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研究一般方法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347563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研究一般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区域地理研究一般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区域地理研究一般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区域地理研究一般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区域地理研究一般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研究一般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研究一般方法(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地理研究的一般方法长岛中学 时 莉,考情报告,重要考点, 区域空间定位 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差异比较,课标要求,(1)善于利用经纬网及其他定位方法进行区域定位,识记主要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地理单元和地理事物,为进行区域特点分析和比较奠定条件。 (2)掌握分析区域特征和比较区域差异的一般方法,识记重要区域的主要地理特点,并把它与其他相似地区进行差异比较,从而找出共同性和差异性。,探究 区域地理研究的一般方法,区域地理题型的一般思维模型是:在哪里? (区域定位) 有什么? (区域特征分析) 为什么? (主要的区域热点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 怎么办? (区域主要热点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的

2、探讨),探究一 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在哪里?,空间位置是地理事物属性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区域、山脉、河流、聚落、交通线、风景点等都有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判定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是推断地理事物的特征、掌握其区域特征和差异的基础。如果空间位置判定失误,一切均无从谈起。,1根据地理事物所处的经纬度数据定位在运用该方法进行区域定位时要把握两点:了解各大洲的经纬度位置。掌握几条重要的经纬线及其通过的重要地区。例如经线(0、20W、120E、160E、180等)、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30N、40N等)。,我国主要纬线穿过的主要地理事物,我国主要经线穿过的主要地理事物,练习:说出下列著名地形区名称

3、。,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根据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定位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判断: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的轮廓,一些重要湖泊(如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咸海、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的轮廓等。根据线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判断:我国主要山脉、世界主要山脉,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河流的流向,重要的交通线分布等。,有些地理事物有时可能直接辨认不出来,但其周围有我们熟悉的地理事物,这时候就可以借助熟悉的地理事物作为判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相关事物与这

4、些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来定位。,3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4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原理来定位利用特定的分布规律可以推测特定事物的特定位置。根据具有显著特征的地理事物规律,如气候类型、农作物及其熟制、自然带和洋流、日影朝向等的分布规律,再结合相关的文字、数据或图表,可为推测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提供方便。,40。,40。,.p,.Q,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Q地常年受西风影响,例1 2010新课标全国卷 图121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根据等雪期线

5、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小结:进行地理空间定位,前提是要找好参照物或参照系,在此基础上才能依据空间联系与空间结构特点进行空间定位。用于空间定位的参照物或参照系可以是“点”,如具有突出特点的城市、山峰、矿产地等;也可以是“线”,如经线、纬线、河流

6、、山脉、交通线、地理界线等;也可以是“面”,如工业区、农业区、气候区、自然带、区域形状等。该题中的城市如哈尔滨、经纬线和区域轮廓都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特征,是进行区域定位的重要依据。,探究二 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有什么?,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明确区域的 空间范围,综合分析区域 自然地理特征,综合分析区域 人文地理特征,归纳区域特征,区域利用评价,经纬度、海陆与邻区相关位置,地形结构、地势状况、地形区分布,气候类型、水份与热量状况、水热配合,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点,经济结构、工农业、交通,区域内生产力布局、区位因素分析,区域内工农业类型、分布、差异,区别差异性,归

7、纳共同性,探寻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例22010浙江卷 节选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问题:(1)简述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3)据报道,近年来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1)简述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答案: 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 不利因素:天气多变。,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纬度位置,地形,天气;交通条件,人口等。,(3)据报道,近年来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答案: 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

8、升,气候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热带雨林的作用: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生物多样性等,归纳:特征描述类试题从哪些方面分析 1.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 2.地势特征:地势起伏状况,地势高低 3.地表环境特征: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 4.河流的水文特征:径流量及季节变化情况、汛期、结冰期、含沙量等 5.河流的水系特征:发源地、流向与注入海洋,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及河网形状,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的省区、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区 6.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变化与组合状况,(光

9、照条件) 7.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专业化水平等) 8.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小结:对于区域特征的考查是历年高考文综题的出题倾向内容,具有正确的区域特征分析和判断方法是解答该类试题的前提条件,而熟悉并掌握重点区域特征是解答该类试题的根本。例如要解答本题,就必须识记并理解关于南美洲重要自然和人文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探究三 区域特征比较的一般步骤-为什么?怎么办?,不同区域之间因为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差异。区域间的差异,首先表现

10、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般可从纬度和海陆位置入手,探寻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的活动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可从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畜牧业等)和生产方式(包括耕地类型、复种指数等)、工业发展特点和布局、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比较。区域差异的综合分析如下图所示:,不同地区的区域差异,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与自然和谐,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矛盾,产生环境问题,地形,水文,植被,土壤,气候,农业,城市,工业,商贸,交通,组 成 特 定 的 自 然 环 境,组 成 相 应 的 人 文 环 境,依据,影响,例32010山东文综,26题节选由于地理条

11、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表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3)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下表内容(6分),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海洋运输,劳动力素质较高,小结:以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作为两个主要考查对象,重点考查两区域的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我们在分析本题时不仅要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的基本思路,也要明白高考区域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区域自然和人文的

12、主要地理特征,例如本题所考查的工业区位差异及可持续发展等,可见,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落实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中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对这些常见的关键词(指令词)的理解 简述简明扼要综述,重点突出要点。 简析简明扼要分析,展示因果联系。 写出说出地理事实,写出地理过程。 概括提炼材料内容,概括问题要点。 描述对地理事像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点,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

13、、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发展条件中优势与不足评价。,表述要求 条理性:条理层次分明,分析准确到位。 逻辑性:因果关系对应,逻辑推理自然。 简明性:答案要点了然,语言简练明确。 具体性:杜绝空话套话,切忌泛泛而谈。 准确性:运用地理术语,表述严谨规范。,山东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四项能力要求中的“指令词”,调动和运用知识: 第二层次:“认识”“说明” 第三层次:“分析解决问题” 描述和阐释事物: 第一层次:“表述”“描述”“解释” 第二层次:“阐释” 第三层次:“综合描述”“阐释” 论证和探讨问题: 第一层次:“发现问题” 第二层次:“(运用判断、演

14、绎、归纳、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第三层次:“(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小试牛刀 (2009辽宁、宁夏文综)图2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2,完成6-8题。,6.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 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 B. C. D. 7.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热量丰富 光照充足 地形平坦 水源丰富 A B C D 8.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B,A,D,总结:通过对几个高考题的探究,我们不难看出这几年来高考命题的规律,其考查形式多以区域为背景,结合热点问题考查重要地区及国家的自然、人文等方面的地理特征。以区域对比的形式考查较多。对区域的考查是多角度、较全面的考查,考查区域综合知识的掌握和迁移能力;考查阅读图表、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能力。希望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后,对大家今后分析区域问题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