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内部审计冲突管理

上传人:luoxia****01803 文档编号:56285073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内部审计冲突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内部审计冲突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内部审计冲突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内部审计冲突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内部审计冲突管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内部审计冲突管理一、引言近年来对组织冲突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涉及内部审计冲突的研究还很少,仅偶有涉 及内部审计沟通、内部审计关系协调等方面。笔者将结合组织冲突理论、内部审计标准与 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对此进行粗浅的探讨。二、组织冲突与管理组织冲突是组织中由于利益、地位、认知、情感等方面差异造成抵触或对立。组织 冲突的目的包括潜在利益的追求和情感发泄的需要。组织冲突在组织中是客观存在的,适 当程度的冲突可以使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暴露,激发组织进行调整,进一步合理化,成 为组织发展的动力,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过低或过高的冲突水平会对组织产生负面影响。组织冲突管理就是在冲突出现后有效地处理冲突,而在冲

2、突太少时,采取一些办法 激发冲突,增加组织活力,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三、内部审计冲突与管理内部审计冲突是内部审计活动中产生的,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组织冲 突。内部审计冲突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的安排,即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具体来说,内部审计冲突是由于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利益、地位、认知、情 感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由于内部审计保证业务的性质决定了内部审计冲突不会在低水平,除将内部审计完 全定位为咨询业务,因此,内部审计冲突管理主要是对某些内部审计冲突发生后实施有效 管理,在发生前采取有效手段遏制某些内部审计冲突,将内部审计冲突保持在一定水平的 过程。四、内

3、部审计冲突产生原因1.利益内部审计部门相对独立和客观地审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治理机制、风险 管理、经济责任等方面。基于这些内部审计职能、审计内容以及审计意见,会对被审计单 位或部门治理、控制、风险管理和经济责任等方面做出评价,一般会对业绩认可程度和薪 酬水平有直接影响。内部审计结果会披露被审计单位在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内部控制有效性和适当 性,即,资产保护、财务会计信息、法律法规遵循情况,以及运营效率和效果;治理机 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风险管理机制的充分性有效性。对被投资单位进行股东联合审计时,本方内部审计小组与对方股东内部审计小组在 被投资单位是否侵害了全体股东利益等方面存在利益共同

4、点。但是不同股东的内部审计小 组代表不同股东的利益,也有不同需求,如某股东方内部审计小组会特别关注本方投资目 的是否得以实现,本方权益在被投资单位是否受到侵害,其他股东是否获得超额利益,本 方的投资目的可能与其他股东的投资目的不一致等。2.地位在企业中,内部审计部门一般向指定的管理人员汇报工作,可能是董事会、总经理、 主管副总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等,如果该管理人员的级别不够高,会直接影响内部审计 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影响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和配合程度,最终将影响内部审 计为组织增值的目标的实现。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以及重要业务分部或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相对于内部 审计部门,对组织目标

5、的贡献更为直接,也很容易产生中心效应。如果内部审计部门的监 督和评价的权威性得不到保障,很难与之抗衡,更不容易实现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目标了。3.认知内部审计期望差距客观存在。内部审计报告对象往往对内部审计抱有较高的期望, 希望能够发现所有重要的问题,但是内部审计受审计程序本身的局限性、审计人员判断的 准确性、抽样审计技术固有风险性、审计资源的相对稀缺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审计成果往 往与内部审计报告对象的需求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内部审计未能发现某些重要问题时,或 者内部审计期望的差距长时间存在时,他们对内部审计的信赖和认同程度就会大打折扣。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同感不够。内部审计已由原来的财务报表检查、内

6、部稽核,发 展到现在的以内部控制为主,关注经营管理的审计,有的企业甚至开展了风险管理审计。 职能上也由保证职能延伸到咨询服务职能。审计对象也从财务信息,拓展到控制、治理和 风险管理,延伸到信息系统领域。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发展、内部审计职能和审计对象 认识不够,甚至认为,内部审计只是“审计财务”的非常片面的印象。对内部审计有效性认同不够。一些单位的内部审计提供增值服务比较少,管理层对 审计意见和建议的重视和落实也不够,造成对内部审计不够认同。内部审计沟通冲突产生原因主要有: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目标、内容和范围、报告 等审计信息的传达未能做到简明、清晰、扼要;没能适当考虑信息接收者,也就是被审计

7、部门或单位对这些信息的接收能力;内部审计部门参与沟通协调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对应人 员存在地位差异。内部审计评价标准的尺度把握上内部审计部门倾向于从严执行,而被审计单位或部 门倾向于从轻解释。另外,内部审计部门倾向于采用最稳妥的标准,以减少审计评价标准 引用不当的风险,而被审计单位和部门倾向采用更合理的标准,貌似稳妥的标准和更合理 的标准往往有差异。如某些例外事项的产生有其原因和背景,虽然形式上违反公司规章制 度,但实际是基于公司利益的恰当考虑,这时候内部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信息 不对称就会产生内部审计冲突。4.情感由于内部审计活动中的检查与被检查,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被审计人员心理上会

8、很自然认为审计人员对自己或自己工作的不信任、不满意,容易产生抵触对立情绪。特别 是被审计人员或其工作被发现存在问题时,除了上文提及的利害冲突外,也会存在抵触、 不服气、害怕、难为情等情感反应。 被审计人员比较自然地认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 比审计人员要优秀,这种优越感有时会影响被审计人员与审计人员之间的平等沟通,特别 是这些优越感被审计发现的问题所摧毁后,造成心服口不服,有时甚至会激化被审计人员 对审计人员的冲突。被审计单位和部门一般对自身在企业内部的位置和管理水平有自我评价,也就是有 一个心理定位和承受限度。将内部审计部门对其评价与其他单位和部门进行比较时,如果 超出其其心理底线时,就会讨价还价

9、,力争对评价意见实施影响。国家各级审计部门、税务部门、企业内部审计、安全、环保、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 部门和机构,会对被审计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单位进行各种审计和检查,如果内部审计 部门的工作范围和重点与这些审计活动协调不够,被检查单位在经多次检查、反复配合疲 劳后,很容易产生抵触心态。五、内部审计冲突管理的对策IIA 认为:内部审计评价并帮助改进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为组织增 加价值,服务于组织目标。同时,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应有作用,实现内部审 计活动目标,需要良好的审计环境。冲突管理理论也告诉我们,将内部审计冲突保持在一 定水平,将有利于审计环境建设,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

10、开展,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 性。另外,内部审计冲突管理的过程本身就是内部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或部门互动、协 调的过程,也是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体现,有利于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管理内部审计冲突十分必要,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协作、求同存异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的评价与被评价、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是企业内部治理机 制的安排,这是内部审计的职责之一,永远无法协调。但是内部审计部门为被审计单位或 部门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提供建议时,或在开展咨询服务时,两者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 都致力于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同样道理,对被投资单位进行股东联合审计时,也应强化本方内部审计小组与对方 股东内部审计小组及被投

11、资单位三者之间的共同利益,争取协作,以相对减弱各自不同利 益的冲突。2.客观、公正客观、公正是内部审计的属性,只要内部审计部门的评价和意见是基于客观事实, 审计人员保持了应有职业审慎,审计意见不应被视为与被审计单位讨价还价的结果,也不 应将被审计单位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反馈纳入审计结论的考虑范围。从中长期来讲,客观、 公正是解决这些冲突的最好办法。3.培训对企业的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进行必要的内部审计知识培训,如:内部审计 目标;内部审计活动属性,如独立、客观、公正、应有职业谨慎;内部审计职能,如监督、 评价、服务;审计对象、内容及报告;内部审计发展状况等内部审计知识。这些知识和信 息的有效传

12、达,将有助于各级管理层建立内部审计观念,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减少不切实 际的内部审计期望差距,减少冲突。4.折衷、解决问题一般而言,内部审计评价标准及其尺度的把握,很难做到双方满意。评价标准沟通 和尺度把握,只要是基于客观、公正,必要时一定程度上的折衷是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冲 突问题的方式,也是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必要。5.回避、情感关怀由于内部审计活动中的检查与被检查,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被审计单位和部门产 生的抵触、不服气、害怕、难为情等情感反应。内部审计人员应认识到这是人之常情,尽 量给予回避,避免激化没必要的冲突。必要时也可以采取倾听、换位思考、保持谦虚、低 调、认同其工作等方式,给予情感关怀。6.协调不同审计、检查活动协调内部审计与国家各级审计和税务部门、企业内部安全和环保部门、外部会计师 事务所等相关部门和机构开展的审计,减少重复劳动,节约审计资源,是减少被审计部门 和单位对多头检查、审计产生不满的有效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