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攻击性行为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195011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攻击性行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儿童攻击性行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儿童攻击性行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儿童攻击性行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儿童攻击性行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攻击性行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攻击性行为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八小组,攻击性行为,一、攻击性行为的起源,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四、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规律,五、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措施,六、研究攻击性行为的意义,七、课题研究小组总结,1.定义 心理学把攻击性定义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性行为,但幼儿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它一般表现为打人、骂人、推

2、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一、攻击性行为的起源,2.发展历程 攻击,也称为侵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任何行为。攻击这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尽管经常被使用到,但其具体的内涵至今仍未统一。,早在1961年,巴斯(Buss,A)提出,攻击是指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齐尔曼(Zillmann,D.)把攻击界定为给他人躯体造成伤害。从他的观点来看,衡量攻击行为的标准就是躯体的损伤。,巴伦(Baron,A.)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他认为攻击是一种行为,其目的在于给对方造成伤害,并且受害者试图回避这种行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满足攻击的五个条件:,第一,它是一种行为,而非情绪或者态度。 第二,具有攻击意图。 第

3、三,攻击造成的躯体损伤或心理伤害。 第四,攻击的对象是人。 第五,攻击的对象具有回避攻击的倾向。,80年代以前的研究者强调生物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像弗洛以德的攻击本能理论,道拉德的挫折攻击理论。,80年代以后,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引发点,有关个体认知对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影响日趋受到重视。众多心理学家如:Dodge,Frame,Parke,Slaby等,纷纷从社会认知的角度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归因理论以及决策理论等对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发展及维持机制诸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取是了丰硕成果。,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在国外引起广泛关注的有关学校情景中儿童之间的欺侮行为就是一种典型的攻击行为。在过

4、去一个多世纪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中,人们认识到儿童攻击性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1.儿童受某些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特征、体质、气质等)对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那种天生爱哭闹、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长大后较易产生攻击性行为。,2.儿童受不良家庭环境影响 (1)家长过分溺爱幼儿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更是祖辈眼中的“小皇帝”。由于父母工作忙,孩子从小基本由爷爷姥爷两家老人带,此时正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形式的奠基时期。而老人带孩子常常有这样的传统,当小孩子不小心摔跤,老人

5、便赶忙说:“都是这条路不好,把我孙子摔倒了,”甚至还踩踩石头说“石子不好,谁让你把我孙子摔的!”采用这种方法,当时还真能奏效,小孩不会更哭泣,因为他的注意转移了,但时间一久,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则易怒、发脾气,觉得什么都是别人的不对,没有自己不对的。到了幼儿园,与同伴有了纠纷时,总责怪别人,不能协商解决问题时,攻击性行为就产生了,此时如果被欺负者退缩,则更助长了他的攻击性行为。,家长过分限制幼儿。如今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气极高。因此在许多方面过分限制和束缚幼儿,这也不许玩,那也不许动;走路不能跑、说话不能笑,假日参加各种兴趣班儿,很少让幼儿与自然和社会接

6、触、交流,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加之他们严厉呵斥的表情,幼儿根本没有分辨的机会,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幼儿,其心理受到限制,并产生逆反心理。到了幼儿园,他们就会像放飞的小鸟,却因太过自由便会以攻击别人来满足自己的社会交流。,(2)家长过分限制幼儿,3、儿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A.消极事件(1)、身体攻击当幼儿受到挫折时,由于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或社会交往的经验,为了解除心理的紧张或维护自己的自尊,便采取攻击他人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或保护自己。,(2)、同伴冲突一些研究者发现,儿童在游戏中冲突发生次数多的,在口头和躯体的攻击性行为都表现出较高的频率。而且在儿童社交中,“厌恶”得分高的儿童,其攻击性强,其“

7、厌恶”分数与其性行为平均百分率成正相关。同伴关系、社交技能对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比成人与儿童关系的影响更大。,3.受到挫折 当幼儿受到挫折时,由于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或社会交往的经验,为了解除心理的紧张或维护自己的自尊,便采取攻击他人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或保护自己。,4.言语威胁 5.物品剥夺,B、情境诱因 幼儿有时会受外在诱因的驱动(玩具、同伴中的领导地位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生攻击;,C、榜样的示范同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同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一个学生很少与同龄人接触、交往,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种种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如性格孤僻、固执,情感冷漠、冲

8、动等。研究表明,同龄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效应,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同龄人之间相互接纳、谦 让、关心等是相互作用的积极效应,而同龄人之间相互排斥、争斗、攻击等则是相互作用的消极效应。,D、大众媒体的影响 随着电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幼儿把更多的时间给了电视,但是现在的电影、电视剧大都充斥着许多暴力、复仇的镜头,甚至面向儿童的动画片、卡通片也在宣传着暴力的情绪,而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常常因好奇、刺激而模仿,对于孩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E、模仿 决定其是否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是过去的学习。由于其善于模仿,所以他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去学习攻击性行为的模式。,4、先天原因 对儿童来说,体质

9、因素在攻击性行为中有较明显的表现。例如,男孩的攻击性行为就被女孩发生得多而强;体格强壮的孩子比体格瘦弱孩子攻击性行为亦发生得多而强.,5、家庭教育 (1).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 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儿童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2).父母的教育方式。 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儿童往 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6、个体的因素,(3). 与儿童的社交技能有关

10、他们对冲突性社会情境解决或是解决社会性争端的办法往往都运用攻击性行为。与受欢迎的同学相比,不受欢迎的儿童攻击性更强。 (4).与个体固有经验因素有关儿童时期的大量受害经历与以后大量的攻击性和暴力问题有关。身体遭虐待的经历教会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并且使儿童把攻击性行为作为亲密关系的一种规范,(1). 与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和自我控制水平有关道德水平越高,儿童也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也就越趋近于正好与攻击相反的亲社会方向。自我控制也是直接与攻击行为相联系的个人品质因素,个人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下降时,攻击性行为就会明显增加。 (2). 与儿童的人格特点有关欺负者有某种程度的认同

11、感和自信,脾气多急燥,易被激怒,而受欺负者通常也具有自尊较低、缺乏自信、内向退缩过敏性、情绪性等人格特点,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1. 取乐性攻击以言语、身体或工具直接或间接地向他人施以攻击, 以取得心理快乐、精神愉悦的攻击行为。有些幼儿追求心理愉悦不是通过正常的途径, 而是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有些行为没有导致他人的严重伤害, 动机仅仅是为了取乐, 但结果却可能给他人心理、精神、肉体增加痛苦。,2. 手段性攻击试图获得某一目的而产生的攻击行为。在幼儿的攻击行为中, 很多属于手段性的攻击行为。它往往集中于争夺所有权或行使权- - 幼儿之间相互为玩具而你争我夺, 为游戏角色而争吵、谩骂,

12、 把别的幼儿从玩具旁边推开, 便于独占; 或为保护自己的玩具不被别的幼儿夺走而不遗余力等。但他们的行为在别人眼里则被看作是攻击性的。,3. 模仿性攻击 模枋是幼儿学习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影视和文艺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形象, 往往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尤其他们在看了武打作品后, 会马上效仿其中榜样人物的攻击行为。,4. 习惯性攻击 有的幼儿多次出现攻击行为又没有得到有效矫治, 因而养成某种习惯,攻击行为频频发生。这种行为的动机或意图往往是不明确的, 其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 如言语讽刺、挖苦、谩骂, 或用工具拍打别人的头部、身体等。,四.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规律,心理学研究发现,一般而言,儿童最早

13、的攻击性行为在两岁末 开始表现出来。有人观察过成对做游戏的2023个月婴儿,记录下了所有的冲突情节,发现这些儿童为了和同伴争抢东西,可能会发生争执等等。争端发生时,他们还会威胁和逼迫同伴,迫使同伴退让。这表明2023个月婴儿已出现了早期的工具性攻击性行为。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 个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在此时打好基础。如果基础打得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造就了。”因此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品德教育要从小开始。尤其是家庭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根源有许多:如:来自家庭教育;幼儿所受的挫折也是触发攻击性行为的

14、原因;幼儿的模仿也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幼儿把侵犯行为作为获得奖赏的手段。,1、激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在不同年龄各有不同。23岁幼儿往往在家长和成人发泄暴力后出现攻击性行为,年龄更大的儿童多在与同伴冲突后发生攻击性行为;,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了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如下年龄特点:,2、三岁以后幼儿对同伴攻击自己之后的报复性反应明显增加; 3、非指向性的发脾气行为在学前期逐渐减少。四岁后已不常见。而攻击性行为在学前期呈上升趋势,四岁达到顶峰;,4、攻击性行为的方式也随年龄而变化。23岁孩子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争端的起因多为争夺玩具和其他物品,年龄稍大些的托儿所儿童或小学低年纪儿童的身体性攻击越来越少,转而采

15、用戏弄、奚落、说坏话或叫绰号等方式。年长儿童仍然会为争夺某样东西而发生攻击性行为,但攻击性的增长比例大多表现为故意攻击,主要目的是伤害别人。,5、儿童的攻击性岁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第一性攻击岁年龄增长却越来越多。原因是年长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角色承担能力使他们能判断别人的意图,一旦确信别人是伤害他们时,便给以报复。 6、在对攻击性意图的认识上。3-5岁儿童已能认识到有意图的伤害比偶然的无意侵害更坏,但与年长儿童相比,他们不能有效地判明行动者的敌意意图。在一项研究中,能正确判断行动者真实意图的幼儿园儿童还不到一般(42%)二年级儿童判断正确者达到57%,四年级儿童达到72%。,7、攻击性是一种

16、相当稳定的特性。研究表明,3岁时爱打架的幼儿,5岁时仍然爱打架。6-10时的身体和谚语攻击的数量能很好地预示10-14岁时的打架、嘲笑、戏弄别人、与同伴争斗的倾向性。而双重攻击性的稳定性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都适用。一项研究发现不论男孩还是女孩,10岁时爱发脾气,攻击性强的,长大成人后大多数与同事关系紧张。,8、虽然男性和女性的攻击性都具有稳定性。但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的攻击性。世界各国一百多个研究的结果表明:男性不仅在身体性攻击方面,而且在言语性攻击方面也高于女性。,五.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措施,攻击性行为是我们在幼儿身上常常见到的一种行为,我们要全面认识并且积极引导,不要极力强迫制止和指责,否则,会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向更极端的方向发展。适时、适度、适量的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更有利于他们健康快乐地发展。,1、提供非攻击性的环境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