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困惑与对策

上传人:luoxia****01805 文档编号:56222937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困惑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困惑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困惑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困惑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困惑与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困惑与对策 物理学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不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在实用性上也十分突出, 为此,按照新课程逐步改善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就显得十分必要。如今文理分科制度已经 逐渐被取缔,物理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以往偏于文科的学生也逃避不了学习物理 的命运。在这种背景下,理顺与解决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些困惑,将学生对物理学习畏难、 惧怕的情绪消除则刻不容缓。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困惑进行了 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 1.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困惑 受到传统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困惑,具体 来说,主要体

2、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过程与结果困惑 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的属性,若是缺少了探究,而一味追求结果,那么物理学习也 就成了无源之水,物理学科发展也将面临瓶颈。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速战速决,用 最快的速度导出其需要的结果,而忽视了科学探究的这个过程,这不但压抑了学生的自主 性,也降低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诸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这段内容本身具有很强的 探索性,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拥有清晰的逻辑线索和大量的素材,要想深刻地把握电磁感 应的内涵,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完整的科学规律的学习过程。然而有的教师教学过 于急切,只对几位科学家的发明和发现进行了简单介绍,就开始讲授大量的习题,这便难 以使学生

3、认识到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实际上,过分注重简单的结果,而忽视了更为重要 的探究过程,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1 实验与习题困惑 部分物理教师认为物理的练习重要,为了换取习题教学时间,甚至不惜将实验精简。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做实验的教师并不多,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够以实验为主线的 太少,大部分教师都将实验作为了引言,也就是“抛砖引玉”中的“砖”,匆匆进行演示之后, 就快速的完成实验,用节省下的时间来完成习题讲解。从学习规律的角度看,初中学生对 物理基本理论、基本思想等理解还比较浅薄,过早地引入数学定理,学生对基础物理知识 的掌握就会不扎实,学生的学习将会受到不良影响。习题训练只会让学生陷入“题

4、海”教学 陷阱,不但带给学生很大的负担,还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只有将原本属于实验的时 间要回来,认认真真实验,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加深学生对物理本质与规律的理解,才 能使其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2 好高骛远困惑 受到传统思维习性、经验主义影响,很多学生好高骛远,不注重对基本概念的学习, 漠视对已学知识的梳理建模,在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锻炼上也存在很大的不足。概念原 理是物理学习的基础,但是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这点,认为练习难度才是解题的关键,将 大量精力投放到“题海战术”中。有的学生虽然基础积累很扎实,练习做的也很多,但是在 理论梳理和网络建模上却存在不足,没有按照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将这些知

5、识建成块状 网络,从而影响了理解的深度。读题、审题的能力对学生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学生对这 方面却不予重视,这无疑降低了学生的审题效率,造成了诸多的审题错误、理解错误,导 致练习、考试出现很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3 知识与素质困惑 素质教育是新课标强调的重点,素质教育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然而现在部分物理 教师仍然以知识拓展取代素质提高,对学生素质的拓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一些物理教 师在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上存在偏差,认为教材中习题的比重太低,为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添 加了大量要考要求的内容,甚至引入了大学物理的知识和思维,恶性的膨胀使物理教学的 氛围被破坏,学生学习也显得有些无可适从,不但不能巩固学生

6、的基础,还造成学生基本 功不扎实,学习目标涣散。新课程注重对能力的培养,课后辅之一定的习题,能够有效地 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拓展学生的素质也有着很大的意 义。然而若是一味在知识面上加以拓展,对学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课堂教学、知识拓展 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教师盲 目灌输会阻碍学生潜力的挖掘,对学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4 感性学习困惑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形象思维仍旧占据了主要的作用,故而不 完全归纳是这个阶段学生的典型特点,而这种“不完全”对学生的学习将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这主要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7、:其一,心理晕轮效应,在具体概念的学习上,学生很容 易出现“以先欺后”和“以假乱真”的情况,受到惯有思维的影响,学生对后来事物的接受往 往是不完全判别,一旦先由概念错误、片面的话,就会对后面的正确构建造成不利的影响。 其二,盲目乱套公式现象,很多学生还处于感性思维阶段,忽视物理知识的建构,在解题 的时候难以甄别公式,就会出现乱套公式的情况。 课堂提问困惑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提问是引导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部分物理教师在提问的时 候存在大的随意性,致使语言表达不准确,从而导致学生理解上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诸如, 笔者在“汽化和液化”的听课中,就曾经有这样的经历,教师提问“汽化属于物态变化中的哪 一

8、类”,此时,全场都没有回应,教师显得很尴尬,略微愣神之后,就责问学生有没有认真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学生用细小的声音说“物质由液 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直到此时,学生才真正了解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教师没有站 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或是结合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情况来提问,问题模糊、简单则起不到 很好的效果,诸如“这样做对不对”、 “问题的结果是什么”等。5 2.初中物理教学对 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困惑有了深入地了解,为此,就需要 找到理顺和解决这些困惑的对策。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 手: 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

9、最老的老师,初中生接触物理的时间不畅,对物理学习还比较陌生。为此,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对策:其一,创设生动的学习情 境,物理学科与生活练习紧密,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解 释物理现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熟悉感,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其二,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物理学科虽然有很强的理论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 维,但是形象思维对学生也一样重要,只有从形象思维切入,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过渡到抽 象思维。而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从声音、立 体图像、视频、空间解构等多个层面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

10、与本质的理解,从而激发物理学 习兴趣,取得更好地的物理学习效果。6 兼顾物理教学过程与结果 课本知识是物理学习的一方面,而日常生活知识则是物理学习的另一方面,理论与 实践对学生都十分重要。理论代表的是结论,而实践、演示体现的是过程。教师应该转变 以往速战速决的授课方式,注重对授课过程、实验过程价值的挖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 更好地掌握物理学习的本质。物理生活,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故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结果贯穿于过程之中,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处理物理实验与习题关系 很多教师都提倡题海战术,试图让学生从大量的训练中巩固知识,甚至将原本的实 验时间也剥夺,将这些

11、宝贵的时间给了习题。本来,物理学科就有很强的实验属性,只有 在试验中才能更好地观察与思考,记录物理现象,东西物理的规律与本质。学生在初中阶 段对物理的理解有限,掌握的基础理论、思想还不完善,过早地引入数学定理对学生的物 理理解并无好处。为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处理物理实验与习题的关系, 一方面要将物理实验占用的时间返还,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制作创新型道具, 结合实验本身,辅助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并让学生做好实验报告,加强课堂的沟通与交流,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将实验看作一个完整的 流程,让学生从中学习、实践,并得到积极的反馈,另一方面教师

12、要加强对习题的整理, 练习对物理学习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占用实验时间则殊为不智,为此,在实际的教学 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习题的整理与归纳,将涉及到实验的习题糅合到实验的教学中,减 少学生的习题压力,精编习题,提升习题的训练效果。只有按照这种方式双管齐下,才能 真正挖掘学生的权力,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主动性。 抓牢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 很多学生好高骛远,不注重物理基本知识的,在知识梳理建模、阅读表达能力 锻炼上存在较大的缺陷。长此以往,学生基础虚浮,抽象能力不足,不但难以取得理想的 成绩,对日后的物理学习也将造成很大的制约。鉴于此,教师应该采取如下对策:其一,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初中学生对物理学科

13、刚刚接触不久,尚未养成良好的基础学习和巩固 习惯,为此,教师要让渡一定的时间,教授学生物理学习的要点,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与把握;其二,加强物理基础练习,基础知识决定学生物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为此教师 应该设置一定比例的基础练习,巩固学生的基础。 转变物理教师的思想观念 素质教育新课标所倡导的,然而部分物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过于狭隘,受到传统 思想与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拓展知识面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实际上,这是一个错 误的观念,知识面的拓展纵然对学生的发展有利,但是素质的提高却还和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等因素有关。为此,物理教师要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初 中学校要定

14、期安排专家、学者讲座,传授新课程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思路,并组织骨干 教师进修,以提升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 完善物理课堂提问技巧 提问是课堂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不但关系到课堂的进程和效率,还是师生互动的关 键所在。然而,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提问存在大的随意性,导致学生理解出现问题。 为此,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教师提高自身表达能力,学生与教师之间实际上 存在代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提问的内容,教师要深入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 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改进物理课堂提问技巧;其二,提高 物理课堂提问技巧,提问是一门学问,教师要尽量通过问题启迪学生的思考,而不是提问 一些模棱两可、是非辨别等简单无味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搜集网络上的课堂教案,吸 取同事的经验教训,以改进自身的课堂提问技巧。 3.总结 随着文理分科考试制度的取缔,物理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只有全面发展文 理学科,才能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而要加强初中物理学习的效果,就需要结合新课改 的要求,加强物理知识与能力、物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培养学生, 理顺物理教学中的困惑,解决教师以及学生在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与实践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困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学的 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