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评价分析

上传人:luoxia****01805 文档编号:56232790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评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评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评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评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评价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评价分析 0 引言 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已经成 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的发展与人力资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发展 依赖于人的活动,而人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1。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基础和源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率最高。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离不开人,人的劳动 力维持经济活动的运行,而人又是经济运营中主要的消费者,推动经济的发展2。因此, 人不但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能量。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和人 力资源开发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才能使其效能最大化3。管理者应准确看待两者之

2、间的 关系,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控制人口规模的增长,加快产 业集群的发展,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优良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课题分别开展了不同领域的研究。 国外学者舒尔茨4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发表的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中, 对于人力资本观点作了非常系统的论述。他认为:人力投资的增长无疑已经明显地提高了 投入经济奋飞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有能力的人民是现代经济丰裕的关键。身为奥地利经济 学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的弗里德里希?哈耶克5,他在文化的本质和进化过程一文中 提到文化知识的变迁引发了制度的变迁,从而致使当代经济的增长。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 家雅各布?明塞尔6

3、在雅各布?明塞尔论文集人力资本研究著作中指出:人力资本理论 与方法,就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研究人力资本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以及人力 资本发展对经济运行过程的影响。国内学者罗杨7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 很多种,但人力资源开发是各种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 区域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杨敏杰、翟丽丽、王威8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 发的评价模型,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两者间的耦合度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两 者之间的关联性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耦合作用需继续提高。张永鹏9对人力资源开发与区 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论述了人力资源在促进

4、经济区域发展的过程 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综上考虑,本文首先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指标评价体系; 其次,结合河南省现在的经济状况,从人口规模、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和人才素质三个 角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 提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1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目前状况 河南省人口规模发展现状 河南省的人口密度较大,人口分布不均匀,致使同级行政区域人口数量相差甚远, 西部稀疏,东部稠密,城镇人口比重较低。至 2016 年年底,河南省总人口为 10,489 万人, 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

5、 4,255 万人,占总人口的%;居住在乡村的人口 5,754 万人,占 总人口的%。河南是全国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 55 个少数民族 成分万人,其中回族万人,居全国第三位。全省有 3 个民族区、21 个民族乡、863 个民族 聚居村,少数民族万人以上的县 48 个10。 河南省人才素质的发展现状 2016 年,河南省 6 岁及 6 岁以上受教育人口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受教育人口占总受 教育人口的%,比 2000 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在 15 岁及以上人口中,2016 年文盲率为%, 比 2000 年降低了个百分点;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人数中,2016 年毕业人数为万人,比

6、2000 年增加了个百分点。 河南省人才就业领域的发展现状 在从业人数方面,总体来看,2016 年河南省从业总人数 6,198 万人,比 2000 年增 加了 626 万人,增加了%;从产业结构人才就业领域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 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最大,2016 年河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 2,670 万人,第二产业从 业人员为 1,853 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 1,675 万人,但与 2000 年相比,2016 年第 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人数减少了 894 万人,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增 加了 876 万人和 644 万人,这说明第二、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

7、要渠道。 2 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模型的构建11 河南省人口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河南省的区域经济能否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多的取决于河南省的人力资源是否丰富。 因此,构建了河南省的 GDP、城乡的从业人员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 代表河南省 GDP 生产总值, 代表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代 表河南省城乡的从业人员总数。 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三次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其目的在于找出两 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为此,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

8、型,1、2、3 分别表示三次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数。 河南省人才素质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或地区拥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身体 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以及专业劳动技能等统一能力的综合表现被称之为人力资源素 质12。人的素质的形成是先天性的,但是会因后期受教育的情况而改变。人口文化素质 的高低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13,而且高素质人才能够很快的学习新技术,从而转 化为劳动生产力。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教科文卫的投入之间的回归模型如下,其中, 代表教科文卫的投入。 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河南省 1980-2016 年相关数据为基础,并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回归模型分析,

9、 得出回归估计结果。 河南省人口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a. 预测变量: , 城乡从业人员数, 固定资产投资额;b. 因变量: GDP a. 因变量: GDP 经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根据上述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城乡从业人员对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的 关联性较强较大,固定资产投资额次之。 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a. 预测变量: ,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b. 因变量: GDP 表 4 回归模型 系数 a a. 因变量: GDP 经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根据上述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第三产业人员对河南省区域经济

10、发展的影响力最大,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河南省区 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小。 河南省人才素质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a. 预测变量: , 教科文卫的投入;b. 因变量: GDP a. 因变量: GDP 经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根据上述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教科文卫的投入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最 大。 3 政策与建议 新世纪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 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不断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投 入和开发已日益成为河南省同其它省份进行经济竞争的战略选择。为了提高省内人

11、才的素 质,河南省应继续增加教科文卫的投入,将对人才的教育和科学的研究放在促进区域经济 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大教育经费支出,不断提高省内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水平,培养高素质 人才,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人才流失的现象。 完善合理的市场机制,改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发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 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推动河南省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使人力资源的效能最大化。通过上 述分析得知,人力资源在第三产业中的作用与其它两个产业相比,其影响力度最为突出。 因此,河南省需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对第三产业的经济投入,不断发掘第三产 业的从业潜力,大幅度地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第一产业的劳 动力逐渐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 河南省虽是中原经济发达地区,但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匀的现象。如果对人力 资源的流动不加以治理,将会致使经济落后的地区发展起来更加困难。为了使河南省区域 经济快速发展,政府需要对此加以调节。省级政府要学会利用区域特点,做到扬长避短, 分工明确,以鲜明的政策支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区域经济的投资政策重点放在经 济落后的地区。地方政府在规划本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应先关注上级经济发展规划是什么, 好与其保持一致。强化人事制度体系,使高素质人才愿意前往经济落后地区创业和就业, 引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缩短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