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城市管理工作年终工作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403072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城市管理工作年终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乡镇城市管理工作年终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乡镇城市管理工作年终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乡镇城市管理工作年终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乡镇城市管理工作年终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城市管理工作年终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城市管理工作年终工作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城市管理工作年终工作总结乡镇城市管理工作年终工作总结县城市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作风建设,转变管理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文明执法水平,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取得了较好成绩,市容市貌发生显著改观。一、主要成绩(一)硬件设施建设。投资 2100 余万元,完成了生活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了 8 座地坑式中转站及 13 座老中转站的维修;购置摆放地面垃圾箱 24 个;对22 座公厕进行了刷新及维修;在县城主干道摆放果皮箱 300个。(二)清扫保洁工作。完成了县城区 11 条主干道、14 条次干道、80 条背街小巷、6 条道路绿化带、6 个街心广场

2、的清扫保洁及 100 余个垃圾点的垃圾清运任务。(三)市容市貌管理。对县城区 11 条主干道及商业街两侧的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户外广告、车辆停放、物料占道、乱扯乱挂、乱搭乱建、乱写乱画进行整治、取缔和规范,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县城品位显著提升,在全市开展的城镇建设“优胜杯”竞赛中荣获县区第一名。(四)公厕、中转站管理。对县城区 44 座公厕、18 座中转站进行规范化管理,基本达到了干净卫生标准,方便了市民生活。(五)乡镇执法管理。按照市委xx 年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在八里营、上官村、高平、老庙、牛屯、半坡店、城关、白道口、王庄 9 个乡镇建立了城管执法队伍,实现了城市管理工

3、作向基层延伸的工作目标。(六)做好迎接省级卫生县城的复审工作。倾斜人力物力财力,加大整治力度,圆满完成了迎接省级卫生县城的复审工作。(七)围绕县中心工作开展的活动。圆满完成迎接国家、省、市大型现场会和各级领导来滑调研、检查而开展的街区突击整治 20 余次,提升了 xx 县对外影响力。二、主要措施(一)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树形象。我县十分重视城市管理队伍建设,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三评三争创”活动,通过抓作风、抓教育、抓考核,着力提升三大效能(执法效能、服务效能、落实效能)。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xx 县区域软环境百分考评办法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禁令” 规定,建立了

4、严格的督查制度,形成了三级督查网络,发现问题,及时查处,严格追究。共查出违反纪律、效能低下、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20 余起,均作出了严肃处理,执法效率和执法形象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二)抓学习促转变,提高综合素质。在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中,坚持定期学习和不定期学习相结合,政治理论学习和法律知识学习相结合,促进干部职工素质的提高。除学习毛泽东、邓小平、xx、xx 论科学发展观外,还学习了县委书记郜军涛关于抓好三个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论述,学习了城市管理方面的法规性文件。通过不断学习,全体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得到更新,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文明执法水平明显增强。(三)抓转变职能,增强

5、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法。城市管理系统积极转变职能,将“服务”二字贯穿于管理工作全过程,努力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城管队员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紧急状态下,就会出现城管队员的身影。在今年一月份雪灾面前,城管干部职工顶风雪,冒严寒,共出动人力 460 人次,出动机械设备 40 余台次,投入资金近 10 万元,累计劳动时间 48 小时,清理了解放路、道城路、文明路、人民大道等 10 条县城道路的大量积雪,疏通了道路交通,方便了 17 万机关单位干部职工 XX 县城居民的安全出行,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还组织清除垃圾的义务劳动 10 余次,清除大功河、调节渠两岸及部分背街小巷无主垃圾

6、10000 余立方。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四)抓宣传造势,提升市民卫生意识。全年累计出动执法宣传车 60 辆次,出动执法宣传队员 500 余人次,打出过路标语 100 余条,沿街反复播放整治通告 300 余遍,张贴整治通告 500 余张,播出有关城市管理电视新闻 18 次。同时,创新宣传思维,开拓宣传新途径,印发致全县中小学学生及教师、家长的一封信30000 份,劝阻学生及其家长,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不随处便溺,不随口吐痰,不乱写乱画,不乱搭乱建,不占道经营,做到人人讲卫生,大家促创建,树立文明、卫生良好形象等内容。通过这个宣传办法,发动了县城 5 万余名学生及教师、家

7、长,使其参与到全民创卫活动中来,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还利用电视节目覆盖面大,易收听收看,效果明显的特 点,制作了对话民生电视访谈节目,城管局长做客对话民生 , 与大家共叙城市管理和全民创卫活动,全县 120 余万群众收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五)抓规范化管理,促使县城环境上台阶。针对少数居民“乱泼乱倒、乱搭乱建、乱扯乱挂、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物料占道”等现象,开展了宣传周、整治月、综合执法年活动。一年来,共清运无主垃圾 1 万立方,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 xx 余户,规范和处罚车辆乱停乱放 3000 余辆次,整治不规范户外广告 1000 余块,保洁道路绿化带 4000 余米,清

8、除占道物料 300 余处。还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突出性问题、顽固性问题、暴力抗法等方面问题 50 余个。县城环境卫生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市容市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六)抓环卫工人管理,提高清扫保洁质量。一是认真督查。城管局各中队负责对本路段环卫工人上下班时间和清扫保洁质量进行认真督查,发现不足,及时解决。二是严格奖惩。制定了奖罚标准,实行浮动工资,一方面对清扫保洁不合格的,除令其改正之外,发现一处还要按标准扣罚工资;另一方面,对完成任务一贯好的环卫工人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三是帮包到位。实行一个城管队员帮包三个环卫工人,除对其检查指导外,还要抽出一定时间对环卫工人进行帮助清

9、扫保洁;对优秀环卫工人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有特殊困难的环卫工人给予经济照顾,过节日还给他们发放福利品。通过采取措施,保证了清扫保洁任务的完成。(七)加强建筑垃圾管理。针对一些市民对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不了解,随意处置、乱倒建筑垃圾,给县城环境造成污染这一现象,加大对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的宣传工作。印制国家建设部建筑垃圾管理规定1000 余份,发放到县城市民手中。同时,成立建筑垃圾监察大队,坚持夜间值班,加大监管查处力度。对义乌小商品城、xx 县中医院建设,滑州路改造等产生的建筑渣土的处置和回填工作进行严格监督管理,避免了大量建筑渣土的随意处置。一年来,查处违规处置和乱倒建筑渣土行为 200 余起,扣

10、罚违规车辆 80 辆次。(八)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五个表率”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中,城管局创新开展了“1+2”活动,提出一名党员带动两名非党员。全体党员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报名帮带两名非党员,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工作、学习上帮助他们。活动开展以来,在全体党员的带动下,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作风纪律明显好转,服务意识明显提高,文明执法蔚然成风。活动开展以来,全局为群众办好事 100 余件,参加义务清除垃圾劳动 10 余次。三、存在问题及原因(一)财政经费短缺,存在“重罚轻管”现象。城管系统 376 名干部职工(含环卫工人), 除 12 人属事业全供

11、外,其余人员工资都来源收费罚款。全年需支出 300 余万元。而目前垃圾处理费全年征收额为 140 万元,加上各项罚没收入,累计收入 200 余万元。入不敷出,收不低支,巨大的经济缺额严重制约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的工资来源于收费和罚款,导致了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现象的默认,出现了“以罚代管、重罚轻管、放水养鱼”现象。(二)环卫工人年龄大、数量少、待遇低,清扫保洁质量没有保障。我县 173 名环卫工人年龄大部分在 50 60岁之间,个别还有 70 岁的老年人。县城区清扫保洁面积123 万平方米,人均清扫保洁面积为 7100 余平方米。环卫工人承担着超出国家劳动定额(每人清扫面

12、积平均 4500 平方米)2600 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工作量,而他们的工资却很低,每月只有 360 元,造成他们思想不平衡,工作标准低,责任心不强。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清扫保洁质量得不到保证。(三)垃圾处理场经费短缺,垃圾处理不能规范化运营。按照省建设厅要求,处理 1 吨生活垃圾的最低成本为 31 元。目前,我县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 185 吨,每年所需费用万元。因经费严重不足,垃圾场不能按规范化运营。(四)一些单位和市民缴费意识差,垃圾处理费征收难度大。部分市民包括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对征收垃圾处理费的意义认识不到位,拖交或拒交垃圾处理费,征收难度很大,年征收率仅有 30%。(五)面对弱势群体,存

13、在执法难现象。占道经营,摆摊设点,影响市容市貌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和下岗职工,这些人属于弱势群体。如果放任了他们的行为,占道经营势必影响市容市貌,影响环境卫生,影响交通秩序,广大市民不愿意,县领导也不愿意;如果取缔占道经营,他们就有可能丢掉饭碗,出现上访、投诉、告状等等不稳定因素。不断出现执法难现象,城管局领导上下为难,并不断遭投诉、受处分。四、解决办法为进一步理顺 xx 县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县城环境卫生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借 鉴周边县(市)好的做法,从机制和体制入手,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革。(一)理顺管理人员工资渠道,解决 “以罚代管” 、 “重罚轻管”问题。 进一

14、步理顺执法管理人员的工资关系, 参照外地经验,将行政执法人员工资应纳入财政全供,以避免经济利益驱动执法行为。只有这样, “以罚代管” 、 “重罚轻管”与“严管重罚”的矛盾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城市管理水平才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使我县的城市管理队伍由“罚款型、收费型”转变为“管理型、服务型”的现代城市管理队伍。(二)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探索环卫工作、户外广告市场化运作模式。县城区主要街道、道路绿化带、街心广场、清扫保洁工作推向市场,由政府公开招标、政府出资,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创新管理机制,降低执法成本,完善考核办法,建立优质高效、运转协调、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体系。实现 “管理

15、科学化、服务社会化、执法文明化、运营市场化”的目标;盘活城市资产,探索大型户外广告市场化经营的路子,将街心广场、主要路口、大型建筑物广告位进行招标拍卖,增加财政收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三)增加环卫工人,提高环卫工人待遇。随着县城框架的不断拉大,人口的剧增,县城保洁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依据清扫保洁工人劳动定额,结合 xx 县实际,合理配备环卫工人。同时按照 xx 县最低工资标准(600 元/人)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三、存在问题及原因(一)财政经费短缺,存在“重罚轻管”现象。城管系统 376 名干部职工(含环卫工人), 除 12 人属事业全供外,其余人员工资都来源收费罚款。全

16、年需支出 300 余万元。而目前垃圾处理费全年征收额为 140 万元,加上各项罚没收入,累计收入 200 余万元。入不敷出,收不低支,巨大的经济缺额严重制约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的工资来源于收费和罚款,导致了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现象的默认,出现了“以罚代管、重罚轻管、放水养鱼”现象。(二)环卫工人年龄大、数量少、待遇低,清扫保洁质量没有保障。我县 173 名环卫工人年龄大部分在 50 60岁之间,个别还有 70 岁的老年人。县城区清扫保洁面积123 万平方米,人均清扫保洁面积为 7100 余平方米。环卫工人承担着超出国家劳动定额(每人清扫面积平均 4500 平方米)2600 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工作量,而他们的工资却很低,每月只有 360 元,造成他们思想不平衡,工作标准低,责任心不强。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清扫保洁质量得不到保证。(三)垃圾处理场经费短缺,垃圾处理不能规范化运营。按照省建设厅要求,处理 1 吨生活垃圾的最低成本为 31 元。目前,我县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 185 吨,每年所需费用万元。因经费严重不足,垃圾场不能按规范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