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专题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_第一部分 模块五 中国现代篇 第一步 专题十三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197044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专题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_第一部分 模块五 中国现代篇 第一步 专题十三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优化(专题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_第一部分 模块五 中国现代篇 第一步 专题十三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优化(专题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_第一部分 模块五 中国现代篇 第一步 专题十三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优化(专题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_第一部分 模块五 中国现代篇 第一步 专题十三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优化(专题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_第一部分 模块五 中国现代篇 第一步 专题十三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专题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_第一部分 模块五 中国现代篇 第一步 专题十三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专题史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_第一部分 模块五 中国现代篇 第一步 专题十三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步 专题优化 专题十三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模块五 中国现代篇,考纲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 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 建设 (5)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6)新中国建立初期 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中国恢复在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 (8)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9)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模块五 中国现代篇,1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

2、度。(2)“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3)新时期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基本确立。 2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实现祖国统一 奠定了理论基础;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丰富了“一国两 制”的理论和实践,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指出了光明的前景。,模块五 中国现代篇,主线归纳,3外交:建国初期出现第一次建交热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并开展新型区域合作。,模块五 中国现代篇,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建立: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_,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

3、立。 (2)地位:是我国的_。 (3)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制度的基础,体现了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宪法,根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建立了中 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2)发展: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_” 的方针。 (3)职能 建国初期,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954年一届人大后,政协作为_组 织继续存在,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 (4)作用: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 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长期共存,互相

4、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前提:各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_和共同繁荣。 (3)依据: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_。 (4)作用 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的实现。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产生了深远影响。,民族团结,基本政治制度,1“文化大革命” (1)原因 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_。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 (2)表现: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刘少奇冤案。,“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5、及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四大成就,以阶级斗争为纲,2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四大成就 (1)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重要法律,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_”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被正式写入宪法。 (4)基层民主选举:村委会、居委会干部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自治不断扩展。,依法治国,1“一国两制”的内涵及实践 (1)内涵: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陆实行_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2)实践:1997年_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香港,2台湾问题 (

6、1)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两岸关系发展: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针。1987年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_”。1993年“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史上重大突破。,九二共识,(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首先在香港、澳门问题上进行了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充分验证了这一理论的可行性。(2)“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细微点拨,1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奠基时期) (1)新中国成

7、立初期的外交方针:“_”“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_;是我国处理国家之间、参与外交国际事务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新中国外交局面奠定了基础;在国际上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另起炉灶,成熟,(3)重大外交活动:1950年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4月参加万隆会议, “_”方针的提出,促成会议的圆满成功。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拓展时期) (1)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8、恢复。 (2)_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3)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求同存异,1972,3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创新时期)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全球化的 发展。 (2)奉行_的外交政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3)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4)积极发挥在_和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从本质上看都是国内政策的延 续,它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环境。,不结盟,联合国,考向一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特征与影响,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A,定位知识: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9、。 关键点拨:解答本题注意两点:一是时间1953年6月,二是妇女拥有选举权。 解析 人民民主原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民主权利,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材料中妇女拥有选举权说明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是在1954年,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政治协商制度,故C项排除。D项出现在改革开放后,排除。,解题思路,从发展演变的角度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

10、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2)参照、,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的整理和陈述。,定位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关键点拨:解题关键是准确完整地把握材料信息,通过对内容的解读整理归纳相关内容。 解析 首先弄清楚、分别是以哪次重要会议为主线,围绕其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等进行整理的,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整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内

11、容及意义即可。,解题思路,答案 (2)1949年9月,解放战争胜利在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完成了建国使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政协章程,政协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特色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在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把人民主权原则与中

12、国实际相结 合的产物。它体现了国家的性质,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人 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 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 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议政是这 一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深化必备,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有效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 政治制度。它的基本特点是中央政府领导下,在各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利,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1“这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 人民大团结在组织

13、上完全形成。”材料中的“这”是指 ( ) A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B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C,解析: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同时也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爱国统一战线形成,故选C项。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还未实现民族独立,故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与爱国统一战线的完全形成无关,故B项错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与爱国统一战线的完全形成无关,故D项错误。,2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1957年8月3日,国务院

14、正式公布 “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 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 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材料说明了( ) A国务院当年的规定缺乏法律依据 B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D劳教制度的制定与废除体现了时代的要求,D,解析:法律法规因时而变,“1957年8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2013年12月依法废止”,体现了不同时代的要求不同,故选D项。“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说明国务院的规定有法律依据,故A项错误;材料仅是一部劳动教养法律的废立,不能体现依法治国为法制建设的核心,故B项错 误;材料未涉

15、及“市场经济发展”,两者无逻辑关联,故C项错误。,考向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70年代外交政策的变化及成就,从国际政治格局的角度考查冷战局面下中国的外交成就,B,定位知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关键点拨:紧扣材料三个时间关键点,梳理中英外交关系的发展历程。 解析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 的,中英双边关系的不断改善归根结底是由两国的现实需要决定的,故选B项。A、C两项对中英双边关系的 改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故排除。中英两国的关系虽然不断改善,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与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并没有消失,故D项错误。,解题思路,从国

16、际背景角度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D,定位知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关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特征准确理解材料。紧 扣题干中“投票的结果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 法”等信息。 解析 根据“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可以判断,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冷战”政 策是由美国发 起的针 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 仅仅针对中国,中 国成功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能体现西方“冷战”政策的彻底破产,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在1979年,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表述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