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407806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思维训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数学思维训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数学思维训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数学思维训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数学思维训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思维训练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趣味数学 教学目标: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习题解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正确解答这些 习题,让学生懂得要想正确解答题目,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有时还要打破常规。 解答这些看似简单,却有迷惑性的题目,要靠认真读题,领会题目的意思,再经过充分的 分析和思考,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巧妙的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数学吗?你认为你对数学题的解答有信心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 有趣的题目,不需要列复杂的算式计算,但有可能你一不小心在回答时就可能落入老师设 置“圈套”里了,你想不想尝试尝试? 二、出示例 1: 一只小兔 5 分钟吃一棵白

2、菜,5 只小兔同时吃 5 棵同样大的白菜需要几分钟? 巩固练习: 1、1 个小朋友吃 1 个西红柿,要 3 分钟。5 个小朋友同时吃 5 个同样大小的西红柿,要几 分钟才能吃完? 2、4 个小朋友削 4 枝同样的铅笔要四分钟,照这样的速度,7 个小朋友同时削 7 枝铅笔要 几分钟? 3、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 25 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丽,小明,小 刚,小红 4 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 4、同学们都喜欢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王丽一个人唱完这首歌需要 2 分钟,如果全班 45 人同时唱这首歌需要几分钟? 三、出示例 2: 一张长方形有四个角?用剪刀沿直线剪掉一个角

3、后,还剩几个角? (此题先让同学们思考后说出答案,再让学生自己拿一张长方形折一直线,沿直线剪掉一 个角后,看看最终还剩几个角。让学生明白:可以沿对角线折后剪,也可以随意折后剪。 让学生明白:此题的答案应该有 3 个,可能还剩 3 个角,也可能还剩 4 个角,最多还剩 5 个角) 为了让全班同学看得更明白,把不同的剪法画在黑板上: 巩固练习: 1、 一个长方形纸有 4 个角,沿直线剪去一个角,最多还剩下几个角?最少还剩几个角? 2、 一个三角形,沿直线剪去一个角后,最多还剩几个角? 四,出示例 3: 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至少拿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此题不妨就准备布

4、袋子和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的道具,让学生亲自摸着试试看。让 学生明白:要想保证配成,摸的次数要比一种颜色的只数多 1 的道理。 ) 巩固练习: 1、 布袋里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篮球和黄球各 4 个,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种颜色不相同的 球,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2、 盒子里有红球和黄球各 5 个,至少要摸出几个球,才能保证有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 3、 在 367 个七岁小朋友中至少有几个小朋友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 五、总结提问: 同学们觉得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有趣吗?以后还想不想上这样的课?那下个星期的数学思维 训练课老师还会给同学们带来更多更精彩的数学趣题的。 课后小记:本节课的学习因为学生觉得有趣

5、,大家积极参与答题。正像课前所说的那样, 学生一不小心在回答时就可能落入老师设置“圈套”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趣味数学 教学目标: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习题解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正确解答这些 习题,让学生懂得要想正确解答题目,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有时还要打破常规。 解答这些看似简单,却有迷惑性的题目,要靠认真读题,领会题目的意思,再经过充分的 分析和思考,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巧妙的解决。 教学过程: 一、例 1:脑筋急转弯: 晚会上,亮亮点了 18 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 5 支,后来又被风吹灭了 3 支,第二天早晨, 亮亮发现还剩几支蜡烛? 巩固练习: 1、 晚上停电,小文

6、在家点了 8 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一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 2 支。 最后还剩多少支蜡烛? 2、 教室里有 8 盏灯,全部亮着,现在关掉了 4 盏,教室里还剩几盏灯? 二、例 2: 年龄差问题:王锋今年 14 岁,小乐今年 9 岁。20 年以后,王锋比小乐大几岁? (让学生通过计算后,明白:因为每过一年,王锋和小乐的年龄都会增长一岁。在不断变 化的年龄中,两人的年龄差多少是不会变的。 ) 巩固练习: 1、 妈妈今年 38 岁,芳芳今年 10 岁,8 年后妈妈比芳芳大几岁? 2、 张丽今年 12 岁,她比爸爸小 26 岁,4 年前爸爸比张丽大几岁? 3、 妹妹今年 6 岁,哥哥今年 11 岁,

7、当哥哥 16 岁时,妹妹几岁? 三、例 3:过船问题: 25 人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船,每次只能坐 5 个人,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大家全部过河? (此题要引导学生明白每次虽然小船每次能坐 5 个人,但在船返回时,必须有一个人划船 返回。因此,每次只能有 4 人上岸,而最后一次因为不必返回,因此最后一次有 5 人上岸。 ) 巩固练习: 1、19 名战士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 4 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 能使全体战士过河? 2、37 个小朋友要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条能坐 5 个人的小船,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 大家全部过河? 四、例 4:时差问题: 下午 5 点放学,雨还在不停

8、的下,大家都盼着晴天,小红对小林说:“已经连续两天下雨 了,你说再过 30 小时太阳会出来吗?” 巩固练习: 1、12 点放学,雨还在下,大家都盼着晴天,张三问李四:“再过 36 小时,太阳会出来吗? ”请你帮李四判断一下。 2、中午小红问小明:“后天有雨吗?”小明说:“今天晴,再过 30 小时要连续下雨两天 两夜。 ”请你帮小红推导一下后天是否有雨? 总结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在 解答这些问题时,你会注意哪些问题? 课后小记:因为有了上节课的经验,学生答题时认真谨慎许多,准确率高了许多。学生对 于这样的课堂学习仍然饶有兴致。 第三课时 教学内

9、容:和倍问题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准标准数(一份) ,再确定大数 是几分,求出份数之和,最后求出大数,小数。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确基本数量关系式。即 两数之和(大数份数+小数份数)= 一份数(小数) ;一份数倍数=几倍数(大数)或两数 之和小数=大数。 教学过程: 一,练习口答: 女儿和妈妈今年一共 45 岁。已知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 4 倍。请问:女儿和妈妈各有多少岁? 学生有的会用推算的办法解决。更多可能无从下手,给学生进行点拨。 提问:谁的年龄小?(女儿)女儿的年龄和妈妈的年龄有倍数关系吗?(有)可不可以把 女儿的年龄看成一份数(可以)那妈妈年龄是几份数呢?(4

10、 份)妈妈和女儿年龄一共有 几份?(1+4=5 份) 。现在能否算出妈妈和女儿各多少岁呢? 导入:像这样的问题就教“和倍问题” ,今天我们就共同探究此类题的解法 二、新授: 出示例 1:甲、乙二人共加工零件 100 个,乙加工的零件个数是甲的 4 倍。甲、乙各加工 零件多少个? 1、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 2、让学生明确倍数之间的关系后讲明解题思路。 3、分步练习解答。 出示例 2:某校学生共植树 160 棵,其中男生植树的棵数比女生植树棵数的 2 倍多 10 棵。 男、女生各植树多少棵? 1、此题关键让学生明确:男生植树的棵数不是正好是女生的 2 倍。比女生的 2 倍多

11、 10 棵。 2、指导学生准确画好线段图后,明确:男、女生植树的总份数 1+2=3 份对应的不是 160 棵,而是 16010=150 棵。 3、然后让学生尝试解答。 4、讲解,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有两堆木料,第一堆 50 根,第二堆 70 根,从第一堆拿出多少根到第二堆,才可使第二 堆木料是第一堆的 3 倍? 2、师傅和徒弟共加工零件 100 个,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是徒弟的 2 倍少 20 个。师傅和徒 弟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四、总结和倍问题的解题办法: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我们明确数量关系。 课后小记:三年级的半数同学对于和倍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与正确解答,不存在困难。仍 有半数同

12、学因为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运用不是很好,或者说数量之间的关系理解不清,存在 学力困难。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和倍问题练习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理解稍复杂的“和倍问题”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在理解 的基础上明确基本数量关系式。即两数之和(大数份数+小数份数)= 一份数(小数) ;一 份数倍数=几倍数(大数)或两数之和小数=大数。会利用基本关系式正确解答题中各 个不同量。 练习过程: 1、果园里有梨树和苹果树一共 40 棵,苹果树的棵书是梨树的 4 倍,苹果树有( )棵, 梨树有( )棵。 2、甲乙两车同时从县城向相反的方向行使,6 小时一共行驶了 720 千米,甲车的速度是乙 车的 2 倍,甲

13、车每小时行(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千米。 3、植树节那天,学校植杨树和柳树共 400 棵,其中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 5 倍少 44 棵,杨 树有( )棵,柳树有( )。 、甲乙两书架共有本书,后来从甲书架取出本放到乙书架,这时甲书架的书 是乙书架的倍,甲书架原来有( )本。 、湖滨小学图书馆有科技书是故事书的倍,连环画又是科技书的倍,已知这三种书 一共有本,那么科技书有( )本,故事书有( )本,连环画有( )。 、被除数、除数、商三个数的和是,已知商是,被除数是( )和除数是( )。 课后小记: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大多数同学对于此类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提高了一步。但对 于稍复杂的和倍问题,仍需

14、要老师的点拨和指导。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对于有余数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商必需比除 数小。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反向练习,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 识,学会触类旁通。 教学过程: 1、下列算式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 ( )2=( )( ) ( )11=( )( ) 2、下列算式中,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 )( )=( )2 ( )( )=( )5 3、算式 15( )=( )( )中,不同的余数有几个? 4、下列算式中,除数最小是几?被除数最小是几? ( )( )=23 ( )( )=78 ( )(

15、 )=182 ( )( )=410 5、下列算式中,被除数最小是几?最大是几? ( )10=7( ) ( )3=9( ) ( )4=6( ) ( )15=4( ) 6、下列算式中,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18( )=( )6 25( )=( )7 34( )=( )9 29( )=( )9 7、甲、乙两数的和是 16,甲数除以乙数商 2 余 1,求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 8、两个数相除,商是 6,余数是 2,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 31,求除数是多少? 课后小记:通过此节课有余数的除法的反向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商和余数的关系。 学生也会利用“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去求被除数。但对于被除数

16、,除数,商,余数的 取值范围部分同学有一定困难。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脑筋急转弯 教学目标: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习题解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正确解答这些 习题,让学生懂得要想正确解答题目,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有时还要打破常规。 解答这些看似简单,却有迷惑性的题目,要靠认真读题,领会题目的意思,再经过充分的 分析和思考,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巧妙的解决。 练习过程: 1、中午放学的时候,还在下雨,大家都盼着晴天小明对小英说:“已经连续三天下雨了, 你说再过 36 小时会出太阳吗?”小朋友你说呢? 2、一个课外小组活动日,老师进教室一看,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只占教室里全体人数的一半。 老师很生气。你知道这天共来了多少学生吗? 3、 小林和小蓉两人口袋里各有 10 元钱。两人去书店买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