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殇13:人之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30619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殇13:人之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汉殇13:人之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汉殇13:人之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汉殇13:人之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汉殇13:人之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殇13:人之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殇13:人之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殇乙迷第二章 汉族与汉语本系列的第一节胡言的汉语一度曾被不少网友转帖,在某些网站引发热议,上百封回帖打嘴仗。语言是文化的内核,谈汉文化就不得不谈汉语,而汉语因为满清以来推广国语(或普通话)的政策而成为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汉语根据语言学上互相不能沟通即为两种语言的算法其实是一支极为庞杂的语族甚至语群;官话、吴语、粤语等都是不同的语言,至于成都话和北京话,苏州话和上海话,那才是同一语言下不同的方言。但本朝的语言学家们硬将汉语定义为一种语言,并视普通话为标准语音,就产生出地球上绝无仅有的一些文化怪象。我首先来问诸位一个问题:“中国 56 个民族,哪个民族的普通话说得最标准?”你稍稍动动脑子,就会想

2、出两个答案“满族”或者“蒙古族” ,相信没人会说汉族,因为汉人尤其是南方汉人没几个能把普通话说得字正腔圆。那么我再问:既然满蒙普通话说得最好,普通话究竟该属汉语还是阿尔泰语?这个问题估计能让很多人哑口无言,你可能会说,满蒙早被汉族同化了,汉语说得标准可以认同。那么:被汉族同化,难道能同化到比汉族还要汉族?新加坡人都是黄皮白心,谁会说新加坡人的英语讲得比英国人还要好?西班牙语说得最标准的当然是西班牙人,不会是南美人,可是汉语说得最标准的不是汉人,谁能举出世界上第二个类似的例子?有人会说,英语的现状颇具几分类似,美式英语正逐渐掌握英语的主导权。我要说,美语与普通话的性质完全两样。多数美国人是德裔、

3、爱尔兰裔和英裔,文化上更是嫡传自英国,而满蒙与汉族则根本是不同来源的敌对民族,厮杀了近千年,无论血脉还是文化都毫不相干。另外,美语是凭借二战后美国超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在国际上一步步蚕食英式英语的空间;而辛亥革命之后的满蒙相对于汉族又有什么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居然能让汉人奉满蒙的口音(八旗音)为正朔,挥刀自宫,灭绝自己的语言?另外,世界各国,语言都以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语音为标准,独独中国是个例外。经济越发达,语音越“落后”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学习语言的国家。我们怎会有如此怪诞的“中国特色”?这些问题象个大马蜂窝,捅不好会被螫得遍体鳞伤。不过既然前面已经捅下漏

4、子,不妨再捅得彻底点。本章如题所示,将重点阐述汉族与汉语的源流,那么哪里才是我们的源头呢?非洲!好,故事就从非洲开始汉殇(13、人之初)一、史前大事记250 万年前,目前所知最早的人类能人诞生于东非。能人于 160 万年前绝迹。180 万年前,直立人诞生于非洲,那时候撒哈拉地区正逐渐由广袤的草原变成沙漠,原本滋养众生的河流和湖泊先后干涸,直立人被迫走出非洲,踏上亚洲和欧洲的土地。直立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他们的后代有大名鼎鼎的北京人和元谋人。直立人于七万年前绝迹于最近一次冰河时代。除能人和直立人外,地球历史上还有约十种灭绝的人类,在此不表。10 万至 20 万年前,现代人类即智人的女性祖先“线粒体

5、夏娃”诞生于东非。6 万至 9 万年前,现代人类的男性祖先“Y 染色体亚当”诞生于非洲。6 万至 6.5 万年前,非洲以外人类的男性祖先“欧亚亚当”或“澳大利亚/欧亚亚当”诞生于东非。6 万年前,第一拨智人走出非洲,他们被称作棕色人种,包括矮黑人和棕种人。棕种人最晚于 4 万年前已抵达澳大利亚。5 万年前,黄白人种的共同祖先诞生于北非或中东,他们是第二拨走出非洲的智人,散布于欧亚美洲大陆,其中一部分人又从西亚迁移回非洲。3.5 万至 4 万年前(一说 2.5 万至 3 万年前) ,黄白两大人种分道扬镳。白人最早的祖先据估计诞生于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以北(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或乌兹别克斯坦) ,黄

6、种人最早的祖先据说诞生于咸海以东地区(哈萨克斯坦) 。不过我对此学说表示怀疑。白人源出中亚确实存在可能,黄种人同样出自中亚就有些蹊跷。目前所知,黄种人最原始的基因单倍型 NO 几乎完全分布在亚洲东部,不知道学者从哪里看出黄种人源出中亚的。二、冰河时代地球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事实上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原因在于,我们这个星球经常笼罩在厚厚的冰层之下。地球形成以来,已经历过 11 次冰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是成冰记,时间长达接近二亿年,几乎整个地球都被冰层所覆盖。一旦地球陷入冰河期,多数甚至绝大多数物种都将灭绝,当地球从冰河期苏醒进入间冰期,大量的新物种又将产生繁衍,等待着下一次冰河期的考验。所以非洲不

7、仅是人类,还是地球上多数生物的乐土,因为非洲是冰河期唯一可能绿意盎然的广袤土地。约二十万年前,地球刚刚进入倒数第二次冰河时代里斯冰期的时候,现代人类的女性始祖就诞生于东非的原野上,在圣经和古兰经里,她的名字叫做夏娃,而在中国神话里,她的名字叫女娲。那时候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陆地终年积雪,只有温暖的非洲才能作为人类的家园。人类在诞生后的十万年里,一直都晃荡在非洲的草原和丛林之中,这期间经历了两万年炎热的间冰期,又迅速进入迄今最后一次冰河期沃姆冰期。六万年前,神罚从天而降,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肆虐大地,避于方舟内的一家是这场大洪水仅存的孑遗。这一家的男主人在圣经和古兰经里叫做诺亚,而在中国神话里叫做伏羲

8、。人类经历第二次新生。诺亚(或伏羲)一家是今天人类实际上的始祖。我们的祖先用“舟”加“八口”造出“船”字,生动地记载了他们一家八口在方舟中存活于世的传奇。诺亚的后代迅速增殖到 2000 多人,这时候,一小部分人(约 150 人)告别生活了十多万年的非洲,跨越红海,登上亚洲的土地。他们沿着印度洋海岸不断向东跋涉,终于在五万年前穿越中东来到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象东非那样温暖的南亚次大陆是东迁人群的第一个栖息地,一部分人定居下来,另一部分人继续沿着海岸线前行,最晚于四万年前到达澳大利亚。三万年前,欧亚大陆最东边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开始出现人类的身影。至此,人类(准确地说是棕色人种)完成了从非洲向欧亚大

9、陆迁移的壮举。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时人类已经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但多数还是居住在南亚和东南亚的土地上。原因很简单,从 11 万年前开始的沃姆冰期一直在持续,而且总体上越来越冷,除赤道以外,几乎所有的陆地都是白茫茫一片,人类极难生存。由于陆地上有厚达百米的冰层,因此当时的海平面远低于今日,大陆架几乎都裸露在空气之中,成为人类栖息的家园。这也是人类可以跨越红海,一步步最终抵达澳大利亚的原因。三、大洪水的遗传学解读人类关心自己的起源,就像孤儿渴望父母一样。可惜的是,数百年来,科学界除了进化论这个子虚乌有的假说,并没有可行的手段来研究这个问题。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高

10、歌猛进,遗传学家终于为解决这个难题迈出坚实的步履。先简单介绍两种研究人类起源常用的遗传模型:一、线粒体遗传。学过生物课的都知道,人类的遗传载体 DNA 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鲜为人知的是,除染色体外,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内也包含 DNA。有趣的是,精子与卵子结合时,精子内的线粒体 DNA 遭到破坏,只有卵子内的线粒体 DNA 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人类不分男女所有的线粒体 DNA都传自母亲。线粒体 DNA 是研究母系遗传的绝佳材料。二、Y 染色体遗传。我们都知道,女性的性染色体是 XX,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XY,Y 染色体仅存于男性体内,父子相传,因此 Y 染色体是理想的父系遗传的研究对象。由

11、于线粒体 DNA 相对染色体而言要小得多,因此遗传学家首先盯住线粒体遗传,很快,一个举世哗然的研究结果出炉了:现代人类所有的线粒体 DNA都来源于十六万年前(不同算法结果略有差异)的一位女性,她居住在今天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或坦桑尼亚,她被科学家命名为“线粒体夏娃” 。注意,这一成果刚发表的时候,曾被传统的以考古为基础的人类学家引为笑柄。不过,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进行,人类迁徙的基因图谱的绘制成功,他们很快发现,可笑的原来是自己:“不是我不明白,这科技变化快。 ”不懂分子生物学,怎么混啊。继“线粒体夏娃”之后,Y 染色体的研究也出现突破性进展,不过和数年前一样,这回的结果再次让人们大跌眼镜

12、:目前世界上所有的 Y 染色体都来自六万年前的一位男性,他被科学家命名为“Y 染色体亚当 ”。“Y 染色体亚当”与“线粒体夏娃 ”居然相差十万年之久,这一结果让遗传学界也百思不得其解。科学不是万能的,毕竟人类起源并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还属于历史学的范畴,遗传学能够解决人类起源的大致时间已经难能可贵,具体分析原因还得借助科学以外的历史记载。首推一指的当然是圣经开篇创世纪 ,那是人类唯一系统记载史前历程的资料。 创世纪里最有启迪的就是大洪水的故事,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诺亚方舟的传说。大洪水之后,世界上只剩下诺亚一家八口人,具体为诺亚和他的三个儿子以及他们的配偶。诺亚父子四人只拥有一种 Y 染色

13、体,就是诺亚传给儿子们的那条 Y 染色体,因此后世所有男子的 Y 染色体都来源于诺亚;而女性的情况却截然不同,方舟上的四位女性来自不同的家族,因此拥有四种不同的线粒体DNA,即使诺亚的妻子不再生孕,他的三个儿媳妇依然能将三种不同的线粒体DNA 流传于世。因此如果大洪水记载正确的话,从今天倒推, “Y 染色体亚当”很可能就是诺亚,而“线粒体夏娃”则是诺亚家四个(或三个)媳妇的共同女性祖先,二者相差近十万年就讲得通了。大洪水还有另外一个佐证,就是遗传学家们推算出,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与“Y 染色体亚当”的时间相近,都是约六万年前,而且当时非洲曾遭遇一场劫难,以至于走出非洲前,人类的总数只有二千到五千

14、人,而真正走出非洲的只有约 150 人。对照圣经 ,那场劫难很可能就是大洪水,而走出非洲前的数千人都是诺亚的后代。四、女娲是非洲人吗?人类的非洲起源学说奠定后,给中国人带来许多意料之外的谜团,举个例子:女娲究竟是黑人还是黄种人,或者女娲究竟是非洲人还是中国人?这个看似荒谬的问题已经被遗传学家们切切实实地摆在我们面前。这里首先要说明,上古的女娲是女神的意思,因此,中国神话里造人和补天的虽然都叫女娲,但实际上是两个人,第一个是人类的始祖,第二个则是伏羲的妻子,二者相隔十万年之久。先说一件有趣的事情,西方和中国的神话里,人都是神照着自己的样子用泥土捏出来的,可见人类的创世神话具有相当的同源性。造人的

15、那个女娲年代过于久远,文字记载甚少,难以详述论证,我们还是把目光对准补天的那个女娲吧。可惜的是,汉民族在这个女娲娘娘身上的记载依然过于简约。任何文明都有自己的优劣,孔子本身是编撰春秋的,儒家上位后,史学便成为中国的显学,我们有人类记载最详尽的史料(虽然不一定准确) ;然而与之对应的是,神话却是中国的一大缺陷,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态度直接影响到神话的传承,中国的史前神话均被人格化,神话传说大幅删减并在描述中使之尽可能符合现实,以至于中国有浩如烟海的史料却找不到古希腊那样灿烂多姿的神话。中国境内只有南方的三苗民族有关于女娲较为详尽的传说,下面是我从百度女娲词条中摘录下来的三苗传说:“(伏羲和女娲

16、)民间流传的传说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叫法,傩(nuo)公傩娘,粳兄粳妹,诺亚诺娃,亚傩兄妹,东山老耆南山小妹,江郎江妹等。传说原来的人来被大洪水淹死完了,只剩下伏羲兄妹,后来的人是伏羲兄妹的后裔。这段传说比较系统,伏羲兄妹的母亲生了他们 12 兄妹,王龙,王蛇,王雷,后羿(后蚁) ,王素(可能是王燧- 燧人) ,傩兄,傩妹(还有传说是傩兄傩妹是老祖婆的孙子孙女)等,12 兄妹争执不休,其中最小的王素最聪明,那天比赛爬山,结果王素钻木取火,把山烧了,母亲就着急呀,在山下提醒,王龙下水,王蛇钻洞,王雷没地方躲,结果被烧了,王雷脾气暴躁,一心想要找王素报仇,每次都被王素聪明地躲过,母亲病了,说是只有王雷的肉才能治她的病,王雷当然不愿,不过还是要找王素报仇,最后陷入王素的陷阱被关了起来,那天傩兄去种地了,其他人都不在,只有善良的傩妹看管王雷,王雷骗说快渴死了,向傩妹讨水喝,软磨硬泡,傩妹心肠软还是给了他一碗粥,王雷就说,要是有碗清水就更好了,于是傩妹就给他碗清水,王雷刚喝完,便雷光大作,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