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校级精品课 心理学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21496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校级精品课 心理学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精品校级精品课 心理学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精品校级精品课 心理学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精品校级精品课 心理学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精品校级精品课 心理学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校级精品课 心理学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校级精品课 心理学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L 印象形成的基本过程以及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归因过程的概念以及归因理论人际吸引的原因与人际关系的测量群体心理与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服从和影响服从的因素,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一节 印象形成和归因,第一节 印象形成和归因 一、什么是社会印象社会印象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并存储记忆中的认知对象的形象社会印象的对象范围广泛,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或体验 当谈及对他人的印象时,往往指对他人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印象 社会印象反映的是认知对象的总体特征一般把认知对象视为一个完整的对象,当认知对象是某个人时,这种倾向

2、性更为明显,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一节 印象形成和归因,(一)印象形成 印象形成是指个体在有限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关于某人广泛印象的过程 希的实验探讨不同信息在人的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所存在着的差异 有些信息在印象形成中十分重要,甚至能改变对他人的整体印象“核心品质”意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品质“热情”和“冷淡”会极大地改变被试对人的评价,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一节 印象形成和归因,(二) 印象形成的三种模式研究 印象形成模式主要包括: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1印象形成的加法模式印象形成时是遵循加法原则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的 2印象形成的平均模式印象形成是对信息进行平

3、均后形成的对他人的印象 3、印象形成的加权平均模式 不仅要考虑积极品质和消极品质以及各自的度量,还要考虑某些极端积极的和消极的品质在印象形成中的作用,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一节 印象形成和归因,(三)刻板印象 1什么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人群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刻板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刻板印象会导致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先入为主,贸然对他人做出判断,而这种判断并不一定准确和符合实际 2印象形成过程中的社会效应(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信息对印象形成起重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印象形成的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当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后,往往会根据这个印象对

4、他人的其它方面特征做出推论(3)投射倾向投射倾向是指由于个体所具有的某种特性,因而推断他人也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心理现象,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一节 印象形成和归因,二、归因理论 (一) 什么是归因 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推论的过程 归因理论是关于个体如何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和推论的阐述 归因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自己有意识加工进行的,并会为此花费较多时间 有些出乎意料的事情以及行为,更容易引起归因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会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归因倾向,称为归因风格,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一节 印象形成和归因,(二)归因理论 1 海德的归因理论个体是如何理解和推断发生在自

5、己周围事情的意义,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方法,了解人是如何接收社会信息和认识社会环境的 行为产生的原因或在于活动者本身,或在于环境,或者两者都有。前者包括动机、态度、能力及个人的努力程度等,称为内部原因源后者指活动者周围环境的氛围、例如奖惩、工作性质以及运气等,这些称为外部原因源,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一节 印象形成和归因,2琼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人在分析问题或社会事件时,总是倾向于寻找行为或事件的意义性 如果行为被观察者假定为是有意发生的或是故意行为,那么还要看行为者是否知道行为的结果,以及行为者是否具有进行这种行为的能力,只有当二者都具备时才能确定行为的有意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分析和指责他人

6、行为的意图 活动者和观察者在对同一种行为事件进行归因时存在明显差异活动者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观察者则倾向于把行为归因于活动者个人方面的因素,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一节 印象形成和归因,什么时候进行个人归因,什么时候进行环境归因或什么时候进行刺激归因,要看活动者、环境、刺激对象这三种信息的协变关系 第一种为“一致性信息”,主要是活动者的行为与多数人的行为是否一致 第二种为“区别性信息”,主要是活动者只对当前刺激对象产生了行为,还是对许多不同刺激对象也产生了行为 第三类为“一贯性信息”,是指活动者反应前后一致,不因时、因地发生变化,这时一贯性高 以上三类信息特征的组合不同,将导致对

7、行为归因的不同,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一节 印象形成和归因,3凯利的“方差分析模型” 由于信息不充足,以及人对周围环境认识的不完全,在归因时往往具有不稳定性 一旦出现归因不稳定状况,人总是寻找更多信息来证实自己的看法或促使事件的合理解释 第一类:属于活动者个人方面的原因,包括个体的个性、心境、态度、能力等 第二类:属于环境方面的原因,例如,个体所处的情境、他人的影响、社会团体所给予的压力等 第三类:属于行为对象或刺激对象方面的原因。对这三种归因,分别称为个人归因、环境归因和刺激归因,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一节 印象形成和归因,四、韦纳对归因理论的贡献 归因三维结构,这三个维度分别是部位

8、、稳定性和控制性部位是归因结构中的第一个维度,由内在外在原因维度构成,行为的成功或失败可归为个人原因和环境原因,是个体在归因时首先考虑的原因其所在的位置 稳定性是第二个维度 ,即使是相同的内在原因或外在原因还存在一个稳定或不稳定的问题 控制性是第三个维度,个人能否控制归因因素,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一节 印象形成和归因,参考阅读书目: 彭聃龄 主编普通心理学第14章第1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思考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社会印象? 2.印象形成三

9、种模式的具体观点是什么? 3.什么是归因?归因理论有哪些?,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二节 人际关系,第二节 人际关系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情感基础上形成的相互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与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心理上的关系 人际关系涉及到一个人和他人之间情感上的接纳和排斥,包括爱、喜欢、接纳、满意、尊重等积极情感,也包括怨恨、厌恶、不满、轻视、拒绝等消极情感,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二节 人际关系,根据基本需要是否满足,可以解释和预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表现形式,称为三维人际需要理论人们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需要如下:包容需要。指人们愿意与他人交往,并建立和维

10、持和谐关系的需要 控制需要。指人们在权力或权威基础上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需要 情感需要。指人们在情感基础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联系的需要 人满足以上三种基本需要的方式具有两种基本取向:一是主动表现,与他人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一是被动接受,期待他人与己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二节 人际关系,二、人际吸引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一种距离,心理距离越近,说明相互之间越具吸引力;心理距离越远,说明相互之间越没有吸引力 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程度是人际关系的具体反映,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悦纳的程度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发展成熟、个性健全完

11、善的必要前提,也是维持良好心身状态的必要基础,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二节 人际关系,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一)外貌外貌具有魅力的人交往,这是晕轮效应造成的认知偏差 (二)能力人的能力大小和他受欢迎的程度密切相关 (三)邻近邻近容易导致人际吸引。邻近不仅指居住上的接近,还包括在学习和工作场合上的接近 (四)相似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 (五)互补与自己互补的人相互交往而吸引 (六) 性格因素性格与人际吸引有着密切关系,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二节 人际关系,参考阅读书目: 彭聃龄 主编普通心理学第14章第1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

12、写 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思考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人际交往和人际吸引。 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人际交往的基本需要是什么? 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三节 群体心理,第三节 群体心理 一、群体概述 (一) 什么是群体 群体是指由若干个具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并在一起活动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 在某一群体中,组成该群体的个体在心理上或利益上具有一定联系,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特定的集合体,校级精品课 心 理 学 第三节 群体心理,群体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群体表现为一定人数的集合二,群体内成员之间存在持续的心理上或行为上的相互关系第三,群体成员存在着共同目标,并以此作为群体存在的心理基础第四,群体成员存在着某种整体观念和隶属观念第五,不同社会群体有其相应的行为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