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29597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柘城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一一 建筑设计篇建筑设计篇一一、项目概述项目概述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109809.2 平方米(约 164.7 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 平方米(约 145.68 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 110840.39 平方米。二二、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2.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

2、14)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三三、总体定位及规划总体定位及规划空间设计的新特点:1 商业空间步行化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2商业空间室内化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

3、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3 公共空间社会化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

4、间。四四、功能分区与平面组成功能分区与平面组成总平面布局围绕轴线、广场、街市展开,以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和创造最大的商业面为原则,本项目共分左右两区块。1. 地块中间有一个大中心活动广场,是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聚焦点,形成建筑组群的“核”,成为顾客休憩、驻足的场所,也成为商业宣传活动的宝地,极力为人们营造了多元化的生活购物休闲空间。同时兼顾功能与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均是以市场为主,功能丰富,种类多样,市场内交通便利。2. 建筑形体统一、厚重,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和空间感受,符合商业建筑的形式和特征,营造了一个丰富的空间层次感。五五、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本项目自成一个微观都市片段的核心,丰

5、富的商业形态和不同的人群汇集与此,提供完整的日常生活、工作消费空间。合理组织交通流线,确保人流、车流有序分流,通达顺畅。1. 地块南北主街道宽度 18 米,东西主街道 15 米,次道路宽度 9.5 米和 9 米。由于考虑购物便利,各个区块内机动车可缓慢双向通行,形成双首层商业格局。利用环形道路整体环通,打造真正的双首层商业。局部三层转角统一相连,能够到达商业建筑的各个角落。充分的保留了购物人流和车流的疏散通道。中心广场及内部商业街平时主要按照人行设计,确保安全性同时更利于形成商业氛围。2. 总平面规划既满足人流交通疏散要求,又便于封闭式管理。3. 静态交通。机动车停车位考虑地面解决:总停车数

6、1050 个,可达车位 0.8个/100 平方米以上。六、六、建筑风格立面设计建筑风格立面设计1. 建筑以二、三层为主,沿街以三、四层为主。其中市场一、二层层高 5.6 米,三层 4.2 米、四层 3.9 米。为体现当地建筑的特点,立面处理结合体块关系,高低关系,虚实对比,运用简欧风格,力图采用一个稳重,历久弥新的概念来表达我们所需要的。2. 沿街立面利用转角与入口处理,来丰富建筑的天际线,打破一片平的呆板。总体采用经典三段式,丰富竖向的层次。此外,在转角入口和广场节点,设计采用局部转角玻璃幕墙式、墩子等欧式和现代元素的结合,增加立面趣味性,吸引人流驻足,休憩。3. 内街立面造型中适当运用造型

7、墙,走廊的变化,屋顶的高起,和靠城市道路一面的屋顶采用坡屋顶等手法,展示了良好的街景和空间感。七、七、景观分析景观分析中心广场和城市绿化带是景观打造的重点。1. 以广场景观为基点,附之以临街景观,意在营造一个优雅购物、休闲购物的环境。2. 立体式的交通流线、围合的庭院、层次丰富的空间再结合花池、水池等景观的点缀,形成一个多元、多维的休闲景观。3. 临街景观以自然景观和游乐景观相结合,沿街面的花坛灵巧而富有生气,再点缀少量小型游乐点。造型别致的广告指示牌、建筑小品和高杆灯柱形成灯光景观;建筑铺地丰富,根据不同位置和功能使用不同材料,花岗岩、黄麻石、是地面的主要材料。八八、经济技术指标、经济技术指

8、标二二 结构设计篇结构设计篇一一、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工程区位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109809.2 平方米(约 164.7 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 平方米(约 145.68 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 110840.39 平方米。2.设计参数结构重要性系数:1.0。基本风压值:0.35KN/(50 年)基本雪压值:0.45KN/(50 年)抗震设防烈度 6 度地震加速度值:0.05g地震分组:第二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

9、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 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二二、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1)(2015 年修订版)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2016 年版)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7.建筑桩基技术规程 (JGJ)94-2008其它国家及地方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方案设计的批复文件;三三、结构设计结构设计荷载取值(楼、屋面活荷

10、载标准值):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可变荷载标准值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取值。屋面(非上人屋面) 0.5KN/m2屋面(上人屋面) 2.0 KN/m2办公楼 楼面 2.0 KN/m2商业 3.5 KN/m2卫生间(公卫) 2.5(4.0)KN/m2楼梯间,连廊 3.5 KN/m2消防楼梯间 3.5 KN/m2四四、结构选型结构选型1.平面布置结构平面布置力求简洁,在满足建筑设计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规则简单。总体上在楼面布置时保证有足够的平面刚度。2.竖向布置在布置竖向构件时遵循下列原则: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竖向构件刚度突变,建筑竖向体形力求规则、均匀,以利于抵抗水平力。

11、3.结构选型本工程商业建筑皆为二至四层,建筑高度均小于 24M,商业建筑均采用框架结构,架抗震等级为四级。4.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建筑较长时设伸缩缝或后浇带同进满足防震缝要求。5.地基基础本工程基础地质暂未提供勘察详细勘察资料,待地质勘察资料提供后再行基础选型。五五、主要结构材料主要结构材料1.砼:C25302.钢筋:采用 HPB300、HRB335、HRB400 钢筋3.墙体:采用烧结页岩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隔墙。4.钢材:Q235B。六六、图示方法图示方法施工图设计采用平面表示法,按 16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执行。七七、结构计算结构计算结构计算采用

12、中国建科院所编的 PKPM,SATWE 程序软件计算。结构计算分析计算程序:本工程的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KPM(2010)系列软件进行结构建模,采用 SATWE、TAT 等对结构进行整体计算。抗震计算时考虑平动和扭转耦连作用;针对结构平面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等情况,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三三 给排水设计篇给排水设计篇一、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 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2005 版)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13、50140-2005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6.相关专业所提条件及市政条件二、生活给水系统二、生活给水系统1.水源本工程水源均取自市政自来水干管,从地块周边道路市政给水管各引入 2根 DN200 给水管,并穿越地块形成环状供水管网,供消防及生活给水。市政给水压力不小于 0.35MPa。2.用水量标准估算商业办公:5 升/平方米日;道路及绿化用水:2 升/米日不可预见水量:10%最高日生活给水量:797.8 吨/日.3.给水设计本工程均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三、排水系统三、排水系统本工程采用室内污废合流,室外污、雨水分流制,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14、雨水单独收集后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1.排水量最高日生活污水量按最高日生活给水量 90%计算,生活污水量为718.02m3/d。2.雨水排水系统屋面、地面雨水均为有组织排放,设计重现期 5 年。四、管材四、管材本工程室内给水立管采用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表前)室内给水支管采用 PP-R 管,热熔连接(表后)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柔性胶圈连接室内排水管采用 UPVC 管,粘接。室外排水管采用 HDPE 双壁波纹管。消防管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小于等于 DN50 的消防管采用丝扣连接,大于 DN50 沟槽连接,埋地消防管做三油两布防腐处理。四四 电气系统设计篇电气系统设计篇一、设计依据一、设

15、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3.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7.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9.建筑设计照明标准GB50034-2013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1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116-20131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1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