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280236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篇一: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我们在前面两文中分别谈到收集“事实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方法,这无形之中好象将资料分成了“事实资料”和“文献资料”两种,显然这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只是按照收集的方法来考虑的) ,因为“文献资料”中也可以有“事实资料” (当然不是第一手资料) ,它们之间有交叉的成分,由此为研究方便起见,可将其分为“事实资料”与“理性资料” ;如果从资料的性质来考虑,资料还可以分为定量资料(主要是各种数据)与定性资料(主要是文字材料) 。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之后,一般就要进行适当的筛选、整理和分析。本文就要谈谈如何做好这些

2、方面的工作。 一筛选有些研究,需要收集的资料比较多,面对这成堆的资料,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初步阅读(当然需要做简单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做适当的筛选。筛选的主要目的在于“去伪存真” , “由表及里” ,即只保留对本课题研究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而删去其余。通常,对于“理性资料”要求它有:可靠性,正确性,权威性;对于“事实资料”要求它有:真实性,典型性,浓缩性。二整理整理也就是要分门别类,并以某一种或几种方法表示出来,以便于下一步的分析。对于各种数据,首先是分类,通常有两类:计数数据和测量数据,其中后者又有四种水平:类别的,顺序的,等距的,比率的;然后进行适当的整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

3、布图,其中前者有简单次数分布表、相对次数分布表、累积次数分布表、累积相对次数分布表、累积百分数次数表等,后者又有散点图、线形图、条形图(也叫直方图) 、圆形图(也称饼形图)之分。对于定性资料,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对某一课题资料,可以按历史线索分类;可以按不同的观点分类;可以按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分类;还可以按子课题分类,等等。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对资料的分析,从方法论角度,一般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而且通常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交互使用。因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处在统一的连续体之中,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基础,定量分析的结果要通过定性分析来解

4、释和理解。(一)定性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即为对资料的质的规定性做(整体的)分析,除了要运用一些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如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等外,主要使用诸如比较、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同时还要求对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和客观度等可靠性指标进行检验和评价。(二)定量分析的方法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收集到的资料已经是一些数据,我们只需根据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下文介绍)进行处理和分析便可;另一种就是对收集到的定性资料做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比如要研究某一学科教材的结构问题,我们可能收集了这一学科及相关学科的许多版本的教材(包括现在的和过去的) ,显

5、然首先需要进行比较,如何比较?可能就需要数量化处理,定量分析;还比如要对学生在某一门学科学习中的错误进行分析,收集到各种事实的文字材料之后,定量分析可能也是十分重要的。1基本统计方法。可用于教育教学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类:(1)描述统计,主要用于特征分析,即通过一些概括性量数来反映数据的全貌和特征。用来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概括性量数主要有: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如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反映数据间彼此差异的程度的量数,如全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反映原始数据在所处分布中地位的量数,如百分位分数,百分等级分数,标准分数,T 分数等;当事物之间存在联系但又不能直接做出因果关系

6、的解释时,可用一些合理的指标对相关事物的观测值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程度用相关系数表示,如有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质量相关(点二列相关、双二列相关) ;等等。(2)推论统计,即在无法直接估计总体参数的情况下,只能采用抽样方式对样本进行研究,并由样本统计量对事物的总体做出统计的推论和估计。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总体参数估计,即根据样本的数字特征推断总体的相应的数字特征,它又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之分;假设检验。在许多研究中(比如比较两种教学方法、两种教材的优劣) ,首先需要提出一个假设(比如:谁比谁在什么状态下要好或者差或其他) ,这一假设合理或者正确与否,需要抽取样本用其统计量进行检验。通常根据总体是否

7、服从正态分布,将其分为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前者如 Z 检验,t 检验, 检验,方差分析等;后者有中数检验,符号检验,符号秩次检验,U 检验,秩次方差分析等。(3)多元统计。由于影响教育教学现象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多特征的,因而要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需要用多元统计方法。多元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对于两个具有不确定关系的变量,上述的相关系数可以对其两变量是否相关做出定性描述,对其相关程度做出总的定量描述,但是对如何通过自变量的值去估计和预测因变量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无能为力,这时需要用回归分析。它一般分为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两种;因素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8、)。当描述事物性质的变量比较多时,常常需要从中提取较少的几个主要的“一般因素” (或称“共同因素” ) (并依据一定的方式对所获得的“一般因素”作、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这时就需要使用因素分析法;聚类分析(也称分类分析或数值分类) 。即凭借变量指标的定量分析对变量实施分类(如果类别已经清楚,只需归类;如果事先并不清楚类别,这时就是寻求一种规则进行新的恰当的分类) ,使同类的变量比较均质,而不同类的变量差异比较大;还有其它方法,如图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等等。2方法的选用上述如此之多的统计分析方法,如何才能选择恰当的、正确的方法呢?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标准:其一是各种统计方法和公式自身的使用条件;

9、二是研究问题的性质、数据类型以及研究设计。以下列举几例说明之:例 1、已知全市考试的数学平均分和标准差以及某学校若干名学生的平均成绩,问该校学生成绩与全市平均成绩差异是否显著?这一问题已知“两个变量,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故采用 Z 检验;例 2、已知全市考试成绩的总方差和学校若干名学生成绩的方差,问该校学生成绩的方差与全市考生成绩的方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这一问题已知“两个变量,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和样本方差” ,故采用 检验;例 3、已知某学年的全年级的平均分数以及实验班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问新的教学方法与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有无显著差异?这一问题已知“两个变量,总体

10、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 ,故采用 t 检验;例 4、有四种不同实验教材,为比较其教学效果,可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例 5、有三种不同实验教材,采用四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比较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教学效果,可采用两因素析因实验方差分析;例 6、为了考察不同课程对初中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影响,可以选择若干门课程并随机抽取一些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因素分析;例 7、对高考学生的六科考试成绩分类,可以用聚类分析;例 8、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现在普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3方法的功效在什么时候选用什么样的方法,除了上述两条标准外,全面了解每一种方法的功效也十分重要。比如因素分析法的主要功效是

11、在保持原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减少变量的个数发现隐藏在背后的公共因素或主成 22分;除此而外,还可以用来构建新的指标、新的变量;估计测验的信度;评价测验的效度;(用因素分析中方差分解的结果)评价成套测验中某一个分测验的临床判断价值等等。4方法的操作研究者也许过去会对上述各种统计方法的操作感到“头痛”和“棘手” ,现在不必了。上述各种统计方法都已经有了计算机软件,比如 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就包括了上述常见的多种统计方法,只要输入原始数据就可以得到相关结果,十分方便。篇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课件内容第七章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本章内容要点】定量资料的整理定性资料的整理资料的统计

12、分析资料的理论分析【本章重点】 资料的整理方法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料的整理一、定量资料的整理(一)定量资料的概念定量资料是研究者从社会研究中用计量方法测量某项指标所获得的数值材料。(二)整理的方法1、资料的审查(1)完整性(2)统一性(3)合格性2、资料的分类和编码 (1)编码步骤对回答进行分类;建立回答类别与变量数值间的对应关系。(2)编码方法预编码后编码边缘编码【预编码范例】 你打算报考哪一类专业?口 1、文科口 2、外语口 3、理、工、农(含林、牧、渔)、医口 4、音乐、体育、美术口 5、军事院校口 6、未决定(不知道)【边缘编码范例】 【登录卡范例】 【数据文

13、件范例】 【编码簿范例(部分) 】【编码簿的主要项目】 1、问题号码2、变量号码3、项目名称4、编码的内容说明5、序列号3、资料的登录 (1)个案登录(2)总体登录【个案登录卡片实例】 4、资料的汇总 二、定性资料的整理 (一)概念定性资料是研究者从实地研究中所得到的各种以文字、符号表示的观察记录、访谈笔 记,以及其他类似的记录材料。(二)整理方法 1、资料的审查(1)真实性(2)准确性(3)适用性2、资料的分类 (1)有效性原则(2)互斥性原则(3)完备性原则(4)各类别必须处于同一分类层次3、资料的汇总和编辑 (1)完整(2)系统(3)简明(4)集中三、计算机处理资料的一般过程(一)输入前

14、的准备1、资料的审查2、资料的分类与编码3、登录(二)输入数据 1、键盘输入2、卡片输入3、光电输入(三)数据的处理 1、对已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定义2、进行数据处理方面的操作3、数据的输出第二节 资料的分析 一、资料的统计分析(一)概念所谓统计分析就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事物内在的数量关系、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资料分析方法。1、描述统计分析2、推论统计分析(二)描述统计分析 1、集中趋势分析集中趋势分析是指用一个典型值或代表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2、离散趋势分析离散趋势分析是指用一个特别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

15、度。(三)推论统计分析1、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利用实际随机抽样调查资料计算的样本统计量去估计总体参数值的一种推论统计分析方法。(1)点估计 ?为总体成数 P 的估计量,则有设 X 为总体平均数 X 的估计量,PX?pP篇三:论调查中定性研究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论调查中定性研究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近年来,定性研究方法,尤其是访谈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日益普及,然而各界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资料收集技术的探讨,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料分析比资料收集更为重要也更为复杂。优秀的访谈只有通过优秀的分析才能将所收集的资料转换成对研究者有意义的结论,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但是

16、访谈资料往往因数量庞大、结构零乱而难以处理。因此,研究者需要将浩如烟海的资料“打散” 、 “重组”和“浓缩” ,最终对资料进行意义解释。这些过程可以归结为“组织”和“连结”两部分,前者是对资料的整理过程,后者则是对资料的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解释。但在实际过程中,二者是紧密相连、相互交织的。因此,本文结合“互联网与创造力研究”的个案,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介绍,并对某些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文章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访谈资料整理和分析的特点,第二、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组织”和“连结”的具体方法,并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最后一部分探讨了恰当使用回溯重组方法对提高分析的效率与质量的意义。关键词:定性研究 访谈 组织 连结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社会、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探讨经历了三个重要转向:方法的研究让位于方法论的探讨;定量方法的优势地位被定性方法所取代;从社会调查的阶段性过程观念转向研究的社会过程观念。这些转向大大促进了定性方法在各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相关论著不断涌现,或全面介绍定性方法,或专门探讨资料收集技术、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