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229502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试卷(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vhui杨浦区杨浦区 2017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语文学科试卷语文学科试卷(答案做在答题卡上)(答案做在答题卡上) (满分(满分 150150 分钟,时间分钟,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 20182018 年年 4 4 月月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1010 分)分) 1、按要求填空。 (5 分) (1) ,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 (2) ,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 )(3)韩愈在师说中客观的指出弟子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其原 因在于“ , ” 。 【考点】默写,高中必背古诗文 【

2、解析】略 【答案】1、总为浮云能蔽日 2、休说鲈鱼堪脍 登建康赏心亭 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 专攻 2、按要求选择。 (5 分) (1)同学们在毕业二十年后聚会,各自事业有成,班主任想要用一句古诗词来表达此刻的 喜悦激动的心情,恰当的一句是( ) 。 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考点】课外文学常识积累。 【解析】从语境来判断,班主任应该是想感慨学生很出色,比他自己都还优秀,是赞学生, 所以选 A. 【答案】A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是( )?这在很多人

3、看来是一个不可理喻,甚至有点蠢的问题,但却是我 们必须弄明白的问题。电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可是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的戏剧也不能被我们忘记,因为其生动的现场总是充满了 震撼人心的力量,让我们站在生活之上俯瞰生活。 A、有了戏剧,为什么会出现电影这项发明 B、有了电影,为什么人们还需要看戏剧电影和戏剧 C、哪一种艺术形式最终会永远被人铭记 D、电影和戏剧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考点】语境判断 【解析】由这“可是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的戏剧也不能被我们忘记” ,可判断,问的 是,戏剧和电影的问题,选 B 比较合适。 【答案】BLvhui2 2

4、、阅读(阅读(7070 分)分) (1 1)阅读下文,完成第阅读下文,完成第 3-73-7 题。题。 (1515 分)分) 任何文字都是为了满足交际需要,适应口语发展而创造出来的。汉字也不例外,汉 字是语言符号,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这是汉字的基本功能。但同时又是一种生命符号。汉 字最早叫文,顾炎武说:“春秋以上言文不言字。 ”汉字一种具有鲜明感性特征的视觉符号。 在六书所述的前四种造字方法中,象形是它的基础。 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我们说汉字是一种生命符号,与这种象形特征有密切关 系。拼音文字是以人所创造的一批抽象代码的组合,去记录语言、传播文化,而以象形文 字为基础的汉字则与之不同。汉字符号

5、的创造是本乎自然,像其物宜的产物。传说汉字是 一位叫仓颉的人,仰以观象于天,俯以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鸟兽之迹,于 是创造了文字。汉字的象形可以说是人间的万物万事的一种抽象符号,包含人们的道德生 活、宗教生活、现实生活和审美生活等内容。汉字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种生命体,进化和简 化的形式是对自然万物的概括。在这种概括中体现了人们的宇宙人生态度,也在形式美感 的构造中,包含着人们的审美态度。汉字作为一种生命符号,对中国艺术的精神、生命精 神和审美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字是具有强烈的感性特征的象形文字。象形符号不是“指谓”世界,而是“显示” 世界,将客观世界凝固进象形的符号中,不去割裂自然

6、的内在生命,而是力求保护自然生 命的原初状态。这种现象不仅来自于客观对象,而且又经过人的心灵过滤,融进了人类对 宇宙人生的看法,体现了浓厚的生命情调。汉字中凝固了人们在具体生活中的生命体验。 汉字中包含着汉民族早期的大量文化信息。如寒冷在汉字中常和忧患、痛苦、凄怆等联系 在一起,寒冷既是一种自然状态,又是一种心理状态。 ( )又如秋 在古代总是和愁联系起来,所谓“悲者,秋之为气也” , “自古逢秋悲寂寥” ,生理感受和心 理感受融为一体。语言中所包含的寒冷体现凄怆的处理方法,就受到这种文化原型的影响。大而言之,汉字的创造和运用中常遵循一种内在原则。这些原则不是六书和字义引 申的方法,更是人们认

7、识世界的方式,其中蕴含着中国人的生命感觉。 汉字是以线条为基础的符号。汉字之所以由书写符号上升为一种艺术,都与此符号 的特点有关,汉字符号因其独特的造型特征,所以具有表现生命的功能。汉字,一向以形 态的丰富和复杂性著称于世。书法艺术直接得之于汉字形体之便而创造起来。汉字能从书 写符号上升为艺术,主要源于其线条的魅力。书法将汉字线条的表现力进行发掘,使其成 为一种表现生命的形式。汉字线条变化是组合中的变化,字形有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但 组成这一形式的线条是确定的。书法则通过墨的干湿浓淡和线条运动的疾徐涩畅等配合, 将汉字线条的外部变化变成内部变化,如一横,在汉字中是一种书体,只有一种写法,而 在

8、书法中,却有无数中写法,它和每个书家的气质、情绪深相韵和。我们知道线条有很强 的表现力,书法赋予线条无限多样的变化,从而能够表现丰富的生命体验,将具有潜在艺 术气质的汉字变成真正的艺术品。 汉字潜在的艺术表现力还影响到绘画篆刻艺术。在绘画艺术中,书画同源是一影响 力很广的观点,中国画以强调线条而著称,被有的西方学者成为线条主义,线条的突出地 位部分就是来源于书画同源的影响。 汉字与中国艺术的特殊因缘,强化了中国艺术重象的传统。3. 第段中引用顾炎武的话,其作用是 。 (3 分)【考点】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Lvhui【解析】引用名人名言的作用,注意效果词不要漏。 【答案】强调、有说服力

9、、应证了 1 分;汉字以象为本(象形是它的基础或汉字是一种有 鲜明感性特征的视觉符号均可)1 分;有长久的历史渊源 1 分。 (3 分)4. 解释第段中加点词“凝固”在文中的含义。 (2 分)【考点】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解析】联系语境分析,词性要体现出来。 【答案】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具有强烈感性特征象形文字)1 分;体现并保存(或体现、 包含)了人们的生命体验 1 分。 (2 分)5. 第段( )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1)它所瞩目的就是人心与自然的同态对应关系,反应了人们真切的生命感受。 (2)气候的冷暖本与人心的苦乐没有多大关系,但是汉民族长期以来有

10、寒冷生悲的心理习 惯。 (3)在语言阐释中,寒谓之沧也谓之凄,都是自然界的寒冷,而沧之于怆、凄之于悽,都 是声义同源。 (4) 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也。必有凄怆之心,非有寒之谓也。 ” A.(3) (5) (2) (4) (1) C.(3) (2) (5) (1) (4)B.(4) (1) (5) (3) (2) D.(4) (5) (3) (1) (2) 【考点】运用语文知识,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排序、补充、判断等。 【解析】先分析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再放入文段中。 【答案】A。6. 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3 分)【考点】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析】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

11、思考。 【答案】指出汉字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1 分;蕴含着中国人的生命感觉,1 分;对上文 内容进行总结提升(总括) 。 (3 分)7. 文章从哪几个角度来阐释“汉字是一种生命的符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4 分)【考点】整合、概括部分或整体的文章内容。 【解析】梳理行文思路后提炼概括。 【答案】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是一种是生命符号;汉字因为具有强烈的感性特征,所以 能显示世界(或生命体验) ;汉字是以线条为基础的符号,所以能表现世界。 (4 分) 三个角度写到给 3 分,涉及到有关生命感觉、生命体验、表现世界得 1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8 8111

12、1 题。题。 (1515 分分)Lvhui乡村二月 不再生冷的微风,从一沟沟屋檐上抚摸而来,又在村前屋后刮瘦的杨柳之间游走, 收拾着残冬腊月三楼的枯枝败叶,然后又不停的向前搜索,这风,仿佛村姑手上的木梳, 轻盈地把乡村蓬乱的病发梳理得柔顺而舒畅起来,这时候人们也明显感觉到白昼在一天天 增长。哦,春天来了! 瞧!身着绿衫的春姑娘,仿佛从天空与大地的交界处轻盈的走来,他带来绿色的风, 染绿了山,染绿了水,也染绿了起起伏伏的天涯路。田垄港汊间残冬迎接的腐败气息悄然 融化,渐行渐远,几只不知名的鸟轻轻地从天空飞过,身影如一朵朵花绽放在瓦蓝瓦蓝的 天空中,偶尔几声凄厉的鸣叫滴落在大地上,溅起一片寂寞,一

13、片空旷,吵醒了浓睡而灰 暗的天空,也唤醒了小草的梦,田埂上,溪头边,一片片一簇簇绿紫相间的小草,已破土 而出。一场春雨打湿了屋檐下掉了一冬的干椒蒜头。渐渐的,太阳也变得暖和起来,那透 亮的是披挂在毛茸茸的草尖上的清露;赤条条的枝桠上的绿色便是苞芽在骨节间吐绽,小 狗也欢快起来,满院子围着小朋友们乱蹦乱跳,小鸡小鸭在窝里“叽叽嘎嘎”乱叫,似乎 在等着他们的小主人放学回来。暖阳和春雨就像两个赛手,你一程我一程往前赶。受到滋 润的万物,一个劲的摇旗呐喊。 早些时候,父亲参军在外,农活便落到母亲一人身上,每年二月,母亲便开始整理 家里的农具,锄头,铁锹,犁耙,鸡公车,耗力大的有时就叫我叔叔来帮忙,自己

14、便把粪 箕、竹扁担、草锄翻捡出来,掸除灰尘,然后开始盘算一年的农活安排,捡粪、浸种、秧 田、耕田、栽禾,到了夏季还要栽油菜,种棉花,一年下来便是他一生的缩影。二月看似 无所事事,是在乡村一年的希望,也就在二月埋下了伏笔,那个时候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 母亲都喜欢扛着磨得发亮的锄头,很勤快的往田畈走,不仅是看苗的长势也修缺补漏,有 时除掉一些小草,看看菜畦,抓几只小虫,有时便任由牛儿喝水,边去扒那油菜地里的栏 粪,疏浚天边的流水沟。这些,都是在母亲不经意间完成的,二月真正的农事还没到来, 但什么事都得慢慢往主题靠拢,你看那儿日头,也是在寒意渐消的云层里学会了放快节拍, 才把晴朗的日子拉长的。 奶奶

15、从不放弃房前后的瓜墩在他心目中的位置,是她让奶奶的残年多了等待。去年 的瓜藤,干枯的只剩下轻飘的筋丝,挺过了狂风的横扫,依然贴在二月的土地上,不愿离 去,断断续续中极力表现出生命旺盛时期的姿态,奶奶一墩墩的深翻埋肥。奶奶说瓜藤去 年结的南瓜冬瓜大又多,一家人吃不完,奶奶说这话是去年留下的瓜子,正怀孕在苗床里。乡村的二月一切都从残枝败叶中向着自然的常态而来,没有逆转,无法阻拦,上古 歌谣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我读出这是先民对世间万物各行其道,一步步走进生 命怀抱的诉求。时令降临的二月,便是对这一愿景淋漓尽致的展示的开始吧。二月里浓淡 相宜的色彩,浸染的田野的空旷,溶解了土壤,弥散着沁人心脾的气息。它的水嫩、多汁、 清新、轻灵、芬芳,是一年中令我最留恋的时节。 “三之日与耜,四之日在趾。 ”透过轻薄 的语言,我的眼前分明展开了一幅画卷,那是二月乡间的闹春图。 8. 分析第一段中加点词抚摸的表达效果。 【考点】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解析】从修辞等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用比拟(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二月春风的轻柔、温暖,赋予春风人的情感特质, 作者喜悦(欣喜)之情。 (3 分) 比拟、拟人,赋予春人的情感 1 分;二月春风的轻柔(或温柔、柔和、轻盈等)1 分;作 者喜悦(欣喜)之情。 9. 第二段从多种角度描写了春天到来的景象,请对此加以分析。Lvhu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