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240886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软实力蓝皮书文化软实力蓝皮书: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中国文化软实力研 究报告究报告 篇一:文化软实力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1.2 文化软实力现状研究 国内学者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取 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与挑战两个方面: 第一,取得的成绩。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 国祚教授在文章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一文 中认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在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 与教育、文化体制改革、社科研究成果、文化产业、地方 文化发展和孔子学院建设六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大 大提升了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11陈正良教授在其文章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论要 中既肯定了我国在文化产业发展

2、、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 方面的成果,同时又肯定了近年来我们在传统文化发展、 国家形象、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三个方面的成就。12 张国祚和陈正良的论述相互补充,比较全面的概括的我国 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果。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赵磊 在其专著软实力大战略一书中,以具体的数字变化向 我们展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特别是其将关注重点放 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 13直观地展示了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第二,存在的不足与挑战。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国家文 化软实力存在的不足和挑战主要集中在已下几点:1,经济 发展和文化发展失衡;2,文化投入不足;3,传统优秀文 化资源浪费和开发不足;4,国际文化逆差严重;5

3、,国际 话语权欠缺;6,文化交流和公共外交发展滞后;7,文化 人才缺乏。 张哲在其论文关于儒家文化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的思考中着 重论述了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严重不均衡和文化逆差惊人 14。童世骏在其文章文化软实力一文中认为我国文 化资源发掘不够而且文化资源浪费严重。程恩富和郑一鸣 在其文章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践行情况的 调查报告中用实际调查数据说明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不理想,需要开创更具实效的宣传 形式。赵朝霞在其文章跨文化交流中中国影视文化逆差 现象分析中指出,我们缺乏对国际市场和国际受众需求 的了解,特别指出文专业文化人才11 张国祚. 提升我国 文化软实

4、力的战略思考J,红旗文稿.XX(8) 陈正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论要 j 国家社科基金 项目(05BKS015)浙江社会科学 XX(2) 13 赵磊. 软实力大战略 j ,大国策:通向大国 之路的中国软实力 软实力大战略C 唐晋主编 北京: 人民出版社,XX.3 14 张哲. 关于儒家文化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 考 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X(1) 12 的缺失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15 陈正良教授 认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不足和挑战,主要集中在 文化产业相滞后、中国文化创新力不足、文化建设观念落 后等方面。16此外,相关的论文还有刘洪顺的关于国 家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

5、 ,武铁传的我国文化“软实力” 存在问题及其提升路径探析 ,邓显超的提升我国文化软 实力的机遇与挑战等。 1.2.1.3 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 国内学者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上观点 不一,各有侧重,主要围绕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和对内国 内文化建设两大方面。 对外方面: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的传播力,扩大 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对内方面: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和凝聚力;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 业;推动文化创新。 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骆郁庭在其文章我国文 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中认为只有做好科学发展战略、价 值主导战略、文化

6、融合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四个方面的战 略规划才能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找准路子,才能提升国家 文化软实力。17 国内学者童世骏在其文章文化软实力 一书中,详细阐述了提升我国软实力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 作:第一,彰显中华民族的自信心;第二,提升国家形象 的国际亲和力;第三,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四, 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8 与骆郁庭和童世骏相比,唐代兴和陈正良的论述要更 具体一些。唐代兴在其专著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中, 将文化软实力建设具体到科学文化、经济、政治、公民教 育、伦理和教育等六个方面。宁波大学教授陈正良在增 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论要中也具体提出了四个提升文化软 实力的路径:1,凝聚民

7、族精神,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重视文化创新,大力扶植文化产业;3,加强对外文化 交流,提高中国国家形象;4,加强文化设施建设,重视文 化遗产的保护、开15 赵朝霞. 跨文化交流中中国影视文 化逆差现象分析 j , 河北学刊 XX(1) 陈正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论要 j ,国家社科基 金项目(05BKS015)浙江社会科学 XX(2) 17 骆郁庭.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 j , 教 育部社科基金项目 马克思主义研究 XX(5) 18 童世骏.文化软实力M ,.重庆:重庆出版社, XX.4 16 发和利用。此外还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比如孙 波的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张

8、国祚教授 的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 ,刘洪顺的关于国 家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 ,韩振峰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 力的战略思考 ,等。 当然,学者们的观点很有价值,但也存在不足,一是 研究的深度不够,宏观论述较多,深入具体分析的少;二 是对策具体操作性较差。提升的途径上,大都是从宏观角 度去说,对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的论述还大多停留在理论 战略层面上,缺乏可操作性。 1.2.1.4 文化软实力制度建设 国内关于文化软实力制度建设的研究非常少,而且都 是集中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方面。 殷景霞和杨洁在其文章政治制度与文化软实力相互 作用关系及其启示论述了,政治制度是文化软实力的重 要来源,而文化软实

9、力对政治制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 动作用。并且提出通过加强我国执政制度来增强文化软实 力的方案。 19田湘波在其文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与文化软实 力发展主要论述了中国当代政治制度对内的凝聚力和对 外的吸引力。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当代政治制 度的对外影响力逐渐扩大,对内民族凝聚力也愈加强大。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外影响力不足,同化力 不高。然后提出在三个方面加强建设,第一充分挖掘我国 政治文化资源;第二强化政治群体的社会化;第三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0?张颖在其论文论制度正义对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一文中提出了制度建设对于国家 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但是论述重点集中在

10、制度建设 的正义性上,以及针对当前制度建设中正义性不足的现象 提出改进路径。观点涉及教育制度、医疗制度、收入分配 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她还提出通过协调利益分配,关注 弱势群体和健全法制来解决公平性问题。 19 20 殷景霞,杨洁. 政治制度与文化软实力相互作用 关系及其启示 j ,文史博览(理论) XX(11) 田湘波, 杨洁.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与文化软实力发展 j ,中国行 政管理 XX(8) 篇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综述 中国文化软实力综述 摘要: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发展和施加对外影响的 重要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和发挥作用的重要动力。 面对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日益激烈

11、的综 合国力的竞争,我们要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创新几个层面,努力提升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大投入、创新体制和优化政策,推进 我国文化软实力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 化软实力;中国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 引言 XX 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正式提 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标志着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上升 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十七届六中全会也强调:“坚持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 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 凸显,

12、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 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一、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产业报告(XX)指出,XX 年我国国民经济 发展进入了下行通道,但是文化产业依旧保持了平稳快速 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多的亮点之一。 据有关部门测算, XX 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2.6%,据此推算, 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大约是 6412 亿元,比 XX 年增长 18.4%。XX 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比上年提高 0.15 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基本态势。XX 年全 国文化产业年报尚未编制发布,根据以往的数据推算,XX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近 76

13、00 亿元,XX 年全国城乡居民 家庭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总量约 6391 亿元。 尽管各项统计数据喜人,但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旧 存在着不足:一是文化产业总量水平不高,对国民经济贡 献份额偏少。二是总体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三 是市场化水平低,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程度都不高。四是 文化经营人才短缺,投融资支持体系严重滞后。五是缺乏 专项发展规划,产业配套政策不完善。六是文化贸易逆差 依然很大,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与各项 统计数据相伴的问题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急切心态是否过 了头?在“中国文化产业 30 人论坛”上,中央党校教授谢 武军对当前“过热”的、 “盲 目”的心态提出

14、了警告:发展文化产业能否以“又大 又快”作为改革的目标?新中国成立 60 年的历史告诉我们, 不按规律办事,这是要出事的。文化企业发展是个自然发 展的过程,切忌浮躁、 “一口吃成个胖子” 。 另外,中国文化产业的决定性因素还有科技。一支点 到中国地图的哪个地方就能唱哪个地方民歌的电子笔,不 仅保护了原生态的民歌,也提升了自身的销量;一些宣扬 本土文化的网络公司,短短几年迅速成长并纷纷在美国上 市?受访专家指出,科技对于提升我们传统文化产业的作 用不可低估,由科技引发的产业发展“不可预料” 。 二、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的概念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他 在 1999 年的软实力的挑战 (The

15、Challengeof Soft Power)一文中对其作出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定义:“软实 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吸引力,它通过吸引力而 非强制力获得理想的结果,它能够让其他人信服地跟随你 或让他们遵循你所制定的行为标准或制度,以按照你的设 想行事。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的说服力。如果一 个国家可以使它的立场在其他人眼里具有吸引力,并且鼓 励其他国家依照寻求共存的方式加强界定它们利益的国际 制度,那么它无须扩展那些传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党的 十七大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号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届六中全会也强调要 进一步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切实推动

16、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当前,我国还 面临着多诸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说到底可能都 是文化问题。近些年,许多省份大打文化牌,努力创建文 化大省,在各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由此可见,文化对 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我国的新闻 传播要承担起历史的重任,为推动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国 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利益等 诸多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国家,特别是 大国之间,无不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硬实力之强和软实力 之魅。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软实力对任何国家的发 展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国 际较量中,一个国家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 家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苏联解体就是因软实力大 厦坍塌而不打自败的典型例子。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是贯 穿软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