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病毒性肝炎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427238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DF 页数:65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护理学病毒性肝炎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内科护理学病毒性肝炎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内科护理学病毒性肝炎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内科护理学病毒性肝炎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内科护理学病毒性肝炎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护理学病毒性肝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护理学病毒性肝炎(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病 病 毒 毒 性 性 肝 肝 炎炎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2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 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性疾病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性疾病。 。 目前确定的肝炎病毒目前确定的肝炎病毒:甲型甲型、乙型乙型、 、 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丁型及戊型。 高流行性高流行性 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疾病谱广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疾病谱广 严重病例病死率高严重病例病死率高 目前暂无特异性治疗目前暂无特异性治疗 乙、乙、丙型肝炎可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可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 甚至 于肝癌于肝癌 仅甲仅甲、乙型肝炎可用疫苗预防、乙型肝炎可用疫苗预

2、防4 病原学病原学 甲型肝炎病毒(HAV) 属于小RNA 病毒科的嗜肝病毒属。感染后在肝细胞 内复制。HA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耐酸碱, 60 12小时部分灭活,100 5min能完 成灭活。3%甲醛、氯等消毒剂及紫外线 敏感。5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HBV) 属于嗜肝DRA 病毒科,HBV感染者血清中存在三种病毒 颗粒。Dane颗粒(大球形颗粒)、小球形 颗粒和管状颗粒。HBV的抵抗力很强,能 耐60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 100 10min、 65 10h或高压蒸汽消 毒可使HBV传染性消失。 病原学病原学6 HBV形态结构 HBV形态结构 大球形颗粒 大球形颗粒 (Dane

3、(Dane颗粒颗粒) ) 小球形颗粒 小球形颗粒 管形颗粒管形颗粒7 病原学 病原学 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HCV)属黄病毒科丙 型肝炎病毒属。是多变异的病毒。10 20%氯仿、1/1000甲醛6h及经60 10h或 10h或 处理后处理后,可使可使HCV灭活HCV灭活。8 病原学 病原学 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HDV)是一种缺陷病 毒,其复制需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辅 佐才能复制、表达。 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HEV)HEV)属萼状病毒科。 主要在肝细胞内复制,通过胆汁排出。 对高热、氯仿、氯化铯敏感。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传染源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流

4、行特征、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10 传染源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 流行特征 流行特征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 急性期病人 急性期病人 隐性感染者 隐性感染者 粪-口传播 粪-口传播 初次接触者的儿童最 初次接触者的儿童最 易感 易感 其次为青少年 其次为青少年 散发性发病为主 散发性发病为主 有流行性爆发 有流行性爆发 秋冬季高发 秋冬季高发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 急、急、慢性病人 慢性病人 病毒携带者 病毒携带者 血液/血液/体液传播 体液传播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 HBsAgHBsAg阴性者均易感 阴性者均易感 婴幼儿 婴幼

5、儿 散发性发病为主 散发性发病为主 具有家庭聚集性 具有家庭聚集性 无明显季节性 无明显季节性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 急、急、慢性病人 慢性病人 病毒携带者 病毒携带者 血液/血液/体液传播 体液传播 性接触 性接触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 普遍易感 普遍易感 散发性发病为主 散发性发病为主 无明显季节性 无明显季节性 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 急、急、慢性病人 慢性病人 病毒携带者 病毒携带者 血液/血液/体液传播 体液传播 普遍易感 普遍易感 南美洲、中东及我国 南美洲、中东及我国 西南地区高发 西南地区高发 无明显季节性 无明显季节性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 急性期病

6、人 急性期病人 隐性感染者 隐性感染者 粪-口传播 粪-口传播 普遍易感 普遍易感 尤以孕妇易感性高 尤以孕妇易感性高 亚洲亚洲、非洲呈地方性 、非洲呈地方性 流行 流行 春冬季高发 春冬季高发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尚不完全明了尚不完全明了 病毒直接损害:病毒直接损害:丙型、丙型、丁型丁型 诱发免疫反应: 诱发免疫反应: 甲型甲型、乙型、乙型、戊型戊型病理改变病理改变 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 炎性细胞浸出炎性细胞浸出 胆汁淤积胆汁淤积 汇管区改变及纤维化汇管区改变及纤维化 病

7、变为弥漫性病变为弥漫性, ,但严重程度可不同但严重程度可不同 不同时期不同组合; 不同时期不同组合; 不同的病原可有相同病理改变不同的病原可有相同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不一长短不一。 症状多样症状多样,以肝损害为主以肝损害为主。 慢性肝炎及慢性病毒携带状态慢性肝炎及慢性病毒携带状态: : 乙型乙型、丙型、丙型、丁型丁型 其他各型其他各型:各类型肝炎病毒可引起:各类型肝炎病毒可引起14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 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 急性无黄疸型 急性黄疸型 急性黄疸型 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 轻度 轻度 中度 中度 重度 重度 重型肝炎 重型肝炎

8、 急性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 肝炎肝硬化肝炎肝硬化15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分三期临床分三期: : 黄疸前期黄疸前期(数天数天21天,天,平均平均7天)天) 黄疸期黄疸期 (26周周,平均平均3周周) 恢复期恢复期 (1216周周,平均平均1个月个月)16 (1) (1) 黄黄 疸疸 前前 期期 发热及上感样症状:发热及上感样症状:热程多热程多1周 1周 乏力乏力:全身疲乏全身疲乏、四肢无力 、四肢无力 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纳差、厌油、恶心、纳差、厌油、恶心、呕吐 呕吐

9、少数可有关节痛少数可有关节痛、皮疹等血清病样表现 、皮疹等血清病样表现 体征多不明显 体征多不明显 后期后期ALTALT开始升高 开始升高 各期主要表现各期主要表现17 (2) 黄黄 疸疸 期期 发热好转,出现黄疸发热好转,出现黄疸: :尿黄尿黄、眼黄、皮肤黄染 、眼黄、皮肤黄染 黄疸加深,消化道症状减轻 黄疸加深,消化道症状减轻 肝脏炎性表现达顶峰:肝脏炎性表现达顶峰:ALTALT , , 黄疸黄疸,部分 部分 有肝脾肿大、肝区叩痛有肝脾肿大、肝区叩痛 (3)恢复期恢复期 黄疸逐渐消退黄疸逐渐消退,症状消失症状消失,症状减轻症状减轻, , 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

10、复正常。181921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主要表现为消化道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主要表现为消化道 症状症状,症状较黄疸型肝炎多见。因不易被发现 ,症状较黄疸型肝炎多见。因不易被发现 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特点: 整个病程无黄疸,仅少数可转为黄 特点: 整个病程无黄疸,仅少数可转为黄 疸型疸型; ; 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损害程度较轻。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损害程度较轻。22 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 多见于乙多见于乙、丙丙、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程超过 病程超过 半年者半年者,症状类似急性肝炎症状类似急性肝炎。体检见慢 体检见慢 性并体征性并体征,面色灰暗

11、面色灰暗、蜘蛛痣蜘蛛痣、肝掌或 肝掌或 肝脾大肝脾大。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中中、 、 重度重度。 。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325 、慢性肝炎(轻度):反复出现疲乏、 慢性肝炎(轻度):反复出现疲乏、 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肝大,也可有轻度脾 、肝大,也可有轻度脾 大,大,肝功能检查反复或持续出现血清转氨酶升 肝功能检查反复或持续出现血清转氨酶升 高。 高。 、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中度):症状、体征、实 中度):症状、体征、实 验室检查可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验室检查可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慢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 重度):有明显或持续

12、的 症状和体征,血清反复或持续升高症状和体征,血清反复或持续升高,血 ,血 清白蛋白低、球蛋白高清白蛋白低、球蛋白高,胆红素高于 ,胆红素高于 85.585.5mol/L、PTA在40%mol/L、PTA在40%-60%。 -60%。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6 肝衰竭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血清黄疸迅速加升,血清胆红素高于 171mol/L; 肝脏进行性缩小、出现肝臭; 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 于40%; 腹水、中毒性鼓肠; 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肝性脑病; 肝肾综合征。27 肝衰竭肝衰竭 分型标准 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急黄肝起病2周内内出现极度乏力, 急黄肝起病2周内内出现极度乏

13、力, 消化道症状明显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度以上肝性脑病表 ,迅速出现度以上肝性脑病表 现,现,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原活动度40%40%者。 者。 亚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急黄肝急黄肝,起病,起病1515天天-26-26周内出现 周内出现 肝衰竭表现者。肝衰竭表现者。出现腹水及相关症候者。 出现腹水及相关症候者。 慢加慢加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 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 肝功能失代偿。 肝功能失代偿。 慢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临床表现同亚重肝,临床表现同亚重肝,但有慢性肝炎、 但有慢性肝炎、 肝硬化或肝硬化或HBsAgHBsAg携带史者携带史者;或有慢性肝病辅

14、助诊 ;或有慢性肝病辅助诊 断依据;或肝穿刺支持慢性肝炎等断依据;或肝穿刺支持慢性肝炎等。28 肝衰竭肝衰竭预后 预后 总病死率仍在50%总病死率仍在50%80% 80% 出现肝肾综合征或出现肝肾综合征或期以上肝性脑病者, 期以上肝性脑病者, 病死率在病死率在90%以上。90%以上。29 淤胆型肝炎淤胆型肝炎 起病类似急黄肝起病类似急黄肝,但症状较轻但症状较轻,黄疸重黄疸重; ; 胆汁淤积表现胆汁淤积表现:皮肤搔痒皮肤搔痒、大便颜色变浅大便颜色变浅; ; 化验化验:ALTALT轻度升高轻度升高,TBTB显著升高,显著升高,以结合胆 以结合胆 红素为主红素为主;-GT-GT、ALP及胆固醇明显升

15、高ALP及胆固醇明显升高。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淤胆型肝炎淤胆型肝炎 病程持续时间长:2病程持续时间长:24 4月月 有三分离特点 有三分离特点 黄疸重, 黄疸重, 消化道症状轻,消化道症状轻,ALTALT不高,不高,PTPT不长不长 黄疸有黄疸有“梗阻性”特征“梗阻性”特征31 肝炎后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 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及门静脉高压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及门静脉高压征。 。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323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34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1 1、血清酶的检测血清酶的检测:ALT、AST、ALP、r-GT升高。 2 2、血清蛋白的检测:血清蛋白的检测:慢性肝病可出现清蛋白下降,球 蛋白升高和A/G比值下降。 3 3、血清和尿胆红素检测血清和尿胆红素检测。 。 4 4、凝血酶活动性检查:凝血酶活动性检查:可用于重型肝炎临床诊断及预 后判断。 5 5、血氨浓度检测血氨浓度检测:若并发肝性脑病,血氨可升高。35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6、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6、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血清抗-HAV-IgM, 血清抗-HAV-IgG。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现状与发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