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621881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在山那边基础训练题一、基础知识及应用(40 分)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9 分)凝成( )_ 幼稚( )_一瞬间( )_ 隐秘( )_痴想( )_ 攀上( )_2找一找下列句子中有没有错别字,如果有,请你改正过来并写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5分)A给我的幼想打了一个零分! ( )B今天啊,我竞没想到一颗从小漂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 )C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疑成的海。 ( )D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慢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 )3分别给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8 分)喧( )_ 诱( )_渲( )_ 透( )_棵( )_ 鼓( )_颗(

2、 )_ 澎( )_4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7 分)诗歌,是文学( )的一种,形式多样,多数 ( ),可以歌咏、朗诵。诗歌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 ),凝聚着作者强烈的 ( ),富于( ),语吾( ),有鲜明的( )。5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8 分)A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喧腾:_B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隐秘:_C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一瞬间:_D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_6下面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我常伏在窗口痴想B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C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D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 716 题(60 分)(一

3、)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7“痴想 ”与“幻想”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第一句中用“痴想 ”?(6 分)_8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5 分)_9“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中“铁青着脸” 是写山的颜色吗?为什么这么说?(6 分)_10“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这一句是什么意思?(5 分)(二)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竞没怎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是的,

4、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1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中的“种子” 指什么?为什么说是 “飘来的”?(7 分) _ _12“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中的“山顶” 为什么是“诱惑着我”的?(7 分)_ _13怎样理解“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这句话?(7 分)_ _ _14这节诗由个

5、人推及全体,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其中的过渡句是什么?(6 分) _ _ _15“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蕴含着怎样的感情?(5 分)_16这节诗包含着怎样的哲理?(6 分) _ _ _参考答案一、1凝成 nng:凝结;聚集 幼稚 zh:年纪小,头脑简单 一瞬间 shn:一眨眼的工夫 隐秘 yn:隐蔽,不显露 痴想 ch:着迷地想 攀上 pn:抓住或握住某物向上爬点拨:此题释义时要特别注意加点字的部首,如“凝成” 的 “凝”为“ 冫”,本指水冻结成冰,故“凝”为“凝结 ”意;“稚”中的“ 禾”指很小的苗,所以这里形容人年纪小;“ 瞬间”的“瞬” 为“目”表明与“眼” 相关,实际是一眨眼的工夫;“痴

6、想” 的“痴”为“ 广”,但不是指人有病,而是形容想的状态,所以应解释为“着迷 ”。2点拨:A 项中“ 幼想”中的“幼”应为“ 幻”,“ 幻想”指虚而不实的思想。B 项中“竞没想到”中的“竞”应为“竟”,表“竟然”的意思;“ 漂”应为“ 飘”,表示“随风动 ”的意思。C 项中“疑成” 应为“凝成”,表示“聚集”的意思。D 项中“慢湿” 应为“漫湿” ,因为是被海水打湿。3喧 xun 喧腾 诱 yu 诱惑 棵 k 一棵树 鼓 g 击豉渲 xun 渲染 透 tu 看透 颗 k 一颗星 澎 png 击湃点拨:“棵” 与“颗”同作量词,较易搞混,棵“多指植物株数”,“颗”多用于圆形或粒状物的个数。4诗

7、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多样,多数押韵,可以歌咏、朗诵。诗歌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变化,语言精练习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点拨:该题考的是对于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认识,了解相关的诗歌常识。5A喧腾:喧闹沸腾。 B隐秘:隐蔽,不显露。 C一瞬间:一刹那 D痴想:着迷地想。 点拨:释义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准确解释在此文句中的语境义。6D 点拔: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应读做“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一次又一次” 连读,极言失望的次数之多。二、(一)7“痴想”指着迷地想,“ 幻想”指虚假而不切实际的想法。 “痴想”用在这里表示对大海的热烈向往,不断追寻目标。点拨:一定把词语放在原诗中解释。8小的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法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是“隐秘” 的。点拨:答此题一定要抓住关键词“隐秘” 。9“铁青着脸 ”不是在写山的颜色。这是一种拟人的手法。 “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诗人用凝重的青色来比喻山关阻碍,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