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课上厕所怎么办(课堂教学案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207500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上课上厕所怎么办(课堂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生上课上厕所怎么办(课堂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生上课上厕所怎么办(课堂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上课上厕所怎么办(课堂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上课上厕所怎么办(课堂教学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案例 学生上课上厕所怎么办学生上课上厕所怎么办案例背景案例背景作为一名公派教师,我于 2014 年 9 月来到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匈中双语学校任教,所教的年级中包括刚上学的“小豆包”-一年级的学生。开学不久,我和同事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小孩子们特别喜欢在上课时间上厕所,有的甚至刚上课几分钟就请假,有的还要找同学陪同。可是学校的课间休息一般都在十五分钟左右,完全够上厕所的时间。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在特殊情况下,上课时间去上厕所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被允许的。但是上课上厕所的趋势蔓延势必会形成几个弊端。首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课间学校都是有老师在走廊里巡视的,照顾孩子们的安全。但上课期间,走廊里没

2、人,孩子们万一有个磕碰就不好了。其次,孩子上课时间上厕所,的确是会耽误一定的学习。最重要的是,一旦这种行为不被制止,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利用上课时间走出课堂,影响学习效率。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我跟同学们表明态度:上课上厕所不好。但还是有人上课要上厕所。我也不批评,只是在上厕所的同学走后,我给在课堂上的每个同学都发一个小粘贴,孩子们很高兴。而且当上厕所的同学回来后,他们还幸灾乐祸地炫耀。这样几天之后,孩子们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上课上厕所得不到奖励。于是,下课的时候他们都积极去上厕所了,课堂上不再出现因为贪玩而利用上课时间上厕所的事情了。案例启示案例启示上课上厕所是一件小事,如果严肃处理,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

3、感;如果听之任之,又无疑会形成课堂纪律上的恶性循环。清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守住原则、注意方法,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是老天真,也不是悦儿孙,为了对外汉语教学,我年近六旬,居然摇头摆尾学起了童谣,而且还朗诵加动作,收获了一片喜悦!我没想到给土耳其的高中生上汉语课,比给大学生要难,一个课堂 30 几个男女同学,要让他们都集中注意力,难度的确很大,特别是九年级的那个班,当我在黑板上板书,课堂节奏稍一放慢,下面学子自行其课堂教学案例 是,交头接耳,聊天清谈便瞬间弥散开来。如何让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汉语学习上来,背诵童谣是一个法宝,这是

4、我在听安卡拉大学的中国汉语自愿者肖老师的课时学到的一手,现场一用,果然奏效。那首童谣是这样的“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三只鸭,四只鸡/一群小鸟飞过去”。跟读,齐念,独读,背诵,层层递进。“一二三四”展示的是汉语简洁易学的一面,朗朗上口的童谣很容易引起大多数同学的兴趣,比较困难的是“鸟”“鸡”“鸭”,幸好他们学过“鸡蛋”,点明之后,很多人恍然大悟,于是先捉“鸡”,后宰“鸭”,余下的“小鸟”就小菜一碟了,你瞧瞧,半只“鸡鸭”就是“鸟”嘛。备新课时动足了脑筋,于是乘胜前进,将童谣的运用从被动使用转化为主动出击。进入偏旁部首的讲解,把一个“手”字,变成“提手旁”,然后在罗列他们学过的所有提手旁

5、的汉字,越发显得枯燥,课堂再度出现轻度骚乱,我早有准备,抛出了新的补充教材手指头“一个指头拉勾勾/两个指头捡豆豆/三个指头系扣扣/四个指头提兜兜/五个指头合一拢/攥成拳头有劲头/请你爱护你的手/保护十个手指头”。真是妙不可言:有节奏、有韵律、有动作,更重要的是有行行都潜伏着提手旁,我就是用这样的“一指禅功”力挽狂澜,成功地勾回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兴致勃勃的学生有的居然在第四遍跟读之后就能自己朗读了!这首童谣是网上获取的,作者署名“福建平和县幼儿园朱丽彬老师”,我想朱老师也许没有想到在遥远的土耳其,会有一位中国老先生带领着一大帮高中生在兴致勃勃地朗诵她写给小娃娃的大作。当然很对不起,我也对这首作品

6、动了一点手脚,把比较简单的“握”字取代了原来的“攥”字,后者的笔划实在太多,属于“外人不宜”。本来“兜兜”的出场也有些唐突,但无奈它在节奏、押韵和形象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动一发而伤全局,只好硬着头皮“提”着它招摇过堂了。至于打虎歌,我倒觉得它是水到渠成的,因为同学们已经在我换人民币的课文中学会“给您钱,请数数”了,所以这首童谣的关键字“数”就是亲切可人的老相识了。童谣中的老虎是这样被挨打的:“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到小老鼠/老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原作者不知是谁,我把原文中的“小松鼠”擅自改成“小老鼠”,一是考虑小松鼠可能是保护动物,不好乱打;二则好把“

7、老鼠”“老虎”和已经学过的“老师”“老人”串成一串冰糖葫芦,让众生系统地品尝“四老”成串的甜美,领会汉字组合的无穷奥妙。不要小看短短童谣,它在朗朗有声的齐诵里体现了汉语最原始的美感,拓展了粗习者对汉语认知的广度,潜移默化着诵者对汉语全面的语感,而且利人也利己,师生双赢:老夫我教老外高中生,本来就有青春焕发的豪迈,加上童谣助阵,这下可真的返老还童啦!澳洲趣味少儿汉语课堂教学一瞥以墨尔本翩丽艾森顿文法学校为例课堂教学案例 时间:2009-11-20 16:35作者:孙琳在国内对外汉语教学领域, 由于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绝大多数是成年人,使得少儿汉语课堂教学研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论述还很鲜见

8、。而海外汉语教学领域,少儿则是不可忽略的教学对象组成部分,在有些国家已成为主体,如澳大利亚。这种差异使得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海外少儿汉语教学实践中。现以翩丽艾森顿文法学校女生部四年级一堂汉语课为例,课时为 50 分钟,约有学生 20 名,年龄在910 岁之间。上课时所有学生面向教师席地而坐,没有固定的座位,教师可以十分随意地坐在桌子上。这节课要教给学生的是“袋鼠”。上课的前 5 分钟,教师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动物名称,如猫、狗、鱼等,每一个名称都有相对应的动作,教师做动作,让学生来说名称。有意思的是,在说出名称的同时,学生们都会做出相应的动作动作记忆与语音记忆结合在了一起。

9、过渡到“袋鼠”的学习也一样,教师会用一个特定的动作表示袋鼠,并且配以儿歌:“袋鼠袋鼠肚子大,肚里装个小娃娃。袋鼠袋鼠尾巴长,跑步跳远全靠它。”教师边说儿歌边表演动作,学生十分感兴趣地跟着做,即使不明白儿歌的含义,也可以根据动作猜出来。同时,因为不停地重复“袋鼠”这两个字,所以很容易就记住了语音信息。接下来的课堂活动是用剪刀剪下印在纸上的七巧板,按照老师给的样子拼出一只袋鼠,经老师检查合格以后,就可以把“袋鼠”贴在纸板上,再用彩笔涂上颜色。纸板上印有“袋鼠”两个汉字,学生在最后要仿照着写出“袋鼠”两个字,活动结束。整个过程里,学生只从听和模仿入手,并不系统掌握拼音和汉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

10、奖惩分明,对学生好的表现会及时肯定,不好的表现则及时提醒纠正。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奖是惩,都紧扣汉语教学的主题。例如,学生集体表现良好时,作为奖赏,教师给学生播放了“北京欢迎你”的 MTV, 其中的很多画面都以中国标志性的文化景观作为背景,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中国的直观印象。当有个别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时,教师使用的惩罚手段是让学生表演一个和中国或者汉语有关的小节目。许多学生都会提前做好准备,有一个学生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串十二生肖挂饰,教师趁机介绍了十二生肖,并复习了几种动物的汉语名称。50 分钟内,学生从视听说多渠道输入或者输出了“袋鼠”,还锻炼了动手能力,游戏式教学使汉语学习变得十分有趣味。游戏式的教学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习得基础汉字和汉语知识。这里的小孩子们都可以很流利地用汉语从一数到十,因为教师将数字编成了歌,每节课上课前学生们都要一起唱字母歌,并随老师一起做手势,久而久之,汉语数字的语音信息就牢牢印在学生的记忆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