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心灵的舞蹈讲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630388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是心灵的舞蹈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是心灵的舞蹈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是心灵的舞蹈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育是心灵的舞蹈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育是心灵的舞蹈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是心灵的舞蹈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是心灵的舞蹈讲稿(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育是心灵的舞蹈一、开场白1、感谢:安塞有两个高原,一是地形,处于高原地带,但在中国不算高;另一个是文化,那可称得上中国名副其实独一无二的高原了。咱安塞有不少老师不耻下问到我校访学,你们给了我学习的榜样,把我吸引过来了。能有这么一次与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感谢郭局的信任,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支持!2、抱歉:收到了安塞县教育局的通知,给我的任务是讲讲构建中小学高效课堂这是一个很大话题,我有几点没法做到,一是对中学不熟悉,二是我是语文教师,因此关于课堂教学技术层面我就避而不谈,好在这样的资讯汗牛充栋,我们平时的关注度也比较高;三是对于“高效课堂”缺乏深入的研究。我看了网上的一些资料,内容非常

2、丰富,可以这么说,对于“高效课堂”作了很好的解读,既有理念,也有实践,其中高效课堂 22 条,把“高效课堂”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我也有一个看法:知识的蔬果园,生命的游乐场。本周一的环球时报上有一则短文,不到 300 字,与大家分享:长途运输父亲是一名卡车司机,60 岁时打算退休,他的儿子来接班。刚好有一趟远途运输的任务,父亲决定陪着儿子一起走一遭。起初,父亲让儿子开车,自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年轻人驾驶着大卡车,在马路上跑了 2 个小时就已经累得不行了,请求父亲来替换自己。父亲接收后,一口气开了 4 个小时,依然精神抖擞地一遍握着方向盘一遍哼着小曲。儿子感到非常惊讶,于是问:“爸爸

3、,您为什么开车这么长时间,却一点儿也不累呢?”父亲反问他:“你早上离家时,都做了些什么?”“我向妈妈告别,跟她说我去工作了。”父亲说:“这就是你的问题了。我早上离家时也跟你妈妈道别,我不是说我要去工作。而是说要开车出去兜风。很多时候,心态能决定很多东西。”对“高效课堂”,你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呵!课堂是人生的舞台,我想到了用“教育是心灵的舞蹈”作为向大家汇报的标题。今天我来谈谈学习的体会吧。教育是心灵的舞蹈,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心灵的成长历程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21880 年 6 月 27 日,诞生了一名非常奇特的女性:又盲又聋又哑。她在无光无声无语的环境中,度过了 87 个春秋。在这 87

4、个春秋中,她创造了人间奇迹,一生一共写了 14 部书;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用生命的激情和力量,建立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 20 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她就是享誉全球的海伦凯乐。海伦的成功,得益于教育的造化。真是伟大的教育,塑造了全球独一无二这么出色的女性,而这种伟大的力量,真是心灵的舞蹈,心与心的交流。海伦的成功,无疑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一个无法感知五光十色、五音和丰富人间语言的人即在感性认识方面,存在着基础性和本质性的感官缺陷的人,能够融入到人类的社会中,能够与人沟通,唯有心灵的相印才能得以实现。可是,考察一下我们目前的课堂,有多少能让师生在时间和空间

5、上有足够的心灵的交流?我们的孩子又能在心灵上获得震撼、召唤、醒悟?当皇帝一个人用餐,面对眼前数十种精美菜肴的时候,他的胃口会大增还是会受到抑制?一盆豆腐,一盘菠菜居然能让皇帝大饱口福,誉为人间美食,足可见御厨手下繁琐的山珍海味,其实让皇帝只能常常与腻味相伴而失去了正常的食欲。合心思,对胃口,教育不也是这样吗?让心灵舞蹈起来,教育才会生动活泼,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能量,人的成长才会丰富多样!3、提要:我释语文“三维目标”的困境课堂中的舞者课堂的开放二、主讲内容我释语文1、“语文”是什么?2、我取音节的首字母来说明(Y 和 W)3、归纳“三维目标”的困境1、从男生在学校受教育中几乎全面不如女生从考试

6、成绩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实在是不利于男生的,这也许是回答钱学森先生之问的一条重要线索。我们的中小学在学科教学中奉行的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们认识清楚了吗?3实际上,教师们即使认识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但为了考试,基本上把日常工作的注意力扑在了“第一维目标”上,因为,在书面的考试中,只有“知识与技能”说话的份,其它二维目标都是靠边站的。即使如“第三维目标”在写作中能够体现,但在技能的帮助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可以临时编织的,这可以从高考中许多无病呻吟的作文中看出,比如让家庭遭难,叫亲人在作文中碰到不测,以突出“我”

7、的坚强在我看来,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核心,起着主导的作用,影响着另外二维目标的走向。当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围绕着应考转的时候,那么,自然引导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往这上面靠。当课堂教育出现了极端地追求知识的积累和应试技能上,自然,过程和方法也是为应试服务的了。客观地说,三维目标的表述是不完整的一个结构,他把丰富多彩和复杂多样的教育教学抽象出这“三位目标”来,说起来是方便了,但解释起来可能更非唇舌了。比如个性发展,第三维目标是必须“负责”的把?但在考试机器前,个性的发展还有发言权吗?你先把共性的发展解决了大家千篇一律地做题目,先完成相同的练习,再去啃你更能做的习题,这已经是个性发展

8、的应有之义了。也许,始作俑者会说,一切的问题都出在没有正视“第三维”目标上那么,我们该如何“扩大化”这第三维目标的影响力呢?真正的个性发展是与众不同的才干和独有的思想本领,它是创新最起码的基础,没有了个性发展,创新就成了一句空话。与创新有关的还有知识,我们学校教育中盯的“知识与技能”中的“知识”都是现成的、间接的,只是让学生到超市去花力气“拿”而已。创新所要求的知识是自有的、直接的,它源自于个体的脑力劳动。可是,我们学校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基本上不考虑让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的来龙去脉、求异思维和想象印证的,因为,那样做太浪费时间了,不利于考试本领的掌握和知识的输出。2、自有知识才是学会了的知识

9、认识是自己的见解,彼此相同的见解是共识。知识是人们的共识。因此,学习的结果,归根到底,还得落实到自己的见解上,即你是否确实认识了那知识。知识的分类告诉我们,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的和隐含的两大类。显性的知识是可以言传的,而隐含的知识是个体的经验,具有“不可教”的特性。那么,即使显性的知识是否学4到手还必须看是否落实到了对隐含知识的作用,即与隐含知识是否链接、融合,或者是否促成了新的隐含知识。知识的分类还告诉我们,有一类知识叫做事实性知识。对这类知识的学习,学习者学习的最佳途径是能与其“亲密接触”。这种“亲密接触”的有效意义在于很快能转入与隐含知识相连接的通道,并成为隐含知识的基础。“初生牛犊不怕虎”

10、告诉我们,小牛犊尚未获得虎能吃掉牛的事实性知识,也没有成为隐含知识的一部分,所以,面对虎的出现在自己面前,只能以“无知无畏”的情形面对。经验,既是无数事实性知识促成,更是无时无刻的在生活中的“每一次”亲密接触而形成,从而成为个体独特的隐含知识。从学习的内容与方法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已经输给美国的教育。何以见得?我们的教育单纯地追求编码知识的教学,刻意地追求数量的积累,为了实现这样的愿景,采用了走捷径的办法“批发式”的教学法。所谓“批发式”教学法,是指学校教育向一个批发商场,学生像一个个经销商,在这里大量采购加工好了的商品。所以,我们的学生只会大量接纳已加工好的知识,而不会像生产商那样去从事组织

11、生产商品,即生产属于自己的知识。这种教学法的最大弊端是基本排斥因含泪知识的“教育”,即在学校的教学时间内,几乎不提供然给学生获得隐含知识的途径,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学习,而且,过分依赖编码知识的教学,几乎远离了知识的“本体”。学生的学习生活一直生活在别人的知道世界中创造力靠的是隐含知识,座椅创造是不能教的。3、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美国的教育,追求的是“个人的见解”,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真正的属于自己的知道。除了帮助学生形成共识,他们的教育更重视对隐含知识的积累。所以,他们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是不慌不忙、不紧不慢,注重让学生接近事实性知识的“本体”,为学生隐含知识的形成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在时空上,真

12、正有属于学生自己的可以支配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结果是让学生真正永固偶了“自有知识”。所谓自有知识,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活动活动获得的可以自由支配的并且能够为自己的生活、生产活动服务的知识。我们的学生一旦离开了学校,离开了教师,在学校学过的大量知识就难以发挥作用,因为他们仅仅做了批的经营,批来的东西囤积起来了,没有转化成资本再生产知识没有进入自由层次。美国教育重视学能美国小学教育比中国差(弱)吗?如果我们还作肯定的回答,那么,我们对现代教育认识的不成熟还将延续下去,并将持续地阻碍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进。知道别人的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己的知道:自有知识,自主产权,创新之本。方法用知道别人知道

13、的方法去探究充实拓展自己的知道;用发现的知道来丰富人类的知道。过程不断地在科学思维的指引下去探究;不断地在教学中强化知识的法则要素;不断地创造相互合作的机会;不断地给予心灵的慰藉美国小学从一年级其就训练资优生做口头报告,到了三年级就要求全体学生学习口头报告,以后的年级逐步要求书面报告。做报告当然离不了实践,倡导小学生做实验,是为了让学生从小树立“发现”意识,既为学习知识,又促进了属于自己知道的发现。“报告”让美国小学生很敢说,很会说,很能思,很能干,很有得,很有见。美国小学教学中很强调法则,一年级的英文课就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事实性陈述,什么是作者的想法,整篇(段)的中心思想,哪个句子是引申说

14、明”。二年级要求做到5“正面回答、从课文中举例说明、延伸意义”,开始用思维导图来分析文章“摘要和因果关系、事件发生顺序表、事实陈述和虚构故事、自身联想比较、书评、心得”等。设计自己的游戏又是美国小学教育一项与我国小学教育不同的训练内容。又是培养创造力的举措。美国小学教育在一三年级主要以活动的形式组织学习。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体质具有无以替代的功能。合作,美国小学教育中的合作司空见惯,其中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要比我们多得多,因为班级学生数少。赞扬,是美国小学老师评价学生管用的手法。整合,美国小学教育中各课程重视把其它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本课程有的放矢地联系在一起。选修,美国小学教

15、育居然有选修课。宗旨,美国小学教育重视学生学习领域的广度;在某一领域讲究学习的深度;所有的课程都追求一个高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思想的高度,且鼓励学生自己攀登。中国教育文化不重视实践,不重视自知,不推崇智慧,对真理缺乏虔诚之心。也许“教”字的组成方式成了教育文化源流的河床我们习惯于说教,潜心于读文,以此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学生的学习就是读书,离开了书本,那是得不到好评的。考试文化加强了这样的追求。课堂中的舞者1、课堂中有数十人,用不同的分类法可以分成:老师学生成年人儿童专业的学习者天然的游戏者2、成长中的舞者教师专业尴尬:与医生等其他行业的工作者相比,专业性一直缺乏高度的认同。课堂中有两个世界,

16、一个是“成人世界”,一个是“儿童世界”,虽然一个班级中有数十人,就心路而言,主要在跳“双人舞”,即成人的教师与儿童的学生。3、成人与儿童的心路历程是不一样的(当然,说到底,每一个人的心路历程是不一样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觉得鲁迅笔下的生活,我并不陌生的,虽然我没有鲁迅童年时那优渥的学习条件,鲁迅童年的私塾生活我是不可能经6历的,对于三味书屋是断然不可能有什么感觉的,毕竟我是经历了新学了,但我并不觉得那种儿童的顽皮恍若隔世,好像就在我的童年发生过。这是为什么呢?我与鲁迅,可称得上祖孙的代差,既然未曾经历他那种读书的方式,却又不感到那种生活的陌生,实在是文化的力量啊!鲁迅笔下的儿童的经历,我们也经历过。我们虽然没有百草园精致的场所,却拥有比百草园更广阔的场景,远比这百草园要丰富地多。鲁迅是有钱人家的子弟,并没有我等穷人家孩子的自在洒脱,他毕竟要花大量的时间于读书上,所以,对有机会进入百草园自然如牢狱放风般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