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草在养殖业的应用前景(2)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202415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饲草在养殖业的应用前景(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饲草在养殖业的应用前景(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饲草在养殖业的应用前景(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饲草在养殖业的应用前景(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饲草在养殖业的应用前景(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饲草在养殖业的应用前景(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饲草在养殖业的应用前景(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饲草在养殖业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畜牧健康养殖中心主任 印遇龙 院士2018 年 8 月 12 日 兰考,提 纲 一、种草养畜是最佳种养结合模式二、牧草产业发展前景 三、饲草的开发利用,一、种草养畜是最佳种养结合模式,1、生态循环农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农业部拟建300个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单个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投入控制在1000万元左右(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比例高的省份可适当降低中央财政资金投入规模,全部财政资金投入控制在1500万元左右)。 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成后,要提高区域范围内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农业废弃物“零排放”和“全消纳”;区域内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得到有效控制

2、,努力实现“零”增长;粪污、秸秆、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等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产品实现增值10%以上,农民增收10%以上。,2017年6月27日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会议在湖南长沙市召开。,种养结合既能有效根治我国农业化肥等过量施用所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还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牧产品产量和质量,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拓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空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结合,将养殖场液体废弃物进行厌氧发酵或多级氧化塘处理后,应用于蔬菜、果园、茶园、林木、大田作物等生产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极大地节约成本,增加产出,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构建绿色可持续经济新

3、模式。,未来种养结合将会结合大数据平台建设与现代电子商务等商业模式,实现原位消纳农业废弃物引起的农村环境污染,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与青山绿水美丽乡村的建设。 除此以外,为了更好地解决人畜争粮,食品安全等问题,“要以粮带草,用优质牧草,取代玉米、大豆和小麦等这些粮食,让禽畜重新吃回第一植物链,重造人类自然生态下的安全食物链。”,2、种养结合难以实施的原因,农牧脱节是影响种养结合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种植业施用粪肥,其中的微生物污染、抗生素残留、重金属污染等对农产品形成巨大的潜在质量安全危害。为了减少畜禽养殖场粪污施用到农田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需从饲料源头控制氮、磷的排放量、重金属元素的添加

4、量、抗生素的使用量。利用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技术参数及规范,污染治理科技支撑较弱。种植业生产防治虫害使用化学农药是种养结合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长期以来,种植业和养殖业互不相干,以致出现畜禽养殖成了面源污染、作物种植面临有机肥短缺的现象。只有在养殖业与种植业在同一个团队的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下,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才能真正做到种养结合。,3、种草养畜是最好的种养结合模式,(1)种草养畜保证了种植和养殖安全生产需求:其它的种植项目,秸秆仅是副产品,农药使用方案不会按养殖业的要求办,秸秆农药残留问题难以控制,对规模化养殖存在巨大隐患。而种植饲草必须按养殖业的需求,保证

5、了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霉菌毒素含量大幅度降低。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从源头饲料污染排放量控制(重金属、抗生素、病源微生物、消毒剂及氮磷),保证了种植出生态农产品的需求。以饲草畜牧一体化为突破口,更易打通种养结合通道,提升种养结合水平。,(2)种草养畜模式便于粪污的持续性消纳:一般作物的季节性强,收割期窗口小,能够施肥的时段很有限,而畜禽粪污的消纳是需要常年进行,这也是种植业消纳粪污有限的原因之一。多年生牧草一年可以收割几茬,如果收割时间安排好,5-10月份可以连续收割、连续施肥,保证了粪污的持续性消纳。,4、实施饲草畜牧一体化生态农业工程的意义,(1)草畜一体化可同时解决农业面临的两大污染问

6、题:实施草畜一体化生态农业工程,既不产生秸秆,又消纳了养殖粪污,可同时解决农业面临的两大污染问题。 (2)可促进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每亩全株青贮玉米提供给牛羊的有效能量和有效蛋白均可增加40%左右,有利于提高草食动物养殖生产效率,带动秸秆等资源循环利用,同步提高种植和养殖两个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3)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中原地区如果采用三种三收模式种植专用的青贮玉米可增加饲料当量一倍左右,相当于提高一倍的土地利用效率,既减少玉米等能量饲料种植的耕地需求,又减少豆粕等蛋白饲料的进口依赖,通过藏粮于草的途径可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二、牧草产业发展前景,1、未来草产业发展趋势 (1)培

7、育形成合理、健全、平衡的草产业商品生产区域; (2)促进养殖业向草商品区转移,实现草畜一体化融合; (3)商品草生产实现区域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商务电子化; (4)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解决一批行业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5)形成一支能打硬仗,能参与国际开发的产业大军。,2、牧草产业市场空间,饲草站的市场空间很大,到2020年,河南全省发展粮改饲500万亩,2025年全省粮改饲面积将达到1000万亩。 未来我国以全株青贮玉米为主的饲草将有1亿亩的需求。也即使说,给饲草产业提供了几千个饲草站的市场空间。 未来养猪业对饲草的应用将超过传统概念上草食动物的需求。,3、饲草绿色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农业农村部关

8、于印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草畜配套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豆科牧草根瘤菌高效接种与长效管理技术、优质高产牧草混播组合筛选技术、产草量和放牧牲畜体尺信息自动采集技术、互联网+种养一体生产信息化管理技术。 种养一体资源配置与设施布局技术、牧草低营养损耗收获加工储存技术、饲草型全混日粮调制技术、不同饲草粪肥化肥复合配方施肥技术。 饲草与农副产品混合青贮技术、不同年龄畜群饲草料配方技术、牛羊分群放牧管理设施与配套技术、草畜生产经营关键参数监测与调控技术。,种养加一体化循环技术模式 养殖废弃物肥料化与农田统筹消纳技术、规模养殖废弃物无害化高值化开发利用技术、秸秆高效收集饲料化利用技术、

9、人工草场建设与环境友好型牛羊优质高效养殖技术等。 主要作物和畜禽的种养加一体化模式、优势产区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种产加销结合技术模式、多功能农业技术模式。 规模化种养结合模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模式、牧草作物牛羊种养模式。,三、加大饲草的开发利用,我国饲料产业发展和原料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饲料原料资源缺乏,尤其是蛋白质原料。中国大豆进口量逐年上升,饲用豆粕70%80%依赖进口。 我国每年用来生产饲料的粮食占粮食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造成“人畜争粮”的局面,而长期过量施用肥料,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大宗非粮型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战略研究,围绕如何破解“人畜争粮”这一难题进行了系

10、列研究。,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饲料粮、饲草资源日益紧缺等瓶颈问题,饲草料资源最突出的问题是饲料粮紧缺,尤其是蛋白饲料严重紧缺。饲料粮短缺,饲用植物可补充。 我国非粮型饲料资源的来源广、种类多、总量大,仅我国饲料原料目录中就记载了7大类80种非粮能量饲料原料,此外非粮型饲料资源富含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因此,非粮饲料代替部分常规饲料,可补充动物所需营养素和功能成分,降低饲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广阔发展前景。,1、加大农副资源饲料化与高效利用,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和酶制剂预处理技术,加大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利用,提升动物饲粮品质。吸引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支持大型专

11、业化饲草公司对农作物秸秆、糟渣类、草腐菌菌渣等农副产品进行饲料化利用的研发力度,通过大规模商业化运作为养殖业提供价格低廉的饲草料。发展大型的饲草裹包青贮企业,研发推广新的种植模式,通过种植收贮季节的调整和跨区域联合收贮,降低收贮成本,生产适宜大规模商业化运作的饲草产品,为不同畜种养殖提供质优价廉的饲草料供应。,2、加大木本饲草料的开发利用力度,许多木本饲草料的生物质产量和饲料性价比高于苜蓿。木本饲草料含有丰富的常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大量的天然促生长因子、植物抗菌素及其它一些未知的生物活性因子,是一种很好的有机生态天然饲草料。木本饲草料种植地域广,在贫瘠山地、轻微盐碱地等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开发

12、利用木本饲草料能够促进我国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为广辟饲料资源而增加新的途径。我国有丰富的树木资源,其中针叶树、阔叶树和小灌木等100多种树木的枝叶能用来饲喂畜禽。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加工工艺的改善,木本饲料能够加工生产成颗粒饲料、裹包青贮、发酵饲料,甚至液体饲料,这使木本饲料为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生产所利用成为可能。,饲料桑、杂交构树喂饲牛、羊、猪、兔等草食动物和家禽,不仅能够提高畜禽的免疫能力,还能生产有机功能型畜产品。市场需求很大,尤其是养猪业对饲草的需求。用构树喂养出来的猪肉质纯正,味道鲜美,猪肉售价也高。 用钙含量较高的苋菜可代替母猪料中40%50%的石粉,能有效减少粪便中重金属含量;利用

13、牧草代替硫酸钠能使改善猪的便秘状况。此外,木本饲料中还含有可以替代化学药物和添加剂的生物成分。,新型的木本饲料加工包括青贮、微贮、混贮,深度发酵,干粉及颗粒。 木本饲草料原料加工利用种存在的问题: 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 幼芽、嫩枝、花序、果实均可能引起中毒; 缺乏专用的收割、加工机械。,饲料桑的机械化加工,饲料桑喂猪效果,如桑叶营养成分与苜蓿相仿,含量比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高不少,且桑叶对畜禽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无采食障碍。如能开展饲用植物饲草在不同阶段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并进行示范推广,可初步打造饲用植物生态猪产业链。,3、探索草腐菌菌渣饲料化利用途径,进行草腐菌菌渣的饲料化利用,既可减少菌渣

14、对环境的污染,又可降低养殖成本,同时还可生产出优质的肉、蛋、奶。,草腐菌菌渣,4、建设沿河滩区饲料桑产业带,在沿河滩区建立以饲料桑为主的饲草产业带,以规模化种植饲料桑取代农户无序种植,消除无序种植施肥用药和秸秆腐烂造成的污染,消除因自然生长的杂草腐烂对水体的污染。饲料桑对沿河低滩区的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净化滩区水质发挥着重要作用。,饲料 蛋白 桑,5、杂交构树饲草化利用,可利用杂交构树列入国家精准扶贫工程的契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连片区域大规模种植杂交构树,通过制作裹包青贮、粉剂颗粒、深度发酵产品,进行杂交构树的商业化运作;通过使用扶贫资金扶持贫困山区的农户利用荒山荒坡种植构树。,杂交构树,杂交构树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方面的优势比较,构树本身抗病力强,收割期短,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农药。 一般作物的季节性强,收割期窗口小,能够施肥的时段很有限,而畜禽粪污的消纳是需要常年进行,这也是种植业消纳粪污有限的原因之一。构树一年可以收割几茬,如果收割时间安排好,5-10月份可以连续施肥,保证了粪污的持续性消纳。 构树根系发达,与其它植物相比,具有强大的消纳畜禽粪污能力,并且不会被熟化前的粪污损害。构建种养结合模式时,尤其是规模不大的养殖场,就近种植构树消纳畜禽粪污,粪污经过简单处理即可施到田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