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选择与分析的六个步骤(理论与实证)超实用201406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382226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选择与分析的六个步骤(理论与实证)超实用201406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产业选择与分析的六个步骤(理论与实证)超实用201406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产业选择与分析的六个步骤(理论与实证)超实用201406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产业选择与分析的六个步骤(理论与实证)超实用201406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产业选择与分析的六个步骤(理论与实证)超实用201406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选择与分析的六个步骤(理论与实证)超实用2014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选择与分析的六个步骤(理论与实证)超实用201406(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产业选择的探讨,目前在上海克而瑞 任项目总监 曾经就职于富达尔产业地产部门负责人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资产评估师 QQ:362947981 电话:18210226132,主讲人:高淑萍,2,前 言,一、产业选择原则 二、备选产业确定 三、备选产业分析 四、重点产业分析 五、重点行业分析 六、产业发展重点,模块分解,工作分解结构( WBS)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跟因数分解是一个原理,就是把一个项目,按一定的原则分解,项目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工作,再把一项项工作分配到每个人的日常活动中,直到分解不下去为止。即:项目任

2、务工作日常活动工作分解结构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对项目要素进行的分组,它归纳和定义了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每下降一层代表对项目工作的更详细定义。,?,产业规划模块分解,朝阳区发改委:朱柏成主任 五个“一”工程,富达尔:六个“一”,政府五年规划,四个“两个”可交付成果=8个模块 =经济“发”展,工程项目范围定义:就是把项目的可交付成果(一个主要的子项目)划分为较小的、更易管理的多个单位。,产业规划模块分解,产业规划模块分解,注意:三级模块继续分解四五级:给组员类似报告,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创新。,产业部门人员思考问题1.产业选择思考的几大原则 2.新建产业园区的产业选择 3.产业升级园区的产业选择,8

3、,一、产业选择原则 二、备选产业确定 三、备选产业分析 四、重点产业分析 五、重点行业分析 六、产业发展重点,目 录 CONT ENT,一、产业选择原则,“立足区域基础、利用优势条件、抓住时代机遇、融入区域经济”原则,突出区域特色关联强度原则(带动支撑作用)发展潜力原则(市场需求量大)技术进步原则(技术进步潜力)动态优势原则(区域比较优势)产业升级原则(带动引领作用环境保护原则(可持续发展) 案例:遵循国家产业发展导向、符合新四区的产业定位、坚持城乡产业联动发展、依托区域现有产业基础,关联强度原则,主导产业应能够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当那些关联强度大的产业得到优先发展

4、时,通过产业关联而产生一系列带动、支撑与推动作用 ,并使这些产业派生出对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导向拉动和促进作用 ,从而产生经济发展中的连锁反应和加速效应 ,这样必将推动和促进整个区域产业的发展。,发展潜力原则,技术进步原则,动态优势原则,产业结构升级原则,保护环境原则,(一)遵循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国家产业发展重点开始由“保增长”向“调结构”转变,即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低附加值向高技术含量转变,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开始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七个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限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发展。严格

5、限制并淘汰低级次产业,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技术水平,提高规模和集聚效益。 (二)符合新四区的产业定位朝阳区建设“新四区”旨在推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因此,朝阳农村地区产业发展需要围绕世界城市的要求,培育为城市升级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的高端现代服务业,构建完整的符合世界城市的产业体系,并且通过文化、科技产业的发展实现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促进朝阳农村地区发展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引领城市方向的、品质高档的宜居宜业城区。,(三)坚持城乡产业联动发展 朝阳区作为世界城市试验区,要求农村地区提升产业能级,构建六大功能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产业互动与协作。因此农村地区的产业选择应立足于三大功能区产业发展需求、市场

6、消费需求、社会生产需求,在重点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选择以及产业体系的引导中,应该注重城乡各种产业之间的“姻缘关系”,三次产业之间的“血脉联系”,以现代服务业理念提升都市农业附加值产业化水平,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城乡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四)依托区域现有产业基础朝阳农村地区的产业选择必须依托朝阳农村地区的现有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逐步培育和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高端产业园区。通过发展自身的比较优势,突出特色,使之不易被模仿和超越,从而保持和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朝阳农村地区的产业空间(表现为物业类型)部分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产业的选择

7、还必须综合考虑到如何提高产业空间所在的地段价值(表现为物业成本),进而整合产业发展空间,提升整体区域的投入产出效益。,18,一、产业选择原则 二、备选产业确定 三、备选产业分析 四、重点产业分析 五、重点行业分析 六、产业发展重点,目 录 CONT ENT,二、备选产业确定,产业门类推导是一套系统的筛选逻辑,根据不用的区域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如一个城市适用与按完整产业目录进行筛选指导。区域而言需要考虑视角: 土地规划、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经济规划纲要、产业政策、产业生命周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相关政策等。,注:东滩管理区域产业规划指南(比较笼统),备选产业确定区域上位规划的导向朝阳区域功能的提

8、升农村地区的产业升级农村地区的资源挖掘农村地区的发展进程 新兴业态产业,当前新业态:积极培育券商直投、离岸金融、信托租赁等金融新业态,大力发展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业新兴产业,智力密集型商务服务业。,一、产业选择原则 二、备选产业确定 三、备选产业分析 四、重点产业分析 五、重点行业分析 六、产业发展重点,目 录 CONT ENT,1.产业区位商分析2.产业发展潜力分析3.产业选择基准分析4.城市承 载力分析 提示:还可以有其他方面,目前我仅考虑到这些,希望大家踊跃提出“观点”,1.产业区位商分析,区位商内涵区位商是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

9、遍的集群识别方法,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 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它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商指标可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合理计算利用区位商对企业决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北京四个功能产业优势比较(商务、房地产、创意具有优势)朝阳区第三产业各业优势比较,区位商应用区位商:Q1,某行业大于平均水平,是专业化部门和产品输出部门。反之,Q1,则该行业不是某区域的专业化部门,是产品输入

10、部门。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区位商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Q的值越大,则专门化率也越大。根据有关数据,可分别计算出中部地区以及中部各省份不同行业相对于全国同类行业的区位商。一般来讲,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1.产业区位商分析2.产业发展潜力分析3.产业选择基准分析4.城市承 载 力分析 提示:还可以有其他方面,目前我仅考虑到这些,希望大家踊跃提出“观点”,2.发展潜力分析,发展潜力分析产业的增长速度:衡量近几年该区域产业的发展势头的指标,速度越大说明产业的需求越大。(例如:与朝阳、北京、国家的

11、同期增速比较)指标:绝对值:增长速度(大于15%)相对值:增长弹性系数(大于1),1.产业区位商分析2.产业发展潜力分析3.产业选择基准分析4.城市承 载 力分析 提示:还可以有其他方面,目前我仅考虑到这些,希望大家踊跃提出“观点”,三大根本原则,赫希曼连锁效应基准,罗斯托基准,筱原基准,连锁效应指一种产业的发展通过投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的带动作用。赫希曼把连锁效应区分为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前者指一部门对其它部门的中间产品投入或是其他部门对本部门中间产品的需求;后者指一部门生产过程中其它部门中间产业的投入。,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对主导产业选择提出的准则。罗斯托在借用赫希曼的前向、后向联系思

12、想的同时,提出旁侧波及联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联系更广泛的基准扩散效应基准。,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为规划日本的产业结构提出的准则。即“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使产业的需求增长随同国民收入增长而增长且结构相适应的原则。所谓生产率上升基准是从社会供给方面使产业结构趋势走向合理化的准则。,经济指标:市场需求基准、效率优先基准 、产业关联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上述“三大基准”是主导产业选择的根本准则。因为,高关联效应基准,以产业结构间相互作用和联系为依据,反映了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有较大的影响效应,带动其他产业迅速发展,促使产业结构趋向协调合理的特征。高生产率上

13、升率基准,以产业高生产率、高增长率、科技进步优势为依据,反映了主导产业能够最快的吸收科技成果,以高增长率、高贡献率的产业优势成为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核心特征。收入弹性基准,以其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为依据,反映了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步效应特征。三大基准主要是从经济角度考察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但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主导产业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其的直接经济效应,还要考虑主导产业带来的间接社会效应,所以应当引入社会标准。,社会生活协调 效应准则,自然资源的利用效 应和保护效应准则,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仅对居民的经济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会对居民的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主导产业选

14、择必须考虑的社会因素。社会生活协调效应包括人口流动与迁徙、就业、劳动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协调。人口的流动和迁徙其过程本身就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明显标志,但区域人口的过稀过密都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其由此而引发的人口流动和迁徙给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进而做出选择。,主导产业通过自身的持续高速增长、吸纳新科技以及对相关产业的扩散影响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但很多地方经济增长往往是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的。从而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也就成为主导产

15、业选择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评价因素。,社会指标: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两大社会原则,3.产业选择基准分析,根据优势产业选择基准的要求,产业选择大致有6个基准:(1)持续发展基准(2)市场需求基准 (3)效率优先基准 (4)产业关联基准 (5) 竞争优势基准(6)技术进步基准提示:基准内涵、指标、应用三个方面,基准内涵 持续发展基准:主要是对区域现有产业现状的评价,从而确定产业发展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影响,这样才能保证主导产业投入供给的持久性,确保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增长。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还要特别强调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突出“绿色产业”的地位

16、。 指标: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率=某产业就业劳动力全部就业劳动力 应用:在相同的劳动生产率条件下,那个产业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则选择哪个。,(1)持续发展基准,基准内涵 市场需求基准:部门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国民经济或人们生活对某一部门的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程度。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反映了随经济增长呈现出来的对该产业的需求增长,表明该产业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扩张优势。如果该产业产品在世界需求收入弹性也较高,则可取得较高出口增长率。 指标:需求收入弹性指数:Em=(Q/Q)/(I/I),其中Em表示需求收入弹性系数,Q代表需求量,Q代表需求量的变动量,I代表收入,I代表收入的变动量,朝阳农村地区的备选产业中,各行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大于1,有的也超过5。因此,行业之间对比性相对较差。 应用:其中I 为国民收入, Q为部门产品的需求量,(2)市场需求基准,基准内涵 效率优先基准。一个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有力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具有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产业成为区域主导产业的重要条件。产业的经济效益可用比较利税率来衡量,比较利税率系数等于某地区某产业的产值利税率与全国该产业的产值利税率的比值,系数值越大,说明该产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指标:比较利税率=某地区某产业的产值利税率/全国该产业的产值利税率. 应用:系数值越大,说明该产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