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346854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8.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史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经济史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经济史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经济史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经济史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史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史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刀耕火种,石刀、石斧、耒耜,少量青铜农具, 石器木器骨器为主,刀耕火种,排水、沤肥 除草、治虫,南稻北粟,粟、稻、黍、稷、麦(五谷)桑、麻等,独立发展,自成体系,距今一万年左右,南稻北粟,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石器锄耕,植主畜辅,一两年后撂荒,连续耕作或休耕; 大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生产力 不断 发展,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一)铁犁牛耕的发展,

2、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开始使用和逐步推广,2、西汉时期的耦犁和犁壁,改进和进一步推广,3、隋唐时期的曲辕犁,完善阶段,(二)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2、西汉时期的代田法,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耙耱技术和耕耙技术,4、两汉时期的一年一熟,5、宋朝以后,江南的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耕作制度,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过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2)隋唐时期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南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2、原因: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3、; 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自然条件较好,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三)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1)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郑国渠 汉朝:漕渠 白渠 龙首渠,(2)灌溉工具:曹魏:翻车 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一)从耕作方式上看: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原始群耕 商周时期:石器锄耕、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战国:铁犁牛耕、个体农耕,(二)从生产工具上看: 原始社会:木、石、骨制的耒耜刀斧等 商周时期:出现少量青铜农具,仍以耒耜等为主 春秋战国:铁农具出现并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铁犁牛耕出现, 两汉:西汉 :中期发明犁壁使牛耕得

4、到广泛推广 、耦犁、耧车东汉:出现翻车,曹魏时马钧改进翻车 隋唐:出现曲辕犁(江东犁),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三)从耕作技术、制度上看: 商周时期:排水、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 春秋战国:垄作法 西汉:代田法、一年一熟 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 两宋: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四)从水利灌溉上看: 原始社会:大禹治水的传说 春秋战国:都江堰、郑国渠 西汉 :漕渠、白渠、龙首渠(井渠法-坎儿井)东汉:出现翻车,曹魏时马钧改进翻车 唐:筒车 宋:高转筒车 明清:风力水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个体农耕),1、含义:,2、形成:,时间:,原因:,3、性质:,4、特征:,5、评价:,积极方面:,消极方

5、面:,6、破产:,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探究一: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 如何认识古代农耕工具改进?,(1)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探究二: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6、:,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辛勤劳动; 政府的重农政策,分散、简陋抗灾能力弱; 分散、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不利于技术革新; 赋税、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旱、涝等自然灾害 商品经济的冲击(在中国相当有限),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 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探究三: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是不是小农经济?,练习:,1、史料记载:

7、“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其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青铜耕作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宋代诗人范大成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这样描写夏季的农村生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的描述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即使儿童也从事辛苦的劳动C商品经济的发达 D女子具有和男子一样的权利,C,A,3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有 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曲辕犁的出现自然经济的推动作用A B C D 4 “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A封闭保守 B

8、精耕细作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A,A,C,5.最能反映唐朝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是,D,6.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 B C D,B,8.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古

9、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中国古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D中国古代的铁犁牛耕技术发达,B,7.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B,9.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记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

10、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A,10.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A东方小农在思想上信奉皇权主义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促使专制的产生C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B,北京人劳动图,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

11、出土),耕作方法:刀耕火种,刀砍草木纵火烧荒犁土播种经常迁徙,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斧和石锄,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石刀,石锄,石耜冠,石铲,石斧,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骨耜是河姆渡人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生产工具。,双齿木耒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随着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我国农业进入了“石器锄耕”阶段。,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五谷:,稷,黍,粟,麦,豆,麻,稻,六畜:,战国铁农具,铁犁铧冠 (1951年于河南辉县出土),汉代的犁和犁壁,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犁壁,犁评,犁箭,犁铲,唐朝的曲辕犁,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节省畜

12、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垄作法:在高于地面的土埨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由我国古代人民创造,是西汉赵过代田法的前身。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其优点: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20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利于集中施肥。垄的高低、垄距、垄向因作物种类、

13、土质、气候和地势而异。作垄方法有整地后起垄和不整地直接起垄以及山坡地等高起垄。,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汉代播种工具耧车,耧(lu)也叫“耧车、“耧犁.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耕耙耱: 耕耙耱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精耕细作技术,在北方是耕耙耱,在南方是耕耙技术。耕是指耕地,耙是指将土地犁出沟,耱是将土地表层碾磨成粉末。,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司马迁史记,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

14、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漕渠: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于漕运的河道。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沿秦岭北麓开凿人工运河漕渠,与渭河平行,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时间大量缩短。 漕渠汉代的起点是从昆明池(今昆明路附近)经昆明渠流经西安北郊河止西、沟上村,穿过灞河,经新筑镇、新丰镇、渭南、华县到华阴市北进入渭河,全长300里。到公元904年的唐朝末年废弃,从河渠沿线的村落布局看,到宋、元时还有水,明代彻底干涸。,白渠: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故而得名白渠,也常与原有的郑国渠合称郑白渠。,龙首渠:龙首渠是

15、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是一引洛渠道,在开发洛河水利的历史上是首创工程,它是今洛惠渠的前身。建于西汉武帝年间。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田地。渠道要经过商颜山。这里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劳动人民发明了“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井渠法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创举。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法开渠的问题,又能减少明渠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井渠法很快就推广到甘肃、新疆一带水分容易蒸发的干早地区。至今仍在新疆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坎儿井,就是在井渠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改进而成的。,关中:井渠法,翻 车 复 原 图,人力和水力,筒车,高转筒车是筒车的一种。所谓高转筒车是指其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加大,必须藉助湍急的河水冲动。这种筒车的适用范围是水很低而岸很高,应用其它筒车不可能将水提升到这么高,而应用高转筒车时,水的提升高度可以很高。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外形如龙骨车,其运水部件如井车,其上、下都有木架,各装一个木轮,轮径约四尺(明代一尺约合0.32公尺)轮缘旁边高、中间低,当中做出凹槽,更显凹凸不平,以加大轮缘与竹筒的摩擦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