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尔雅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30721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徽州文化尔雅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徽州文化尔雅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徽州文化尔雅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徽州文化尔雅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徽州文化尔雅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徽州文化尔雅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徽州文化尔雅课(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徽州文化1 徽州文化的内涵由主体要素、时间要素、空间要素、内容要素四个部分构成。 正确答案:2 如果简单一点说的话,所谓徽州文化就是指宋代以来“一府七县”的徽州人所创造的精 神、物质和制度文化的总称。正确答案:3 徽州文化的主体要素是徽州人。正确答案:4 徽州文化的内容要素是以物质、制度精神和文化为主体的既有()又有()的典型文化。A、区域性、丰富性B、区域性、独特性C、区域性、普遍性D、独特性、普遍性正确答案:C5 徽州文化的空间要素是徽州本土。正确答案:1 徽州文化的总体特点,一言以蔽之:博大精深。正确答案:2 徽州文化的三大特点指的是丰富性、独特性、普遍性性。正确答案:3 徽州地处偏僻山

2、区,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最多时不超过百万。A、一 B、二 C、三 D、四正确答案:A4 徽州文化流派纷呈,独树一帜,在很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徽派版画代表了中国传统 版画的最高成就,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是宋以来学术思想史上的两座高峰,具有典型标本 研究价值。正确答案:5 从经济角度看,徽州在传统农业之外,还有闻名遐迩的商业;从社会角度看,徽州是一 个宗族社会;从文化角度看,徽州理学昌盛,有( )之称。A、海滨邹鲁 B、东南邹鲁 C、岭海名邦 D、文献名邦正确答案:B1 在徽州文化形成之前,经历了江南越文化、山越文化和新安文化三个历史文化的发展时 期,这些文化特别是山越文化,虽然与后来

3、的徽州文化有质的不同,但为后来的徽州文化 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铺垫和催生作用,它们无疑是徽州文化形成的背景和基础。正确答案:2 北宋宣和三年(公元 1121 年)原( )改为徽州,从此进入徽州时代,徽州文化的时代 随之到来。A、宣州 B、抚州 C、歙州 D、青州正确答案:C3 徽州文化在进入元代以后,继续得到曲折发展。正确答案:4 明代中叶以后,以乡族关系为纽带的徽州商帮在全国崛起,并在嘉靖和( )之间得到繁 盛发展。A、万历 B、隆庆 C、泰昌 D、天启正确答案:A5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徽州本土数十万份徽州文书的被发现,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和重视, 被誉为“继汉晋简帛、甲骨文、敦煌文献、明清大内档

4、案之后,中华历史文化的第五大重 要发现” 。正确答案:1 先进的中原文化是徽州文化形成的“基因” 。正确答案:2 由于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状元仅清代本籍加上寄籍合计 17 人,仅次于( )府,全国 名列第二,创造了“一门九进士” 、 “父子尚书” 、 “同胞翰林” 、 “一镇四状元” 、 “一县十九 状元”的科举佳话和奇迹。A、重庆 B、南阳 C、广州 D、苏州正确答案:D3 徽州教育的发达是徽州文化形成的原动力,是徽州文化发展的“酵母” 。正确答案:4 程朱理学是徽州文化形成的“支柱” 。正确答案:5 徽州号称“东南邹鲁” 、 “程朱阙里” 。 ( )思想对徽州影响至深。A、戴震 B、朱熹

5、C、王守仁 D、胡适正确答案:B1 徽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是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徽州各种专题研究为萌芽。正确答案:2 徽学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徽州文书档案等大量徽州文献发现为契机。正确答案:3 徽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对徽州文书档案和徽州文化的研究兴起而形成和兴起。 正 确答案:4 徽州学和徽学是一个概念。正确答案:5 关于徽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学术界曾先后提出过( )种说法。A、六 B、五 C、八 D、七正确答案:D1 上个世纪 60 年代徽州文书的大量发现,促成了徽学的形成。正确答案:2 新安医学、徽菜、徽州方言的形成,同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及资源有密切关联。 正确答 案:3 徽州历史文书

6、档案的大量发现是徽学形成的决定因素。正确答案:4 徽州自然环境同徽州人审美观互相结合产生了徽州三雕艺术、文房四宝艺术和( ) 。A、徽派版画 B、徽州方言 C、徽菜 D、新安医学正确答案:A5 徽州文化和徽州学是同时产生的。正确答案:1 徽州文化在学术价值上主要体现在资料价值、标本价值和认识价值三方面。正确答案:1 安徽文化就是两淮文化和徽州文化。正确答案:1 安徽的“徽”来自于徽州。正确答案:1 徽州,古称新都、新安,北宋( )时改为徽州。A、徽宗 B、真宗 C、仁宗 D、英宗正确答案:A2“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 “新安”指的是新安江。 正确 答案:3 徽州曾

7、下设黟县、歙县、休宁、祁门、婺源、绩溪六县。正确答案:4 古徽州所辖区域处于中国原始江南古陆地带的皖南丘陵山地,处在黄山南麓、 ( )以北, 境内名山列峙,秀水穿流。A、九华山 B、天目山 C、天柱山 D、齐云山正确答案:B5 古徽州主要因有漳水、率水、横江、渐江、丰乐河、扬之水、富资水、练江、新安江整 个水系下汇富春江钱塘江入( ) ,又有婺江、阊江水系西注鄱阳湖入长江,故此属于“吴 头楚尾”的“吴楚分源”之地。A、黄海 B、南海 C、东海 D、渤海正确答案:C1 对徽州设立行政区划实行管辖,始于( ) 。A、秦代 B、汉代 C、西周 D、商代正确答案:B( ) 、歙二县的建立,是徽州地域最

8、早的行政区划设置。A、祁门 B、婺源 C、绩溪 D、黟正确答案:D1 回顾徽州人口迁徙的历史,中原士族向徽州地域的人口迁徙有三次高潮,其中第一次高 潮出现在( )A、唐 B、宋 C、两晋 D、明正确答案:C1“徽州”的“徽”是宋徽宗用自己的号来命名的。正确答案:1 程朱理学的体系真正在全国形成影响并树立权威地位,是在( )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正确答案:C1 简述徽州的名称由来正确答案:关于“徽州”名称的由来,传统的说法有三种。一说因绩溪有徽岭、徽溪、大 徽村而得名;一说取“徽”字美好的意思;更有一说甚至认为是宋徽宗用自己的号来命名。 这后一种说法,显然是缺乏基本历史常识,

9、 “徽宗”是皇帝死后才获得的谥号,怎么可能在 他生前用来命名州名呢。2 简述徽州社会发展的几个关键时期正确答案:明是徽州兴盛时期。入明以后,徽州商人的活动愈来愈活跃。到了明代中叶, 公元 1488 年前后,徽州商业活动由零散的徽州籍商人,发展成为被称为“徽商”的徽州商 帮。徽商的兴盛为徽州地域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徽州人在经济、社会、 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方面的贡献,日益令世人瞩目,在海内外 产生了广泛影响。清代徽州的经济文化,经历了盛极而衰的起伏1 从新安名族志的记载来看,徽州宗族基本上都是来自中原。正确答案:2新安名族志记载,从汉至元,中原有( )个姓氏

10、家族相继迁入徽州。A、91 B、90 C、92 D、89正确答案:A3 外来氏族迁入徽州最早的为方、汪、 ( )三姓。A、张 B、胡 C、王 D、吴正确答案:D4 外族迁徽,最初多分布在歙县西部、北部和休宁南部、东部,形成以州治为中心的半圆 形区域,然后向四周扩展。正确答案:5 鲍、柯、任、胡、孙、洪、曹、孔、冯 9 族来自山东。正确答案:1 宗族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并按照一定规范结合起来的社会组织形式。正确答案:1 徽州先贤非常重视宗族伦理, ( )还撰修家礼等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礼 缛节,用以维系与巩固宗族制度。A、程颐 B、朱熹 C、戴震 D、程灏正确答案:B1 从现有记载来

11、看,徽州宗族修谱之风,大都始于宋代,以南宋为多。正确答案: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规制也是一样的。正确答案:1 从现有记载来看,徽州宗族修谱之风,大都始于( ) 。A、元代 B、明代 C、宋代 D、清代正确答案:C1 迁徽氏族多以自己的始祖或迁祖为中心,集居繁衍,形成宗族,常以族姓命名居住地。 正确答案:徽州文化题目答案 03_徽州文化2 徽州宗族制度下直系家庭和主干家庭同属一种家庭结构模式。正确答案:3 核心家庭是同财共居亲属的最小组织,也是形成其他类型家庭的开端。正确答案:1 徽州宗族的族规,主要形成于( )中期。A、南宋 B、北宋 C、明代 D、元代正确答案:C2 族规均由以族

12、长为核心的房长、乡绅和文会统治者制定。正确答案:3 徽州宗族中的族规家法更接近儒家中庸之道,比起明、清时期南方和北方严酷的族规家 法也更中和、更规范、更文明。正确答案:4 宗族间为了争雄,有意培养族众对所在宗族的自傲意识。正确答案:5 徽州宗族注重恤族是宗族具有保障性职能的体现。正确答案:1 近世宗族社会的建立以尊祖、敬宗、睦族为标志。正确答案:2“新安十五姓” 之所以称为“大姓” ,是因为它们有一个显赫的始迁祖。正确答案:1 晋代,新安郡土著居民仍有( )户。A、5000 B、6000 C、4000 D、7000正确答案:A2 北宋以后,自从徽州土著越文化完全被中原汉文化所同化,中原士族反客

13、为主,成为徽 州的主姓、大姓,徽州的土著居民也被中原士族所吸纳和消化,不显不彰,完全消失了。 正确答案:1 徽州宗族制度正确答案:徽州宗族制度是是一种世袭的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管理制度, 它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根据理学的伦理纲常制定宗规家法,约束族众。2 徽州族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正确答案:徽州宗族主要通过制定宗族社会行为规范来加强管理,这就是族规。 徽州地区族规家法,多从表彰善行、杜绝恶习、明确职守、重视名教四个方面,形成一个控制族人 的法规体系,保障宗族社会稳定运行、发展。其基本内容体现封建阶级本质的纲常伦理和 关于职业当勤、崇尚节俭、重视教育、济贫救灾、抚孤恤寡、遵守法

14、纪、和睦邻里、禁止 闲游、禁止迷信、禁止赌博、尊敬耆老、戒溺女婴、禁止偷盗、保护林木等传统精神文明 的精华。主要内容是规范个人的道德行为,体现在忠义、孝顺、友悌、勤劳、节俭、礼貌 等条规中,以维持家庭和睦相处以及家族生存发展。族规明文禁止一些不良行为,规定族 人对家族公共事物的义务和权利,以加强家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确定有关祠堂、祖坟、祭 祀、族田、修谱等与家族成员有关的各项事物,并告诫子孙要处理好家族与外族、地方、 国家的关系。3 徽州宗族势力是如何渗透到徽州社会各个方面的?徽州宗族制度给徽州社会带来了哪些 影响?正确答案:宗族具有社会化职能。在聚族而居的徽州,儿童从小生活在亲属关系网中,他

15、的知识和观念不仅来自于父亲,也来自族中其他长辈,每个长辈都有责任对他进行指导和 教诲。尤为重要的是,由于文化发达,商业兴盛,徽州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而教育机构 大多是由宗族兴办的。有的宗族还置有专供教育费用的学田。年龄稍长之后,男孩就开始 参加宗族内的一些礼仪和祭祀活动。每个族中子弟都在宗族的日常生活、仪礼活动和学校 教育中,掌握做人的规范,懂得各种礼节,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 传统社会中的官僚机器 在县级以下比较薄弱,无法实施强有力的控制,社会治安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由宗族担当。 族长根据族规家法行使司法权。许多族长是报请官府批准,具有准官僚的身份。宗规家法 不论是否报官批准,在宗族内都具有法律

16、效力。 徽州宗族制度给徽州社会带来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徽州宗族对于徽州社会的积极影响 凝聚同宗势力,增强抗 击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加强社会伦理教化; 缓和了宗族内部的阶级矛盾; 激励族 人发奋图强。 (2)徽州宗族对于徽州社会的消极影响 对于理学教条的墨守成规、不思 进取、僵化守旧; 过度发达的宗族制度限制和约束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空间。1 徽州古称新都、新安、歙州,因此在文献记载中,也习惯称呼徽州商人为新都商人、新 安商人、歙商。正确答案:2 考之文献,徽州人较早就有从事商业活动的记载,但徽州商帮一直到明成化弘治之际才 最终形成。正确答案:3 徽商和晋商一样都是我国历史上曾经具有全国性,甚至世界性影响的商帮。正确答案:4 明清时期,徽州人结伙经营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纷纷走出家乡,以宗族乡里关系为纽 带,结成规模庞大的群体,到外地经商。正确答案:5 徽州人大多外出从事商业活动,主要原因是徽州地区地少人多,田地产出难以维持生计, 故不得不外出以谋口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