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局工作总结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417729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牧业局工作总结_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农牧业局工作总结_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农牧业局工作总结_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农牧业局工作总结_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农牧业局工作总结_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牧业局工作总结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牧业局工作总结_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牧业局工作总结农牧业局工作总结 一、农牧业工作总结 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市二届人大五 次会议和全区、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及全市农牧业工作 会议精神,按照“一产做精”和“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 加工基地”的产业发展定位,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转变 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牧业快速发展,全面完成了 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种植业生产大灾之年减产不减收。据统计,全市 农作物播种面积万亩,同比增加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 积万亩,增加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424 万亩,减少万亩。 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面积 680 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 积

2、的 70%。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种植业损失严重。据统计, 小麦总产亿斤,同比减少亿斤;由于玉米面积增幅较大,产 量达到 46 亿斤以上;粮食总产达到亿斤。玉米播种面积 337 万亩,平均亩产值 1535 元,同比增加 146 元,增%;农民人 均来自玉米的纯收入 3688 元,同比增加 909 元。向日葵播 种面积万亩,同比减少万亩,减%。其中花葵万亩,同比减 少 3 万亩,减%,平均亩产 356 斤,同比减少 74 斤,减%, 平均亩产值 1395 元,同比增加 19 元,增%;油葵面积 30 万 亩,同比减少万亩,减 %,平均亩产 380 斤,同比减少 20 斤,减%,平均亩产值 1004

3、 元,同比增加 44 元,增%;农民 人均来自向日葵的纯收入达到 2587 元,同比增加 29 元。 番茄种植面积万亩,同比减少万亩;平均亩产吨,同比减少 吨;平均亩收入 1200 元,同比减少 800 元。脱水菜播种面 积 12 万亩,平均亩产 6000 斤,同比减少 1000 斤左右,由 于价格增幅较大,平均亩收入 4800 元,同比增加 1000 元。 由于种植结构合理,产品适销对路,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 上涨,其中脱水菜价格上涨%,白瓜籽价格上涨%,玉米价 格上涨 19%,花葵价格上涨%,黑瓜籽价格上涨%。据测算, 今年全市农牧民人均来自种植业的纯收入同比增加 230 元。 二是畜牧业生

4、产稳步发展。预计全年牲畜饲养量达到 1902 万头(只),同比增加 64 万头只。其中:肉羊 1750 万只, 大畜 31 万头(奶牛存栏 12 万头)、生猪 121 万口。预计肉 类产量 万吨,同比增长%;禽蛋产量 8500 吨,同比增长%; 乳类产量 48 万吨,同比增长%,羊绒产量 510 吨,同比增长%。由于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规模 化、标准化养殖比例提高,养殖业效益显著增加。 三是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预计 XX 年我市农牧民人均 纯收入预计达到 10792 元,比上年增加 1309 元,增幅%。 收入构成包括:来自种植业纯收入 4955 元,占 46%;来自畜 牧业纯收入 2389

5、元,占 22%;来自二三产业纯收入 2358 元 (其中工资性收入 1890 元),占 22%;来自政策性补贴和财产 等转移性纯收入 1090 元,占 10%。 四是农牧业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建设力度加大。全市 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面积万亩,占到农作物播种面积 的 53%,其中农业部认定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 地面积 216 万亩。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企业 88 家,获得认 证的无公害农畜产品 269 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 39 家,获 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的产品 106 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 5 家, 获得有机食品标志认证的产品 21 个。 “河套番茄” 、 “河套 巴美肉羊”和“河套向

6、日葵”三个特色产品获得了农业部 “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 五是各项惠农惠牧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获得补奖的草 原面积万亩,占全市草原面积的%;获得补助奖励资金万元, 牧民人均 6140 元。全面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农作 物参保面积万亩,比 XX 年增加万亩,占同类农作物种植面 积的%。奶牛参保 26300 头,占应保数的 34%;能繁母猪参保 11386 头,占应保数的 46%。受灾农牧民预计可获得理赔资 金 1 亿元以上。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抓好农作物良种补贴、 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综合补贴四项补贴政策的 落实,预计通过“一卡通”的方式发放补贴资金 52548 万 元,农牧民人均 7

7、80 多元,比去年增加 190 多元。 六是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大、措施实,实现了多年无疫 情。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狠抓各项防控措施的落 实,确保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亚洲 i 型口蹄疫、牛 a 型口 蹄疫一直无疫情;o 型口蹄疫连续 9 年无疫情;高致病性猪蓝 耳病 4 年稳控,其它动物疫情稳定。 主要工作措施: (一)开展万户农民种植意向调查,指导农民合理安排 种植结构。春播前,组织开展了万户农民种植意向调查, 结合农产品销售形势和加工企业原料需求情况,提出了种 植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 今年,我市虽然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农作物受 灾严重,但是,由于主要农产

8、品适销对路,价格整体呈上 涨趋势,实现了大灾之年不减收。特别是由于玉米种植面 积大幅增加,比去年增加了万亩,粮食总产超额完成了年 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突出抓好设施农业建设,促进高效农业发展。按 照市委、政府的部署与要求,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积极 组织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和引导农户、合作经济组织、企 业、社会资金投资建设设施农业,各类主体投入设施农业 建设资金亿元,新建设施农业万亩,全市设施农业面积累 计达到了万亩,建设 100 亩以上的集中连片设施农业园区 156 个,新增 36 个,其中 1000 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园区 16 个。加大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层层举办科技培训,选 派有一定

9、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分批赴山东、宁 夏、甘肃等地学习设施农业技术。同时,引进设施农业先 进地区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实施科技人员挂牌服务 制,层层实行技术承包服务,全面提高设施农业的利用率, 目前,我市温室利用率为 86%;大棚利用率达到了 100%。 (三)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步伐,推动现代畜牧 业发展。按照“主攻肉羊、突破生猪、加快奶牛、发展畜 禽”的发展思路,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现代肉羊项目和奶牛、 生猪、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和 项目拉动,重点扶持养殖大户、专业小区和公司化养殖场, 引领畜牧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今年,新建、 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

10、场和生态家庭牧场 310 个,全市累 计建成肉羊、奶牛、生猪三大畜种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3847 个,其中建成年出栏 500 只以上的肉羊规模养殖场 3361 个、存栏 100 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小区)221 个、年 出栏 100 口以上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 265 个,畜禽标准化 规模养殖的比例达到了 65%以上,提高 5 个百分点。在规模 化养殖的带动下,牲畜出栏率达到 107%,增加个百分点;商 品率 98%,提高个百分点。 (四)推进农村牧区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规模化经营。 健全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引导农牧民规范流转土地;鼓励和 扶持种养大户、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实行 规模化经

11、营。今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万亩,全市农村土 地累计流转面积达到了万亩;经营土地 1000 亩以上的种养 大户、企业和合作组织 76 家,经营土地面积万亩。 (五)抓好产业化基地建设,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围绕粮油、瓜籽、番茄、脱水蔬菜和肉羊、乳制品、绒纺 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抓好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扶持龙头 加工企业自建规模化原料基地和开展订单种植,建立产业 化基地 750 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 78%。立足农畜产品 资源优势,引进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延长 产业链条。全市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 加工企业 226 家,完成销售收入 329 亿元;年交易额 50

12、0 万 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流通企业 74 家, 完成交易额 60 亿 元;有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8 家、自治区级农牧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 43 家、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28 家;农 畜产品加工转化率 70%以上。组建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1118 家,有农牧民会员万户,带动农牧户 13 万户,占到农 牧户总数的 50%。 (六)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畜产品质量 安全水平。全面落实网格化监管制度,在重点领域细化目 标任务,明确相关责任,各项监管措施落实到位。在种植 业、畜产品及兽药、生鲜乳、饲料、水产品、农资打假、 认证产品打假保真七个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加大监管 力

13、度。经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门多次抽检,我市的农畜产 品全部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连续三年被自治区农牧业厅评 为全区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先进单位。 (七)加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力度,确保农牧业生产安全。 组织开展了春秋季动物疫病防控大会战,免疫各类畜禽万 头只次,消毒万平方米,实现了应免尽免,免疫密度均达 到国家规定 90%以上的标准,免疫动物全部佩戴了免疫耳标, 并全部填写了免疫台账和动物户口簿。经抗体检测,达到 了国家规定要求。积极抓好畜间布病防控工作,完善了联 防联控机制和疫情报告制度,完成了两轮溯源灭点工作, 布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植物病虫害防控方面, 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

14、技术和高效 低毒低残留农药,全力推进“统防统治”工作,确保农业 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农作物病虫害 有效防控率达到 95%以上。 (八)创新工作方法,推动现代农牧业发展。围绕农牧 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总体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全 力抓好现代农牧业建设。重点抓了七项创新性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了“千名科技人员下基层到一线、助力 农牧业增产增收”活动,创新了农牧业科技服务方式。深 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两个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农业部、 自治区农牧业厅“科技促进年”活动的要求和市委组织部 开展的党员干部“下基层到一线办实事转作风” 活动的安 排部署,在全市农牧业系统组织 1012 名党

15、员领导干部和科 技人员深入农牧业生产一线,开展了科技培训和适用技术 推广服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走访农牧民等方式, 向广大农牧民征集科技培训题目,根据农牧民的生产需要, 组织两个专家讲师团,深入所有的苏木镇和农牧场,对种 养殖大户、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和农牧民开展“菜单式” 科技培训,累计培训农牧民 50 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 65 万份。采取“点对点”直接到户的指导方式,开展了科技 指导服务,指导农牧户 10217 户,科技入户率达到 100%, 辐射带动农牧户 26 万户。重点推广了 8 大类 40 个农作物 优良品种、4 大类 8 个畜禽优良品种和 16 项农牧业适用技 术,全市农作物

16、良种覆盖率达到 98%以上,牲畜良种覆盖率 达到 95%以上;7 项种植业重点技术累计推广面积 647 万亩, 同比增加 61 万亩;9 项养殖重点技术覆盖率达到 90%以上, 同比提高 5 个百分点。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65 个,示范 面积 5 万亩,辐射带动面积 50 多万亩;落实养殖科技示范 园区 20 个,辐射带动规模养殖户 4000 多户。 二是大力弘扬“总干”精神,全力抓好抗洪救灾工作。 今年,我市农牧业生产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暴雨洪涝灾害, 灾情发生后,按照市委、政府的整体部署与要求,我局及 时启动了农牧业灾害应急预案,成立了抗灾救灾领导小组, 制定了由主要领导带班、党组成员轮流值班的 24 小时值班 制度;采取党组成员包旗县区、业务科室和二级单位包苏木 镇、科技人员驻村入户的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 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查看灾情,制定抗灾救灾技术措施, 指导农牧民开展生产自救。通过录制抗灾救灾技术指导专 题、印发灾后农作物田间管理手册 、引导农牧民外出务 工等多种方式,指导农牧民采取夏季损失秋田补、大田损 失温室补、农业损失畜牧补、务农损失务工补等措施,千 方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