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感管理制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20101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院感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医院院感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医院院感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医院院感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医院院感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院感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院感管理制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院感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监控组织。 2、医院感染委员会应每季度召开一次,听取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研究协调和解决有 关医院感染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问题随时召开。 3、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全院控制医院感染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管理制度,并组 织实施。 4、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环境卫生、微生物污染、消毒灭菌、污水处理等进行抽样调 查与检测,定期进行院内感染发病率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 5、定期对全院各科消毒隔离情况进行督查。 6、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 7、定期对全院使用的消毒灭菌药械、

2、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进行监督管理。 8、认真做好全院院感监测工作,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发生,做到监测与控制相结合。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在院感办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对住院病人实施监控,监控率 达 100%,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上报,医院感染漏报率20%,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5%,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患者的安置原则是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 染病人单独安置。 四、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遇污染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每日 2 次,遇 污染时即刻清扫和消毒

3、。 五、病人被服应保持清洁,每周更换不少于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被褥、枕芯、床 垫定期清洁、消毒,污染后及时更换消毒,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污染被服。 六、病床湿式清扫,每天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湿抹一次,一桌一 抹布,用后消毒,遇有污染的物体表面及时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 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七、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入性诊疗用物,均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 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干燥保存。餐具、便器、痰缸等一人一用一 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八、治疗室、配餐间、办公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抹布,拖把标记 明确,分开清洗,悬

4、挂晾干,使用后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九、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 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或消毒。 十、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 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采血点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布局合理,内部划分为清洁区, 、半清洁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和血液治 疗室等应设在清洁区,办公区设在半清洁区,实验室和处置室应设在污染区。 二、血液及血液成分应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应。 三、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 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四、采集患者自体血

5、、储存血液和治疗性血液成分置换术应在类环境中进行,并配 备有相应的隔离设施,感染病人自体采集的血液应隔离储存,并设明显标志。 五、保持环境清洁,台面、地面、桌面每日清洁 2 次,被血液污染应及时用高效消毒 剂处理。 六、储血设备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每周清洁消毒 1 次,每月对冰箱内壁进 行生物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和霉菌。 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血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八、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并建立定期体验制度,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 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九、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认真做好医

6、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 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产房、母婴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产房:在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基础上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产房相对独立,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应与母婴同室相邻近,便于管理。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标志明确,人流、物流各行其道, 避免交叉。无菌区内设置正常分娩、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清洁区内设置刷手间、 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污染区内设置更衣室、产妇接诊区、污物间、卫 生间、车辆转换处。 3、刷手间应临近分娩室,水龙头采用非手触式,配备流动水等手卫生设施,洗手刷、 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助产人员按外科刷手法刷手

7、。 4、分娩室最多设两张产床,每张产床使用面积不少于 16 平方米。室内墙壁、天花板、 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洁和消毒。 5、配备空气消毒装置,每天 2 次对空气、地面、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或消毒,地面湿 式清扫,产妇分娩后及时清洁地面、台面和仪器表面等,遇有血、体液污染,必须立即消 毒。 6、凡进入产房人员必须先洗手、更衣、换鞋。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 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要求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尽可能 使用一次性物品。 7、新生儿使用的吸痰管等,应一婴一用一灭菌,吸痰用生理盐水一婴一瓶,不得共用。8、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

8、分类、收集、转运、交接、 登记等工作。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急诊产妇的胎盘应按医疗废物处置。 二、母婴同室:在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基础上应达到以下要求: 1、每张产妇床位的使用面积和每张婴儿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得少于规定标准。 2、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均应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 应暂停哺乳。 3、患有皮肤化脓及其它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4、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 双消毒。 5、婴儿沐浴室的温度应保持在 25,婴儿所用眼药水、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

9、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 6、感染婴儿使用一次性尿布,用后焚烧,其它物品如衣物等应及时清洗、消毒处理。 母婴出院后,其床单元、保温箱等应彻底清洁、消毒。 7、严格探视陪住制度,控制探视人数、探视者、陪客应穿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 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措施临床科室应根据检验科报告结果,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科室 负责人负责落实病区内 MDRO 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监控医师和护士具体执行: 1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 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

10、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 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 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控制无关人员进入。 3进行床边隔离时,在病历卡和床头卡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 属采取床边隔离措施,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将 MDRO 感染病人的 诊疗护理操作安排在最后。 4应尽量减少与感染者或定植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病人者为 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5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

11、用的基 本原则,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6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 置导尿、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7手卫生是接触传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 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 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前后、摘手套后等应按六步法洗手或快速手消毒。 8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 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与病人或其环境有大面积接触或病人有大便失禁等情况 时

12、,需要加穿隔离衣。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医务人员还 应戴上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 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9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 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心电图、拍片)等,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擦拭消毒。 (1000mgL 含氯消毒剂) 10对患者附近的环境、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 擦拭消毒,抹布、拖布必须专病房使用,使用后必须消毒处理。 11锐器放置在锐器盒中,其余医疗废物均放置在黄色垃圾中按医疗废物处置。 12如病人需要离开隔离室进

13、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该诊疗单位,以便他们 做好准确,防止感染扩散。在把该病人转送其他科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收科室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同 样应该依据以上方法进行清洁消毒 。 13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 3 个标本(每次间隔24 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 解除隔离。感染科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感染科病房的设置应相对独立,远离普通病房和生活区,病人在指定区域内活动, 不得互串病房或随意外出。 2、内部严格“三区” 、 “两通道” ,不同区域之间必设“缓冲间” ,且应标识明确。 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不同传染病人应分开安

14、置,同类病人每间病室不超过 2 人, 床间距不少于 1、1 米,疑似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单独隔 离。 4、隔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入口应设缓冲间,病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设独立 卫生间,并根据病源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每一病室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 均应立即清洗消毒,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6、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病区产生的生活垃 圾均视为医疗垃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中,进行有效封口后由专人密闭运送,严格做好医 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

15、登记等工作。 7、保持病室清洁卫生,加强通风,常规每天 2 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表面等进行 清洁和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8、严格陪客、探视制度管理,一般情况下不设陪客、探视。必须留陪时,应由床位医 师签署书面“同意”意见。感染性疾病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对呼吸道发热、肝病和肠道疾病患者设置独立的诊室、治疗室、卫生间、隔离 观察室。 2、各区应配备必要的医疗、防护设备和手卫生设施,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 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必要时戴手套。 3、安排专人负责做好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报 告传染病,并规范记录内容。 4、根据病源体

16、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 罩。严格执行各种隔离制度。 5、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加强诊室通风,常规每天 2 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表面等 进行清洁和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6、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处置医疗废物。检验科及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本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个人防护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落实。 2、布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专门的清洗消毒间并有明显的标志,临床微 生物室/实验室应设置门禁开关,入口处有生物危险标志,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每个工作区设有流动水和非手触式洗手设备、手消毒用品,操作完毕后及时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需配备生物安全柜、蒸汽回收型高压消毒锅, 对源于病人的原始标本如痰液等进行涂片或接种平板等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生 物安全柜安置位置符合要求。 4、无菌间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洁、消毒 2 次,紫外线定期空气消毒并记录。 5、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