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综述

上传人:luoxia****01802 文档编号:56219193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综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综述1.心理资本的概念前美国管理学会主席路桑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POB 被定义为:为提升今天工作场所中的绩效,针对那些具有积极向导的、可测量的、可 开发的、可有效管理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心理能力所进行的研究及其运用。以 POB 及其包含 的标准为基础,路桑斯认为心理资本就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 心态。它是由符合 POB 标准的四项能力组成。2.心理资本的结构维度划分探讨心理资本结构的划分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构划分未达成共识。在对心理资本的结构问题上更是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对心理 资本的结构进行了自己的划分并且

2、有自己的实证研究。戈德史密斯从人的“自尊”方面对心 理资本进行了划分;Letcher 对人格很有研究,他就认为心理资本的结构就是大五人格的五 个维度: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外表宜人性和责任感。同年,Page 认为,心理资 本的结构维度应该包括希望、乐观、自我效能感、韧性以及诚信;Larson 认为心理资本只 有三个维度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而路桑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及依靠他在积 极心理学领域从事的多年研究,他将心理资本以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划分了四个维度:希望、 现实性、乐观、自我效能感、韧性。虽然心理资本的结构维度一直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我们也可以将他们简单的划 分为四个方面:二维度

3、说、三维度说、四维度说、多维度说。总之,对心理资本结构的划 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也还未达成统一,这也是在心理资本结构研究上存在的主要 问题一。各学者观点的影响和其局限性在阅读了大量资料后,笔者认为每个学者提出的观点都有其重要影响以及一定的局 限性。比如说,戈德史密斯等人在 1997 年率先提出了心理资本的结构维度,他们认为心理 资本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自尊与控制点,并通过依靠这两个方面编制的心理资本量表 去测量人们的心理资本。这为后面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比如说学者 Judge,cole 等提出的心理资本结构维度中就包含自尊与控制点这两个维度。而且,戈德史密斯认为控 制点包括内控与

4、外控两个方面,这种内控与外控的划分对后面学者提出的乐观有很大影响: 乐观其实就是一种归因方式,分为内归因与外归因,这里的内归因就相当于内控,外归因 就相当于外控。当然戈德史密斯的观点也有其局限性,笔者认为其最大的局限性就是他提 出的自尊这一点。前面我们提到,Avolio 等提出了用“类状态”来形容心理资本,随着时代 的发展,这种观点的合理性逐步体现,学者也渐渐接受与支持它。而“自尊”是作为人格特 质的一部分,是在后天逐步培养起来的,是不易更改的。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具有 特质性的,这与现在说的心理资本是可以培养与改变的理论支点不相符合,这也是“自尊” 从心理资本结构维度中被去除的主要原因。

5、同样,在 Judge 与 cole 提出的心理资本结构维度中包含的“自尊”维度也未被后续学 者采纳,但他们提出的“自我效能感”这一维度却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与验证。Letcher 以 “大五人格”去测量人的心理资本也是有这样的局限性,人格是不易改变的,是具有“特质性” 的,而心理资本应该是可以测量、培养与改变的,应该具有“状态性”。现在学者都是以“状态性”或者“类状态性”去研究心理资本的结构,这些学者的研究 总体看来提到了四个维度:希望、乐观、自我效能与韧性。所以路桑斯就针对这四个维度 做的大量实证研究显示这四个维度都符合心理资本的所有要求,可以纳入到心理资本的结 构维度中去。他还提出了其他的一

6、些潜在的结构维度,所谓潜在的就是指有可能可以作为心理资本的结构维度之一,但还未被实际研究证实的,如幽默。由于路桑斯的四维度说的根源上其实是对前面研究者的大量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提炼, 并且他自己也对这几个维度进行了大量的佐证,所以他的四维度说可以说是现在的主流观 点。各国的学者也在积极探讨适用于本国的心理资本结构维度以及评定量表。如我国学 者田喜洲在中国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员工也是心理资本由自信、希望、乐 观和坚韧四个维度构成。曹鸣岐提出,中国的员工心理资本结构可以划分为:希望、乐观、 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韧性、公民组织行为。但是此划分结构并未有足够的实证研究的 支持,后续研究可以给

7、予实证。3.总结本文对心理资本的结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笔者认为,当今的心理资本结构得到 了实证研究支持。其次,虽然路桑斯的观点成为主流,但学术界仍未对心理资本的结构维 度达成一个明显的统一,分歧仍大量存在。最后,每一个观点都还有其明显的不足,我们 应该辩证地去对待这些观点,在使用这些理论也应该考虑到本土环境的实际情况。4.展望1.心理资本的新维度研究。路桑斯曾经提到过许多潜在的心理资本,如主观幸福感、 幽默等,未来的研究可用实证去证实这些理论。2.许多研究都是国外的研究结果,他们并没有结合跨文化的研究,而且也不是所有 研究都是得到了实证。希望后续学者能在文化的基础上去研究心理资本的结构维度,让其 维度能更加符合本土环境的实际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