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单选题 1 1 1-11 题---教育学范畴 12-21 题---心理学范畴辨析题辨析题 2 2 主要集中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基本每年 2 道题,教育心理学基本 2 道题普通心理学合计共出现 4 道辨析题, 概率较小-----授课重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依照频率排序如下: 第四章(10)->第一章(9)->第三章(4 次)->第七章和第五章(2 次)->第二章(2)->第八章(1次)实际中社会上对于教育的误解或者理解偏差的知识点是考试的常考点,大家可以结合 已有的知识针对性的准备 简答题简答题 3 3 教育学每年几乎两道题, 普通心理学范畴共涉及过 6 道题,所以常规考法基本集中于教育心理学范畴 依照频率排序如下: 第五章(7 次)->第三章(6 次)->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5 次)->第一章=第二章(4 次) 教师资格改革风向和目标是不断提升教师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促使其专业发 展,对于的考试的动态需要联系联系第三章教学、第四章学习心理、第五章发展心理、第 七章德育的知识体系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4 4教育学一道和教育心理学一道,普通心理学合计出现两道题,概率较小 教育学: 1.教学原则 :启发性逢考必出; 2.教学方法:只考过一次,常用方法; 3.德育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因材施教常考; 4.德育方法:说服法逢考必出中学简答题中学简答题 40 分分1.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要点速记 摩羯组内不择手段提高速度 2.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要点速记 两权一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 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 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要点速记 人(人才)鱼(舆论)公(公民)主(民主)促政治 3.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要点速记 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个性),总之要发展。
4. 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要点速记 社会、个人、理论三方面 5.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 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 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点速记 社会主义接班人,全面个性多发展6.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点速记 双基 + 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7.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要点速记 建(间接经验)立(发展能力)主(学生主体)育(思想教育) 8.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要点速记 一动机四知识 9. 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 (4)课外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要点速记 备上作业来,学生成绩差不了 10.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要点速记 明确内容;方法合理;语言热烈;板书从容 11. 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和关键 (3)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要点速记 主(主动性)抓(抓重点、难点、关键)情境(设置情境),培方法(培养思维方法) 12. 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要点速记 小联(联系实际)在乡(乡土教材)下训练运(运用知识)输技能(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13.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 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2)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 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2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 力 3 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4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要点速记 大养人,教主导,学集体;限独立,少动手,难个别,缺灵活 14. 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要点速记 引观察、勤思考、扩知识、练想象、爱幻想 15. 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要点速记 理解(理解材料意义)目的(明确记忆目的)精加工,组块编码重方法 16. 简述如何组织复习以防止遗忘简述如何组织复习以防止遗忘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来进行复习的 (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要点速记 法(复习方法多样化)官(多种感官)及(及时复习)时(分配时间)返(反复阅读)回(试图 回忆)三中(分散和集中)。
17.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 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 保护好奇心 2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 重视非逻辑思维 5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1 发散思维训练2 推测与假设训练 3 自我设计训练 4 头脑风暴训练 要点速记 环境+个性+课程 18. 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要点速记 储数量、训方法、多练习、勤思考 19. 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要点速记 阶(阶段特征)个(个别差异)机(积极性)缘(原型)。
20. 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要点速记 材料意义 + 新旧知识 + 心向 21.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知识观 1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2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2)建构主义学生观 1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2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3)建构主义学习观 1 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2 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3 学习的情境性 22. 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要点速记 创情境、控水平、用反馈、指归因 23.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要点速记 马(马斯洛需要层次)里(立志教育)奥班(班杜拉自我效能感)委(韦纳归因) 24. 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1)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 1 关注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 2 关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 3 关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 (2)教育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选择与安排 1 精选教材 2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3)教授学习方法 要点速记 有结构,有内容,有方法,促进迁移 25. 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要点速记 万能答案因素类:遗传 + 环境(社会环境 + 家庭环境)+ 学校教育 +个人主观能 动性 26. 简述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简述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 (1)婴儿期(0 ~ 1.5 岁):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1.5 ~ 3 岁):自主感对羞怯与怀疑 (3)学前期(3 ~ 6、7 岁):主动感对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