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6274100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白河县医院外一科 熊海英,内容提要,1.了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概念 2.掌握髋关节置换的术前护理 3. 掌握髋关节置换的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4. 掌握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护理。 5.髋关节置换术的出院康复指导。,髋关节是人体 最大的负重关 节。由股骨头, 和髋臼构成 是球形关节, 股骨头嵌入骨盆 的关节窝内 (髋臼),什么是髋关节置换术,1.髋关节置换术是使用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 ,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 2.分类 :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与股骨头同时置换 半髋关节置换术只置换股骨头,手

2、术选择,股骨头置换术: 适应症:针对年龄大,合并其他病较多,手术耐受 力差患者 优 点: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风 险低 缺 点:术后髋部和大腿疼痛发生率高,后期有股骨头脱位,髋臼磨损等并发症发生,返修率高。(病例:黄龙云.,为什么疼?通过杨主任讲置换.),手术选择,髋关节置换术: 适应症:针对相对年龄较小,身体相对健康,预期寿命长,对术后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要求高的患者 优 点:术后疼痛发生率低,程度较轻,术后髋关节优良率达(90.2%),返修率低 缺 点:创伤大,费用高,手术时间长,出血多,髋关节置换的适应症,1.骨性关节炎造成严重的功能丧失 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首选适应症 2. 股骨

3、头坏死. 3.某些髋部骨折,如股骨颈骨折 4.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 5.良性和恶性骨肿瘤 6.强直性脊柱炎等。,总之,只要有关节破坏的X线征象,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而且通过其他各种非手术治疗都不能得到缓解的疾病,都有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指征。,髋关节置换的禁忌症,1局部或其他部位尚有活动性感染。 2局部皮肤、软组织和血供条件很差,术后可能导致切口闭合困难或切口部软组织和皮肤坏死者 3神经源性关节病(是由关节本体感觉、痛觉障碍,失去保护性反应,反复遭到损伤而引起的继发性关节病)。 4严重骨质疏松。 5关节周围肌肉麻痹,难以保持手术后关节稳定或难以完成关节主动活动者。

4、 6全身情况差或伴发疾病使人难以耐受置换手术者,术前护理,1.做好各项检查(如心电图,B超,胸部及髋部X线.CT)检验(血常规,血凝分析,肝功,肾功,备血等)评估病人的各项身体指标。如有高血压高血糖要及时纠正。 2指导患者提前适应床上使用便器,防止术后因为不适应床上排便而引起便秘。 3.术前常规戒烟酒,做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预防肺部感染的可能。 4.饮食护理 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术后康复。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5.术区皮肤准备:上至伤侧平脐周下至足跟部的皮肤清洁,剃去毛发包括会阴区、肛周的阴毛,注意不要刮破皮肤,因为皮肤破

5、损是造成伤口感染的潜在原因。 6. .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导尿并留置尿管;术前常规备血200-400ml;术前12h、术后6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每日一次,预防静脉血栓形成。,7.皮肤牵引的护理 牵引皮肤和肌肉,通过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传递到骨骼,起到复位和固定的作用。(牵引的并发症足下垂预防:保证足部的功能位置,足跟下垫软枕,穿鞋,不能让足悬空,功能锻炼)。保证牵引有效(保持患肢与牵引锤在同一直线),持续4-6h间隔30分钟,缓慢松缓慢放牵引锤,保证骶位部、足部等皮肤完整。 .8. 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方法、优点、术者的技术及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手术信心,消除紧张恐惧

6、心理,及时针对性地与患者交流沟通,解除疑惑,对战胜疾病起到积极作用,术前夜晚保证充足睡眠(病例:毛华君.)。,.,术后护理,1.患者术后应去枕平卧6-8小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术后常规给予持续心电监护,给予持续低流量给氧。加强病情观察,如患者脸色苍白,出现烦躁,脉搏细速,出汗,尿量少,引流液每小时大于100ml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2.患肢护理保持患肢功能位,防止假体脱位。具体做法是: 患者返回病房,过床时即要求平托患者。 术后六小时内患者取去枕平卧位,给予患肢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丁字鞋”患肢制动,使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两腿之间放置软枕,防止患肢内收内旋。加强巡视,及时纠正不正确

7、体位。,术后搬运,术后搬运患者时,双腿之间夹T型枕,使髋关节外展15-30度,防止搬运时脱位。必须保持患者外展中立位。,健侧翻身,六小时后,为防止压疮发生,要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健侧卧位,两腿间放置软枕,防止患肢内收。建立翻身卡,卧位正确舒适,床旁交接班及皮肤交接记录详细。 术后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及时发现患肢青紫,患肢皮温过高,高度肿胀,皮肤感染等情况。,3.术后切口引流管护理 为引出术区淤血,防止皮下脂肪液化,术后病人多放置切口引流管。应及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打折,防止引流液倒置。及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做好记录。引流管留置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24小时引

8、流液少于50亦可拔管。,导尿管的护理,擦洗尿道口 2次/d,定时夹闭尿管,训练膀胱正 常收缩功能,恢复自主排尿后拔除尿管。 尿袋低于膀胱水平位,防止逆行感染。 观察尿量及颜色,保持尿管通畅,并记录尿量。 女病人从大腿下方,男病人从大腿上方接尿袋。 (我们医院要求导尿管从大腿下面过,太后医院导尿管从大腿上面过,很疑惑,现在知道了是男女解剖的区别.) 妥善固定,减少因牵拉尿管而引起的不适感。,4.饮食干预 :诱发静脉栓塞的重要原因是血液粘度增高,因此积极主动配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时保证每日水分的摄入,能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和预防大便干燥的双

9、重效果,避免因便秘而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5.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是促进患者恢复的最积极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锻炼能有效加速肌肉泵的作用,促进下肢静脉窦的血液向心回流。 1.患肢活动可从麻醉清醒后开始,从脚趾逐步过渡到膝关节,逐日逐次增加活动量。在活动时还应由其注意避免患肢内旋及内收,以免造成假体脱位。,2.临床为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多提倡早期下床活动。术后57天,病情平稳后开始进行。在此之前,应该延长半卧位的时间为离床做准备。下床要使用健肢先着地,上床时相反。前几次下床活动要有医护人员陪同,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及摔倒。,早期 (手术当日),股四头肌收缩运动,踝泵运动,术后1-2天

10、,上肢扩胸运动,深呼吸、有效咳嗽。 加强股四头肌静力收缩和踝泵运动的主动练习 直腿抬高:,10次/日,12次 /日,中期(术后3天1周内)作髋、膝关节屈伸练习、理疗(CPM、骨伤治疗仪、微波、TDP),贴床屈膝,练习坐位屈髋、伸髋,后期(术后1周后)继续肌力锻炼和行走锻炼,循序渐进、离床训练为主。,下床要健肢先着地,坐时相反。,步行器辅助下行走锻炼,步行先将助行器摆在身体前20厘米处。 先迈出手术的腿,再将未手术的腿跟上。,如何上下楼梯?,“好上坏下” 詹义秀总结: 拐杖就是你的一只腿,并发症的护理,1.关节松动假体脱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用皮牵引制动或穿丁字鞋, 两腿之间放软枕, 防止患肢

11、外旋和内收。搬动病人或使用便盆时, 要注意将病人整个骨盆及患肢托起, 术后早期尽量避免翻身, 必要时要整个身体转动, 不要只动上身, 扭转髋部, 避免髋关节极度屈曲内收、内旋、曲髋而造成髋关节脱位。 2.便秘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饮食,少进食产气食物。经常进行腹部的顺时针按摩,3.感染 3.1肺部感染: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翻身叩背q4h.痰黏稠者可做雾化吸入。 3.2泌尿系感染:导尿时注意无菌操作,按时会阴护理,及时拔除尿管,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冲洗尿道。 3.3切口感染:防止伤口辅料潮湿,及时更换 4.褥疮做到“六勤”(勤翻身、勤观察、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5.下肢深静脉血栓

12、DVT预防用药;尽早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患肢可以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包扎, 松紧适宜,以增加静脉回流;严密观察患肢温度、脉搏及肤色变化, 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染, 每日测量、记录患者双下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与以前的记录和健侧周径比较, 若直径相差 0. 5 cm 以上应及时报告医生。,体外反搏,DVT的护理措施,用药护理: 手术前 1天至术后 7天使用低分子肝素钠, 以预防血栓形成。遵医嘱酌情使用抗凝药物, 并检测凝血功能、血常规, 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 有无血尿、黑便及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迹象, 出现出血倾向时应调整药物或减量。 保护血管: 防止血管内膜损伤, 减少和避

13、免双下肢的静脉穿刺, 因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 3倍, 长期静脉给药者建议采用留置针, 减少静脉穿刺次数, 且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使用对静脉有刺激性的药物时应尽量稀释或用氯化钠溶液冲洗。(这点我们护士要特别注!我记得内科钮主任讲过:长期卧床病人,输液尽量不要选择下肢) 一旦发生 DVT, 要注意保暖, 并绝对卧床休息 10天左右, 患肢制动, 膝关节置于 5 10度微屈位,暂停患肢功能锻炼, 禁按摩, 保持大便通畅, 禁用力排便, 防止因大便用力引起静脉压增高, 使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出院指导,注意事项,不要卧于患侧,不要坐矮凳及沙发,坐位时不要前倾,不要弯腰拾物,不要屈

14、膝而坐,不能盘腿,不能翘腿,不能交叉双腿,1.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高蛋白饮食,如瘦肉、鸡蛋等,禁吃辛辣食物,多进食含钙丰富的食物。 2.生活规律:避免熬夜,避免感冒: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3.预防感染:发现术区红肿热痛应及时复诊 4.每年复诊一次,5.洗澡时淋浴而不用坐缸,上厕所选择坐式而不用蹲式。术后一月使用双拐,两月使用单拐,三月后可独立行走。 6. 肥胖者严格控制体重。 7.爱惜假体,避免过度负重,减轻磨损,延长假体寿命。但应该避免行走时间过长,避免剧烈活动。禁止单腿跳跃。 8.遵医嘱扶拐下地活动时,患肢由不负重至负重渐增加,防止粗暴或过度活动,一般要半年患肢才能负重。,随着我国逐渐

15、进入老龄化社会,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 加之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护理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教育患者认真对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原发病, 讲解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清淡饮食、多饮水、减少动物脂肪摄入, 以改善血液浓缩和黏滞状态。劝服患者戒烟, 避免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 预防 DVT形成。,总结,鉴于髋关节置换术的特殊性,相应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否则不仅可以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可能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预防关键在于开展健康宣教, 对存在高危因素者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治疗, 及早开始功能锻炼,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促进患者康复。,体会,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