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2019作文训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207531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2019作文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生2019作文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生2019作文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生2019作文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生2019作文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2019作文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2019作文训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专题十六十六 作文基本能力作文基本能力训练训练1.(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2(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2、李清照)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3(2017天津卷)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

3、共识或分歧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2016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

4、装 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2“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审题立意的难度,考生因没有读懂题意而严重失分的情况依然存在。写作,第一步便是审题立意。考点一考点一 审题审题立意立意一、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

5、文(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作文,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新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使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指要按照“作文材料任务驱动”的要求来写作的材料作文。其实,任何材料作文都有这种粗浅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必须按照任务驱动的要

6、求,在所给的材料和角度中,比较、选择和权衡,在行文中体现思辨性。离开这些硬性的要求,不按照任务指令写作,就是偏题甚至跑题。这样的“任务驱动”有效地制止了宿构和套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与新材料作文比较区别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材料方向不同试题材料更钟情于“时事新闻” ,特别是引起媒体关注的热点新闻。材料时代感很强,体试题材料一般为寓言故事、哲理材料、名言警句、漫画图片,时事新闻等。试题材料取向多元,命题思想内容广泛,古今中外的素材都可以作为命题材料3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 2017年全国卷中的关键词“一带一路”“广场舞”“移动支付”等立意要求不同考生必须根据“任务指令”立意,而“角度”

7、往往受材料指向限制。如2017 年全国卷要求从12 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在叙述材料之后,对考生的写作要求一般是“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作文立意,只要立足于材料,选取任何一个点立意都是可以的材料作用不同试题材料往往是评述对象,整篇文章是在“就事论理” ,要求考生把试题材料说深论透,文章的起点与结点,试题中的材料的作用是引出作文的话题,考生的观点、看法等,考生利用材料确立文章中心之后,就可以淡化材料,甚至舍弃材料,专注于自己观点的论述,重在“借事论理”4都在材料(体现为人物或事件)上,重在“就事论理”对题外材料要求不同对待题外素材,强调引入素材与试题材料要紧密相关,即与试题材料相似或相对,并

8、且尽量是新鲜的对待题外素材,可以联想开去,旁征博引,只要与文章观点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能证明观点正确性的,都可以引入文章一、作文审题基本技法(一)提取关键词句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 ,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为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点。在材料作文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例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

9、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1)本题可用来提取的关键词句是哪一句?答:_(2)认真审题,你能根据材料确定哪些立意?答:_(3)请写出本题的最佳立意。5答:_(二)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和稳妥的审题立意的方法。如果能准确提炼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作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具体操作时,一般可分为三步: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组织观点句,并将其压缩成主谓宾完整的句子。【例 2】阅读

10、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1)请提炼这则材料的中心

11、。答:_(2)请写出本题的最佳立意。答:_【例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秋天,雁群为过冬而朝南方迁徙,沿途以“V”字队形飞行,当某一只大雁展翅拍打时,其他的大雁立刻跟进,整个雁群随之抬升。借着“V”字队形,整个雁群比每只大雁单飞时,至少增加了 71%的飞升能力。最重要的是,雁群从不会丢下队友不管,假如一只大雁因生病或受伤而脱队时,会有两只大雁脱队跟随它,并帮助和保护它,直到那只大雁能够独立飞行或死掉,它们才会飞走。(1)认真审题,你能根据材料确定哪些立意?答:_(2)请写出本题的最佳立意。答:_(四)析果论因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及结果,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

12、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从前有两个仙人,常到山上的一棵大树旁下围棋。一只猴子长年累月躲在树上观看,学到了一手高超的棋艺。后来,这只猴子下山找人挑战,结果没有一个人是它的对手。这个国家的国王知道后,想:全国这么多围棋高手,竟然战胜不了一只猴子。于是召集专门会议,研究战胜猴子的办法。此时,一位大臣自告奋勇,要求与猴子对弈。国王问他:“你有把握吗?”他说:“绝对有把握,但是,比赛桌上一定要放一盘水蜜桃。 ”比赛开始了,猴子与大臣执棋对弈,猴子总是盯着那盘鲜美诱人的水蜜桃,结果大臣赢得了比赛。(1)猴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答:_6(2)大臣为什么

13、会胜利?答:_(3)你能根据材料确定哪些立意?答:_(五)多向辐射法一般寓意类材料,其中的主人公会不止一个,如果试题没有限制,我们可以站在不同主人公的角度,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也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抓住每个陈述对象的关键语句或找出每个陈述对象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例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1)从学生的角度立意。答:_(2)从裁判的角度立意。答:_(3)综合材料内容立意。答:_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