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知识篇-心理健康与我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17714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5.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知识篇-心理健康与我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第一单元-知识篇-心理健康与我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第一单元-知识篇-心理健康与我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第一单元-知识篇-心理健康与我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第一单元-知识篇-心理健康与我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知识篇-心理健康与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知识篇-心理健康与我(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他在干什么?,昨晚,你做梦了吗?,2,释梦是相当困难的。 原因一,梦的对象的不确定性。 原因二,梦的内容似乎是杂乱无章的。 原因三,人在对自己的梦进行回忆时,已经对梦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回忆的梦与实际所做的梦有很大的差异。,3,古时我国有周公解梦,而在西方有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著有梦的解析一书。他认为“梦不是一种躯体现象,而是一种心理现象。”梦能够起到一种安全的作用,既满足人的愿望,又保护了睡眠。,4,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所思所想都是心理现象,都表现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5,马加爵事件,2004年2月23日,在距离毕业120多天的时候,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学生杨开红、龚博、邵瑞

2、杰和唐学李四人却被残忍杀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6,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所思所想都是心理现象,都表现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打开心理健康的这道门。,7,8,你健康吗?,你的根据是什么?,迅速连线,健 康不健康,杨丽娟海伦凯勒梵 高秦始皇海明威崔永元,9,9,杨丽娟,杨丽娟,女,甘肃省兰州市人,从16岁开始痴迷刘德华,看遍了刘德华所有的影片,唱遍了刘德华所有的歌曲。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筹资供女儿多次赴港及赴京。此次,

3、杨丽娟一家三口借了1.1万元,于2007年3月19日来到香港。 25日,在香港观塘“华仔天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杨丽娟参加了刘德华参与的一场聚会,得以同偶像合影留念。当夜他们在一个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内落脚。26日凌晨,杨丽娟和母亲一觉醒来后发现父亲杨勤冀不见了,只留下一封遗书。随后香港警方在尖沙咀附近海域打捞到杨勤冀的尸体。 杨勤冀在遗书中称,女儿参加歌迷聚会见到了偶像,但刘德华对女儿“和许多人一样”,没有与她单独会面及给予签名,“这不公平”。杨勤冀的遗愿是:“你应该见杨丽娟,为她签个名,救救她,除了你,她已隔绝了这个世界,只有你,才是她心灵的呼唤。”,10,一些痴呆傻人逃脱家人的监护,整日

4、露宿街头,以人们废弃的东西为食物,甚至在垃圾箱边大吃大嚼,即使这样,他们却很少生“病”;还有些人养得不错,四肢发达,但他们头脑迟钝。你认为他们健康吗?,请你判断:,11,那什么是真正的健康呢?,12,13,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健康的定义,反之就是“亚健康”,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世界保健宪章中对健康作出了如下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14,健康的定义,健康=生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15,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

5、础,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16,社会适应健康,就是自己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使自己在各种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在各种社会环境下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17,道 德 健 康,就是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是非的能力,能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来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愿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18,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

6、承担任务而不挑剔; (3)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 种变化; (4)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5)善于休息,睡眠良好;,19,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准,(6)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齿龈颜色正常, 无出血; (9)头发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你符合几点呢?,20,关于心理健康,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有一个死刑犯人,听说自己会被割腕而死,行刑那天,他被带到了一个小房间,眼睛蒙上了黑布。他感觉到手被划开,随后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感觉到自己的血慢慢的流

7、尽。死亡。但实际上,他的手只是被轻轻的划开,而他所听到的只是滴自来水的声音,但他认为自己在滴血,最终心力衰竭而亡。,21,触目惊心的数字,留守儿童2200万 有行为问题的儿童3000万 厌学情绪的中小学生6000万 2003年批捕的少年犯将近69000人 平均每年自杀人数28.7万,自杀未遂200万,其中青少年占26数据来源: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告,22,良好的心理,会帮助人们做出准确的应对,天堂和地狱的故事,23,某人死后至上帝处。 上帝问:“想去天堂还是地狱?” 答:“想先各处看看,再选择!” 上帝曰:“可!” 先至地狱,见地中央设置一大锅,内煮浓厚肉汤,人均手执比其臂长之汤勺,但所见之人均面

8、露饥饿之色,面黄肌瘦,无一例外。问其故,答:“勺柄过长,无法取食!” 遂,至天堂!同样之境遇,同样的锅,同样的勺,但天堂之人各个身康体健,满面红光,载歌载舞,其乐熔熔!问其:“如何取食?”,答曰:“互相喂顾,众皆得食!” 某人叹:“人应有互助之心也!此为地狱之人何以挨饿,天堂之人何以快乐之分也!” 地狱中,人人拿着长勺企图喂饱自己,因为其不可能而使生活十分痛苦。在天堂中,人人拿着长勺互相喂食,所以这是天堂。,24,良好的心理,会帮助人们做出准确的应对,天堂和地狱的故事,生活中,人们往往面对一样的困境,重要的是你的选择,怎样的心态想法,决定了你的生活道路。所以我们必须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9、25,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有位教授曾经指出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点缀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 在贫穷的时候,人和人之间都差不多,到富裕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拉大,竞争更激烈,压力大,所以心理健康显得重要。,26,什么是心理健康?,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正确理解心理健康?,27,28,根据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观点,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能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29,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无心理疾病,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 理状态,30,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

10、有以下10条,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完善自我:,能不断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31,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自己的人格。,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32,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且理想与目标切合实际。,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33,大 饼 图,心理障碍,心理疾病,34,心理

11、健康状态的划分,心理健康状态 划分,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35,心理健康,本人不觉得痛苦,一段时间内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他人不觉得异常,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社会功能良好,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36,心 理 亚健康,特点: 由个人心理素质、生活事件、身体不良状态等因素所引起。 时间短暂,一般在一周左右就能得到缓解; 损害轻微,对社会功能的影响较小,一般能应对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此状态的人常说的词汇; 能自己调整,大部分人能通

12、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娱乐等放松方式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是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状态,37,心 理 障 碍,特点: 不协调性。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儿童出现成人行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 针对性。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 损害较大。可能使处于此状态的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某项或几项社会功能。 需要求助于专业人士,38,38,心理 疾病,大脑功能失调,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等,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有幻觉和妄想等表现),及明显的行为偏差(如僵直,动作重复,呆滞,)。,39,案例 1

13、,倩倩的烦恼倩倩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级里的小干部,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十分拔尖,但是特别有集体荣誉感,对班级事务也很热心。中职入学后,倩倩毛遂自荐担任了临时班长,工作上也是任劳任怨、尽心尽力。没想到在最近一次班委选举中,倩倩竟然落下马来,她觉得委屈不已,心情也一下子跌进了谷底。本来一向活泼开朗的她,渐渐地变得沉默寡言起来。看到几个同学聚在一块说悄悄话,倩倩的第一反应就是她们在讲自己的坏话;老师在课堂上说班上发生一些不好的现象,倩倩也会怀疑是不是在针对自己;一位好朋友近来对自己的态度好像比较冷淡,倩倩会忍不住去想是不是她对自己有了什么看法由于这一段时间老是喜欢胡思乱想,倩倩真的很害怕自己是不是心理

14、上有什么毛病了。,40,问题:倩倩心理状态如何?如果进行评级,你觉得属于心理健康的哪个等级?为什么?,41,42,童华是某职高二年级学生,特别害怕狗,因为小时候在乡下奶奶家住时,有一次,天快黑的时候,她去邻居家找小伙伴玩,没想到刚走进邻居家的门,一条狗突然从身后扑过来,童华当时就吓傻了,呆呆地站在那里,脚也挪动不了,隔了好一会儿,才哭出声来。从那以后,她就开始害怕狗,后来,连一些小宠物狗也害怕,看见它们,心里就特别紧张。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那狗突然扑过来的感觉。没想到现在的童华却有另外一件更怕的事,一旦在人多的时候,就紧张得说不出话,尤其害怕上课回答问题,即使自己会也非常紧张。班主任老师发现这个

15、问题后,了解到童华有一个小自己5岁的弟弟,弟弟虽然学习一般,但长得乖巧可爱,能说会道,深得父母宠爱,父母也常常不自觉地将她与弟弟比较,嫌她不会说话,嘴巴太笨,以后离开家到外面更不会招人喜欢等。长期在这样的比较和斥责下,童华慢慢地话,案例2,43,越来越少了。实际上童华也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单独与同学交谈并不觉得紧张,当人数多到五个左右时,她就很难再自然平静地开口说话了。这种恐惧后来竟然发展到一跟人讲话就开始紧张,越紧张就越讲不好,甚至会无端地结巴起来,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更是紧张得不行。后来,这种紧张扩展到课堂上了,只听老师讲课可以很平静;全班同学一起回答问题,她也不觉得紧张,但老师一说要提问,

16、她就开始紧张起来了,即使自己知道正确答案,也担心老师让她回答问题。班主任老师想帮助童华,但必须要家长积极参与进来;否则,效果不会太好。于是,老师进行了家访,告诉其父母童华有社交恐惧倾向,有一定的心理障碍,需要他们配合来改变童华的社交恐惧心理。父母听到后,感到非常吃惊,拒绝接受这个事实,认为女儿只是不爱讲话,性格有点内向而已,怎么可能是什么心理问题,传出去还让女儿怎么见人呀?,案例2,问题:童华的故事给你带来什么思考?当你有了心理问题,你会怎么办?,44,45,重视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请大家谈谈对心理健康的看法,46,古代医圣华佗说:“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当代著名作家、心理咨询师毕淑敏曾说:“一个人,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就会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心的渴求,这是进步和文明的表现,是现代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我来告诉你,47,我来告诉你,2.心理健康不是某种固定的状态,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因社会的、心理的、生理的或家庭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1.心理健康与否的界限是相对的,正常与异常更像是连续体的两端,没有明显的分水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