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27560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9.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高考目标学习】,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地转偏向力,地方时,昼夜交替,地球运动,一、知识体系构建,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概况,地 球 自 转,自转围绕的中心:,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旋转,自转周期,以 为参照物,1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转过角度为36059 以 为参照物,1个恒星日,时间为23 时56分4秒,转过角度360,自转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 线速度:由 向递减,赤道最大,南北两极既无角 速度,也无线速度,地轴,逆,顺,太阳,恒星,15/小时,赤道,两极,二、基础知识点梳理,地球

2、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照亮地球的一半 2.昼夜的界线: 线(圈)。 3.昼夜更替的周期:24小时。温度发生 变化生物形成 (生物钟),1.昼夜的成因,晨昏,4.昼夜更替的意义,昼夜,昼夜节律,考点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一产生昼夜更替,1.地方时的成因:地球 自转,不同经度 有不同的时刻。 2.地方时的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 ,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3.时区: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个时区,每个时区占 个经度。 4.区时:各时区 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称标准时。 5.国际日期变更线:在世界地

3、图或地球仪上,可以看到一条大体沿 穿行的折线,它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12时,24,15,中央经线,180经线,考点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二产生地方时,考点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三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1.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向的 力。 2.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南半球向赤道上 4.影响:河流、大气、洋流等的运动方向。,垂直,3.方向偏转规律,右偏,左偏,不偏转,考点一 地球公转的概况1.方向:自 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 时针。 2.周期:一个 年( 日6时 分)。概念: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为近日点:地球距太阳的最近点( 月初)远日点:

4、地球距太阳的最远点( 月初),西,东,逆,恒星,365,9,3.轨道,椭圆,1,7,角速度:平均为59/日,近日点 , 远日点线速度:平均为30千米/秒,近日点 ,远日点 5.黄赤交角:地球的 与的夹角,约为 。 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4.速度,较快,较慢,较快,较慢,公转轨道面(黄道面),自转轨道面(赤道面),23.5,1.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 ,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与北半球,赤道,2.春分秋分,北半球,北回归线,相反,考点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一昼夜长短的变

5、化,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冬至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与北半球,3.秋分春分,南半球,南回归线,相反,考点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二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1.概念:太阳相对于 的高度角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在地方时 时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叫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地平面,12时,2.规律,随纬度变化,同一时刻:由 所在纬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 节变 化,同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

6、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最大,最小 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 最小,最大,直射点,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越大,夏至日,冬至日,夏至日,冬至日,3.四季更替,表现: 和 的季节变化,含义,夏季: 较长, 较大的季节 冬季: 较短, 较小的季节 春秋: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白昼,正午太阳高度,白昼,正午太阳高度,4.五带划分,表现: 和 的纬度变化,划分,南北极圈 南北回归线,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3600,23小时56分4秒,360059,24小时,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能力思维方法,【答案】D,例:观测一艘轮船从圣弗朗西斯科返回上海,海员们在甲板上从前一天正午到后一

7、天正午的时间间隔是( )A.恒星日 B.太阳日C.比恒星日稍短些 D.比太阳日稍长些,【解题思路】如果把地球看成是静止的话,哪么地球自转就反映成太阳绕地球视运动,自东向西,轮船也是自东向西航行,就像操场上,同向而行的两个人一个在跑步,另一个慢走,跑步的人是太阳,慢走的人是轮船,快跑的人与慢走的人同时从一个地点出发,下一次二人相遇,快跑的人转的角度大于360,所以比一个太阳日长。,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昼夜现象的成因,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有没有昼夜更替现象?,昼夜更替的界线:晨昏线(圈),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线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界线昏线 越过晨线,白昼开始;

8、越过昏线,黑夜来临,AB为晨线,AO为昏线OB为晨线,晨昏线(圈)的运动过程,由于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随着地球的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运动。同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并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在以圆心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摆动如图所示:AB为晨昏线(圈)(阴影部分为黑夜),或者,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平分地球,过地球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晨昏线在春秋分两天与经线重合(晨昏线过极点) 晨昏线在其余日子与经线斜交,冬夏至交角最大且 与极圈相切 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一定是当地6时,与昏线的交 点一定是当地的18时。,晨昏线的特点:,昼夜更替的周期:一个太

9、阳日 24小时,昼夜更替的意义:,人类起居的基本时间单位;太阳日时间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热和冷却却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晨昏线图类型面面观,极点俯视图,晨昏线图类型面面观,侧视图,小窍门:侧视图里,左夜为晨,右夜为昏,晨昏线图类型面面观,圆柱投影图,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太阳高度为00、地方时为8时的地点M。 (2)地球表面C点有一物体沿CD方向向D点运动,其方向将向_(南或北)偏移,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 。,(3)图中A.B为_线(晨线或昏线),再过_个小时D点将出现日落。,南,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南半球反

10、之,赤道上不偏。,晨线,11,(4)图示各点中,此时太阳高度大于0的点有_,小于0 的点有_。 (5)此图是_ 月 _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判断的理由是_ _,D、E,C、G,6,2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统称“地方时”。经度相同,地方时一定相同。,太 阳 光,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比西边早。“东早西晚”,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方时,地方时、时区、区时和日界线,1、地方时计算,概念:因经度不同而造成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如果我们知道了A地

11、的地方时,如何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呢?,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经度差 4分钟/1,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能力思维方法,例: 我国最东端约在东经13510,最西端在东经73,当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答案】当我国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为3时51分20秒。,2、时区及区时,(1)时区概念,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 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上的地方时。,例: 推算116E所在

12、时区: 用11615得7余数为11,故116E所在时区7+1,为东八区。,用两地所在时区数计算两地时差,A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即为所求时差值。 B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时差值。,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 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2)区时的计算方法:,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数=已知经度15 所得余数7.5,相除所得整数即为时区号数 所得余数7.5,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1,例:已知A地(40N,116E)区时为11:26,求B地(35N,140E)、

13、C地(40S,74W)的区时。,(1)先求A、B、C三地的时区 A地时区116E157,余117+1 东8区 B地时区140E159,余59 东9区 C地时区74W154,余144+1 西5区 (2)再求A、B,A、C之间的时差 A、B之间的时差东9区东8区1小时 A、C之间的时差东8区西5区13小时 (3)求B、C的区时 B地区时11:261小时12:26 C地区时11:26131:3424:0022:26,读图,一艘由太平洋注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时, 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 据此判断下题:,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14、 ),A.22时 B. 14时 C. 20时 D. 16时,C,课堂练习1,2.希腊雅典(东二区)19时向世界现场直播体育比赛,我国的体育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直播的时间是( ) A.13时 B.次日凌晨1时 C.次日17时 D.23时,B,解析:我国的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当希腊(东二区)是19时的时候,北京时间是19(82)25时,即次日凌晨1时。,3.我国领土最西端(约73E)在帕米尔高原上,据此可知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 A.8:18 B.9:08 C.10:28 D.11:18,解析:3月21日是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各地都是当地地方时6时日出,日落时间都是18时。我国领土最西端(约73E)帕米尔高原日出时间是6时,此时北京时间是6时(12073)4分钟/19: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