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急救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22684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急救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5急救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5急救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5急救知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5急救知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急救知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急救知识ppt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救知识,解放军第八二医院 张振国,拨打急救电话120 创伤性出血的处理 创伤性骨折的处理 心肺复苏知识 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火灾等处理,相关急救知识,中国医疗急救电话120 需要救护车到达地点,明显的等候地点。(如:清江中学门口交通事故) 病人的数量及大概情况(如:一小腿出血的老人) 留下联系电话(如:手机号码是),一、如何拨打急救电话?,二、外伤出血的现场处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止血的方法,指压动脉血管止血法 局部加压包扎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1、指压动脉止血法,前臂出血-肱动脉 手掌出血-尺、桡动脉 手指出血-手指根部两侧动脉,2、加压包扎止血法,先在伤口上盖上干净的纱

2、布块(或干净的纸、手帕、毛巾等代替),然后用绷带(或布条、红领巾、线等代替)用力扎紧打结即可。,3、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 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上止血带部位:伤口的近心端;止血带下面放衬垫 止血带上得松紧以能达到止血效果为宜,每隔30分钟松1分钟 上过止血带必须交班 上止血带必须做标记,1、固定受伤部位(超关节) 2、有出血的先进行止血,三、骨折的现场处理,可减轻疼痛刺激、防止避免再出血和损伤。 肢体制动可用夹板,躯干制动可借助于担架和束带。 搬动伤员时勿使伤处移位、扭曲、震动。,骨折固定的作用,1、固定材料,夹板、颈托等 就地取材,如木棍等 患者自身健康的肢体,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均

3、须注意不能加重原损伤部位的伤情或增加伤员痛苦,3、如何搬运?,请人呼叫120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四、心跳呼吸骤停处理,1、判断意识,大呼叫病人 拍打病人的肩部,早评估病情、早呼救、早到达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30秒“阿斯综合征”发作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即存 在大脑不可逆性损害,即使复苏成功,也必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8分钟“脑死亡”心肺复苏的黄金8分钟,时间就是生命早启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意识丧失,应将患者下颌抬起,以防舌根后坠而堵塞气道。,2、开放气道,一看:胸部有无起伏 二听:有无呼吸声音 三感觉:有无呼吸

4、气息 如无呼吸立即给予人工呼吸,3、判断有无呼吸,平静吸气 口包口、密闭吹气,手指捏住鼻翼 吹气的时间为1秒钟左右 胸廓起伏为有效,4、人工呼吸,病人无心跳的表现 触摸不到颈动脉搏动 病人无意识、无呼吸、无肢体活动等,5、判断有无心跳,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 频率为100次/分,深度4-5厘米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间,手掌根,首先切断电源(请成年人) 不直接接触触电者的身体 呼叫120,五、触电的处理,心跳呼吸停止的切断电源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若触电者心跳和呼吸存在的,拨打急救电话120。,触电现场处理,六、溺水的处理,学会游泳 不要到危险水域附

5、近玩耍 不要到无成人在场的地方去游泳,溺水该怎么预防?,请人将落水者救上岸,同时立即倒出溺水者呼吸道内积水。 请人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溺水该怎么办?,预防 冬季取暖注意通风 1、正确、安全使用燃气灶、燃气热水器 2、处理 1、打开窗、门通风; 2、立即将中毒的人搬离中毒场所; 3、如果心跳和呼吸停止进行心肺复苏。,七、煤气中毒的预防和处理,逃生 立即报警119、110、120 有能力时,争取灭火。用水、使用灭火器材等(有危险性!) 预防方法:正确的使用火,学会使用灭火器材,八、遇到火灾怎么办?,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1、预防重于处理; 2、确保自身安全; 3、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注意事项,呼救(打120电话;请周围人帮助) 止血 心肺复苏(中学生、大学生),谢谢大家!,八二医院 骨科张振国 联系电话:15861788383(微信) QQ:260378191 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