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法指导谈课堂有效教学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346086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学法指导谈课堂有效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从学法指导谈课堂有效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从学法指导谈课堂有效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从学法指导谈课堂有效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从学法指导谈课堂有效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学法指导谈课堂有效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学法指导谈课堂有效教学(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学法指导谈课堂有效教学,罗湖教育研究中心 朱碧波 2015年12月8日星期二,第一部分:课堂的有效教学,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下面,针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和学法指导问题,谈一下自己的几个思考。,问题一: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企业所讲求的是速度、收益和安全。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须

2、要全面、整体地考虑。速度、收益、安全同样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以看成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以看成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以看成学习体验(苦乐)体验。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学习时间 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即反映学习速度的快慢。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反之亦然。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其次要求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学习结果 是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性。每节课都

3、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学生掌握“双基”的程度上,而且表现在学生的智能上,特别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学习体验是指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学习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

4、爱学习是其内在保证。,以上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取得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是学习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学指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

5、,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无效的教学指的是阻碍学生学习的教学,它也有两种表现:一是显型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的教,使学生对学习大倒胃口,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二是隐型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独立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从教育学专业角度来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那么,发展指什么呢?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发展观呢? 第一,发展就指的是知识与技能、

6、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总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获得良好的发展,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过程与方法目标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失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目标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

7、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原有基础而有所侧重。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二,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归结了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结论。关于教学作用于儿童发展的途径,由于维果茨基引进了区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的原理而揭示出一个清晰的概念。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智力任务。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区,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

8、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解决这些任务。儿童今天在合作中做到了,到明天就会独立地做出来。实践证明,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现有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第三,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包括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内在发展是一种着重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发展,外在发展是一种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与应用为标志的发展。简单地说,内在发展是智慧发展,外在发展是知识发展,两种发展具有关联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传统教学过分追求外在发展,导致内在发展受损。新课程倡导内在发展,在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定位上,强调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

9、意识,使学生从小懂得知识是永远进步的,没有哪一种知识不需要质疑和发展,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永远值得关注和学习。,第四,发展就其机制而言,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所谓预设性发展是指可预知的发展,即从已知推出未知,从已有的经验推出未来的发展;所谓生成性发展是指不可预知的发展,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在教学中,它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新课程在注重预设性发展的同时,强调生成性发展。,第五,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眼前发展和终身发展。

10、所谓眼前发展是指即时发展,它要求立竿见影,注重可测性和量化;所谓终身发展是指面向未来的发展,它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注重发展的后劲和潜力。显然,眼前发展注重教学的短效,长远发展注重教学的长效。,第六,发展就其主体而言,有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而且要让教师在课堂里拥有创设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自己的教学个性,这正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达到的目的。,问题二: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哪里,一、学生变了 二、教师变了 三、课堂教学变了 课改以后,学生的

11、变化和进步是明显的。 学生变得爱学习了。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把儿童从“受逼”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变得爱读书、爱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头等大事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可以说,让学生爱学、乐学,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是一线教师的共同心声。 课改几年来,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突出表现在:学生识字量增大了,阅读能力提高了,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第二部分、学法指导,一、学法指导的概念界定 (一)学法指导的概念 学法指导,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就

12、是说教师在讲授知识内容时与学生的学习方法融洽在一起,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情况下掌握学法,从而使学生可以独自去获取新的类似的知识。,基本模式有:1、课堂教学类:前缀型。在授课开始时把学法交待清楚,让学生根据学法学习,讨论新的内容,授课结束时,教者总结、验收。混合型。授课时,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教给学法。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法指导常用到。后缀型。在新授课完后,由教师、学生一起归纳学法。2、专题讲座类:举行学法指导专题讲座,可以打破班级、年级界限,以学科、兴趣特长为标准组织进行,同时可以根据自然区域划分界限组织进行。,(二)学法指导的意义,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

13、高素质国民是世界各国教育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多年的教学中,在传统的教育影响下,我国目前小学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西方国家的教育相反,西方国家重视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而我国则是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我们很多教师把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搞混了,所以出现了许多这样的学生:小学所谓“优等生”,但到了中学、大学以后,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学习能力明显较差,究其原因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学习方法不对头,缺乏创新意识,只是师云亦云,被动地、机械地学习,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学法指导的研究,是为了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需求,更是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二、学法指导

14、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一)学法指导在理论上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上看,教师的教学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指导学生学习的行为。“指导”,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反对教师无视学生主体性的强制与灌注。这正如杜威所说:“指导师一个比较中性的词,表明把被指导的人的主动趋势引导到某一连续的道路。而不是无目的地分手注意力。指导表达一种基本的功能,这一功能的一个极端变为一个方向性帮助,另一个极端表现为调节和支配”。1.诱导 2.引导 3.辅导 学法指导与学习指导虽一字之差,却有很大区别。只提学法指导,眼里只有学法,容易走唯方法论的极端,在指导上,只见树木不见林。而学习指导,内涵却丰富得多。它

15、除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外,还包括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少提学习指导,导致指导途径单一,缺乏综合效应,收效之微也就是必然的了。,(二)学法指导在实践上存在的问题,1、急功近利 理论的片面性也导致了价值取向上的急功近利,要求学法指导能有立竿见影之效。见诸报刊有关学法指导的文章,在文中例举最多的课文是精彩的马戏再见了,亲人和桂林山水等几篇。从低段到高段均是同一模式:指导学法尝试学法独立应用学法。立竿见影好像其妙无穷。然而,文中段落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文章又有多少呢?这也就难怪似有立竿见影之效的学法难以迁移了! 2、浅尝辄止 学法指导的不足,还表现在浅尝辄止上,不能深入下去,表现之

16、一是对刚总结出来的学法还未运用就束之高阁,如同“小猴子下山”,学一个,丢一个,自然形不成“滚雪球”效应。表现之二是对语言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如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只停留在能找出表达中心的词句段,却不求甚解,更谈不上用想象、朗读的方法来加深理解。因此,看似掌握了不少学法,但读写能力却不见有明显的提高。,三、小语学法的特性与指导要求,(一)小语学法的科学性及指导要求指导要求是:教师在教学中,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 由浅入深地作有序渗透,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如先指导“字词句学法”,再指导“段落学法”,最后指导“篇章学法”。二要遵循认识规律,先在教学中展示科学的教学思路和合乎逻辑的教学过程,渗透学法,融学法于教学中,使学生从中领悟、理解学法,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归纳学法。如指导学生掌握读懂一篇文章的学法 ,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这样安排: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读准生字字音; 组织学生细读课文,弄清词句意思、课文内容,探索作者行文思路、课文结构;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掌握重 点,研究精华,体味感情; 组织研读,整体认识,评价欣赏; 组织学生熟读,理解地记忆重点和精彩片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