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288475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下知识练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抗日战争期间,哪一次会议提出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中共七大)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了独立自主发展的新篇章: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现代史 20世纪50年代,哪一法律的制定突出体现了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这一政治本质?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

2、中国共产党历史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斗争对象?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民主革命道路?“赢得了民族独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3分)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新中国的成立,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的遗留任务。 新中国的成立为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奠定了政治基础。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经济条件)。,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三大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

3、级阶段。 三大改造完成了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改变生产关系),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了解三大改造,理解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材料一 1953年,中央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材料一中的“组织起来”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举措使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怎样的变化?(3分) 农业合作化运动; 从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材料二中的政策最先开始于何地?材料认为其经营特点是什么?依据材料,分析该政策能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原因。(3分),1

4、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相同点:都纠正了错误;确立了新的领导集体,都开辟了革命或建设的新局面。 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品质:勇于纠错,实事求是,敢于探索。,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其历史意义。,材料一 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题词为: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材料二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

5、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还发生了什么类似的严重失误?(2分)文化大革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材料二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哪一事件? “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做出的什么伟大决策?(3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行改革开放,背景:人民公社制度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

6、任制在坚持农业合作化形成的土地社会主义公有的基础上,给予农民充分的生产自主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作用是: 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解其在农村改革中的作用。,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 材料中的政策最先开始于何地?材料认为其经营特点是什么?依据材料,分析该政策能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原因。(3分) 安徽凤阳小岗村 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 更加符合我国

7、的实际,深圳等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既是中国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窗口,也是世界认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变化的窗口。 1992年,哪一事件解决了特区姓“社”姓“资”的问题,为经济特区发展再注活力?邓小平“南方谈话”。 2001年,加入哪一组织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WTO,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理解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近代与现代开放的不同之处: 近代:外来侵略造成的被动开放 现代: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前提的主动开放近代与现代都是第一批开放的城市是:厦门经济特区的特: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 特别行政区的特: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

8、自治权 相同点:都属于中国,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中共十三大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为中共十四大召开奠定了基础。,了邓小平理论,认识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材料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的内容发表于哪一年?这次“谈话”有什么意义?在哪次会议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分) 1992年;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指明了方向;或进一步推动

9、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十四大,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毛泽东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两者的探索形成有什么相同特点? 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体现中国共产党怎样的品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等,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对“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在祖国统一方面的创举。(“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存在形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港

10、澳回归主权归属发生了变化;社会制度没有改变。,了解“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说明“一国两制”的作用。,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根本不同: 港澳分离是由近代外来侵略造成,属于外交问题。 台湾分离是由蒋介石政权逃离造成,纯属内政问题。,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 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港澳回归和发展提供了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 一个中国原则在国际社会达成广泛共识。 不利因素: 势力猖獗;反华势力干涉 祖国统一大业虽任重道远却是历史必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推动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从而为国内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国两制比较: 适用领域、范围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国与国之间;一国两制适用于国内处理港澳台问题 相同之处:都提倡不同社会性质的和平共处,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其历史意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为适应什么进行改革探索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开放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物质生活丰富,生活水平提高; 思想观念解放; 制度不断完善,了解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说明改革开放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