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定稿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381743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2015年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2015年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2015年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2015年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定稿(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主讲人:王博文 Tel: 15129189919 Email: 办公室:经管学院401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学之美,痛恨愚昧的人孜孜求知之所领悟真理的人诲人不倦之处,课程说明,课程性质与理念: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是农业推 广专业硕士学位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 生应能结合公共政策学理论去分析建国以来特别是改 革开放以后制定及实施的各项三农政策,理论联系实 际、学以致用,真正将本门课程学到实处。 上课要求:出勤、秩序、笔记、作业 教学方式:重点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政策辩论,课程说明,考试说明:课堂讨论、出勤及作业(40%)+闭卷考试(60%) 特别

2、规定:为保障基本教学秩序,又考虑到在职学生的特殊 情况,本课程实行课间签到,签到低于一半无考试 资格。(可通过手抄课后指定阅读论文给予平时成绩, 每篇抵1次签到),课程框架,公共政策概述 三农问题的产生与演变(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 三农问题的展望(以新农村建设、WTO等为背景),第一章 公共政策概述,一、公共政策的含义,定义:公共政策指政府机关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要求,决定作为或不作为, 以及如何作为的相关活动。,.公共政策由政府制定 .制定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解决公共问题或满 足公众要求公共交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能源问题等等,.公共政

3、策包括政府决定作为或不作为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公共政策的内涵通过政府的相关活动表示,如法律规章、行政规定和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本课程讲授中有时把政策与制度规章混同,以方便案例举证。政策与法律的区别?,.,1.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主体就是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监控的行为者。(1) 直接主体即公共政策的法定生产者,也就是那些获得宪法和法律授权,享有公共权威,能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从而主导政策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直接主体包括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某些领袖人物。 (2)

4、间接主体即那些虽不拥有合法强制力,但能够通过压力、舆论、私人接触等方式,参与、介人到政策过程中,并产生一定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间接主体包括执政党、在野党、参政党,利益集团(压力集团),大众传媒,政策研究组织和公民、国际组织、全球性非政府组织、区域合作组织。,二、政策系统的构成,.,2.公共政策客体 (1)社会问题: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引发的人与环境或者人与人的关系的失调,对社会造成了广泛的不良影响,由此产生了现实与期望的状态的差异。 (2)目标群体:就是公共政策直接作用与影响的公众群体或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二、政策系统的构成,

5、.,3.政策环境 (1)经济社会环境 (2)体制或者制度 (3)文化环境 (4)国际环境 4.政策中介 (1)政策信息系统 (2)政策资源,二、政策系统的构成,从社会问题影响的范围看,社会问题可以分为公共问题与个人问题。公共问题:公共问题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或者相当一部分人所遇到的共同问题。它使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或者相当一部分人的共同期望无法转化为现实。自然灾祸,如地震、风灾、火灾、水灾等;意外的人为事件,如重大交通事故; 科技进步带来的副作用,如网络游戏 ;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问题,如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生态环境变迁的结果,引发环保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基于特定的社会公共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

6、采取行动,通过政府行为希望实现或者解决的问题。,三、公共问题,公共问题发生的原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公共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1. 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 的含义 自由经济学派:一个社会中财货或服务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自愿供求关系,可以构成完全的市场竞争,生产者利益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帕累托效率 (Pareto efficiency): 没有任何人的效用和利益受到损失,资源分配达到最佳效率,价格像一直看不见得手(an invisible hand)主导市场内的经济活动。 市场失灵: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环境的某些限制,是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配置到最

7、佳状态。,. 市场失灵的原因(1)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的提供问题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2)准公共物品:a.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b 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

8、来水、管道、煤气等 国防、外交、治安、新鲜空气、清洁水源,企业或私人不愿或不能提供。但中国农村长期由农民自己集资解决,现在新农村建设就是还账,(2) 外部性造成的问题外部性(externality): 指某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体的效益或成本的现象。可能是正面或负面影响。 外部经济 (external economy): 如果经济行为产生的社会效益超过私人利益。 外部不经济 (external diseconomy): 如果经济行为造成社会效益低于私人利益,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的情况。受害者得不到赔偿,产生市场失灵,须政策工具介入运作。钢铁企业排放的烟雾及含硫气体损害当地人的财产和

9、健康,但受害者并不能得到补偿,这种污染就是一种“外部不经济”。,(3)垄断造成的问题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通过竞争逼迫小厂离开该行业, 最后形成垄断(monopoly)。AT&T的拆分、微软公司扭曲了资源分配效率,政策必须干预。,4. 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性 (information asymmetry) : 指消费者没有足够的信息与专业知识,判断产品所接受的数量和质量是否合理,因此消费者在议价的过程中,与生产者相比,处于不公平、不合理的地位。 生产者收费过高,产品或服务低劣,要求政府适度介入。 上市公司年报准确性、高管经理报酬合理与否,政府的角色与能力

10、(1)角色:制定规则、提供服务、协调关系、监督管理国家首要职责,不是发展经济,不是强大军事,而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障社会弱势群体不被淘汰。此为国之根本。,政府失灵,(2)能力: 经济能力包括: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维持税收和保持公共财政收支平衡 社会能力包括: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达成社会谅解和实现社会整合包括社会基本价值观念和社会公众利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的能力 自我发展能力包括:有效的反应和应变的能力:社会感应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迅速作出最优化对策的能力、预测政策结果的能力;适应环境创新发展的能力;自我更新的能力,政府失灵,政府失灵的含义(government failure): 指政府

11、为解决市场失灵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乃采取各式各样的政策工具与干预行动,以弥补市场是失灵的缺失。但由于政府在制度、结构、运作上具有许多先天性的缺陷,无法达到预定的目的,而造成政府失灵的状况。,政府失灵,政府失灵的具体原因(1)直接民主(direct democracy)造成的问题: 投票的结果无法充分代表整体投票者的意见;由于投票是多数人将成本集中在少数人身上,产生了“多数暴政”(Tyranny by the majority)的情况;社会中少数者的偏好强度无法在投票中显示,使少数者必须忍受无效率的社会选择等。,(2)代议政府所造成的问题代议政府(representative)指通过选举而产生各级

12、行政首长、民意代表、司法官。民选公职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为人民谋最大福利。然而这些公职人员可能受到本身利益、时间及财务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寻租”现象,他们会制定不必要或不合理的政策,造成资源浪费和社会不公正的现象。如秸秆立法,馒头立法。,()机关供给财货不足所造成的问题因市场失灵问题,政府机关必须提供各种公共财货,如国防、外交、治安等。但由于预算受到民意机关的控制、预算支出未受到有效监督、机关功能未发挥效率性、行政人员能力不足、本位主义浓厚等原因,使政府无法满足人民所需要的财货。南海问题、社会治安,()分权政府所造成的问题大多数国家采取分权(decentralization

13、 )与权力制衡(check and balance)的制度。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如行政、立法 、司法部门间,机关彼此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都有分权设计,但可能造成延误时日、贻误时机、资源分散、政策不亦执行、监测困难等问题。,四、公共政策的功能,四、公共政策的功能,3.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了平衡各种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公共政策,需要调控社会利益关系。如:穷人与富人关系的调控;城市与农村关系的调控;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调控等,四、公共政策的功能,4.分配功能是一种对社会价值进行的权威分配。如:取消农业税;工业反哺农

14、业;退耕还林等 (1) 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分配,而不是其他分配。 (2) 是基于在多种利益关系上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而不是盲目的分配。 (3) 是通过综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而不是孤立地就 事论事式的分配。 (4) 是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利益分配,而不是口头或纸上的 利益分配。,五、公共政策的分类,(一)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1.元政策在公共政策的层级系统中,元政策是最深层的政策。 元政策是“关于政策的政策”,是“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其基本用途在于“如何正确地制定公共政策和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类别 元政策的第一种类型是价值性的元政策-“民主”、“自

15、由”、“公正” 元政策的第二种类型是方向性的元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 元政策的第三种类型是程序性的元政策-民主集中制,2.基本政策 基本政策通常是高层次的、大型的、长远的、带有战略性的政策方案。 元政策侧重于价值陈述,它为所有的政策提供价值评判的标准;基本政策则侧重于目标陈述,为相关范畴内的所有的具体政策规定总目标。,3.具体政策 凡是在元政策和基本政策的范畴以外的政策,都可归入具体政策。它的具体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具体政策是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的政策规定。 具体政策表现为一系列的行动步骤和行动方案。 具体政策必然要求有对应的部门或机构来具体实施。 具体政策的

16、实施效果是在经验基础上可以直接观察到并可以评价的。,(二)依社会内容的分类 1.政治政策 国内政治政策:政府改革;选举政策;政治过程等。 国际政治政策:战争与和平;国际贸易与商业发展等。,2.科学与技术政策 规划政策:住房;交通;通讯。 应用科学政策:能源;医疗保健;技术革新。 3.经济政策 涉及整体经济政策:经济运行与经济成长;金融与货币;税收、支出与赤字;通货膨胀与失业。 生产要素及生产流通政策土地与农业;商业与消费;劳动力及其管理。,4.社会政策 集团政策:民族与性别;贫困与公共援助;家庭。 个人发展政策:教育与学习; 人口流动;闲暇娱乐。 5.法律政策 刑事犯罪的惩治; 公民权利保障; 经济商业犯罪的防范; 政府行为失当的纠正。,六、政策制定的原则,符合人民根本、整体利益的原则(1)全盘考虑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人民利益(利益普惠,促进社会公正) ;房地产开发与强制拆迁(2)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网吧(民主与共和)(3)弱势阶层、弱势群体、落后地区的利益。小商小贩与市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