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基地培育简介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213175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科基地培育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学科基地培育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学科基地培育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学科基地培育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学科基地培育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科基地培育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科基地培育简介(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绍兴一中学科基地培育情况简介,绍兴一中 沈初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超市 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舞台,分层式教学,发展性评价,自主式学习,创新性培养,2014上半年年已完成,软件建设,1完善培育学校课程建设规划(重点),2. 已开发5门以上优质选修课程(重点),3.已向新校区筹委会递交生物标配及创新实验室建设意见(规划),4.聘请外校专家进行选修课走班上课及学科基地软件及硬件设计,5.组织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积累一定成果,6.完成“翻转课堂”的应用规划,探究“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新应用。(重点),例1,例2,一、学科基地建设特色和亮点,例3,例4,7.多人次取得各级教科

2、研成果。,硬件建设,1.已部分完成相关生物类选修课程开发和植物组培实验室、数码实验室等所需的器材与耗材,共计58万6千元招标、采购;,2.建立竞赛专门辅导教室。,2014年底计划完成,1.反思前期工作,实践改进学科课程体系;,2.完善必修、选修课程体系,建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利用校园网平台建立在线学习系统;,3.建立新型生物学优质生培养模式,构建独立新型的课程培养体系,为走班制的分层教学做好基础。,软件建设,硬件建设,1.完善标配实验室构建;,2.完成植物组培实验室、数码实验室、“翻转课堂”视频制作室的建设;,3.结合校园花圃建设,建立生态实践基地;,4.将课程基地的建设与学生活动相结合

3、,开展“绿色联盟”等社团活动。,1.1 课程建构的思路,什么是绍兴一中的办学之魂?,“生”即是人,是高贵而普通的生命体,对学校而言它又特指正在学习的人,蕴含是可以发育成长的生命体;,“生”即滋长,从幼弱到茂繁,从枯瘦到蓬勃,生发,生长,生荣;,“生”还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汲取雨露,争得阳光,饱含活力,不屈不挠。,一中的生物教育应当使校园生态和谐、生意盎然,包括老师和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一中人生命蓬勃生机无限。,“为成人奠基,为成才导航,为成功助力”是绍兴一中生物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完善培育学校课程建设规划,1.1.1 课程目标,我们理想中的绍兴一中毕业生应该是这样的人:具有健全的人格,强

4、健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品格,清晰的人生规划,独立的生活能力,扎实的学科基础,开阔的知识视野,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创造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打下基础。,上述素养的培养成为我们整个课程结构设计的基石!,具体来讲,概括为三个层次的素养:,(1)强健体魄、美丽心灵具备“成人”的素养。,(2)丰富知识、掌握能力具备“成才”的素养。,(3)拥有智慧、学会创造 具备“成功”的素养。,1.1.2 课程结构,从“立人”的教育理念出发,立足于学生“成长”,在广义课程论的视野之下形成上图。,1.1.3 课程设置,(1)生物核心课程,学校打破生物必修课程和生物选修课程以及四大类选修课程的明确边界,整合为与“成人”素养、“

5、成才”素养、“成功”素养相对应的五类核心课程实践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交往性课程。,“成人”素养培养目标主要通过实践性课程来达成,“成才”素养培养目标主要通过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来达成,“成功”素养培养目标主要通过研究性课程和交往性课程来达成。,“成人”素养培养目标主要通过实践性课程来达成,“成才”素养培养目标主要通过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来达成,“成功”素养培养目标主要通过研究性课程和交往性课程来达成,(2) 生物校本选修课程(可选可会)开发开设,生物选修课程建设将以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为重点。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分为拓展、竞赛、基础、“元培”、经典、创新等六大系列;职业

6、技能类主要包括职业技术、生活技能、地方经济技术;兴趣特长类主要包括健身、艺术、健康教育、休闲生活;社会实践类主要包括校内外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等。,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分为拓展、竞赛、基础、“元培”、经典、创新等六大系列;,知拓,职业技能类主要包括职业技术、生活技能、地方经济技术,兴趣特长类主要包括健身、艺术、健康教育、休闲生活,社会实践类主要包括校内外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等,(3) 生物校本选修课程(必选应会)开发开设学校为明确学生发展的基础,按照学生德、智、体、美等全方面的发展需要提出了十大基本要求,即 “十个一”项目课程:,1.2 学校生物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1.2.1 夯实基础宽领域,多层次

7、,学校通过国家必修课程,尽量满足学生在各个模块领域的基本需求,通过基础系列、拓展系列、元培系列、竞赛系列等各层次选修课程的设置,保证各种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能在相应领域、相应层次的课程中得到最大收获,以此夯实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1.2.2 关注差异大视野,优特长,学校注重在选修课程的开发上融入全球视野,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在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为学生从广阔的学科领域中选择自己的兴趣点并以此优化自身特长,提供各种可能的帮助。,1.2.3 凸显自主重选择,扬个性,学校完全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给学生自主选课的充分自由,以兴趣为动力促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体验到求知的无限乐趣。学生更

8、可以通过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各色学生社团,挥洒青春热情,张扬独特个性。,1.2.4 追求卓越高品质,好人生,学校注重营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和环境,关注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与课程的文化浸润,养成“追求卓越”的品行;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与创新,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精神。学校努力做到每一门课程都在为每一位一中学子将来成为学科拔尖人才和社会优秀公民打下基础。这些在一中学习时养成的品行、精神,将让每一位一中学子都成为拥有成功事业和幸福的生活的人生赢家。,1.3 现在的学校课程建设规划的进一步完善(或思考。),(1)必修课程的教学,走班式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分层上,A类学生是学习基

9、础相对较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在教师帮助下掌握课本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类是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差,学习习惯有待改善,但潜力较大的成绩中等的学生,既能掌握课本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又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并能够积极向C类同学靠拢;,C类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均好,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高,基础知识扎实,整体素质较高的学生,既能掌握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学业水平考试能够达到优秀。,我们能否探讨出一条新路,即不走班的分层教学。,我们的探索方向是: 1.结合“翻转课堂”评价,在学生学习教学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后,利用尝试概念图、流程图、生物导图的建构对学

10、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检测出实际的心智水平、学习水平等,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分层,将不同水平的学生集中到一个学习小组,进行课堂交流。对预习产生的问题先组内解决,再组间交流,但作业的布置等仍按照不同水平学习要求布置。,2.探索新型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发展式的评价(适时调整原来的分层安排)。即在必修的国家课程教学中,我们结合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依据“最近发展区”原理,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提出不同教学目标,设计不同教法,重点排除学生的学习障碍,设计分层练习。,已开发的6门优秀选修课程分层联系(学生层次的定义如同上文)

11、,(2)选修课程的开发,归根结底,选修课的设置,就是为了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需要(必须走班)。A、B、C三个层次学生经过必修的国家课程学习,就一定程度表现出对生物学科的兴趣、爱好、专业倾向以及今后想继续研究的问题领域。,当然在选修课学习中,我们也应采取发展式评价,及时把握学生兴趣与认知的发展,给其选课和职业规划出谋划策。,A层次学生,自己只要能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学习即可;B层次学生,有志于报考大学生命科学类专业,即提高对选修的国家课程的学习需要;C层次学生,有志于做科学类研究,需提高创新研究水平。,完善新规划的核心:提出课程建设的亮点,返回,分层式教学,发展性评价,自主式学习,创新性培养,一、

12、课程性质,该课程属于兴趣特长类型,但难度和专业性都低于高校食品科学专业的课程,初步介绍了食品毒理学的概况、基础概念、常见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且通过参观活动、探究性实验活动让学生对食品检测和安全性评价有一个初步了解,关注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例1:食品毒理ABC(范捷) (特色),已入选绍兴市精品选修课程并推荐省网络选修课程评比,二、课程目标,1.通过理论学习,能简述食品毒理学的概念、任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发展趋势;解释毒理学相关的基础专业术语;认识到食品毒理学的价值并乐于学习。 2.通过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收集食品安全性问题的相关信息,了解食品中常见的毒性

13、物质;学会筛选、运用和分享信息;关注我国的食品安全性问题。 3.通过参观学习,能例举12种食品中常见毒性物质的检测方法;培养观察、沟通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4.通过探究性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了解毒理实验的一般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5.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三、课程内容,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食品毒理学概述第二节 我国食品毒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第一节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第二节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第三节 剂量量(质)反应关系第四节 表示毒性的常用参数 第三章 食品中常见的毒性物质第一节 动、植

14、物食物中的天然毒素第二节 食物中的微生物毒素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收集食品中常见毒性物质的相关资料,第三节 食物中的环境污染物第四节 食物中的兽药残留第五节 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有毒物质 学生活动:参观当地食品检测部门 第四章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化学分析法 学生活动:探究隔夜绿叶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第二节 生物学研究方法 学生活动:城市环城河水卤虫急性毒性试验,四、课时安排,五、课程实施情况介绍 (特色),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采用文字、照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录,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及时了解教学的效果以进行教学反思。,1. 学生参观绍兴市质量技术检测院的食品检测部门和国

15、家级黄酒检测中心的部分照片。,参观待检食品储藏室,观看工作人员工作,聆听专家介绍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观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运行,观摩黄酒智能感官实验室,参观植物转基因实验室,2. 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收集、介绍食品中毒物的相关资料(视频),以下是部分学生介绍的主题,3. 探究实验:卤虫的孵化跟踪以及绍兴市环城河的卤虫急性毒性检,24h,48h,72h,96h,卤虫各时期生长情况,部分水样测试点的卤虫毒性测试结果,统计结果: “好” 46份 “较好” 12份 “一般” 8份,六、评价方式: 教师评 小组互评 组内自评,返回,一、课程性质,该课程属于知识拓展类。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动物行为学的发展简史

16、,典型动物行为繁殖行为、通讯行为的案例分析和基础概念的介绍。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另外几种行为的概述。学生应用这些基础知识,搜寻相应的前沿研究的案例,并对此作出深入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做读书报告;学生选择典型动物例子,进行相关行为学研究。,例2:动物行为分析(卓铭阳) (特色),二、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掌握动物行为的概念、功能、产生的动机等,了解动物行为学发展的简要历史和代表性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繁殖行为和通讯行为案例的研究学习,在此基础上了解两者相应的理论知识,体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过程与理论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以上两个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相关典型动物行为的概念,并让学生搜寻相关研究实例并选择相应动物进行实际的动物行为研究,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应用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1知识性目标 (1)了解动物行为的概念、功能、产生的动机等。 (2)了解动物繁殖行为和通讯行为的基础知识,并进行案例分析 (3)了解典型动物行为的概念,进行科学研究2技能性目标 (1)尝试提高分析实际科学论文的能力 (2)认识典型动物行为,能判断相应动物行为的意义 (3)分析视频材料,构建动物行为谱3情感性目标 (1)学习动物的行为,理解动物的行为,从而形成更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2)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