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上传人:luoxia****01802 文档编号:56374991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一、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希望借助于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于是在 本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但是到底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其真正的内涵是什么,该如何 在企业中运营,最终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并没有真正的了解。 预算目标制定不科学 多数企业在制定年度预算目标时不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来制定,而是以企业以 往的活动作为编制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赋予一定的增长率后即确定为企业年度利润目标, 之后由财务部门以利润目标为基础,将其分解为收入以及成本指标后下达。这种预算目标 的制定忽视了

2、对企业预算期内进行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估,同时也缺少预算执 行部门的参与,导致预算目标脱离企业实际,最终以预算执行失败告终。 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太大 全面预算管理首先是一个刚性的管理,但其中也不乏柔性的因素。但是在中小企业 的预算尤其是成本费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当成本费用预算超支时,预算超支部门通常会 摆出各种理由,而相关领导碍于情面往往也会给予特批执行,而这种做法使得“预算外”、 ” 超预算”现象严重,导致预算制度形同虚设。 预算编制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中小企业编制预算一般情况下没有使用专业的预算软件,通常是通过 Excel 等办公 软件来完成。各部门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数据共享平台

3、,导致公司的工作计划、业务数据 和财务流之间无法顺利转换,信息不能及时传递。 预算考评机制不健全 很多企业在考评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已成定局的财务指标,对于其他影响企业发展 的重要因素考虑不足。从全面预算管理角度分析,仅仅考评财务指标是非常片面的,忽略 非财务指标的考评是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预算的执行效果的,考评的意义自然也会大打折 扣。其次,配套的激励措施不完善,也难以有效调动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二、企业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探讨 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全面预算管理集计划、组织、控制等功能于一身,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管理工具, 也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保障,在企业

4、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全面预算管 理毕竟只是一个管理工具,有他自身固有的限制,它更多注重和控制的是财务指标,对于 非财务指标方面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它绝对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全面预算管理来解决企业所有的管理问题。 培养全员预算的企业文化 公司全体员工是企业预算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 企业管理层应该有意识地引领员工形成正确的责任意识、增强预算理念、培养企业全面预 算文化。同时,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目标紧密结合,提升 员工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创造更大

5、的价值。 采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 首先,预算目标是企业预算的起点,因此企业首先应以自身战略为导向,将全面预 算的执行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全面、系统的评估预算年度内企业内外部经济以及政治环境 发生变化将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同时结合企业以往的生产经营效果,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整 理和分析,最终确定企业的预算目标。 其次,编制预算的方法很多,如固定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等,在 预算实际编制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的项目的特征选择适合的方法,以增强预算的科学性。 最后,预算毕竟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编制而成的,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某 些编制的基础也会发生变化,此时如果还坚持按原有的预算执行,则很

6、可能导致预算失败。 因此在编制预算时应充分考虑到当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不确定因素时,预算对这些不确定 因素的适应和调节能力。 刚柔并济,实现预算的有效执行 首先,企业的预算一旦制定并颁布执行,公司自上而下全体人员就都必须在预算的 框架内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在中小企业,预算的刚性很多时候都存在被弱化的情 况,企业首先应该强调的是预算的刚性,即通过严明的组织体系、严密的规章制度、严格 的控制程序与措施、严厉的惩罚手段来增强预算的控制力,严防“超预算”和“预算外”情形 的出现,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预算目标的最终实现。 其次,因为预算本身毕竟只是一种预测,不可能做到 100%的准确,加之

7、客观环境 的不断变化,也可能导致预算的编制基础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了偏离。这时就需要企业的预 算控制实行人性化管理,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适度灵活的予以调整,快速而经济地适应 弹性变化,避免预算的僵化。 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体系 成功的预算管理离不开行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制度的支撑。因此,预算考核制度的 构建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第一,考核制度应与预算管理目标挂钩,重在激励、辅以惩罚, 充分调动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务必兑现奖励,做到言而有信, 以体现预算的诚信性,增强员工对预算的信心,树立全面预算管理良好的形象;对未达标 者进行惩罚,但仍对其进行鼓励,避免因惩罚过重而促使其放弃努

8、力。第二,预算考核首 先是对预算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公司预算目标的实现。其次也应对 预算组织工作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其预算编制是否准确、是否按时上报,预算执 行控制是否有效,预算分析工作是否到位,预算考核是否客观、公正等,通过对预算管理 过程中各环节工作质量的评价和分析,促使其认识不足并不断改进,最终逐步促进预算管 理水平的整体提升。第三,在设置预算考核指标时,应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同时也可适 当考虑增加一些非财务指标,以改善企业内部控制及管理的水平。第四,考核不能一刀切, 仅以“完成”或者“未完成”一概论之,而应设置一些参数来修正考核的结果。同时,对于完 成任务者应分

9、析其预算目标制定是否合理,有没有偏低;对于未完成任务者,考虑其是因 为自身不够努力未达成目标还是因为产品、市场等因素发生变化造成影响,抑或是目标本 就偏离实际。通过深入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为来年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预算提供了参考依 据。 建设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在建立企业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前,预算工作主要靠财务人员借助电脑办公软件 来处理大量的信息,所以时效性和准确性相对较差。引入信息化平台后可提升如下预算管 理效果:首先,对于财务或者预算编制和考核的部门来讲,预算执行的数据分别由各个业 务终端直接录入,财务部门审核即可。这样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录入平台,实现 数据的及

10、时更新,改变之前月底财务结完账后才能输出预算执行数据的情形,有利于提高 数据的及时性。其次,对于预算执行部门来讲,各项数据直接录入信息平台后可以及时地 了解本部门任务完成情况以及费用使用情况的第一手信息,免去了原来部门内部登记台账, 月末再和财务部门核对数据的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对于公司高层来讲,可以随 时随地登录信息平台了解预算执行的实时情况,随时看到各种数据分析报表,也可根据预 算执行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控或者对预算进行相应的调整。 另外,借助信息平台还可以固化业务流程,实现预算监控的自动化和实时化,避免 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强控预算支出,也提高了预算编制和执行控 制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