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240565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施工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一.施工成本管理任务,施工成本预测就是根据成本信息和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其实质就是在施工以前对成本进行估算。通过成本预测,可以使项目经理在满足业主和施工企业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并能够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克服盲目

2、性,提高预见性。,(1) 施工成本预测,因此,施工项目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预测时,通常是对施工项目计划工期内影响其成本变化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比照近期已完工施工项目或将完工施工项目的成本(单位成本),预测这些因素对工程成本中有关项目(成本项目)的影响程度,预测出工程的单位成本或总成本。,施工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它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一般来说,一个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应包括从开工到竣工所必需的施工成本,它是该施工项目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是设立目

3、标成本的依据。可以说,成本计划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形式。,(2).施工成本计划,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发现和总结先进经验。,(三).施工成本控制,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应贯穿于施工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到项目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节。因此,必须明确各级管理组织和各级人员的责任和权限,这是成本控制的基础之一,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施工成本控制可分为

4、事先控制、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施工成本核算是指按照规定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并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各种成本信息是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各个环节的依据。,(4)成本核算,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总结工作。它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主要利用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资料,与计划成本、预算成本以及类似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了解成本的变动情况,同时也要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原因,检查成本计划的

5、合理性,深入揭示成本变动的规律,以便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5)施工成本分析,影响施工项目成本变动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属于市场经济的因素,二是内部的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因素。作为项目经理,应该了解这些因素,但应将施工项目成本分析重点放在影响施工项目成本升降的内部因素上。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 算法和比率法。,(6)施工成本考核,施工成本考核是指施工项目完成后,对施工项目成本形成中的各责任者,按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各责任者的业绩,并以此给以相应的奖励和处罚。通过成本考

6、核,做到有奖有惩,赏罚分明,才能有效地调动企业的每一个职工在各自的施工岗位上努力完成目标成本的积极性,为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和增加企业的积累,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了取得施工成本管理的理想成果,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实施管理,通常可以将这些措施归纳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等四个方面。,二.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组织措施是从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如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1).组织措施,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编制本阶段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图等。施工成本管理不仅是专业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各级项目管理

7、人员都负有成本控制责任。自制措施是其他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一般不需要增加什么费用,运用得当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技术措施不仅对解决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对纠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偏差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用技术纠偏措施的关键,一是要能提出多个不同的技术方案,二是要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在实践中,要避免仅从技术角度选定方案而忽视对其经济效果的分析论证。,(2).技术措施,经济措施是最易为人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人员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指定防范性对策。捅咕偏差原因分析和未完工程施工成本预测,可

8、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将引起未完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对这些问题应以主动控制为出发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由此可见,经济措施的运用绝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3) .经济措施,成本管理要以合同为依据,因此合同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合同措施从广义上理解,除了参加合同谈判、修订合同条款、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索赔问题、防止和处理好与业主和分包商之间的索赔之外,还应分析不同合同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对每一个合同作总体和具体分析等。,(4).合同措施,三.装饰工程成本主要内容A材料费;B.人工费;C.机械费;D.间接费;E.管理费,1.投标书(含图纸要求,材料清单,材料小样,投标价,投标单价组成情况,质量要

9、求、工期等)1.材料质量,四、材料费的管理和控制,(一)选择材料的原则:,2.材料单价3.满足设计要求4.满足施工要求5.材料的出材率6.材料损耗7.材料单价的组成情况8.满足安全要求,9.满足消防要求10.材料的付款情况11.材料供货时间情况12.材料供应商的配合情况13.材料特性能利于加工及安装14.尽量为成品,定加工的材料尽量不要求或少用,15.材料最好为现货,货源比较充足16.材料最好为库存(单价较低)17.尽量为标准件(单价较低)18.利润空间较大19.新材料(利润较高)20.新材料(可提高工艺或工效,质量优),1.品牌、规格、型号、数量,(二)材料单价的组成及确定:,2.供货时间、

10、地点、付款方式3.加工方式(来料加工、异形加工、定尺加工、成品加工、工艺品加工)4.精度要求(如水刀切割与红外线切割费用不同)5.质量要求(A级、AA级、国标及非标等)6.环保要求(如木工板、大理石、油漆等)7.相关检测、试验费用、合格证、3C认证、环保认证8.结算方式(上墙面积还是供货数量单结算),9.相关损耗(运输、施工中损耗)10.安装方式(是否含安装费用)11.运输、包装费用、下力费12.材料组成情况(辅材、配件是否另外收费)13.单位材料配比组成情况(如轻钢龙骨等)14.是否含税金开票费用15.进口材料考虑汇率波动及运输方式和不可抗拒力(战争及自然灾害等)相关保险费用和关税,1.进场

11、材料应报验及内部验收(按合同小样及材料采购申请单)2.材料应堆放好3.材料应保管好、4.材料应做好入库、出库手续5.建立材料领用制度6.材料的使用应按放样及技术交底的材料使用要求执行,(三)材料的使用:,7.注意施工中材料的保护及损耗控制8.注意原材料的质量并按区域及质量要求进行分类或分区域施工9.部分材料到场后应进行初加工(如线条、夹板类)10.材料计划应满足施工计划的要求、11.分批进的材料应追踪进场时间12.缺的材料尽量提前加工或定货13.多余材料尽量回收或退给供应商,14.部分辅材应以旧换新(如钻头、刷子、砂皮、木工铅 笔、灯泡等)15.部分材料尽量重复使用(如钢材、木工板、蛇皮袋、塑

12、料薄膜等)16.尽量做样板间或样品墙(在甲方、设计、监理认可后再大面积施工)17.通过样品墙明确材料的使用要求、配比情况等18.每天施工多余的材料应退回仓库19.做好材料的可追溯性,20.对新材料施工应做样品墙,在验收合格后再大面积施工并在施工结束后整理总结出材料的特性及使用要求、合理化建议等,并相互交流21.定加工材料应到货后重新确认(如质量、加工要求、尺寸、颜色等)22.注意材料的质保期,特别是水泥、化工材料23.注意材料的防水及防潮,特别是夹板、石膏板等24.注意材料使用季节(如冬季、高温施工等)25.注意按材料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施工,26.注意收集材料的合格证、检测报告、复检报告、使用说

13、明27.收集并复印好材料发票,为审计做准备,可提高单价减少数量的方式(单价高)或单价不变提高数量(损耗大)28.材料的计量及复核应准确,特别是双包材料,应多人签字29.加强统计工作,便于总结并发现存在问题,(四)材料的数量及供货时间:,1.现场图纸深化经设计及甲方确认2.图纸未明部分应明确做法及用材,3.根据现场情况放样清晰,与图纸不符处应明确用材及工艺做法4.工艺做法及用材全部明确,并列出材料清单5.送样并经设计及甲方确认6.列出材料明细单及对材料的要求(含质量、工艺、数量、辅料、加工要求等)7.按进度计划排出材料进场计划8.选择供应商,确认价格并签订合同,明确材料的质量要求及供货时间,9.

14、材料的数量应界定清楚a.大众材料应分批进货b.定加工材料应一次性配齐c进口材料考虑供货周期d.材料的数量应为现场实际发生,并考虑工艺要求14.而将损耗也一并计算在内e.在计算材料时应按放样及质量工艺要求计算,并16.将计算书保存下来,在分项技术交底时也一并交底,让班组及工人明确材料的使用f.列明主材、辅材数量,10.尽量由公司集中采购(质量好、价格低),(五)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原则,1.合格供应商、2.合格供应商优先3.供应商的配合情况4.供应商的售后服务、5.价格低6.质量优、加工能力强,7.货比三家8.供货及时9.预付款10.付款比例11.垫资比例及垫资时间12.供应商有经济实力并具备抗风险

15、能力13.材料价格含开票费用14.能送货上门,15.能服从项目部现场的统一管理16.能提出宝贵意见17.能配合提供小样18.有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19.能配合预算及项目部进行招投标及二次经营20.具备良好安装能力的优先21.多余材料可退还或调换22.施工中安装及维修的配合情况,1.工作内容2.工艺方法3.设备4.工人手艺(手艺好,无返工)5.技术的熟练程度:熟练化程度高6.实际每天工作时间:9小时 或 8小时,五、人工费的管理和控制,(一)影响人工的主要因素:,7.对工作的态度:认真负责,积极主动8.工作效率(工效):工效高9.工作安排的合理性、,10.工序安排11.劳动用工计划12.施工作业

16、面13.无返工,14.分工种作业:如木工不做小工活(专职施工)15.临建人工投入16.材料质量情况,17.施工质量情况无返修(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18.设计做法19.后勤保障20.成品化生产,专业化施工,21.机械化生产22.大批量生产23.流水线作业,24.一次性做完和分阶段施工25.工人对材料、工艺做法,技术交底的了解及掌握程度26.无停工现象27.材料供应及时,无窝工(进口、无现货及定加工材料的供货时间计划),28.水电保障29.气候因素,30.环境因素31.土建、安装、外幕墙等的施工配合情况32.超高施工及垂直运输,脚手架及木梯、木凳施工33.土建、安装施工质量情况34.材料运输情况,35.文明施工要求,37.结帐情况38.付款方式及时间、39.加班情况、40.国假及休息41.身体因素42.隐蔽工程报验及时,并计量清楚和定价合理,36.无重复施工,43.辅工的配合情况44.工人对其它工种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预见性,(1).产值工资率:即产值和工资的比率(2).点工、(3).定额人工单价,(二)人工控制方法及措施,1.人工的计算方法:,(4).分项工程子目单价(单价不变,工程量按实决算)(5).固定人工总价(6).双包做法(7).单包人工及双包辅材2.人工控制的原则:(1).满足质量、工期、安全、管理的要求(2).提高班组及工人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