要使学生掌握测量 技术基础知识,了解常用测量仪器的种类、应用范围和检测方法,要求学生具有正确选用 现场常用测量仪器,对一般零件进行综合检测的初步能力。 13.13.液压

12、与气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36 学时,含实验 4 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泵、马达、缸、阀、基本回路、液压系统分析等 内容,简要介绍气压传动系统。使学生了解常用液压元件与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计算、 选用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调试、检修系统的能力。 14.14.电工与电控概论电工与电控概论(54 学时,含实验 10 学时) 电工部分学习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动态电路的分析、磁路和变压器、 电工测量等。掌握谐振电路的规律特点和用途,三相交流电路中三相负载的联接方法、特 点及简单计算,掌握机床常用电器和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原理、型号和规格及其选择、 调整和使用方法、电气控制

13、系统的基本环节,主轴系统的控制方法,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的 工作原理、特性和与数控系统的联接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 本环节,熟悉几种通用设备电气控制电路。 15.15.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基础(54 学时,含实验 10 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精度、表面质 量、生产率和经济性分析、专用量具及工艺装备设计等内容。编制加工工艺规程及刀具、 夹具、量具、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等方面的知识,重点放在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和加工方法上。 包括常用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典型零件结构工艺性和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工艺规程的 编制;通用夹具的选用原则和专用夹具

14、的设计方法,刀具几何参数、材料、切削参数选用 知识;切削原理与典型刀具特点、使用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正确选用、合理使用设备与典 型刀具,了解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了解典型零件加工和先进的工艺技术,掌握机械 加工工艺装备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具有编制、贯彻工艺规程、分析解决工艺 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教学中,安排二周学时的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 16.16.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材料成型技术基础(54 学时, 含实验 10 学时) 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类材料的主要成型方法的工艺、设备及模具的基础知识;配合成型 加工实习进行授课,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铸造工艺、锻造工艺、焊接工艺的基础知识;掌 握高分子材

15、料与复合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知识;了解铸造、锻压、焊接及注塑等成形设备的 类型、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控制方式;了解各种成形工艺中常用模具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特点;获得铸件、锻件、焊接件、注塑件结构工艺性的分析能力。 ( (三三) )专业课(含专业类选修课)专业课(含专业类选修课) 17.17.专业英语专业英语(54 学时) 结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英语的特点,讲授机加工,尤其是模具现代制造方面的专业 英语词汇。以典型数控系统的编程、操作英语说明书为主要参考资料,以英文阅读理解、 翻译和资料查询方法为重点。使学生具备阅读典型数控机床、编程说明书的能力。 18.18.冷冲模具设计冷冲模具设计(64 学时,

16、 含实验 10 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板料冲压工艺性能,冲压成形基本原理,冲裁、弯曲、拉伸、成形等 冲压基本工序的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规程编制方法;冲压成形机械的类型、特性、 技术参数与选用、装模、调试;冲模零部件加工工艺与典型冲模装配;使学生具有编制与 实施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冲模的能力;具有编制与实施冲模式零件加工工艺与冲模装配的 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中有关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制造技术问题的能力。 19.19.塑料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64 学时, 含实验 10 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塑料特性及应用,塑料工艺性能;塑料制品的精度与结构工艺性;塑 料注射模塑、挤出成型、中空吹塑等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注射机、挤出机等成型机 械的类型、型号、技术参数与选用、装模与调试;塑料模零件加工工艺与塑料模装配;使 学生具有编制与实施塑料成型工艺和设计塑料模的能力。 2020、模具制造技术、模具制造技术(64 学时、含实验 6 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各种模具零件加工的工艺方法、工艺装备;模具装配工艺;模具材料 与热处理。配合专业方向实习,通过数控机床、特种加工机床的操作,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