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四川稀见农商金融期刊举隅

上传人:luoxia****01801 文档编号:56191818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战时期四川稀见农商金融期刊举隅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抗战时期四川稀见农商金融期刊举隅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抗战时期四川稀见农商金融期刊举隅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抗战时期四川稀见农商金融期刊举隅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战时期四川稀见农商金融期刊举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战时期四川稀见农商金融期刊举隅(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战时期四川稀见农商金融期刊举隅1 农业期刊新都烟草改良场报告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新都实验县政府、华通公司成都分公司合办,曾省、杨开渠、 邓度等编。抗战伊始,华北地区烟草改良转移到西南大后方的四川等省继续开展工作1169。 至全民抗战初期,四川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烟草生产基地和集散地2。四川新都烟草改良 场于 1937 年 4 月成立,主要从事烟草调查和烟草品种观察试验等工作1170171。1940 年与财政部四川烟叶示范场合作,改为新都合作示范烟圃。1942 年因无经费遂停办。四川 除该场外,还有山东烟草改良场、四川什邡川农所烟草试验场、金堂示范合作烟圃等,都 分别与四川农业改进所和各农学院合

2、作进行烟草改良研究工作。重庆图书馆仅见该刊 1938 年 2 月出版的第 1 期,包括题记和十四篇文章,记述该场 1937 年 4 月至 12 月工作情况。题记为川大校长张颐所写,论述烟草在消费物品中特别是 战时的重要地位,提出改进烟草品种制法,促进产业发展的主张;指出报告是对新都开展 的实验详细记述,促进发展,供各方参考。报告包括本场经过情形,新都烟草调查,烟草 品种、发酵、肥料实验,水稻寄植秧移植期实验和烟田水稻品种比较实验,民国二十六年 工作计划,改良新都实验县烟草事业合作办法,新都烟草改良委员会第一、第二次会议记 录,收支记录等,附陶家驹的什邡烟草害虫调查报告和邓先荣的什邡叶烟调查报告

3、 。蚕丛四川省蚕丝改良场发行,出版地为南充。据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载,全国馆 藏蚕丛仅存 1 期3。重庆图书馆藏该刊 1938 年 3 月 24 日出版的第一卷第一期,即创 刊号,为改良场成立“两周年纪念特刊”,或为珍稀孤本。四川素有“蚕虫古国”之称。四川省蚕丝改良场由尹良莹率领科技人员筹备,并于 1936 年 7 月 1 日成立,设于丝绸之乡、川北重点蚕区南充县的县级初级农工职业学校 农蚕部,隶属省建设厅,尹良莹出任场长,后将学校发展为省立南充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 兼任校长。该场主要负责推广蚕桑技术,培养人才,改良蚕种,开展实验研究等工作。后 在川东、川南、川北等地设分场或推广区,指导该省各

4、地蚕桑业的发展直到抗战结束4。 尹良莹在 1936 年至 1945 年间一直担任场长兼校长,领导抗日期间四川蚕业改进和教育工 作。蚕丛创刊号共收文 7 篇。其中,尹良莹的两年来之回顾与前瞻 ,介绍了四川 省蚕丝改良场两年来的总体发展情况。其他文章分别介绍四川省蚕丝改良场两年来的总务、 推广、制种、栽桑、试验、训练等各项工作,附表格多幅。如两年来的总务工作 ,细分 绪言、组织、经费、场址及设备、人事等栏目,并详细介绍。刊物对该场及两年来的工作 进行介绍,展现四川蚕业的发展状况,促进蚕桑技术改良与推广。川北水声农林部川北防旱督导站暨农田水利第一工程队合编,队址为四川剑阁,站址、出版 地为四川梓潼。

5、1944 年 3 月创刊,至 1945 年 6 月停刊,共两期5。该刊专供川北水利工 程站队同人及有关方面研阅。重庆图书馆仅见第二期。刊前卷头语提及:本刊之使命,为研究农田水利技术, 与促进川北各县小型农田水利之建设。收录言论为剑阁县小型水利进一言等,专论 农业和农田水利 川北阆中县水利问题等,文艺勘查梓潼县观义乡塘堰工程记 灌县纪行等,专载农林部农田水利技术人员干部讲习班讲习纲要 ;刊后还收入本 站队近讯 本站队点滴 一保一塘运动歌等。如本站对三十三年度工作检讨对前一年的梓潼、剑阁、阆中、三台、苍溪、仪陇、南部等七县水利工程成果进行介绍;又如 我读了“川北水声”创刊号对该刊第一期进行介绍和评

6、价,认为该刊是水利工程界上最 良好的新兴刊物。刊物介绍川北水利建设情况,体现战时对水利灌溉事业的重视,促进大 后方农业的发展。2 商业期刊达县商业周刊达县商业周刊社编辑,四川省达县商会发行,刊名由廖泽题。廖泽为川军将领, 1937 年 10 月起任四川省第十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督察达县等 8 县。达县商业周刊创刊于 1938 年 8 月,止于同年 11 月,共十一期6271。刊物主 要有时论、短论、店员阵地、每周时事述评、商业新闻、药业行情、文艺、编余闲话、启 事等栏目。作者多用笔名,其文章多来自店员。出版时期不定,多有推后。重庆图书馆仅见第十、第十一期,为该刊最后两期,分别出版于 1

7、938 年 11 月 22 日 和 29 日。主要收有时论自力更生与长期抗战 ,短论赶快捐募寒衣 ,店员阵地战时 店员的责任 达县的商人觉悟了 ,文艺又何足怪 敌机夜袭 ,每周时事述评国内 大势 国外大势 ,商业新闻红糖大放炮 桐油日来更涨等。第十期编馀闲话中 提及, “在偏僻山城办这不讨好的刊物,尤其在战时,甚是不易”。第十一期编馀闲话又 提及, “最近本刊误期已成家常便饭。尤其第九、十两期,超出半月以外,大家稍安勿躁 ” 。刊物却从此停办。体现了战时创办刊物的困难。该刊反映达县商界对国内外时事、战况 的认识,表现达县商业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情况。经济商业调查月刊内江中国银行汇编,创刊时间不详,

8、刊至 1944 年,共五十三期6511。该刊由商业 市况、金融动态、特产、同人消息、同人园地、物价调查等栏目组成,重点介绍内江、永 川、牛佛镇、资中、球溪河、简阳、隆昌、荣昌、泸县、纳溪、叙永、合江等地的经济情 况,同人信息,并刊登一些同人研究类文章。 重庆图书馆仅见第五十三期,于 1944 年 9 月 30 日出版,为该刊的最后一期。主要介绍内江、资中、石桥、简阳城、隆昌、 泸县、纳溪、叙永、合江等地的商业市况、金融、特产、同人消息等。以内江信息最多, 商业市况介绍内江糖类、谷米杂类、花沙布疋及河酒的物价变动情况;金融动态记述内江 的钱庄、银行、邮局等机构在人事、利率、金价方面的变动情况;特

9、产栏有内江县木料 业初步调查情况 ;同人消息记录同人在九月中的重要活动及时间。此外,同人园地栏刊登 威远县与自贡市密切联系 、 战时物价不合理上涨的恶果等研究文章,物价调查栏有 民国三十三年九月内江等县物品价格调查表 ,附银行名言等。刊物对内江、泸县等各地 商业情况、商业人士活动进行介绍,对一些经济情况进行研究。3 金融期刊德业季刊四川省银行内江分行德业励进会编辑出版,会长庞怀陵、陈绍尧,编辑陈奇无、?宗 钺、覃厚安、吴忠毓等。1939 年创,终刊期及总期数不详。该刊是内江分行内部读物,仅 供同人阅览。内江分行响应蒋介石“精神总动员”号召,丰富职员业余生活,成立德业励进会。该 会机构完善,会长

10、下设常务理事会,分文书组、财务组、刊物委员会等 7 组,各组下设部、 股。 本会启示二说明该会“旨在团结本行同人精神,发挥各个技能,共谋道德及事业的 迈进”,且“德业励进会者,首在联络情感,团结精神,进而求知识之交换、学艺之切磋、 德行之砥砺身居金融界者,尤应竭思尽智,报国于万一”。创办德业季刊 “当不外作 以上原则之检讨,为各会员道德技能实施交换切磋之工具”7。重庆图书馆仅见 1939 年 5 月 5 日出版的德业季刊纪念号。收发刊词 、 敬业与乐群及业余应有的生活 本会成立之意义与希望 我所希望于德业励进会者 试 枪歌 寄友 女儿行等,还载人事管理中树立客观标准刍议 四川省银行内江分行 德

11、业励进会简章 。纪念号阐明德业励进会成立的旨趣和组织情形,丰富同人业余生活。川康绥靖主任公署节约建国储蓄团特刊川康绥靖主任公署编,1940 年出版于成都,刊名由邓锡侯题。公署 1936 年设于成 都都院街。1940 年调整职责“凡属军事和绥靖范围,如剿匪自卫,构筑工事与辖境内水陆 警察、保安队以及地方自卫武力之调遣、整训、动用,均由绥靖公署主办”8。主任邓锡 侯,副主任潘文华。邓锡侯为川军将领,1938 年至 1948 年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统领川 康两省军权。1939 年 10 月 29 日,国民政府在重庆成立全国节约建国储蓄委员会,且开展节约建 国储蓄运动, “兹为吸收游资,用以集成巨款,

12、调剂国家经济,养成国民俭德,树立建国基 础”9。1940 年 9 月 18 日,全国节约储蓄委员会成都分会成立,设于公署内,聘邓锡侯为 团长,下设劝储、宣传等组和分团。特刊刊前有林主席题词 蒋委员长电令 邓团长讲词摘录等,收节约建国 储蓄运动的意义 、 节约储蓄与富强及储蓄生产,抗战建国等,特载蒋 委员长为节约建国储蓄告全国同胞书 蒋委员长通电全国 ,附载本团消息 函牍等, 还载歌曲节约储蓄歌 、 劝储歌 ,诗劝君节约建国及题词题节储会词 。特刊收 录大量国民政府军政要员的文章,反映政府高层对节约建国储蓄运动的扶植。库务通讯四川省合作金库编印,成都霞光印刷社出版。月刊,每逢一日出。创刊日不详,

13、至 1942 年 1 月,共 17 期6402。1936 年 11 月 22 日,四川省合作金库开幕,是全国第一个合作金库,也是第一个省 库, “以调剂全省合作资金,发展合作事业,增进农业生产为宗旨”10,专办农业贷款,以 期建立全省农村合作事业的金融基础。其后除建县合作金库外,还在三台县、什邡县、双 流县、江油县等地建县库。各库成立意图用合作金库取代商资,实现四川农业合作金融的 资金自给,发展农业。其后,全国各地也相继建立省库及县库。四川省合作金库编辑库务通讯和四川合作金融季刊两种期刊来介绍库务信 息。 库务通讯仅供省县库同人阅览,开辟库务简讯、合作新闻、重要通函、合作论文拔 萃、特载、论著

14、等栏目。内容包括:与金融财政有关的短篇论著或译述,农村调查资料或 工作报告,省县库消息和同人生活动态,短篇创造或文艺小品,其他有关库务、有关同人 进修之稿件。刊物主要论述四川省县库动态和农业合作金融情况。重庆图书馆仅见第十三、第十四期,分别出版于 1941 年 9 月 1 日和 10 月 1 日。收 入库务简讯省库举行库务会议 通江等八县库将仍由本库辅导等,合作新闻全国合 作金库发展概况 湘桂工合 ,总务、业务、会计、稽核等重要通函,合作论文拔萃向 合作计划经济的路前进 ,特载国父关于合作运动的遗教 ,论著中国合作金融机构之 展望等。4 结语以上举隅的重庆图书馆馆藏抗战时期四川稀见经济期刊,仅

15、存一期或两期,且多供 行业内部交流学习,不对外发行。这些期刊能在抗战时期的四川出版并保留至今,可以说 是弥足珍贵的文献史料,且是对战时四川经济史的有益补充。一方面,反映抗战时期农商 金融业的发展情况,特别体现四川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刊物介绍四川的蚕桑种植、烟叶 改良、水利建设、金融活动、银行及商业的发展情况,凸显了四川特色与地位,彰显抗战 建国精神。如尹良莹在两年来之回顾与前瞻指出:国战爆发,苏浙粤鲁诸省沦陷,所 有养蚕制种缫丝等完全停顿,我国唯一出产蚕丝之区域,足以维持华丝地位于国外者仅四川一省。省建设厅十分重视蚕业的发展11。再如,时任四川省第十四区行政督察区专员 何本初在本区农田水利之重要中提出:我国以农建国。抗战以来,东南各省沦陷,西 南各省出产之丰首推四川。本区居北鄙地势高,土壤薄,连年苦旱,修水利关乎民生,十 分重要12。另一方面,展现了抗战时期四川地区农商金融业相关经济机构、组织或团体 的活动情况。刊物介绍了四川省蚕丝改良场、新都烟草改良场、达县商会、四川省银行内 江分行德业励进会、四川省合作金库、全国节约储蓄委员会成都分会等的各项工作情况, 刊物也多由机构或团体创办,体现了四川人在抗战时期的奋斗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