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理论应用 租金抽取与配置效率 的权衡心理激励指导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203432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契约理论应用 租金抽取与配置效率 的权衡心理激励指导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契约理论应用 租金抽取与配置效率 的权衡心理激励指导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契约理论应用 租金抽取与配置效率 的权衡心理激励指导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契约理论应用 租金抽取与配置效率 的权衡心理激励指导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契约理论应用 租金抽取与配置效率 的权衡心理激励指导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契约理论应用 租金抽取与配置效率 的权衡心理激励指导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契约理论应用 租金抽取与配置效率 的权衡心理激励指导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叶民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激励理论逆向选择模型 租金抽取与配置效率的权衡,租金抽取与配置效率的权衡,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基本模型 第三节 完全信息下的最优契约 第四节 激励可行的契约 第五节 信息租金 第六节 委托人的最优规划问题 第七节 租金抽取与效率的权衡 第八节 不对称信息下的企业理论 第九节 不对称信息与边际成本定价 第十节 显示原理 第十一节 代理人更一般的效用函数 第十二节 事前与事后的参与约束 第十三节 承诺 第十四节 用于改进契约的信息性信号 第十五节 契约理论的应用,第十三节 承诺,上述设计的激励契约隐含满足下述两个假定:双方完全确保契约的执行双方没有对契约进行重新谈判

2、或修订 若这两个假设条件放松了,则情形又将如何?,第十三节 承诺,在前面的分析中,为了解决激励问题,我们隐含了这样一个假设:委托人能够承诺对租金进行合理分配以揭示代理人的信息,并且同样地为了减少代理人的信息租金使得最终的配置低于帕累托有效的水平。而实质上,这种隐含的承诺意味着司法部门可以完全确保契约的执行,并且不会出现双方对于契约进行事后的重新谈判或修订。但如果我们放松这两个假设,则情形又将如何? 1、对契约的重新谈判 2、违约,1、对契约的重新谈判,当代理人选择契约后,委托人有动机与低效率代理人谈判提高产量 达到 ,从而对交易结果作帕累托改进。但将要冒高效率代理人模仿低效率代理人的风险。因此

3、,存在重新谈判的可能性时,提高资源配置事后效率与加强事前的激励约束之间将出现两难的冲突。代理人选择无法更改(如 很难改变),则不存在重复谈判的可能性。,1、对契约的重新谈判,当委托人和代理人就事先签定的契约进行重新谈判时,委托人事前的承诺就是有限的。当然,谈判必须是自愿的,并且对双方都能带来好处,这一点应当与某一方单边毁约并且损害另一方利益的情形相区别。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将重新谈判的过程视为契约双方有能力对交易结果作帕累托改进,如果它是激励可行的。事实上,一旦委托人通过设计契约 使得两个类型代理人进行自选择并揭示出代理人的类型,委托人就可以建议重新谈判以改进他施加于低效率代理人的无效率产出水

4、平。重新谈判所得到的收益来自于将低效率类型的产出从 为了使低效率类型的代理人从中受益,委托人必须保证他的效用不低于谈判前的水平。通过设计 我们仍然可以将低效率代理人的效用置为零。然而,提高这种转移支付同样会使高效率类型代理人的激励相容约束难以满足,事实上,对于高效率代理人,此时就会更有积极性隐瞒自己的真实类型以获取较高的转移支付,因而均衡时,高效率代理人的类型显示就无法获得。所以当存在重新谈判的可能性时,提高资源配置事后效率与加强事前的激励约束之间就会出现一个两难冲突。在某些场合下,承诺执行一组契约可能并不是很困难的问题,例如,相应于某个产出水平q,企业(代理人)必须建立相应的生产能力。而此时

5、通过重新谈判以增加产量对于代理人而言就意味着增加投资扩充生产能力,由此带来的成本可能比增加产量所带来的收益更高,因而是不可行的。并且,承诺问题似乎与直接显示机制的设计相关,因为重新谈判发生在代理人显示了自己的类型之后,而在委托人确定目标产量之前。我们考虑一个简单的等价的间接机制,其中委托人提供给代理人相同的契约,但让代理人自己选择产出水平。这个备选机制并不要求委托人与代理人在事前进行通信,代理人被授权选择产出水平,并且,若这种选择是不可更改的,则不存在重新谈判的可能。而在真正的动态选择问题中,当双方的行动发生在不同的阶段,则承诺是否有效性就很成问题。,2、违约,委托人违约当委托人在代理人契约后

6、,能识别代理人类型时,委托人违约动机,把不完全信息契约转变为完全信息契约,有两类代理人均获零信息租金。但理性代理人预期违约可能性,就有说假话的积极性。 代理人违约当代理人面临事后的负效用时也有可能违约,这将迫使委托人考虑中期的参与约束。 在涉及双方多轮回合的签订契约时,上述的违约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2、违约,导致承诺不可信的第二个原因是委托人或代理人可能单方违约,因而契约中所规定的责任就会被取消。我们不妨考虑委托人单边违约的情形。事实上,一旦代理人通过选择委托人提供的契约而显示了自己的真实类型,则委托人在获知后就会提出一个完全信息的契约以抽取所有的信息租金,并且不会牺牲配置效率。当然,理性的

7、代理人应当预期到这种违约的可能性,并且这种预期会抵消代理人在一开始说真话的积极性。同样,当代理人面临一个事后的负的效用时也有可能毁约(第十二节第1点)。在这种情形下,代理人在事后违约的威胁迫使委托人考虑中期的参与约束。考虑到这种可能性,本章集中分析中期契约就是十分自然的。,第十四节 用于改进契约的信息性信号,委托人如何使用外生给定的信号以设计一个更好的契约。例如,委托人观察代理人的表现,或者选择一种监督方式等,这些都是委托人通过填补他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差距来达到改进契约的目的。 1、事后可验证的信号 2、事前不可验证的信号 3、关于类型好的或差的分布,1、事后可验证的信号,好消息 ,坏消息 ,

8、且且1-u1-u20,委托人可以设计一个完全信息水平下的最优契约,两类代理人的信息租金为零。,(如观察事后产量、产值、利润、企业价值),1、事后可验证的信号,假设委托人、代理人和法庭都在事后观察到了一个可验证的信号,它与相关。这个信号在代理人选择产量(或者在代理人向委托人显示自己的类型)之后被观察到,则契约可以同时以代理人的显示类型和观察到的信号为依据,因为后者提供了关于自然状态的有用的信息。下述分析验证了只要1-u1-u20,确实存在激励机制使高、低能力的代理人无法得到租金。这表明委托人可改进其契约。假设该信号只取两个值1和2,令其条件概率分别为: 注意到,若1=2=1/2,则此信号并不能提

9、示任何关于的信息;反之,则称1为好消息,因为它反映了代理人更有可能是高效率类型这样一个事实。同样,称2为坏消息,因为它表明代理人更有可能是低效率的。我们采用如下的记号表示事后的信息租金:,1、事后可验证的信号,类似地,用qij表示事后的产量。假设代理人在信号被揭示之前了解了自己的类型并选择了契约,则激励与参与约束必须用期望值的形式改写,两种类型的激励约束分别为:注意到,对于一个给定的产量计划qij,方程组(2.84)至(2.87)可以有许多个uij的解。当方程组主行列式非零时,我们可以找到一组事后的信息租金使得所有约束都是紧的(两期望参与约束取零值)。在此情形中,两种类型的代理人都无法得到租金

10、,并且任何的产量计划,尤其是完全信息下的最优产出水平都是可以实施的(满足q1j*q2j*)。而主行列式非零的条件为:重要的是,条件式(2.88)通常都能成立。只有当1=2=1/2时不能成立,但此时的信号因为不能揭示任何关于代理人类型的信息而变得毫无用处。,2、事前不可验证的信号,对于事前信号1和2,最优的契约仍然会向下扭曲当1=2=1/2时,当观察到了1, (关闭低效率代理人);当观察到了2, (委托人激励强度更高);,(如代理人契约前的资历、能力及社会评价),2、事前不可验证的信号,我们假设委托人的信息结构同上,但此时委托人在事前所获得的关于的信号是不可验证的。在提供一个激励契约前,委托人使

11、用贝叶斯规则推断代理人类型的条件概率分布,即:此时,对于信号1和2,最优的契约仍然会使得低效率代理人的产量 向下扭曲,及依式(2.89)、(2.90),即: 而当1=2=1/2时,我们可以将视作该信号所含信息量的指标。当委托人观察到了1后,他会认为代理人是高效率类型的可能性较大,此时,他会较大程度地减少 以减少高效率代理人的信息租金。式(2.91)表明,与不存在信号情形相比,此时的激励强度减弱,因为尤其是当足够大时,委托人会在观察到信号1后关闭低效率的企业。只有当无须付给高效率代理人信息租金时,委托人才会提供一个足够强的激励契约。另一方面,当观察到信号2后,由于推断出代理人是高效率的可能性较小

12、,则与无信号情形相比,委托人必须支付更多的信息租金,因为 此时激励强度更高。,3、关于类型好的或差的分布(v,1-v),,随v提高, 下降(即分布越好,给高效率代理人的激励 会递减。) 委托人的期望剩余:满足 (即委托人的期望剩余随v增加而提高),3、关于类型好的或差的分布,从前面两个小节的分析可见,委托人可以从信息结构的改进中受益。更为一般地,在本章的模型中,我们希望知道在一个逆向选择的框架中,委托人和代理人如何对信息结构的好坏排序。我们称分布 比另一个分布(v,1-v)更好当且仅当 此时,委托人的期望效用更高。事实上,我们可以定义(委托人的期望剩余)期望效用为:其中,我们令V和 的函数。

13、使用包络引理,我们得:从而得式(2.94)是严格正的,这表明V(v)是v的增函数。,3、关于类型好的或差的分布,高效率类型的租金 在分布较好时就会较低。事实上,对式(2.29)求导,即对 是v的减函数,因而当分布变得较好时,激励就会递减。并且,由于预期代理人更有可能是高效率类型,将会导致委托人采用新的权衡以减少信息租金,即以牺牲配置效率换取租金节省。对于代理人的事前租金 我们有:其中右边第一项为正,第二项为负。因而,对于充分小的,当分布变得更好时,期望租金就会增加,但当较大时,结果就会相反。注意到,如果当v变得较大时委托人会关闭低效率企业(即随v, ),则期望租金也就必然下降。最有意思的结论是

14、,对于较小的,委托人和代理人都会从个更好的分布中获益,因而在选择信息结构时双方并不存在利益冲突。显然,由式(2.29)可见,,第十五节 契约理论的应用,下述分析我们用逆向选择模型代替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标准分析框架,从而将验证逆向选择模型的创新之处。1、规制 2、垄断者的非线性定价 3、质量与价格区分 4、金融契约 5、劳动契约(委托人为工会组织,代理人为企业),1、规制,在规制理论中,我们假定政府为委托人,代理人为垄断厂商。在巴隆和迈耶森(BaronMyerson,1982)规制模型中,委托人是个规制者,他将最大化的目标函数是消费者剩余S(q)-t和被规制的垄断企业的利润U=t-q的加权平均,其

15、中赋予后者的权重1。因而委托人的目标函数可以写为V=S(q)-q-(1-)U。由于1,给予企业一定的租金会带来社会福利损失。在激励和参与约束的双重限制下最大化期望的社会福利导致 (高效率代理人产出水平没有扭曲)以及 (低效率代理人产出水平向下扭曲),其中 由下式定义:,1、规制,式(2.97)的推导:由式(2.97)可见,当1, 这表明较大的值将会减小产量的扭曲,因为当增加时,消费者的利益在总的社会福利中的重要性就会减弱(这是因为V=S(q)-q-(1-)u=S(q)-q-(1-)(t-q)=(1-)(S(q)-t)+(S(q)-q)=(1-)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若1,则企业的租金就不再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此时规制者就可以实施有效的配置。,1、规制,完全信息下的规制图2.7 完全信息下的政府规制 政府的规制:低成本垄断厂商的配置 高成本垄断厂商的配置 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低成本垄断厂商有动机模仿高成本垄断厂商,以获得图2.7阴影的面积,即 为此,政府可使高成本垄断厂商(即低效率代理人)产出水平向下扭曲,即由 可降低低成本垄断厂商获得的信息租金 以诱使高效率代理人说实话。 上例中的规制,以权重1,赋予高效率代理人(低成本垄断者)的租金为 则将随着1, 而当=1,规制者就可以实施有效的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