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编写—篮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41691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材编写—篮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校本教材编写—篮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校本教材编写—篮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校本教材编写—篮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校本教材编写—篮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教材编写—篮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材编写—篮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篮球篮球第一章第一章 篮球运动概述篮球运动概述起起源源1891 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 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 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为了解决冬季 室外寒冷,橄榄球、棒球无法正常开展而发明了 篮球,奈史密斯 博士于 1939 年逝世,终年 78 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已经 发展为美国国内的第三运动以及世界第十大球类 运动,参与人数甚至略微超过了冰球。为了纪念 奈奈史史密密斯斯博士发明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 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 念馆。 詹姆斯奈史密斯发发展展简简史史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 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

2、限制。 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 1892 年,奈史密斯制定了 13 条比赛 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 判犯规连续 3 次犯规判负 1 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 分钟; 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 人、9 人、7 人, 1893 年定为每队上场 5 人。 相对于原始的五大宗旨以及十三篮球竞赛规则来说,1893 年的规则又 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904 年在第 3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上第 1 次进行了篮球 表演赛。1908 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 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 世界, 1936 年第 1

3、1 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 赛规则。此后,到 1948 年的 10 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很明显,人员的 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 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 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 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 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 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 水平的迅速提高, 女子篮球 是 1976 年第 21 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 1896 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传入中国的,随后在 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 男子篮球

4、列为 1910 年旧中国 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表演项目, 1914 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篮球于 1930 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一期间,篮球在广大城乡人民群众中未能得到2普及,推广面极窄,竞赛活动较少,从国内外比赛成绩反映整体水平较低。 1949 年后,篮球运动在中国传播、普及、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篮球管理机构,倡导 “狠、快、准、灵 ” 的技术风格和 “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 ”的战术指导思想。随后, 通过总结讨论,中国篮球运动确立了 “勇猛顽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 全面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中国恢复了在

5、国际篮 球组织的合法席位,从此走上国际竞技舞台,特别是自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进一步得到了全面的大普及、大发展、大提高:篮球 人口居世界之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新的配套网络;篮球运动理论与 应用研究日益深入,成果显著;篮球竞技水平有了历史性突破,国家男女队 曾接连居亚洲榜首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各类篮球俱乐部相继成立,篮球竞 赛的文化氛围和职业化、商业化气息渐浓。 中国篮协于 1996 年首先改革传统的竞赛体制,先后举办了甲A、甲 B 和乙级队主客场制联赛,逐步向职业化过渡, 形成中国职业篮球联赛 (CBA),进而有序的推动篮球运动产业化进程。 1997 年成立了事业型

6、的 篮球运动管理中心。 1998 年中国大学生体协推出了 CUBA 联赛。这些无疑 给中国篮球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篮球运动即将进入一个发展新 阶段。第二章第二章 篮球基本技术篮球基本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篮球运动技术分析与范例篮球运动技术分析与范例篮球技术,就是在篮球比赛中所运用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它 是篮球比赛的基础,分为进攻与防守两大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技术构成。 各类技术动作有许多具体不同的方法。如投篮类有单手肩上投篮、双手胸 前投篮等。各种方法又可以在不同条件下来完成,如原地、行进间或者跳 起等(见图)。正规的篮球运动的技术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健身娱乐性 的篮球活动,在初步

7、了解篮球技术的基础上就可进行。随着技术水平的逐 步提高,能更多的体会到乐趣。参加较高水平的篮球竞赛,则必须掌握更 全面的攻守技术。3第二节第二节 投篮技术分析投篮技术分析投篮是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将球从篮圈上面投进球篮所采用的专门技术 动作方法的总称。 篮球比赛的胜负是由得分多少决定的,而投篮是唯一的得分手段。篮球比 赛双方一切技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投篮和防守投篮,所以,投篮是篮球运动的 核心技术。一一、投投篮篮技技术术分分析析 一个完整的投篮过程应由投篮的准备动作、投篮动作和结束动作三个阶段 构成。这三个阶段包括持球、瞄准、出手、球的空中飞行和旋转几个基本要素。(1)投篮的持球方法。持球是投篮

8、前的准备工作,是完成投篮的前提。正确的 持球方法有利于投篮动作的完成。持球分单手持球和双手持球两种,都要求五 指自然分开,增加触球面积,指根以上部位触球,掌心空出。 (2)投篮的瞄准点。瞄准点是投篮注视的目标。根据目标测定投篮出手角度、4用力大小等因素。在球场任何地方空心投篮,一般瞄准篮圈前沿正中点,碰板 投篮则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基本原理,以篮板某一点为瞄准点。 (3)投篮的出手方法。投篮的出手方法是投篮时球最后离开手时的动作,是投 篮技术关键。出手动作包括出手手法和全身协调用力,其发力顺序为:下肢蹬 地、身体伸展、手臂伸出、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 (4)投篮的抛物线。抛物线是球出手后在空中

9、飞行的路线,其意义主要是相对 于球篮的球的入射角和有效面积。应根据不同的投篮距离选用高、中、低不同 的弧度。一般说来,中弧线是较适宜的投篮弧线。 (5)球的旋转。球的旋转影响投篮准确性。适宜的旋转可排除空气阻力的干扰, 使球平稳飞行。一般的投篮,球应沿横轴向后旋转,低手投篮时,球向前旋转, 侧面碰板投篮时,应使球适当侧旋。完整的投篮技术是在上述各要素的相互作 用下完成的。各要素相互影响,只有将各要素相互协调,才能取得较好的投篮 效果。 正确的投篮出手后的手形是:投篮的手持球时应尽可能张大,投篮的手持 球时是什么样的手形,投篮出手后还应该是什么样的手形,我们把它形象地叫 做持球形,(如图 5)。

10、第三节第三节 投篮技术的练习方法投篮技术的练习方法一一、原原地地和和跳跳起起投投篮篮的的练练习习方方法法 (1)两人一组,对面站立,做原地或跳起投篮模仿动作 (2)两人一球,一人站在位下抢位板球,另一人做原地或跳起投篮,距离由近及 远。 (3)每人一球,在篮下 4 米处原地或跳起投空心球练习。 二二、手手法法练练习习 限制区附近 5 点(两侧底线、两侧 45 角及中间)的自投,主要检验自身的出 手有无问题。命中率稳定在较高水平(超过 60以后,可适当延长投篮距离或加5快出手速 三三、自自投投自自抢抢 连续、快速命中 10 个球为 l 组,投篮的位置可以根据自身水平选择篮下、 限制 区外或 3

11、分线外,投篮的方式可以选择双手、单手、原地、行进间或跳投 等,也可以考虑在不同的位置并快速变换投篮点的投篮练习。 四四、篮篮下下脚脚步步及及投投篮篮组组合合练练习习 篮下近距离持球后的投篮(真假投)、突破(两侧)、急停(跨步、 跳步、转身 等)、晃动(真假投篮)、蹬跨及转身、真假投篮、错位起跳、投或变换动作投等 一系列动作组合及其变化练习。可在罚球线处、篮下限制区两侧及底线两侧等 多角度、多路线练习。 五五、2 2 人人 l l 球球快快接接快快投投 一人连续投 10 次,另一人负责传球,完成后互相交换。或者,投篮者出手 后立即冲抢篮板,快速传给另一人,并拉出寻找投篮点。而另一人快接快投后,

12、也冲抢篮板,并快速传给伙伴投篮。依次连续进行。连续命中若干球或连续投 篮若干次为一组。投篮位置可以选择篮下、限制区附近或 3 分线外,投篮的方 式也可以选择跳投、原地投等。 六六、罚罚球球线线投投篮篮练练习习 学生每人一球在罚球线上排成一路纵队,自投自抢篮板球,依次反复进行。第四节第四节 运球技术分析运球技术分析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手连续按拍使球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动作叫 运球。运球是篮球比赛中个人进攻的重要技术,是控制球、支配球、组织战术 配合及突破防守的重要手段。 1、运球包括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两类。原地运球包括高运球、低运球。行进 间运球包括高、低运球、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换手运

13、球、体前变向不换手 运球等。 2、运球技术动作是由身体姿势、手按拍球的动作、脚步动作的合理运用三个环 节组成。运球技术的关键就是运球队员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脚步动作 的熟练程度以及手、脚、躯干的协调配合。 运球主要靠手指、手腕对球的控制与支配。运球时,五指自然分开,掌心 空出,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控制球,以肩为轴,上臂带动小臂,最后作用于 手腕,手指用力向下按拍球,并随球有迎送球动作。运球的方向和速度的不同, 要求按拍球的部位和力量也不同。运球时球的落点要有利于自己控制球和保护 球。另外,要注意控制身体重心,保持运球手臂和脚步动作的协调。6运 球低运球高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高运球运球急停

14、急起体前变向不换手运球背后变向换手运球运球后转身胯下变向换手运球行进间 原 地第五节第五节 培养运球球感的练习方法培养运球球感的练习方法一一. .躯躯干干盘盘球球 将球放在腰际盘旋,这个动作的关键在於脸面朝前,同时眼睛不要看着球, 然后做顺时钟、逆时钟的盘球练习。 二二. .跨跨下下前前后后抛抛球球 两脚分开同时重心放低。将球从前方轻抛到后方,两手迅速由后方接住球, 并将球轻抛回前方,如此反覆记时练习,试试看叁十秒内能完成几次。 三三. .跨跨下下八八字字盘盘球球 这是单脚盘球的应用,将球沿着双脚在跨下做“8”字形的盘球,同时眼睛不 要看着球,并按正、反时针方向交替练习7四四、双双手手胸胸前前

15、向向上上抛抛球球后后击击掌掌 方法:两腿左右开立,双手持球于胸股前。练习时全身协调用力将球向上抛起, 抛球时足踵提起,接球时顺势屈膝。抛球后击掌。在球落地前将球接住(图 2)。 要求:击掌次数 15 次以上为好,球要抛直接稳。 五五、双双手手向向上上抛抛球球后后做做转转身身 方法:抛球方法同上。球抛出后原地转身 360 度或 720 度,然后接住。 要求:抛球垂直,转身平稳。 六六、身身前前抛抛接接球球,身身后后击击掌掌 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腹前,将球向上抛起,球起后立即入移向背后击掌 13 次。 要求:球不高于头(图 4)。 七七、体体前前击击掌掌,背背后后接接球球 方法:双手持球置于头后

16、,练习开时,放手使球顺背自然滚落,两手在体前快 速击掌 13 次,再迅速在背后接球,不使球落地(图 5)。 要求:手快速移动。 八八、单单手手侧侧对对墙墙传传球球 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左侧对墙,右手持球或背后或勾手传球于墙上,左手单手 接回,做一定次数后换手进行练习,换站立方向进行(图 12)。 要求:脚可移动,但身体一定侧对。 九九、双双手手身身前前身身后后接接裆裆下下反反弹弹传传球球 方法:双手持球于腹前。先将球双手向裆下地面掷球,使球从裆下反弹至身后, 然后向身后摆动双臂,用两手把反弹的球接住;再从身后,把球反弹至身后, 在身前用两手把球接住(图 13)。 十十、环环绕绕头头、颈颈、胸胸、腿腿交交接接球球 方法:两脚并立,双手持球置于面前,围绕头、颈、胸、腰、腹、腿围绕交接 球,从上到下,再从下环绕到上做数次后换方向 要求:直腿,逐渐提高交接的速度。 第六节第六节 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