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手抄报版面设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209552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版面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版面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版面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版面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广普通话手抄报版面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广普通话手抄报版面设计推广普通话手抄报版面设计一个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无穷的享受。 普通话是我国最美的语言!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广普通话手抄报版面设计,欢迎大家观看推广普通话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1普通话手抄报内容:普通话的由来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汉民族共同语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 ,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 。唐宋时期,人们写文章、作诗词非常注意使用“正音”(国家颁布的读音)。明清时期

2、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官话” 。民国时期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 。新中国成立后的汉民族共同语叫“普通话”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它作为我们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一方面,作为北方方言代表的北京话,数百年来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而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 “白话文运动”以后,作家们自觉地用普通话写作,涌现出一大批作为普通话书面语规范的典范作品。 “国语运动”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北方方言区自身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人口优势等客观条件奠定了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

3、的地位。推广普通话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2普通话手抄报内容:普通话语音特点汉语和其他地方言音系相比较,普通话音系比较简单,它的声母、韵母、声调,一般来说,比其他方言要少,因而比较容易掌握。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声母除舌尖后擦音 r、鼻音 n,m 、边音 l 外,无浊音。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另外,普通话没有声母的清浊对立,没有入声(音节尾唯闭塞音 p,t,k 及演化出的喉塞音?),尖团合流(不分尖团),声调较少,调式简单。另外有轻声和儿化韵。与印欧语系相比,普通话语音有鲜明的特点:1.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 4 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最多三个),如 huai(坏),但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即没有像英语 lightning(闪电)。俄语 (遇见)那样几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3.声调抑扬顿挫,富于音乐性。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听起来就像音乐一样动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