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想

上传人:luoxia****01803 文档编号:56287865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想本文以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想为题,具体阐述如何将自主学习相关理论应用到 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对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课 堂教学模式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具体的策略构想,并具体展示了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操作 程序。希望本文的一些思考能和试图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行们产生共鸣,并给我今后的 教学带来更大的收获。我国制定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标准中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 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 神”放在了首位。那么如何实现新课标中提出的这些构想?如何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2、? 结合教学实践,并针对我地区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特点,我对于“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提出以 下几点构想。一、以学习目标为引导,设定具体情境教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把具体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采取提问质疑,体验激趣,设立情景, 假设悬念,故事引入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操作如下:1.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目标:在课前让学生明确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内容的总目标, 通过预习让学生明确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引导他们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层次和 各个方面问题,各个小组独立解决问题,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和探究,积极主动地 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其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3、对 知识的应用更充分。2.设立学习情境:需要教师精心准备,设计恰当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与 教学内容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 发生。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趣味性,更能体 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把数学融入生活,并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亲自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创造条件,为他们思维的发展提供机会,设计一 些有趣的或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愿意参与讨论,鼓励 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让每个人都有参与和表达

4、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外部 活动逐渐转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以更积极的状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三、同学互助协作,师生平等民主,营造轻松课堂氛围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真理的化身”,而是学生的“学习顾问”,以完全 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查阅报刊文献资料和借助网络搜索相关信息,寻求问题的答案。因 此应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创设轻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快乐而又紧张的投入 到问题中,培养学生自主、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 养学生学习的严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展现自我和肯定自我,使主 动探究活动高效的进行。四、对过程进行反思评价,完成学习自主建

5、构“在评价、反思中实现自主建构性学习”就是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导向性评价、激励 性评价等策略和学生互评、师生同评等方法,帮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活 动,从而使学习主体产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及时调整当前的学习目标、方法、策略等, 形成自我认知的建构能力。五、利用多样性练习,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为学生设计同步、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题,帮助学生自 主解题并自觉检验,鼓励发散思维;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多变性和独创性,要特 别关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关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六、模式化教学程序,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为了把更多的探究权、话语权、发现权让给学生,使学生能全方

6、位参与学习活动, 经过实验,总结出以下操作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1.自学新课,写出体会老师在课前让学生先自学新课,并把自学后的体会以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这种方 式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归纳学习方法、总结规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2.组内交流,形成共识把学生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可根据男女性别、个性差异,程 度水平、能力强弱等状况进行合理搭配分组,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哪些人负责资料查找, 哪些人负责资料分类整理,哪些人负责结论的形成和展示。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组内互相 提问相互解答,相互补充,对有争议的问题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解决,最后形成组内成员 的共识。3.集体交流,解惑

7、释疑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解答、相互讨论,将本组的成果与其他组共享,互相之间补充 质疑,完善本组的结论。讨论也可以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基本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提炼 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4.师生互评,共同发展评价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应成为评价自己、评价同伴、评价老师的主人, 学生不仅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评价教师,更要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和评价,对自 己的进步和优点,要敢于肯定,同时要比照别人的长处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学中,教 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探究发现的机会,还要让学生去反思、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七、结束语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提倡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数学课堂由老师“包办”变成由学生 “包办”,老师变成不相关的“看客”,当“甩手掌柜的”,而应该是教师主控和学生自控下的 自主学习。每位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宜于本人、本班、本校、本地区的自主学 习教学模式。以上是对自主学习理论进行学习和探究的几点体会。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 谬误与不妥,请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