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总复习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399114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学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动物学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动物学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动物学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动物学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学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学总复习(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动物学期末总复习 011.6.12. 一.名词解释类:动物学 生物多样性(3个层次)物种(种,3点) 亚种 品种 双名法(要知道各字的含义 ,见书中例子) 三名法(要知道各字的含义 ,见书中例子) 包囊 实质组织(柔软组织) 真体腔(次生体腔 ,答出位置3个特点,指出所属动物)、外套膜、 中间寄主、终末寄主 、化石、生物发生律假体腔(原体腔,答出位置3个特点,指出所属动物,与真体腔3个特点比较) 皮肌囊 (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结构等) 原口动物(还要指出那些动物具此) 后口动物 (还要指出那些动物具此),2,次生腭:由前颌骨.上颌骨.腭骨的腭突和翼骨愈合成的骨骼称为次生腭。

2、是羊膜动物特有的。使内鼻孔后移,将口腔与鼻腔分开,解决了陆生动物吞咽与呼吸的矛盾。鳄类的次生腭完整。 血窦,3,几丁质外骨骼 皮鳃 呼吸树 胎生 胎盘羊膜卵 尿囊 直接发育 变态发育 同律分节 羊膜动物胚胎发育时的 3层膜 异律分节 鳃囊(包括所属动物和构造.功能)不完全双循环(路线图,动物) 完全双循环 (路线,动物) 双重呼吸 颊窝 颞窝 二.特征类 1.各门和脊椎动物6纲主要特征 2.特征比较:如腔肠动物与原生动物.海绵动物.扁形动物比较;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特征比较;爬行动物与两栖类比较;哺乳类与其它动物比较;找出高等或低等处(以各系统或组织等来比较,并说明理由;注意比较方式,与环境适应

3、等),4,3.各门动物的独特特征 如:刺丝泡 刺细胞 杆状体 倒钩 吸盘 角质膜 水沟系及其类型 水管系及其组成 管足 外骨骼 皮肌囊 鳃囊 齿舌 皮鳃 外套膜(功能) 贝壳(形成) 胎盘 4.各系统的组成或进化(从原生动物一直到哺乳类),各类动物首先出现了哪些器官及其意义。,5,1)呼吸系统的进化 (重点): 自原生动物-环节动物:靠体表呼吸; 软体动物-鳃瓣鳃(瓣状).栉鳃(仅鳃轴一侧有鳃丝,梳状).盾鳃(羽状,如乌贼) 节肢动物: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形式多样,适应广。 呼吸器官(靠体壁皮肤形成):体壁、鳃、书鳃、书肺、气管、气管鳃 1)体壁:如水溞、蚜虫。,6,2)鳃:水生甲壳动物虾、蟹等

4、足的基部体壁向外形成的突起 。 3)书鳃:由足基部体壁向外突起折叠成书页状,如鲎。 4)书肺:由体壁向内凹陷折叠成书页状,蜘蛛、蝎的呼吸器官。 5)气管:由体壁内陷的管状结构,昆虫、马 陆、蜈蚣等,气管上无毛细血管分布,是直接将氧气输送到呼吸组织,气管是高效的呼吸器官。 )气管鳃:陆生昆虫幼虫(水生)。,7,棘皮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排泄和循环系统。 呼吸和排泄主要依靠管足、皮鳃和体表来进行。 循环主要依靠真体腔。 皮鳃:是体腔向外的中空突起(体表有许多小的突起)。内具纤毛,具呼吸作用。,8,脊索动物的脊椎动物亚门(6纲): 圆口纲: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_鳃囊圆口纲动物的鳃位于鳃囊, 囊壁为由内

5、胚层来源的褶皱状鳃丝,上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 鱼类是终身用鳃做呼吸器官的。 鳃的结构:鳃耙、鳃弓(5对)、鳃瓣和鳃隔组成。辅助呼吸器官?,9,两栖类:1.蝌蚪与水生两栖类成体的主要呼吸器官鳃和皮肤蝌蚪:外鳃内鳃鳃消失 2.肺呼吸(水生种类除外,如蛙和蟾蜍)结构简单,壁薄,囊状,内表呈蜂窝状。皮肤辅助呼吸,特点:肺皮呼吸 3.气管:短,两肺在近喉处形成喉头气管腔 4.皮肤辅助呼吸(占鲵类30%-90%。冬眠时尤为重要) 呼吸方式:咽式呼吸(如蛙和蟾蜍),10,大鲵幼体用外鳃呼吸,只能吸收溶在水中的氧,这是水生脊椎动物的呼吸特点。以后外鳃逐渐退缩消失, 成体用肺。 有尾目的大多数成

6、员属于蝾螈亚目,这个亚目代表有尾目. 无肺螈科的成员完全无肺而用皮肤呼吸。 现生两栖动物大多用肺和皮肤呼吸,但有的水生种类终生用鳃呼吸。,11,爬行类的呼吸:呼吸特点:肺呼吸进一步完善,肺初步具有海绵体结构(即复杂的隔膜网分成许多小室),具胸廓,以胸式呼吸,辅以口底呼吸运动。 具胸廓,以胸式呼吸,辅以口底呼吸运动。 避役的肺具气囊。水生爬行类的咽壁和泄殖腔壁富有毛细血管,可辅助呼吸。,12,哺乳类:肺由大量肺泡组成,肌肉质横膈参加呼吸运动,提高换气能力。 膈肌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膈肌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二部分,并参与形成胸廓,有辅助呼吸作用。 进行腹式和胸式呼吸。 气管 支气管 次级支气管 三

7、级支气管 四级支气管 微支气管 末端气囊(3-6个) 肺泡(是肺构造基本单位),13,鸟类的呼吸:肺:小,结构特殊,缺乏弹性的实心海绵体,有毛细支气管组成完整的气管网。 毛细支气管周围有放射排列的微气管,其上富有微血管,是肺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相当哺乳动物的肺泡,但结构不同。 气囊:是辅助呼吸器官,大的气囊有9个,与肺相连。特有双重呼吸。,14,2)循环系统的进化(重点是脊椎动物6纲心脏的构造、循环方式和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单心脏、3腔式心、4腔式心、单循环心、不完全(善)双循环、完全双循环等,从笔记本和教材中找出来(名称.构造.功能、生活环境、动物举例等) (重点),15,圆口纲:心脏:与鱼类

8、近似:一心房一心室。静脉窦一个。单循环(体循环),心脏中血液全为静脉血。 鱼纲:心脏的组成.静脉窦和动脉圆锥(动脉球)相连的血管.血液性质.血液循环路线等。单循环(体循环), 两栖纲心脏组成.血液循环方式.心脏相连的主要血管,血液性质.循环路线等:,16,两栖类:幼体心脏为一心室一心房,单循环;成体为一心室二心房,不完善双循环。心脏由静脉窦、左右心房、心室(个)部分组成。具左右体动脉弓。 (两栖类虽然既有体循环,又有肺循环,但由于心室不分隔,在心室中多氧血和缺氧血有混合现象,属于不完全的双循环),17,爬行类:心脏二心房二心室,但有不完全室间隔,鳄类只剩下一个潘氏孔。不完全双循环,但缺氧血与多

9、氧血能进一步分开。具左右体动脉弓。 循环路线: 鸟纲: 心脏具有完全的四个腔,二心房二心室,有防止倒流的瓣膜,具右体动脉弓(胚胎为左右两个)。循环特点:为完善双循环,心博率高,血压高,循环快,效率高。 心脏四腔各连血管名称.循环路线等,18,哺乳类: 心 脏具完全的四个腔,完善(全)双循环。有左体动脉弓(鸟类为右体动脉弓): 心脏四腔各连血管与瓣膜名称.循环路线等,19,3)消化系统的进化 4)排泄系统的进化 (重点) (前肾管-扁形动物.原腔动物;后肾管-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肾脏;节肢动物-触角腺.马氏管等;棘皮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排泄和循环系统。 呼吸和排泄主要依靠管足、皮鳃和体表来进行。

10、 循环主要依靠真体腔。 皮鳃:是体腔向外的中空突起(体表有许多小的突起)。内具纤毛,具呼吸作用。,20,脊椎动物6纲的排泄系统进化: 前肾.中肾.后肾.膀胱.输尿管等,21,5)骨骼系统的进化 6)神经系统的进化 (重点) : 无脊椎动物:网状神经系统.梯式系统.链式系统。脊椎动物脑皮的进化:古脑皮.原脑皮.新脑皮。五部脑体积变化;脑神经10对(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脑神经12对,但蜥蜴和蛇类仅11对,尚无副神经,交感神经也发达。鸟纲脑神经12对,第11对尚未独立分化。哺乳纲脑神经12对。 生殖系统的进化(包含有无生殖器官、生殖器官的种类与结构特点、生殖方式及其与环境状态等),22,没有

11、专门的呼吸、排泄和循环系统。 呼吸和排泄主要依靠管足、皮鳃和体表来进行。 循环主要依靠真体腔。 皮鳃:是体腔向外的中空突起(体表有许多小的突起)。内具纤毛,具呼吸作用。,23,5.生殖系统及其生殖发育方式 胎生 卵胎生 卵生 鳍脚 体内发育 体外发育 生殖器官 附属腺体 体外发育 变态发育 直接发育 昆虫发育方式 6.适应性特征 1)寄生虫有那些适应性特征?(包含哪些类群有寄生虫.构造名称.位置.功能等),24,原生动物:疟原虫(特殊构造与疾病名称等) 利什曼原虫、锥虫、隐鳃鞭虫(寄生鱼鳃)、阴道毛滴虫.孢子虫等 扁形动物:吸虫纲(举例:虫名.特征.疾病及危害,寄主名称).绦虫纲(举例:虫名.

12、特征.疾病及危害,寄主名称):吸盘.倒钩等; 原腔动物;猪蛔虫(唇片.角质膜).棘头虫(倒钩).十二指肠钩虫(口腔内有钩齿和角板)等,25,2)爬行类适应陆生环境特征: 体型.皮肤.各系统主要特征。 3)爬行类与两栖类适应陆生环境特征比较: 从皮肤与各系统主要特征加以比较。 4)两栖类不完全适应陆生环境特征,26,皮肤角质化程度低 (仅是表层1-2层细胞轻微角质化),不能完全防止水分蒸发,所以还不能离开潮湿环境。 不能在陆地繁殖,必须回到水中生殖,卵子在水中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和生活。 五指型附肢较原始,四肢不能将躯体抬离地面,运动能力不强。 肺呼吸不够完善,还必须有皮肤辅助呼吸。 体温随外界

13、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休眠的习性,27,5)两栖类初步适应陆生环境特征(见笔记),28,6)鸟类适应空中生活特征。 A.体形为纺锤形(流线型); B. 前肢特化为翼,体被羽毛; C. 骨骼为气质骨,轻2)鱼类适应水环境特征。 而坚固;骨块有愈合现象; D. 具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连,使鸟类能进行双重呼吸; E. 胸肌发达; F.完全的双循环,体温恒定;,29,H.小脑发达,视觉发达。特具双重调节。即借睫状肌的收缩改变水晶体的形状和水晶体与角膜间的距离(与哺乳类同)但还能改变角膜的凸度(鸟类特有),称为双重调节,使视觉既可远视也可近视; I直肠极短,无膀胱,雌鸟仅左侧生殖器发达,右侧生殖器退化,这

14、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30,7)鱼类适应水环境特征(自己总结)。,31,8)节肢动物广泛适应环境特征(或为何成为当今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 9)昆虫广泛适应环境特征(或为何成为当今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 身体异律分节且分部,附肢也分节,具活动的关节。 身体外被发达坚实的几丁质外骨胳(角质膜)有蜕皮现象。 横纹肌(复习肌肉类型)连成束,按节排列,强劲有力,可分为体壁肌和内脏肌 。,32,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形式多样,适应广。 呼吸器官(靠体壁皮肤形成):体壁、鳃、书鳃、书肺、气管、气管鳃 1)体壁:如水蚤、蚜虫。 2)鳃:水生甲壳动物虾、蟹等足的基部体壁向外形成的突起 。 3)书鳃:由足基部体壁向

15、外突起折叠成书页状,如鲎。 4)书肺:由体壁向内凹陷折叠成书页状,蜘蛛、蝎的呼吸器官。,33,5)气管:由体壁内陷的管状结构,昆虫、马 陆、蜈蚣等,气管上无毛细血管分布,是直接将氧气输送到呼吸组织,气管是高效的呼吸器官。 )气管鳃:陆生昆虫幼虫(水生)。,34,排泄器官多样化: )触角腺、小颚腺甲壳纲 排泄物经排泄孔排出。 2)基节腺蛛形纲和肢口纲 )马氏管昆虫纲、蜘蛛。排泄物经肛门排除。,35,10)哺乳类成为最高等动物的特征(原因)书上有 11)原生动物为何广泛适应水环境? 从体形(单细胞,个体微小).传播方式.包囊的形成.生殖方式多样(列出).营养方式(3类,列出名称)等方面谈。,36,

16、三、进化方面及其意义 1)体制类型(如腔肠动物 .棘皮动物等) 2)三胚层.两侧对称的出现意义 3)真体腔出现的意义 4)羊膜卵出现的意义,37,专职循环器官.呼吸器官.神经系统等在那些动物首次出现。 口与肛门的出现 四、分类 1)教材中所列各纲或亚纲.目等名称.代表动物。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原腔动物.节肢动物.半索动物.头索动物.尾索动物.鱼纲(现代鱼类位置).爬行纲.鸟纲(总目).哺乳纲等 2)腔肠动物.扁形动物.棘皮动物的体制与幼虫名称,38,神经系统和感官的特点:集中型链索状神经系统,感官发达(类,列出名称)。 节肢动物异律分节,体节聚集的部位,神经节也愈合,形成集中型链索状神经系统。低等种类为梯式独特的消化系统:有口器(多种);此列出昆虫5种以上口器名称并举例。 捕食者前肠壁上有磨胃或砂胃、几丁质的齿和骨板;有的具胃盲囊;多有6个直肠垫等;还有多种消化腺;肠分前肠、中肠与后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