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总论13年最新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22294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7.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总论13年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icu总论13年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icu总论13年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icu总论13年最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icu总论13年最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总论13年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总论13年最新版(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U概论,ICU专科护士培训教程,,Company Logo,教学内容,1、重症医学概论,2、重症医学发展历史,3.卫生部重症医学科建设指南,4.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与挑战,,Company Logo,一重症医学概论,基本概念: 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 是重症医学的临床基地,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

2、科室。,,Company Logo,分类,重症医学的临床分类1、重症医学科 2、重症监护室综合ICU:以监护和支持治疗所有人体脏器为己任(SICU、PICU、EICU)专科ICU:以监护和支持治疗单人脏器为己任。(CCU.RCU 等),,Company Logo,学科认可时间,重症医学科 2009年1月19日 危重病医学在中国历史上发展近30年 正式纳入国家科学学科管理体系 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 而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2009.1.19卫生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Company Logo,业务范围,重症医学科的主要业务范围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 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

3、和器官功能支持; 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Company Logo,建设与管理指南发布,2009年2月23日 卫生部推出重症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要求医疗机构以此为标准逐步建立规范的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建立调查:,,Company Logo,重症医学科,目前限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展“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具有符合规定的医院可以申请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未经批准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不得设置重症医学科;,,Company Logo,对专业医生的要求,“开展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的医院应当有具备内科、外科、麻醉科等专业知识之一和临床重症医学诊疗工作经历及技能的

4、执业医师。,,Company Logo,重症监护室,原设置在其他专门科室的与本科重症患者治疗有关的病房,如内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CCU)(PICU)等可以保留,中文名称为某科重症监护病房(室)。继续在相关专业范围内开展诊疗活动。清晰了专科重症监护和重症医学科的关系。,,Company Logo,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指南”对重症医学科的准入条件、质量管理、感染控制、病人的转入转出标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明示;特别鼓励以省为单位成立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使重症医学科在成为独立二级学科的同时,从此走上一条规范化发展之路。北京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改进中心,,Company Logo,二重症

5、医学发展史,重症医学是历史发展之 必然。将危重病人集中管理是 ICU的基本概念之一,早期可 以追溯到南丁格尔时代.1863 年:南丁格尔提出对于伤员在靠近手术室旁边设立单独房间,奠定了ICU发展的基础。,,Company Logo,早期ICU,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战伤和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促使欧洲各地纷纷建立创伤中心和休克病房,使创伤和休克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早期的外科ICU(SICU) 。,,Company Logo,发展历史,1926年美国Watler Dandy为脑外科开设了三张病床的术后恢复室,被认为是最早期的术后恢复室可使术后24小时内的死亡率降低近50。

6、1939-1941年,二战大量青壮年 到达前线,美国纽约设立了一个中 央恢复室,前方有三个休克病房。,,Company Logo,调查,1947年,美国费城,麻醉学小组对306名死亡病人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有50% 可以避免死亡,只要加强监护发现问题就能挽救病人生命,首次提出监护概念。,,Company Logo,里程碑,1952年欧洲的斯坎迪纳维亚(Scandinavia)发生脊髓灰质炎大流行,仅美国就有约58000个脊髓灰质炎病例,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最终瘫痪。在这些病例中,更有超过3000人死亡。 丹麦的医生提出做气管切开和呼吸支持,并请200多医护人员捏皮球,使死亡率降到20%。其为抢救流

7、行性脊髓灰质炎患者所设立的呼吸治疗单位(respiratory care unit,RCU)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加强医疗单位。,,Company Logo,*,1956年美国巴尔地摩城市医院(Baltimore City Hospitol)建立了具有现代规范的综合性ICU。1958年:第一个ICU 在美国马里兰州建立。创建人是麻醉与外科医生Peter Safar 是CPR的发明者,主张ICU 应尽量简单使多数人易于掌握。,,Company Logo,CCU,1962年美国坎萨斯市(Kansas City)的巴施尼(Bathny)医院Day医生首先建立了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8、 unit,CCU),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连续心电监测,发现室颤立即进行电除颤,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由39下降至19 。,,Company Logo,不同时代重症治疗发展,1940年(二战期间)建立休克病房:主要针对循环衰竭,将血压维持好挽救休克成为主要贡献。 1950年(朝鲜战争)主要针对 肾功能衰竭进行治疗并获得经验。1967年(越南战争)呼吸衰竭ARDS概念出现,,Company Logo,多器官功能障碍提出与发展,1973年 序贯性多系统功能衰竭(SSOF)概念引出 1976年 多系统器官衰竭概念(MSOF)引出 1977年 多器官衰竭(MOF) 1992年 多器官功能障碍,,

9、Company Logo,培训与学会建立的发展,1963年美国首先开设了危重症监护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培训课程。1970年美国设立了危重病医学会。经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批准,于1983年在内、外、儿、麻醉四科正式成立了危重病专业,现已有取得CCM学位的加强监护医师(intensivist)。,,Company Logo,中国第一个ICU,20世纪6070年代,我国部分大中型医院随着新的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危重患者的增多,率先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术后恢复室,为大手术术后的危重患者提供了专门的治疗护理单元,为患者康复期提供了最大的医疗安全保障。 1982年,北京协和医

10、院以陈德昌教授为倡导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加强医疗病房。 从此将危重病监护的概念引入中国的医学发展当中。,,Company Logo,80年代是中国国内ICU的创业阶段,主要表现为重症医学专业的创立和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90年代是ICU发展的年代,随着大中型医院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的加强,ICU的建立成为一家医院对危重患者救治能力的一种体现,成为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Company Logo,学术地位,1996年 (成立)中国病生理学会危重病学术委员会由于病理生理学家 伍贻经、薛全福 等教授的大力支持、经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接受了 陈德昌、席修明、王辰 等提出的申请,于1996

11、年成立了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1996年,筹委会在北京召开了 第一届全国危重病医学会议(与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Company Logo,2003年 SARS 肄虐,CSCCM上书中央领导、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积极建议并被领导采讷。北京、广州、杭州、南京等地大批ICU医师、护士投入一线SARS危重患者的治疗。医疗能力和献身精神都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许,部分医务人员还获得了中国科协、北京市委、市政府、广东省、江苏省等奖章、奖状。,,Company Logo,2003年 中华护理学会、北京护理学会、各地医学会、护理学会重症监护学术委员会相继成立2

12、005年 重症医学分会成立,刘大为教授任主任委员。2005年4月在北京召开重症医学分会成立大会,会议以危重症领域内基本问题及前沿性问题为重点内容,并对ICU规范性建设和危重病人抢救指南进行讨论。,,Company Logo,重症医学分会指南,2006年10月,在重症医学分会出台了三个全国性指南,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 1、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 2、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 3、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导意见,,Company Logo,2006年8月,CSCCM 和中国科协在 北京 承办了亚太危重病医学学会(APACCM)第十四届亚太危

13、重病医学大会, 第七届全国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 同时召开。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启德 教授任大会名誉主席,CSCCM 主任委员 陈德昌 教授任大会主席。这次大会是国际危重病医学学术组织,首次在我国举办大型学术年会,标志着我国的危重病医学学科已经跨进世界行列并得到世界同行的肯定。,,Company Logo,专科医生培训,2007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CSCCM)与香港中文大学(CUHK)麻醉与危重病医学院(A&IC)合作:将被全球20个国家/地区的危重病医学学会广泛认可和选用的 标准化危重病专业CME课程 BASIC 引入中国,并正式开始将BASIC推向全国,以

14、期通过BASIC,推进全国的ICU医生规范化培训 。危重病专业继续教育课程的 BASIC(Basic Assesment & Support in Intensive Care),,Company Logo,地震中的ICU作用,2008年5月12日, 四川发生了史上罕见的8级地震,众多的危重病医学专家奔赴灾区一线,以让医疗界折服的医疗水平和让广大百姓信任和依赖的职业责任,在这场罕见的灾难中发挥了令所有人刮目相看的作用。 陈竺部长讲话:汶川地震的成功是在重症医学基础上的多学科合作的成功。,,Company Logo,抗震救灾,,Company Logo,2008年,重症医学被国务院批准为 标准二级学科,有了自己的标准二级学科代码320.58,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2009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