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中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升级选择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631466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价值链中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升级选择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球价值链中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升级选择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球价值链中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升级选择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球价值链中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升级选择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球价值链中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升级选择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价值链中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升级选择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价值链中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升级选择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球价值链中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升级选择研究摘要:由于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升级的影响,目前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纺织服装业嵌入国际价值链势不可挡,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如何完成这一转型,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以浙江省民营纺织服装企业为例,对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加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关键词:民营企业;产业价值链;纺织服装业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被大大地加快,资本、技术和产品进行全球性的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和相互依存度也相应提高。纺织服装业便于远距离运输,且劳动力密集型特征明显,拥有较长的产业链,因此是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之一。根据迈

2、克尔波特 1985 年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价值链定义,产业价值链就是产业链企业在竞争中所执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仅从价值的角度来界定。纺织服装业包括原始生产资料的供给、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四个阶段,产业价值链有两端,一端是研发设计,另一端是品牌和营销,中间部分属于生产制造,根据利润的多少形成一条 u 型的“微笑曲线” 。民营经济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克服了基础薄弱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纺织服装业与其他制造业相比,生产的规模经济不显著,资本和技术壁垒较低,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民营纺织服装企J 业无论在数量、规模、利润上较国有企业都有较大的

3、优势,并且这一领先的趋势还在继续扩大。1 浙江民营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1.1 浙江民营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浙江省的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全国范围内生产、出口的大省,浙江的纺织服装产业中民营成分占据了绝对比重。总体来说,浙江民营纺织服装业具备有以下特征和优势。(1)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浙江省地处长三角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家庭式的小作坊为生产基地,进行小规模的纺织品生产和交易,逐渐有了相对成熟的管理制度和生产设备,也储备了一定数量的人才。中国开放以后,浙江省的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在注重数量的增长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产品的质量,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成为了

4、纺织服装的出口大省。(2)集群优势明显。历史上的浙江杭嘉湖丝绸、温州皮鞋、绍兴纺织等都具备着一定的地方化特征。随着浙江工业化的深入,全省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块状经济结构,也就是著名的“块状经济” 。20 世纪90 年代后,学者开始用产业集群等概念解释浙江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更是纺织服装业的基础。(3)产品种类多样化,市场份额大。浙江的纺织服务企业的产品种类齐全,基本上形成了以袜子、J 领带、家纺寝具、卷丝织品、毛线衫、童装、西装、衬衫、休闲服饰、女装、羽绒服、皮革服饰等地域专业化生产格局。从 2010 全国工商业联合经济部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统计数据可得,浙江的纺织服务企业数量占

5、全国的 50%左右,服装、鞋帽、皮革类更是达到了 80%;而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服装鞋帽皮革制造业总营业收入所占的比例为 56%,30%,65%,接近一半。可见浙江省的民营纺织服务业在全国该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2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民营纺织服装业遭遇的问题随着全球化的普及,全球价值链给浙江民营纺织服装业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从正面角度看,嵌入全球产业链给浙江的民营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使浙江的企业迅速成长成世界级的经营者,并且使企业的业务更加稳定,减少了风险成本;但从负面效应来看,浙江省嵌入产业链后,基本是作为发达国家的供应商,从事加工、装配等劳动力密集型的环节,被锁定在价

6、值增值极少的环节,呈现悲剧式的增长。(1)无序竞争严重,原料及中间产品供应不足。多数民营纺织服装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纺织服装业进入门槛低,见效快,尤其是中下游产品市场,导致这些民营资本大量进入,从而造成生产水平、创新能力普遍不高,劳动生产力低下,原料、面料等中间产品短缺的不平衡状态。据不完全统计,纺织服装企业的面料自给率约 40%,其他要靠从国外进口。这暴露了中国民营企业中间产品供应不足的缺陷。大J 部分企业都处于低端生产的环节,为了拼产品的数量,只能竞争压价,抢夺出口市场,最后只会导致贫困化的生产。(2)下游环节竞争力不足,过分依赖国外市场。现有的民营纺织服务企业多数营销

7、水平低下,过分依赖外贸订单,品牌开发意识不强,很少有自己的知名品牌。纺织服装业是一种消费者驱动型的产业,因此提高营销水平是相当重要的,同时应该配以物流、零售、售后服务、品牌推广等相关产业与环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3)国际竞争激烈,贸易壁垒依旧存在。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东南亚、拉美、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只是单纯靠成本竞争的纺织服务企业必然会遭遇严峻挑战,一些全球采购商更愿意去劳动力更加廉价的国家采购设厂。2005 年,实行近 40 年的纺织服装品的配额制度被取消,也就是说纺织服装品可以自由地进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这对中国,尤其是纺织服装出

8、口的浙江省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由于纺织服装业是一个供过于求的行业,在配额制度取消后,国际竞争势必会更加剧烈,利润空间将变得更加稀薄。2 对浙江民营纺织服装业嵌入全球产业链的建议2.1 借鉴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模式,充分利用浙江省的集群优势比较这两处的产业集群,我们可以发现,意大利集群的中小企J 业之间有密切的合作关系,集群的空间内存在着大量的行业协会、商会、集团等组织,实现了集群内的高度合作,并且充分提供各种原材料、中间品、配套设施与服务,同时具备“加工能力” 、“设计能力” 、 “营销能力” ,差异性和互补性十分明显;相比较而言,浙江民营企业是一种扁平的集聚,集群优势不明显

9、,部分地区缺乏联系的企业扎堆,加剧了竞争,影响产业链的延伸,阻碍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行业竞争力的发展。浙江的民营企业多数在加工制造环节有较完整的产业链,而在产品设计、营销、品牌管理环节存在明显缺失。2.2 利用民营经济灵活的优势对产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应该全面地利用民营经济的优势,对纺织服装企业进行大胆的实践与转型,提升民营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首先,通过拓展市场体系,利用外贸业务,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其次,跳出企业简单扎堆、互相恶性竞争的低级循环,争取错位发展,互为补充;升级自身产业结构,吸引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与创新水平。2.3 有丰富加工制造基础的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本身具备加工制

10、造的民营纺织服装企业,可以从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出发,与跨国公司合作,进行资源共享,从中掌握先进技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从最初的原始设备制造环节出发,扩展设计职能,最后实现 obm 的生产模式。浙江的民营纺织服装业除了在成衣的制造环节加大投入,增强设计元素,也可以从上J 游产品,即服装面料出发,生产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产品,减少对国外面料的进口依赖,并在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逐步提高自身的研发意识与创新能力,向行业的高端环节渗透。3 有广泛市场的企业进行品牌建设与运营已经具备了广泛的市场的企业,可以从纺织服装业的下游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借鉴“三角生产”的模式,将劳动力密集型的环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

11、更加低廉的地区,如拉美、非洲等国家。将自身的能力集中在对物流、营销、品牌环节的掌控,从最初的为发达国家代工生产,与世界级的大型零售商建立联系后,逐渐创立全球性的采购网络,作为欧美地区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中间商,实现产业升级。在后期加强营销,通过创建品牌和收购发达国家的品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实现 obm 的目标。参考文献1孙忠焕.论民营经济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财经论丛,2001(6):13-19.2贝小为,王桂芝.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及应对之策j.经济前沿,2005(1):38-42.3朱海就,陆立军,袁安府.从企业网络看产业集群竞争力差异的原因浙江和意大利产业集群的比较j.软科学,2004,18(1):53-56.4金祥荣.民营化之路:轨迹与现象的理论解释m.杭州:J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黄永明,何伟,聂鸣.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6(05):56-63.6李丽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功能升级的影响因素基于浙江纺织服装企业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0.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