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276831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 (2013)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听力障碍人士恢复听力和言语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人工耳蜗植入是医学和康复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且随着科技发展 不断更新,因此在适应证选择、术前评估、手术、术后调机和听觉言语康复等 方面都需要一份可供参考的指南。我们在 2003 版的基础上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指南进行了较全面的修订,旨在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临床医生、听力和言语康复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者提供指导性意见,进一步规范中国的人工耳蜗植人工作,提高整体治疗康复 效果。人工耳蜗植入涉及到医学、听力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教育学、心理学和 社会学等诸多领域,需要医师、听

2、力学家、言语病理学家、言语治疗师、康复 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家长等共同组成人工耳蜗植入小组,协同开展工作。适应证的选择一、患者的选择标准人工耳蜗植入主要用于治疗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适应证的选 择1语前聋患者的选择标准:植入年龄通常为 12 个月 -6 岁。植入年龄 越小效果越佳,但要特别预防麻醉意外、失血过多、颞骨内外面神经损伤等并 发症。目前不建议为 6 个月以下的患儿植人人工耳蜗,但脑膜炎导致的耳聋因 面临耳蜗骨化的风险,建议在手术条件完备的情况下尽早手术。6 岁以上的儿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言语基础,自幼有助听器配戴史 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史。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经

3、综合听力学评 估,重度聋患儿配戴助听器 3 -6 个月无效或者效果不理想,应行人工耳蜗植 入;极重度聋患儿可考虑直接行人工耳蜗植入。无手术禁忌证。监护人和或植入者本人对人工耳蜗植入有正确的认 识和适当的期望值。具备听觉言语康复教育的条件。2语后聋患者的选择标准:各年龄段的语后聋患者。双耳重度或极重 度感音神经性聋,依靠助听器不能进行正常听觉言语交流。无手术禁忌证。 植入者本人和或监护人对人工耳蜗植入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二、手术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内耳严重畸形,例如 Michel 畸形;听神经缺如或中断; 中耳乳突急性化脓性炎症。2相对禁忌证:癫痫频繁发作不能控制;严重精神、智力、行为及

4、心理障 碍,无法配合听觉言语训练。三、特殊情况人工耳蜗植入临床实践的指导性建议1脑白质病变:又称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组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 的病变,其特点为中枢白质的髓鞘发育异常或弥漫性损害。如果 MRI 发现有脑白质病变,需进行智力、神经系统体征及 MRI 复查。 如果智力、运动发育无倒退,除听力、言语外其他系统功能基本正常,神经系 统检查无阳性锥体束征或者体征无变化,MRI 脑白质病变区无高信号(DWI 像);动态观察(间隔大于 6 个月)病变无扩大,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2听神经病(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是一种特殊的神经性耳聋,为内毛细 胞、听神经突触和或听神经本身功能不良所导致的听力障

5、碍。听力学检测有 其典型特征,表现为耳声发射 (OAE) 和或耳蜗微音电位 (CM) 正常而听性 脑干反应 (ABR) 缺失或严重异常。目前,人工耳蜗植入对多数听神经病患者改善听觉有效,但部分患者可能 无效或者效果较差,因此术前必须告知患者和或监护人相关风险。3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双侧植入可以改善声源定位功能、安静和背景噪声 下的言语理解能力,有助于获得更自然的声音感受,促进听觉言语和音乐欣赏 能力的发展。可以选择双侧同时植入或顺序植入,顺序植入两次手术间隔越短,越有利于术后言语康复。4具有残余听力者的人工耳蜗植入:具有残余听力者,尤其是高频陡降型 听力损失者适合采取保留残余听力的电极植入方式,

6、术后可以选择声电联合刺 激模式,但术前须告知患者和或监护人术后残余听力有下降或丧失的风险。5内耳结构异常者的人工耳蜗植入:与人工耳蜗植入相关的内耳结构异常 包括共同腔畸形、耳蜗发育不良、耳蜗骨化、内听道狭窄等,多数患者可施行 人工耳蜗植入,但术前应组织病例讨论,术中谨慎处理,推荐使用面神经监测。 术后效果个体差异较大。6慢性中耳炎伴有鼓膜穿孔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慢性中耳炎伴有鼓膜穿孔 者如果炎性反应得到控制,可选择一期或分期手术。一期手术是指在根治中耳 乳突病灶、鼓膜修补(或乳突腔自体组织填塞和外耳道封闭)的同时行人工耳 蜗植入;分期手术是指先行病灶清除、修复鼓膜穿孔或封闭外耳道,3 -6 个月

7、 后再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一、病史采集通过询问病史了解可能的发病原因。耳科病史重点放在听力损失的病因和发病过程,应了解患者的听力史、耳鸣与眩晕史、耳毒性药物接触史、噪声暴 露史、全身急慢性感染史、耳科既往史、听力损失家族史、助听器配戴史、发 育因素(全身或局部的发育畸形、智力发育等)和其他病因(如癫痫和精神状 况等)。听力损失患儿还应包括母亲妊娠史、生产史、小儿生长史、言语发育史等。 此外还应了解患者的言语 - 语言能力(如发音清晰度、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 以及改善交流的愿望。二、耳部检查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等。三、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一)检查项目1纯音测听:包括气导和骨导阈值;6

8、岁及以下小儿可采用小儿行为测听法,包括行为观察、视觉强化测听和游戏测听。2声导抗:包括鼓室图和镫骨肌反射。3听觉诱发电位:包括 ABR、40 Hz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或听性稳态反应 (ASSR),以及耳蜗微音电位检查。4耳声发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或瞬态诱发耳声发射。5言语测听:可分为言语识别率和言语识别阈测试,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言 语认知水平选用适宜的开放式和或闭合式言语测试材料(附件 1)。6助听效果评估:助听器优化选配后的助听听阈测试和或言语识别测试。7前庭功能检查(有眩晕病史且能配合检查者)。8鼓岬电刺激试验(必要时)。(二)听力学入选标准1语前聋患者:需进行主观和客观综合听力学评估。客观听

9、力学评估:短 声 ABR 反应阈值 90 dBnHL,40 Hz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1 kHz 以下反应阈 值 100 dBnHL,听性稳态反应 2 kHz 及以上频率阈值 90 dBnHL; 耳声发 射双耳均未通过(听神经病患者除外)。主观听力学评估:行为测听裸耳平均阈值 80dBHL; 助听听阈 2 kHz 以 上频率 50dBHL; 助听后言语识别率(闭合式双音节词)得分70%,对于不 能配合言语测听者,经行为观察确认其不能从助听器中获益。2语后聋患者:双耳纯音气导平均听阈 80 dBHL 的极重度听力损失; 助听后听力较佳耳的开放短句识别率 80 dBHL,配 戴助听器不能满足交流需要

10、者,可行人工耳蜗植入;对于检测不到任何残余听 力的患者,应向本人或监护人说明术后听觉康复效果欠佳的风险。四、影像学评估常规行颞骨薄层 CT 扫描、内耳及颅脑 MRI,必要时行耳蜗三维重建。五、言语语言能力评估对有一定语言经验或能力的患者,可做言语语言能力评估,包括言语清 晰度、理解能力、语法能力、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对于小于 3 岁、无法配合 的婴幼儿可采用“亲子游戏”录像观察及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评估。六、儿童心理、智力及学习能力评估3 岁以上儿童可选用希内学习能力测验(中国聋人常模修订版),3 岁 以下儿童可选用格雷费斯心理发育行为测查量表 (中国婴幼儿精神发育量表, MDSCI)。对疑有精

11、神智力发育迟缓(希 - 内学习能力评估智商 67 分,格雷 费斯测验精神发育商 70 分)或有异常心理行为表现的患儿,建议到专业机 构行进一步观察、诊断和鉴定。社会文化型智力低下者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而非社会文化型智力低下, 或多动症、自闭症(孤独症)以及其他精神智力发育障碍的患儿,应向家长讲 明此类疾病可能会给术后康复带来的困难,帮助家长建立客观合理的心理期望 值。七、儿科学或内科学评估行全身体格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八、家庭和康复条件评估术前应该使患者本人和或监护人以及教师了解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本人和或监护人树立正确的期望值,并对语前 聋患儿术后如何进行康复

12、训练及康复地点的选择做好准备,合理进行科学的康 复安置。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一、对手术医师的要求手术医师应该具备较丰富的中耳乳突显微手术经验并参加过系统的人工耳 蜗手术专业培训,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20 例以上人工耳蜗植入 手术。二、对手术室及基本设备的要求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无菌手术条件,具备手术显微镜、耳科电钻等相关设 备。三、术前准备术前谈话由手术医师和听力师进行,需使患者和或监护人充分了解手术 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和并发症,了解人工耳蜗植入带来的收益和风险,并在手术 知情同意书上签字(附件 2)。人工耳蜗植人手术属类切口,围手术期应常规使用抗生素,手术准备、 全身麻醉准备和术前用药同

13、其他手术。四、手术操作步骤和方法常规采用耳后切口、经乳突面隐窝人路、耳蜗开窗或圆窗进路,具体操作 可按照各类型人工耳蜗装置的相关要求执行。五、术中监测根据所使用的人工耳蜗装置进行电极阻抗测试和电诱发神经反应测试,以 了解电极的完整性和听神经对电刺激的反应。六、手术后的处理手术后行影像学检查判断电极位置,余同一般耳科手术。七、手术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鼓膜穿孔、外耳道损伤、味觉异常、眩晕、耳鸣、面肌抽搐 或疼痛、感染、头皮血肿、脑脊液漏、面神经麻痹、脑膜炎、颅内血肿、植人 体移位或脱出、皮瓣坏死等,应根据相应情况积极处理。八、开机和调试通常术后 1-4 周开机,一般开机后的第 1 个月内调机 1-2

14、 次,之后根据 患者情况安排时间,待听力稳定后适当延长调试间隔,最终 1 年调机 1 次。 开机和调试方法及步骤可按照各产品的技术要求执行。如果对侧耳可从助听器 获益,建议尽早验配助听器。对调机听力师的要求:应具备良好的听力学和人工耳蜗基础知识,并经过 专业培训。婴幼儿的调试应由有经验的听力师完成。九、手术效果评估手术成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切口愈合良好;影像学检查,电极植 入位置正确;开机和调试后患者有主观或客观的听性反应。植入后听觉言语康复人工耳蜗植人者术后必须进行科学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通过科学有效的 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培建和完善其感知性倾听、辨析性倾听、理解性倾听的能 力,促进其言语理

15、解、言语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语前聋患者需要制定系统的听觉言语康复方案,在注重昕语技能培建的同 时,养成良好的听语习惯,提高听觉言语交流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语后 聋患者则着重进行听觉适应性及言语识别训练。一、康复目标1康复目标的制定应以阶段性康复评估为依据。2康复目标的内容应涵盖听觉、言语、语言、认知及沟通等。3康复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有可观察性。二、康复模式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家长或监护人应在康复机构的专业指导之下掌握必 备的听觉言语康复知识与技能,主动实践,努力成为听障儿童康复教育全过程 的支持者、引导者、伴随者,实现康复效果最大化。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可依 据医生建议到指定康复

16、机构接受听觉适应性训练和言语识别训练指导。1机构康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可在康复机构接受全日制学前康复教育、 听能管理及听觉言语康复个别强化训练。2社区家庭康复:低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可选择以机构为指导,采用亲子 同训、预约单训及家庭指导计时服务等形式,实施听觉言语康复训练。3随班就读:鼓励有一定听觉语言能力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入普通幼儿 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三、康复原则1坚持持续的听能管理、定期对人工耳蜗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及每日晨检, 确保聆听效果处于优化状态。2提供规范的康复设施,优化声学环境,营造优听条件。3强调“以听为主”,建立听觉中枢优势,合理应用视觉、触觉等辅助手段, 达到对声音的察知、辨别、识别及理解的听觉训练目标。4遵循儿童语言习得规律,从言语理解人手,努力结合日常生活情景,注 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5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重视言语生成环节 - 呼吸、发音、构音等方面存 在的问题,并加以矫治,以提高语音清晰度。6坚持以康复评估为导向,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